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连载:一个案例,学完会计基础知识

 辰元财税 2020-04-13

【导引】

小王大学毕业,决定自谋职业。和家人商量后,决定开一家小型软件开发公司。开公司需要创业资金。小王通过以下渠道筹集了100,000元。

(1)家庭投入50,000;

(2)同学借款30,000;

(3)银行贷款20,000。

上述资金都存在银行里,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用一个恒等式表示:

银行存款(100,000) = 家庭投入(50,000)+银行贷款(20,000)+同学借款(30,000)

由此,开始我们的“认识会计”之旅。



【认 识 会 计】

一、会计恒等式

1、上述恒等式,如果用会计语言表达,即为:资产= 所有者权益 +负债

资产即银行存款100,000元,是小王能够控制的、能给自己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负债即银行贷款20,000元和同学借款30,000元,是小王承担的、未来经济利益流出的义务。

所有者权益即家庭投入(本钱)50,000元,属于小王自己所拥有的权益,等于资产减去负债之后的差额。

2、公司经营后,银行存款用于多方面开支,其中,购买设备支出了30,000,购买材料支出了20,000,另提取现金10,000备用。

无论怎么变化,上述恒等式不变。即:

资产100,000(设备30,000+材料20,000+现金10,000+银行存款40,000)=所有者权益50,000+负债50,000

设备——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价值大,流动性弱,叫“固定资产”。

材料——一次领用就一次消耗,流动性较强,叫“流动资产”。

现金和银行存款,流动性最强,也叫“流动资产”。

上述恒等式可表达为:

固定资产30,000+流动资产70,000=所有者权益50,000+负债50,000

3、年底,小王算了算公司开业以来的经营情况,有收入50,000元,支出材料费、人工费、房租费等20,000元。于是,利润30,000=收入50,000-费用20,000。

用会计语言表示,就是“利润=收入-费用(成本)

——这是会计的第二个恒等式。

同时, 12月31日小王发现公司的资产状况也有了新的变化:

资产= 设备60,000+银行存款70,000=130,000

如果此时小王公司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还是最初数,那么恒等式该如何表达?

即:资产130,000=负债50,000+所有者权益50,000+?

显然等式右边的差额30,000,即为小王公司实现的利润,这部分利润应该是归属于小王的新增权益,如此的话,恒等式即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本钱+利润)

用会计语言表示,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50,000+未分配利润30,000)

会计核算的原理以及资产负债表就是建立在这个恒等式上。

4、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说明,某一天,小王有多少资产,还欠人家多少钱,自己有多少本钱,这反映了小王的财务状况。

会计恒等式“利润=收入-成本费用”说明,说明截至某一段时间,小王的盈利情况,盈利了利多少或亏损了多少,这反映了小王的经营成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