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小伙在沙漠里栽出万亩水稻!拿下3亿投资,被称第二个袁隆平

 昵称46140616 2020-04-13

引子

干燥、一望无际、没有生命,当提及这些,首先会想到什么?沙漠!被称之为“死亡之海”的沙漠,漫天黄沙,铺天盖地,除却沙子,就只有呼啸耳边的风。

千百年来,沙漠都是人类想要征服的区域之一。沙漠辽阔,若是能在沙漠种出花,可以称得上“奇迹”。那若是能在沙漠上种出粮食,那就不再是奇迹,而是福音,全人类的福音。

中国小伙在沙漠里栽出万亩水稻!拿下3亿投资,被称第二个袁隆平

科尔沁沙漠上的绿洲

在沙漠里面种水稻,并不是天方夜谭。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内蒙古就开始推行这件事,但是因为种植成本问题,沙漠种植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有了设想,就不怕没人付诸行动。2013年,腾飞率领的科研团队开始寻找适合种植水稻的沙漠。经过敲定,腾飞将目标放在了科尔沁沙漠。

选在这里,也是有考究的,科尔沁沙漠,原本是一片绿洲,只是后来沙化,才成了如今模样。但是下面本身蕴含的丰富地下水物质和有机物质,都是极有利于种植水稻的。就现在调查而言,全国可供种植的沙漠面积达3万亩。

中国小伙在沙漠里栽出万亩水稻!拿下3亿投资,被称第二个袁隆平

有了先天条件,如何利用这些先天条件,创造一个良好的种植环境,也成了重中之重。沙漠的特点之一—干旱,水份还没有完全被吸收,就被蒸发。所以腾飞率领的团队,为此专门研发了一种拱形发薄膜支架。和大棚类似,但是不同于一般的大棚,这个大棚不仅能够防止水分蒸发,还能够提高空气湿度,让水稻保持充足的湿润。

当然,水稻两侧的防护林,也是重中之重。若是防风效果太差,水稻连同薄膜支架会一起被吹跑。至于其他方面的技术问题,只要解决了水资源、防风这两大问题,其余的都是小问题。

中国小伙在沙漠里栽出万亩水稻!拿下3亿投资,被称第二个袁隆平

收入和付出

诚然,第一期的水稻投入只有500亩。但是取得的成功是巨大的,原本荒无人烟、一望无际的沙漠,也成了绿洲。第二期,腾飞率领团队由原本的500亩扩增到5000亩。一次次扩增,一次次研究,腾飞所在的团队,共收获了15项专利、4项发明

看起来,腾飞的成功是一蹴而就的。但是背后的艰辛,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在这一望无际的沙漠,种植水稻的梦想,让腾飞实现了。数万亩的水稻被种植出来,其利润高达千万。不仅如此,这个项目得到了无数人的看好,腾飞因此拿下了一笔3亿元的投资。

中国小伙在沙漠里栽出万亩水稻!拿下3亿投资,被称第二个袁隆平

民以食为天

粮食,对于我国来说,可谓是重中之重。古来就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更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在古代,为粮食发动的战争不在少数。而新中国成立之后,粮食更是一个大问题。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粮食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多。

在袁隆平等科学家兢兢业业的研究下,杂交水稻被研发出来。粮食问题得到了解决,但随着时代进步,种植粮食的人越来越少,荒废的田地越来越多,这也就预示着量产、多产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既然如此,田地的规模、方式等,都是一个比较大问题。而腾飞在沙漠上种植水稻,有四大优点:

  • 其一:将日趋严重的沙漠化,得到控制。中国领土虽然辽阔,但是人口也不少。若是任由沙漠化继续下去,将会是一场比较严重的危害。
  • 其二:解决了粮食问题。粮食问题,不单单是国内的问题,更是全世界的问题。即便中国人保证了温饱,但是全人类还有不少地区并没有保证最基本的温饱问题。
  • 其三:解决了耕种问题。粮食耕作,现代化发展,追求的是效率化。而腾飞率领的团队,正好能解决这个问题。
  • 其四:解决了就业问题。产业带动发展,在沙漠种植粮食,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无形之间,就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解决了就业问题。
中国小伙在沙漠里栽出万亩水稻!拿下3亿投资,被称第二个袁隆平

腾飞能够将沙漠种上水稻,是一件十分了不起的事情。因此腾飞也被称之为“第二个袁隆平”,这或许就是对腾飞最大的赞誉。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于今日头条首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