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欧洲行(65)瑰丽多姿的山城——萨尔茨堡

 猴哥shihurs7hh 2020-04-13

萨尔茨堡(德语:Salzburg)是奥地利共和国萨尔茨堡州的首府,截止2018年1月人口为153000左右,继维也纳、格拉茨和林茨之后的奥地利第四大城市。

萨尔茨堡位于奥地利的西部,是阿尔卑斯山脉的门庭,城市的建筑风格以巴洛克为主。这个被诗人和作家赋予了太多溢美之词的地方,呈现着千年过后仍留存着的精彩。

萨尔茨堡坐落在海拔400余米的高山盆地里,三面环山,东面是开阔的平地和山谷,一条清亮的萨尔察赫河从群山中跌宕有致而来,流经市区时,轻波潺缓,就像一只温柔女性的胳膊,把大半个城市搂抱在怀里。

位于城区东南隅的高山城堡,是中欧地区保存的最完整,也是最大的一座中世纪古堡,它始建于公元1077年,到1681年才最后完工,历时600年以上。这座工程浩大的古堡耸立在险峻的山巅,巍峨雄壮。

我们在萨尔茨堡停留的时间有限,根本来不及去细品这座古老城市厚重的文化,聆听音乐神童莫扎特美妙的乐曲,即使是建筑,也只是走马观花,匆匆一瞥,所以只能借国外网站的炫图来弥补此次行程的遗憾。

我们参观的部分景点。

第一个景点是莫扎特广场。

每一位旅者在走进萨尔茨堡那一刻起,就会感觉到有一个人的影子无处不在,他,是这座城市的灵魂所在,他,就是莫扎特。

萨尔茨堡是莫扎特的故乡,是这位音乐天才成长的地方,在这里,有莫扎特的出生地、故居、雕像;还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广场、音乐学院以及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音乐节。

萨尔茨堡以拥有莫扎特为荣,在这里随处都可以感受到这位音乐巨匠的不朽的影响力。

莫扎特广场所在的位置。

音乐神童莫扎特纪念碑。

莫扎特广场(Mozartplatz)是奥地利萨尔茨堡古城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矩形广场,广场中央高高地竖立着莫扎特的全身铜像。

莫扎特身穿18世纪的紧身上衣,肩披斗篷,右手握笔,左手提着下摆,正微微抬起左腿,仿佛要走下大理石基座,向人们诉说生活和艺术的真谛;他神志刚毅,英俊潇洒,抬头眺望可爱的家乡,好像正在构思着一首新的交响曲......

雕像前的地面上镶嵌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颁发给萨尔茨堡“世界文化遗产”的石碑。

莫扎特广场位于主教广场东北侧,广场上的莫扎特塑像由萨尔茨堡人捐款于1842年9月5日落成,莫扎特的两个儿子出席了落成典礼。

1997年萨尔茨堡老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时,塑像前面的地面上的刻字记录了这一历史时刻。

萨尔茨堡主教座堂。

萨尔茨堡主教座堂(德语:Salzburger Dom)是一座17世纪的巴洛克建筑,天主教萨尔茨堡总教区的主教座堂,距离莫扎特广场仅一步之遥,这里是莫扎特受洗的地方。

1598年,原来的罗曼式教堂严重受损,被迫拆除,改建为巴洛克建筑,1614年奠基,完成于1628年。长466英尺,高109英尺。

主教座堂内部。

萨尔茨堡的主教座堂喷泉是中欧最大的巴洛克式喷泉。

我们参观莫扎特广场时正是当日高峰时段,游客很多。

马卡特广场上的莫扎特故居。

位于米拉贝尔花园东侧的莫扎特故居,是莫扎特搬离出生地前往维也纳之前所居住的地方。

1775至1780年,莫扎特担任萨尔茨堡主教的乐师,全家人住在这栋小楼的二层,现在这里已经辟为展示厅,记录了这座房子的历史,以及莫扎特一家的生活状况,从中还能依稀体会到音乐家生前未曾显赫的处境。

