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她贵为公主,却先后嫁爷孙二人,后写下一首悲愁诗,皇帝看后流泪!

 豫荐你 2020-04-13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很多人读这首诗,第一感觉都觉得这里的“公主”是指王昭君,其实这里的公主,是指第一位历史记载有名字的大汉和亲公主。她先是嫁给老乌孙王,后又嫁给他的孙子新乌孙王。她经常弹着琵琶,唱不尽悲愁,弹琵琶的公主形象就是从她而来。

先嫁爷爷,公主写下一首悲愁诗

夕阳西下,草原的上空,一群黄鹄飞过。河边,一位穿着华丽、年轻貌美的女子,神色憔悴。她怀中抱着琵琶,一双美丽的眼睛,眼泪汪汪地望着长安的方向,黯然神伤。

女孩名叫刘细君,是大汉的公主,汉武帝的孙女,远嫁到乌孙国,已有一年有余,正值花样年华。她的丈夫,叫猎骄靡,是乌孙的王,但已过了花甲之年。

年龄差距如此之大,也是无可奈何,因为他们的婚姻,叫“和亲”。刘细君嫁到乌孙,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尽可能的笼络乌孙,使之和大汉结成强有力的同盟,从而掣肘匈奴。

匈奴得知乌孙和汉朝的“和亲”,就在刘细君到来之前,将自己的公主,嫁给了猎骄靡。乌孙王畏惧匈奴,将匈奴公主封为左夫人。刘细君晚来一步,被封为右夫人,地位在左夫人之下。

匈奴和乌孙,风俗相似,语言相通,匈奴公主性格火辣,很快就博得了乌孙王的欢心。可怜的刘细君,和乌孙语言不通,又柔柔弱弱,使尽浑身解数仍无济于事。

不知从何时开始,乌孙王就一病不起了。

自己最好的年华,却嫁给这样的糟老头子,而且无法博得他的欢心,连任务都无法完成,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到故乡,怎不让人悲伤?多希望像天空的黄鹄一样,可以自在飞翔啊!

想到这里,刘细君弹起几天前命人做成的琵琶,边哭边唱: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这一首诗歌被称为《悲愁歌》,大意是:自己远嫁他方后,在异国他乡水土不服,不由得思念故土,最后希望自己变成一只黄鹄,飞回故乡。

面对一群语言不通的“野蛮”人,她满腹的愁苦无处倾诉,唯有面朝故乡,手弹琵琶,唱出自己内心的疾苦。诗歌传到了长安,汉武帝看后都忍不住流泪,他心生垂怜,就命人年年送大量物品,赐给刘细君。

这次和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失败的。做为第一个,真正历史记载有名字的“和亲”公主,刘细君无疑是“和亲”的牺牲品。

红颜薄命,英雄命短

从大汉建立的那一天开始,匈奴就不断的骚扰边境,边境百姓苦不堪言。大汉为了维持边境的安全和政权的稳定,发动对匈奴的作战,这一场战争旷日持久,长达百余年,汉一直未能歼灭匈奴,僵持不下。

每个时代,都需要英雄。在这种时候,最需要的是能凭借一己之力,扭转乾坤的英雄。

公元前123年,年仅17岁的霍去病,在对匈奴的作战中一战封侯,英雄初露锋芒。

公元前121年,19岁的霍去病,孤军深入匈奴腹地,歼敌数万,大汉控制河西地区,匈奴开始失去对西域的控制。回到长安的霍去病,受到汉武帝的亲切接见,并下令为他建府立宅,此时霍去病说出“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豪言壮语,后世人无不被这句话深深触动。

这一年,公主刘细君尚在襁褓之中。

公元前119年,21岁的霍去病和舅舅卫青,再次大破匈奴,一路追杀至狼居胥山,“封狼居胥”。至此一战后,不可一世的匈奴被赶至漠北。

这一年,张骞从长安出发,第二次出使西域。他肩负着一个使命,就是联合乌孙国,共同对抗匈奴。

公元前117年,匈奴拒绝称臣,汉武帝大怒,欲一举歼灭匈奴,可在对匈作战准备中,年仅23的英雄霍去病,突然去世!汉武帝悲伤至极,作战被迫中断。

霍去病死后,汉武帝的对匈的策略发生了转变,从之前的“穷追猛打”,变成了“联合孤立”。

公元115年,张骞带乌孙使者返回长安,双方至此开始建立信任。同一年,乌孙王猎骄靡向大汉提出“和亲”的建议。

此时的刘细君,才不过六七岁光景。她还不知道,10年后的她,将会做为和亲的对象,远嫁千里之外。

如果霍去病能多活12年,那么刘细君的命运一定会发生改变。可叹,红颜薄命,英雄命短。

父亲之罪,该不该由她买单?

那么多的公主,为何偏偏选中了刘细君呢?因为她是罪臣之女。

刘细君的生父,为江都王刘建,是汉武帝的侄子。

刘建这个人荒淫无度,别人献给他父亲的美女,被他抢了。父亲死后还没下葬,他又与父亲的妻妾十余人私通,他妹妹得知父亲死了,回来奔丧,他连自己的亲妹妹都不放过。

这都还不算什么,更让人气愤的是,刘建发明了很多酷刑,一旦妻妾或宫人犯错,就会遭到酷刑惩罚。他甚至逼迫宫人,和羊、狗等牲畜发生关系,想看看生出来什么东西。

这样的人无恶不作,真可谓是“人神共愤”。

最后刘建的下场,是因为造反被发现,畏罪自杀。刘细君因为年龄太小躲过一劫。

“和亲”是一件苦差事,不是每一位公主都愿意去的,最后去和亲的,只能是像刘细君这样的罪臣之女。

如果要问一个人最悲惨的是什么?那答案一定是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刘细君如是,霍去病也如是。

任何人,都不知道明天面临的是什么?幸福抑或是哀伤。

现实就是,有很多人,都在为别人的错误买单。就如同这次疫情一样,许多感染者做错了什么?为什么感染的偏偏是他们,为什么他们要为那些愚蠢的人买单呢?郭某鹏,一个人的错误,让全河南为他买单,最后他才不过判了一年半。

刘建这种人,只顾自己逍遥快活,他怎么会想到。自己犯的错误,会让一个,当初还在襁褓中的婴儿买单呢?

刘细君不该为父亲的错误买单。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儿,父亲的罪和她又有什么关系呢?

再嫁孙子心已死

乌孙王猎骄靡死了。

按照惯例,刘细君必须嫁给下一任的乌孙王,即猎骄靡的孙子。这都是什么事?前番还是他的奶奶,如今又要变成他的妻子。

刘细君自然是无法接受的,她写信告诉汉武帝不愿再嫁,汉武帝回信只有11个字:“从其国俗,欲与乌孙共灭胡”。仿佛在告诫刘细君,不要忘了自己的任务和使命。

原来,那首汉武帝看了也伤心的《悲愁歌》拯救不了她,自始至终,她都是一枚棋子。一切都是假的,汉武帝每年送这么多东西,并非出于对她的怜爱,而只是这个棋子,还有利用价值。

刘细君感到深深的绝望,她就像是一叶浮萍,无处可依,大汉或许早已将她抛弃。

最终,她还是改嫁了猎骄靡的孙子,并为他产下一女。

公元前101年的一天,刘细君病危。

恍惚中,她听到有人在叫娘亲;朦胧中,她仿佛看到一群群黄鹄飞过,自己也化成了其中的一只,跟着它们,一起,飞往那心心念念的故乡。

不久后,刘细君去世,另一位大汉公主刘解忧,以同样的方式来到乌孙国,等待她的又将是怎样的命运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