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是指血浆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浓度增高。高脂血症是指脂蛋白紊乱的标志,其中包括: 

 肥胖是血脂代谢异常的重要危险因素。血脂代谢紊乱的超重或肥胖者应控制体重增长,并争取逐渐减少体重至理想状态。减少每日食物总能量(减少 300~500 kcal/d),改善饮食结构,增加身体活动,可使超重和肥胖者体重减少10%以上。

高膳食脂肪容易导致血浆胆固醇水平升高 因此每天脂肪摄入不超过总热能的30%  脂肪摄入过高,尤其是饱和脂肪摄入过高可升高血TG、TC、和LDL-C水平SFA的摄入量是影响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 最强的决定因子,WHO与美闻心脏学会(AHA)建议,一般人群SFA摄入量不超过总能量的10%,对 LDL高而膳食治疗有效者可进一步限制在7%或以下 动物实验和人群研究均证实单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血清 TC 和 LDL-C 水平的作用,同时可升高血清 HDL-C膳食中单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油酸(C18∶1),橄榄油中油酸含量达84% ,花生油、玉米油、芝麻油中油酸的含量也很丰富 。地中海地区人群血清 TC 水平低,可能与其膳食中橄榄油摄入量高有关 多不饱和脂肪酸(n-6或n-3 PUFAs)能够通过调节炎性因子的分泌和基因表达,调控血脂异常人群、肥胖和糖尿病人的脂质代谢,调节体脂分布,改善糖尿病病人的胰岛素抵抗状态合理的膳食n-6或n-3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比值,是改善血脂代谢紊乱,预防代谢综合症、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维持健康的关键
研究报道,增加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可使 LDL-C 水平升高,HDL-C 降低,增加冠心病的危险性 反式脂肪酸是在氢化油脂中产生的,如人造黄油。典型的西餐含反式脂肪酸较高,我国传统的膳食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较低 反式脂肪酸应控制在<2g/d 膳食脂肪的来源


进食大量糖类,使糖代谢加强,使脂肪合成增加。过多摄入碳水化合物,特别是能量密度高、缺乏纤维素的双糖或单糖类,可使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当糖类用量增加时,冠心病的发病率也增高 我国膳食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较高,人群中高甘油三酯血症较为常见 
控制原则: 碳水化合物占 50% ~ 60% 的总能量 谷类为主,粗细搭配,少食单糖、蔗糖和甜食
许多研究显示,绝大多数膳食纤维可降低血TC和LDL-C,高膳食纤维以及富含全谷粒的食物、豆类、蔬菜、水果的膳食可降低冠心病风险 控制原则:每天摄入25~30g,从蔬菜水果和全谷物中获取 维生素C能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维护血管壁的完整性,增加血管弹性 维生素B6能使亚油酸转变为多不饱和脂肪酸 维生素E可以防止脂质过氧化,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冠状动脉供血 维生素B12、泛酸、烟酸等B族维生素均能降低血脂水平

推荐食物: 降脂作用的食物,如洋葱、大蒜、香菇、平菇、蘑菇、黑木耳、银耳等 膳食纤维含量丰富的食物,如蔬菜(芹菜、韭菜、油菜等)和粗粮(燕麦、玉米、豆类、甘薯等) 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深海鱼类,如三文鱼、沙丁鱼等 其他:乳及乳制品、豆类及豆制品;食用油宜选用植物油;绿茶等
禁用/少用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