馆内拥有非常多的莫扎特作品旧稿、文件和往来信件。

粮食街(Getreidegasse)9号,是一幢普通的六层黄色小楼,莫扎特就出生在这栋楼的第四层,步入其中,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将人们带回到十八世纪中叶,欧洲的市井生活氛围中,这里至今保留着莫扎特6岁时创作的乐谱,陈列着莫扎特使用过的乐器,以及一些他的亲笔信件,这里的一切无不让人怀想起这个音乐天才勤奋的创作生涯。

莫扎特虽然才华横溢,创作无数,却一生历尽坎坷,始终不能摆脱贫困和疾病。莫扎特被人称为音乐神童,年仅6岁就被带进维也纳美泉宫,为女王演凑钢琴,后来又在萨尔茨堡主教的手下担任乐师,期间曾多次造访意大利,但他厌恶愚庸,酷爱自由。1781年,莫扎特向宫廷提出辞呈后,就被主教驱逐出境,从此,他迁居维也纳,一直在贫困中挣扎,最终在贫病交迫中死去,但正是他在维也纳艰难困苦的最后十年,却相继写出了大量优秀的作品。

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德语: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古典作曲家及钢琴家。莫扎特是位多产的作曲家,一生创作了600多部作品,几乎涵盖所有形式体裁,他在短暂的生命里将古典时期的音乐风格臻于成熟并发扬光大,其作品也被广泛视为古典音乐的典型,对后世有极大影响。

莫扎特七岁时的画像,所穿服装是玛丽亚.特雷西娅女皇送给他的。

莫扎特的画像。

莫扎特一家,肖像画是莫扎特的母亲。

莫扎特的父亲和母亲。

莫扎特的父亲约翰·格奥尔格·利奥波德·莫扎特(德语:Johann Georg Leopold Mozart,1721--1782年)是萨尔茨堡统治者的宫廷乐师,他同样才华横溢,不仅是提琴家、管风琴家、作曲家,还是音乐教育家,所著的《小提琴演奏教程》影响深远。

莫扎特的母亲玛丽亚娜一共生了七个孩子,其中五个均在早年夭亡,仅存莫扎特和比她大四岁半的姐姐娜奈尔。

莫扎特的姐姐玛利亚·安娜·莫札特(Maria Anna Walburga Ignatia Mozart ,1751-1829年),昵称娜奈尔,也是一位音乐神童。

键盘上的莫扎特。

莫扎特肖像及手稿。

莫扎特在1787年演奏的钢琴。

这幅图描绘了莫扎特几次欧洲旅行的路线。

古代萨尔茨堡特有的门铃,今日依旧保留着。

莫扎特故居里的随手记录。

早有耳闻的巧克力糖球,色彩艳丽,包装精美。

萨尔茨堡,这座千年古城中的每一块砖瓦,似乎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白色的石柱和塔楼,充满中世纪特色的民居,琳琅的窄巷,忙碌着的马车,还有那喷泉、雕塑、音乐以及油彩,满眼望去,都是说不出的惊喜,令人充满无尽瑕想。

著名的粮食街不仅是莫扎特的出生地,更是奥地利最漂亮的商业街,穿行其间,中世纪精美的铁艺招牌,仍然亮铮铮地挂在那些老店之上,连同那深具艺术格调的古老拱廊一起构筑了这充满历史韵味的狭巷,暮然间,你会觉得自已好像跨越时空,回到了莫扎特生活的时代,这个音乐大师与美景共存的神奇时代。

千年前的石盐交易给萨尔茨堡带来了丰厚的财富,城市的建筑沿袭着奢华的风格,留存无数古迹的老城连同辉煌的建筑,和阿尔卑斯山脉的壮美景色一起成为奥地利人的骄傲。

记得德国人酷爱皮短裤,没想到萨尔茨堡满大街都是穿束腰的苏格兰格子裙的女性和皮短裤配格子衫和马甲的时尚男。弄得一位北京的时尚团友羡慕不已,四处寻找皮短裤店,功夫不负苦心人,最终把满意的皮短裤装进了自己的旅行袋里。

