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门令调见柳永《乐章集》,原注“夹钟商”。与《婆罗门引》不同。 婆罗门令双调八十六字,前段六句三仄韵、一叠韵,后段十句六仄韵柳永 昨宵里 恁和衣睡 今宵里 又恁和衣睡 小饮归来 初更过 醺醺醉 中夜后 何事还惊起 霜天冷 风细细 触疏窗 闪闪灯摇曳 空床辗转重追想 云雨梦 任敧枕难继 寸心万绪 咫尺千里 好景良天 彼此空有相怜意 未有相怜计 此调祇有此词,无别首宋词可校。《花草粹编》于“闪闪灯摇曳”句分段,然前后段终不整齐,今从本集。 婆罗门令(宋·柳永) 显示自动注释 昨宵里、恁和衣睡。今宵里、又恁和衣睡。小饮归来,初更过、醺醺醉。 中夜后、何事还惊起。 霜天冷,风细细。触疏窗、闪闪灯摇曳。空床展转重追想,云雨梦、任欹枕难继。 寸心万绪,咫尺千里。好景良天,彼此空有相怜意。 未有相怜计。 ![]() 此词通过描写羁旅者中宵酒醒的情景,抒写了他的离愁和他对情人的相思。全词通篇写中宵梦醒情景,却从睡前、睡梦、醒后几方面叙来 ,有倒插 、有伏笔、有补笔,前后照应;从一已相思写起,而以彼此相思作结,写得飞扬灵动,层次清晰,清新质朴,凝炼生动。 开头二句从“今宵”联系到“昨宵”,说昨夜是这样和衣而睡,今夜又这样和衣而睡。连写两夜,而景况如一。从羁旅生活中选择“和衣睡”这样一个典型的细节,就写尽了游子苦辛和孤眠滋味。两句纯用口语,几乎逐字重复,于次句着一“又”字,传达出一种因生活单调腻味而极不耐烦的情绪。以下三句倒插,写入睡之前,先喝过一阵闷酒。“小饮”,可见未尽兴 ,因为客中独酌毫无意趣可言 。但一饮饮到“初更过”,又可见有许多愁闷待酒消遣,独饮虽无意兴,仍是醉醺醺归来。“醺醺醉”三字,既承上说明了何以和衣而睡的原因,又为下面写追寻梦境伏笔。 “ 何事还惊起”用设问的语气,便加强了表情作用,使读者感到梦醒人的满腔幽怨 。“霜天冷,风细细”是其肤觉感受;“闪闪灯摇曳”则是其视觉感受。上片写孤眠惊梦的情事,语极浑成,造境凄清。 过片撇开景语,继惊梦写孤眠寂寞的心情。主人公此时展转反侧不能成眠,想要重温旧梦,而不复可得 。“重追想”三字对上片所略过的情事作了补充,原来在醉归后短暂的一觉中,他曾做上一个好梦,与情人同衾共枕、备极欢洽。此处作者用反衬手法,梦越好 ,越显得梦醒后的可悲 。相思情切与好梦难继成了尖锐的矛盾。紧接两个对句就极写这种复杂的心绪 ,每一句中又有强烈对比 :“寸心”对“万绪”写出其感情负荷之沉重难堪;“咫尺”对“千里”则表现出梦见而醒失之的无限惆怅。此下一气蝉联,谓彼此天各一方,空怀相思之情而无计相就,辜负如此良宵。所谓“好景良天”,也就是“良辰美景虚设”之省言。“彼此”二字读断,更能产生“人成各,今非昨”的意味。全词至此,由写一已的相思而牵连到对方同样难堪的处境,意蕴便更深入一层。“空有相怜意,未有相怜计”两句意思对照,但只更换首尾二字,且于尾字用韵。由于数字相同,则更换的字特别是作韵脚的末一字大为突出,“有意”、“无计”的内心矛盾由此得到强调 。结尾巧用重复修辞的手法,前后照应,层次丰富,而意境浑然,颇耐人寻味。 