分享

一个西北人与茶的情缘

 走路once 2020-04-13

有一种炊烟叫故乡的炊烟,有一种味道叫童年的味道。那是清晨,早饭从一壶砖茶熬煮时的清香开始,两盘纯天然有机青菜,一盘散发着香豆子味道的锅盔饼;吃饭的时候大人们几乎不说话,各自想着一天要做的事情。傍晚,一家人围坐在土炕上,低矮的小桌子上,又是一壶刚刚煮沸的砖茶水,每个人面前的小茶碗里茶水的热气婀娜升腾,满屋子的茶香;外祖母在油灯下做着针线活,外祖父好像在自言自语总结当天做了那些农活、明天要做什么农活;我在外祖父母身边,无忧无虑地撸着一只大狸猫。

呵呵,这就是我开始喝茶的历史起源吧。一种叫砖茶的茶水,开启了我一直保留至今喝茶的习惯。

春天的早晨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中国人饮茶习俗由来已久,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就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也就是说石器时代炎帝神农氏是发现茶者。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不但有茶的栽培方法介绍,还有茶的药理作用详细记载:'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茶叶遍布大江南北,以种类划分有绿茶、红茶、清茶、黄茶、黑茶和白茶等六大类,例如龙井、铁观音、碧螺春、毛尖和普洱茶等,已是家喻户晓为大众喜爱的茶品。

茶园

茶树属亚热带植物,最适宜于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生长,基本特点是四喜四怕:1、喜酸怕碱、2、喜光怕晒、3、喜暖怕寒、4、喜湿怕涝。

所以,大西北新疆地处内陆,远离海洋、高山环列,湿润的海洋气流难以进入,形成了多种气候特点--------昼夜温差大、极端干燥、寒冷的大陆性气候,加之土壤多为碱性土质,这些条件很不利于茶树的生长。

据史书记载第一块茯砖茶诞生于陕西咸阳泾阳县,湖南茯茶泰斗施兆鹏先生为陕西咸阳茯砖茶题字'茯茶之源'。制作茯砖茶最早原料来自陕西、四川。由于后期消费需求猛增,陕西、四川原料已无法满足加工需求,才引进湖南的黑毛茶作为茯砖茶的原料。

(砖茶是外形像砖一样的蒸压茶,它也是紧压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以茶叶、茶茎,有时还配以茶末压制成的块状茶。砖茶根据原料和制作工艺、产地的不同,分为青砖茶、米砖茶、黑砖茶、花砖茶、茯砖茶、康砖茶等几类。)

现在新疆人民饮用的砖茶大都来自湖北、湖南、四川、云南、陕西等砖茶生产地。

茶艺茶道

随着西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有些地方维吾尔族开始用红茶代替'茯砖茶',将薄荷、玫瑰、姜、桂皮、胡椒、红花、蜂蜜等香料放进煮沸的茶水。这种饮茶方式既是一种美味解渴饮料,也是一种不错的药茶。它有着活血、祛湿、去油腻、助消化等作用,也体现了维吾尔族民族的聪明智慧。

社会在发展进步,西部的经济随着祖国的腾飞也有了巨大进步,在饮食、居住、文化、旅游等各方面蒸蒸日上。西部大多数地区都有了来自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茶叶了,不再是过去单一的砖茶了。

随着农作物种植品种丰富起来,随着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各种健康、有益、绿色的饮料原料品种蜂拥而出,有野生的、有人工种植的、有嫁接的。例如红枸杞、黑枸杞、雪菊、红枣、玫瑰、桃花、酸梅、沙棘、桑葚、罗布麻花等等。

茶文化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中国不仅是茶叶的原产地之一,而且,在中国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因为历史的渊源而有着丰富多样的饮茶习惯和风俗。

祖国各地交通的不断便利发达、人民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全国各区域人们生活习惯、风俗得到了大众的包容理解、互相学习和传承。

一个西北人与茶的情缘

茶马古道图

每去一个乡村、一个城市的旅行,都是一次对不同风俗、不同文化的体验和学习,每一次学习都是对一个民族、一段历史的敬仰。

去了云南西双版纳,我不仅见识了中国唯一的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野生的亚洲大象,同时了解到西双版纳也是普洱茶发祥地、茶马古道的源头,有着制茶、植茶、饮茶的悠久历史。据记载,西双版纳茶叶历史始于东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

去了福建参观永定土楼,见识了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奇的山区民居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 ,它体现了客家人世代相传的团结友爱传统 、它既有苏州园林的印迹,也有古希腊建筑的特点。同时与安溪的铁观音、武夷山大红袍相遇,品尝了不同绿茶、白茶、功夫红茶和正山小种独特茗香,目睹了制茶的全过程,加深了对茶文化的内涵体验、对茶农辛勤劳动的敬意。

(我是杨星华 兰珊yxh 本文原创首发,欢迎、感谢您的阅读关注点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