粮食街各种店铺一个接一个, 食品店的成品食物色彩很诱人,但很难找出符合自己胃的食品。

笔者爱死了这条街的这些千姿百态、古香古色的铁艺招牌,真难以想象这里的艺人能把冰冷坚硬的铁铸造成如此精美的艺术品,这些招牌的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萨尔茨堡的传统文化。

看,横行世界的山姆大叔的双拱门被萨尔茨堡传统的铁艺文化紧紧地包裹起来,只有呼吸的份儿,山姆大叔没有半点脾气。

手扶招牌的狮子仿佛在告诉所有人,我的地盘我做主!!

喜欢萨尔茨堡的理由可能很多,莫扎特是其中显而易见的,当然还有其他。萨尔茨堡既有大城市的规范,也保留了小城镇的优雅气息,矗立着莫扎特铜像的广场,是萨尔茨堡老城的中心,萨尔茨堡人十分珍惜地保存了老城的每一个细节,使它看起来和莫扎特的时代依然十分相像。那些尖顶的圆穹,石墙白瓦的建筑,把城里的街道挤得窄窄的,抬眼望去的每一卷飞角的窗棂外,都是一捧捧夺目的鲜花。

Makartsteg桥是萨尔茨堡市中心萨尔察赫河上的一座桥梁。它以19世纪画家汉斯·马卡特(Hans Makart)的名字命名,是市中心最现代的桥,每天有2万名行人穿越。实际上并不是这座桥有名,而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恋人将桥的篱笆覆盖着锁海,意在宣告他们永恒的爱。

萨尔茨堡四周群山环抱,阿尔卑斯山赋了这座小城跳动的灵气,如蓝绸缎般穿城而过的萨尔察赫河将城市分为新旧两个城区,萨尔察赫河位于奥地利西部,是萨尔茨堡境内的主要河流,源于克里姆勒瀑布附近的基茨布尔山,全长225公里,萨尔察赫河是一条流经奥地利和德国的河流,它的名子来源于德语,意为"盐",19世纪以前盐商均通过此河道将盐运达萨尔茨堡。

萨尔茨堡的建筑艺术足以同意大利的威尼斯以及佛罗伦萨相媲美,素有"北方罗马"之称。散布于城市中的众多修道院,教堂均各具风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霍亨萨尔茨堡巍峨挺拔,是中欧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纪城堡。

米拉贝尔宫则是一组包括宫殿教堂花园博物馆在内的游览中心,因为电影巜音乐之声》的取景,使其声名远播。

让世人惊艳不已的米拉贝尔宫在人们的定义里那是一座聚集了罗马雕塑、喷泉、花园、迷宫,弥漫着童话般情调的巴洛克式宫殿。

关于米拉贝尔宫还有一个浪漫的由来,这座宫殿最早的主人莎乐美.阿尔特是一位绝代佳人,她是当时受人尊敬的商人兼议员威廉.阿尔特的女儿,她的另一个惊世骇俗的身份则是大主教沃尔夫.迪特里希最挚爱的情人。

1606年,本应清心寡欲的沃尔夫大主教,特意聘请了当时最著名的建筑师埃尔拉赫为心爱的女人设计建造了这座宫殿,并把宫殿命名为“阿尔特瑙”,宫殿每一扇窗都遥望着萨尔察赫河畔的霍亨萨尔茨城堡,那是主教的所在地。

莎乐美为主教生了15个孩子,其中十个活了下来,但是她并没有因此而获得政治上的名利,后来据说有人向罗马教皇举报了沃尔夫违背教规的奢侈生活,1612年,他退位后在城堡中被俘,并离奇死去。在他死后,他的继任者马库斯.史提库斯,为了抹去这段不光彩的历史,故将宫殿改名为"米拉贝尔宫"。

