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湖牡丹一个字:美!

 初升红日zcjyue 2020-04-14

周末闲暇,观光南湖,正是国花盛绽时,牡丹国里尽朝晖,不免怦然心动,拿出手机“啪啪”拍照,必须留住这满目的惊艳。

没有专业摄影的“长枪短炮”,更无后期精心修图的雅致可能,手机拍照效果局限,照片只是粗粮而已,但我相信粗粮自有其富含的营养,这里一并贴出,供朋友们欣赏。

    诗仙李白曾盛赞杨贵妃:“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便是用这牡丹花代喻倾国美人杨贵妃,足见这牡丹在百花园中地位尊贵。

牡丹花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寓意吉祥富贵、繁荣昌盛,是华夏民族兴旺发达、美好幸福的象征。


牡丹早期繁盛于洛阳。唐朝诗人刘禹锡曾有诗作,叫做《赏牡丹》:“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这里的京城便是指洛阳。

洛阳曾是十三朝故都,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的美誉。洛阳牡丹花朵硕大,品种繁多,花色奇绝,早些年人们观赏牡丹多是前驱洛阳。

菏泽(古称曹州)厚积薄发,后来先声夺人,欲与洛阳试比高,居然盛享了“曹州牡丹甲天下”的美誉。

   菏泽牡丹栽植面积超过十万亩,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品种最多、花色最全的牡丹生产、科研、出口基地和观赏旅游区。当然,供人观赏的所在仅是集中展示的一个功能区域,世人趋之若鹜。


    如今观赏这南湖牡丹,不觉眼前放光。风景就在身边,何须舍近求远?

    古人有云:“黄山归来不看岳,五岳归来不看山。”极言黄山之美,那是诗人情之所至,过于冲动,发出的偏颇之言,岂可全信?君不见黄山之外,全国各地名山大川依然游人如织,踏破石槛?山川秀、奇、绝、美,自会各具情态,品鉴不同的美色,体味异样的性情,这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满汉全席”,怎能采信少数、以偏概全?观赏牡丹胜景亦是同理。

南湖牡丹园呈长线布局、分区绵延,究竟面积几何尚未深究,却是一个时辰走马观花未曾游遍。多处分区聚土成丘,偶有雅亭,各色牡丹环丘而生,错落绽放,尽收眼帘;园区以弧形步道环绕相连,块块分区绵延接连如珍珠并串,整体园区一气呵成,布局蔚为壮观。漫步其间,花开浩瀚,取次花丛何须回顾,丝毫不输洛阳、菏泽的惊艳。

    牡丹不仅具有观赏价值,全身蕴含宝贝无限,花、种、根、粉都有着很高的经济价值。除观赏之外,根可入药,称为“丹皮”,可防治高血压、热瘀、痈肿、伏火等多种病患。神农遍尝百草总结出《神农本草经》,把牡丹列为“中品”,能“除症结瘀血,安五脏”,花瓣还可食用,其味鲜美。牡丹不惟花儿美,竭尽身骨做奉献。


宋代诗人欧阳修在《洛阳牡丹图》中有这样的诗句:“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强调地脉因素,认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养一方花,似乎这牡丹只适合绽放洛城。想必这欧阳修老师精于文学,不事其他,不晓得博物理论。

北宋理学家邵雍曾言:“洛阳人惯见奇葩,桃李开花未当花,须是牡丹花盛发,满城方始乐无涯。”邵雍老师更是难以预见未来千年,牡丹花定居南湖,尽展笑颜。断语未留任何余地,竟让这欧阳修老师情何以堪?

爱我淮北,爱我南湖,爱我牡丹。

(欢迎添加关注,共享文字时光,感谢!)

  如果喜欢,请您戳一下右下角的“在看”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