婆罗门令 九日(清·朱彝尊) 显示自动注释 渠去日一帆春水。侬到日也一帆秋水。怪道相逢,翻不是相期地。 无一语,只当相逢未。 霜风紧,霜叶脆。上危梯,九日层楼倚。楼头纵得潜携手,催去也,怨鹦鹉红嘴。 别时真惜,住也无计。此恨绵绵,讵已每遇登高会,便洒登高泪。 婆罗门令 蓝村规予久不遂结茅之约,寄此订后期(清·李良年) 显示自动注释 前岁别、满溪风燕。今岁别、又半汀霜雁。两度丁宁,只说我、归耕晚。 真负汝,十载西畴伴。 衰杨外,枫乍染。峭帆轻、一霎吴江远。松扉竹屋村南路,粗就也、早归梦先占。 故人应笑,依旧门掩。准拟来春,相见不是梅花岸。 定是桃花岸。 婆罗门令 汪氏壶园看婆罗花,即席赠潘夫人(清·翁瑞恩) 显示自动注释 荣阳第、佛香亲种。平阳第。又山房亲种①。分得灵根,花瓷斗、宜清供。 敷微荫,满院鬘云拥。 孤松畔,灵石缝。簇繁英、邀得祥禽弄。嘉名比似忧昙钵,棠棣馆、更交让称颂。 旃檀馥郁,贝叶萋菶。开了荼蘼,异本端藉禅天送。 未藉东皇宠。 按:① 先是三松老人手植婆罗花,同名道院佛香。此本乃向君家铁芸蘸绿山房移得者。 婆罗门令 舟行寄鲍若洲(清·顾光旭) 显示自动注释 夜来认、是江南岸。朝来认、不是江南岸。却又东风,吹过雨、莺花乱。 风过也,流水无人管。 蒲帆织,乡思澹。柳花深、沙外鸥相唤。殷勤劝客停双桨,只一望、是山远天远。 草堂回首,猿鹤交怨。芳草绵绵,不断射鸭春江暖。 满地芦芽短。 婆罗门令(清末近现代初·汪东) 显示自动注释 百忙里。把新词寄。偷閒里。再写新词寄。点点行行,红笺畔,都成泪。 愁远道、开看泪如洗。 鹃啼苦,春迤逦。折垂杨、缕缕情丝系。漫天絮影飘残后,过短巷、怕重伫吟辔。 梦醒事往,杳隔千里。晚景苍茫,对此。空想欢娱地。 尽扫欢娱意。 婆罗门令 两月来蜀中化为战场,又日夜雨声不绝,楚人云:后土何时而得乾也。山中无歌哭之所,黯此言愁(清末近现代初·赵熙) 显示自动注释 一番雨、滴心儿醉。番番雨、便滴心儿碎。雨滴声声,都装在、心儿里。 心上雨,干甚些儿事。 今宵雨,声又起。自端阳、已变重阳味(一作未)。重阳尚许花将息,将睡也、者天气怎睡。 问天老矣,花也知未。雨自声声未已。流一汪儿水。 是一汪儿泪。 案:此词于集中别具一格。香宋尝云:“陆淞”脸霞红印枕,睡起来冠儿还是不整“,语自妍丽,惟全篇色泽不一,不如李清照《声声慢》前后叠字相呼应为绝作。”此作殆有意仿之。)附和作: 夏敬观一江水、送岷峨外。千江水、尽送吴天外。换谷移陵,黄农世、而今坏。波底泪,流与枯桑海。 东风雨,吹大块。信茫茫、后土无真宰。荒歌野哭知何所,人未到、有啼鴂先在。梦程柳扫,絮雪如洒。似我萍踪更怪,平了伤春债,那盼天相贷。 婆罗门令(当代·秦鸿) 显示自动注释 一枝花、把春来报。枝枝花、便把春来搅。花蕊枝枝,生唤起、莺儿晓。 莺声里、绿了芭蕉芳草。今春春枝又闹。叫人儿、多把园林扫。 伴花起卧伴花笑,花笑也、者春儿可好。趁春年少。 莫遣心老。满眼花儿可俏。是孟婆儿早。是绣娘儿巧。 |
|
来自: hejunwei_yeah > 《仄韵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