"米拉贝尔"为意大利女子名,意思是"惊人的美丽"。1721年至1727年期间,这里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并最终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建筑群。

在米拉贝尔花园秀恩爱的情侣。

飞马雕塑。

阿波罗和丘比特。

电影《音乐之声》取景地。

电影剧照。

电影《音乐之声》在萨尔茨堡部分景地剧照。

萨尔茨堡人十分重视自己的传统文化,其实他们并不喜欢这部电影,他们认为《音乐之声》整个表现的是美式文化,与萨尔茨堡传统文化内核相差十万八千里,但他们还是利用这部电影的超凡人气大打广告,在本土的旅游业上赚的盆满钵满。

电影剧照。

电影剧照。

身穿海军少校服的真实的特拉普(左图)。特拉普一家与美国将军考林斯的合影(右图)。

玛丽娅在美国又为特拉普生了一个女儿,他们一共有是个孩子。

玛丽娅和孩子们与美国将军考林斯的合影。

2000年,《音乐之声》蜚声全球36年后,特拉普的七个孩子相聚在他们的家乡萨尔茨堡。

这部电影是笔者的最爱,一直保留收藏,去萨尔茨堡之前,又复习了一遍。

设计独特的米拉贝尔大型花园是一座典型的巴洛克式公园,园内花团锦簇,生意盎然,并种植着各种稀世植物。花园中央是一座大型喷泉,在电影巜音乐之声》中玛丽娅和孩子们就曾围绕着这座喷泉跳舞唱歌。

生动的雕塑作品在园内随处可见,每一座都有它不同的意义,中央喷泉边的四座雕像,分别象征空气、土地、火、水四种元素;南边入口处是丘比特、阿波罗等希腊神话雕塑,而花园四周则是戴安娜、维纳斯等八座女神像。此外还有很多活灵活现的小矮人雕塑,汇聚在花园一角,米拉贝尔宫的花园和雕塑,至今仍是整个宫殿的灵魂所在。

城市被群山守护着,洁净得如同蓝天下的童话。

萨尔茨堡又被称为"盐城",早在古罗马时代,这里就已经是重要的盐货贸易中心,其主要经济来源为盐矿,对萨尔茨堡人民来说,盐象征着财富与建康。

几个世纪以来大主教享有宗教的最高权力,并以此掌握萨尔茨堡的统治权,直到1816年归属于奥匈帝国,这种政教合一的统治形式将萨尔茨堡变成了欧洲宗教和文化中心。

在一大片旧城民居和众多教堂尖顶簇拥着的蒙彻斯山顶,一座白色城堡赫然在目。它是如此雄耀眼,神秘诱人,那里曾住着数代大主教,将威严的触角沿伸向整个城市,这座城堡就是萨尔茨堡的标志建筑,霍亨萨尔茨堡。

霍亨萨尔茨堡。

萨尔茨堡联系着莫尼黑和维也纳两座欧洲重要的城市,也是去往罗马、布拉格等其他欧洲名城的中转站,奥地利诗人霍夫曼斯塔尔曾将她比喻为欧洲心脏的心脏。

据史料记载,萨尔茨堡是现今奥地利管辖地域内,历史最悠久的城市,这里曾是大主教管辖区,后又成为了枢机主教的驻地,由于历史的发展,如今的萨尔茨堡被划分为两个城区。

老城区历史悠久,古香古色,新城区则建筑新颖,景象繁华。

一生领略过无数异域风情的探险家亚历山大曾把萨尔茨堡与南非的开普顿、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共同列为他一生去过的三个最美丽的地方。

摄影|屈兰根 配文|潘天翠

最新网 www.zuinow.com 2020-03-07 03:16:59

萨尔茨堡 莫扎特 拉贝尔 音乐 广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