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红的除夕,红红的年

 潍坊北海道 2020-04-14

作者|张振东

       “三百六十五个夜晚,最甜最美的是除夕。风里飘着香,雪里裹着蜜,春联写满吉祥,酒杯盛满富裕。红灯照,照出全家福,红烛摇摇摇,摇来好消息。亲情,乡情,甜醉了中华儿女。一声声祝福,送给你万事如意……”每当听到这首甜美歌曲的时候,就会有一种温馨甜蜜的情愫涌上心头。

       红色,象征着吉祥喜庆。自古以来,中国老百姓过大年、办婚庆,从张灯结彩到服装用品,惯用红色进行张贴和装扮,红红火火的喜庆气氛,不仅表达了对节日的祝福、对新人的祝贺,也表达出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在所有节日当中,最隆重的就是过年了。大年三十,家家户户张贴红春联、红“福贴”,悬挂红灯笼,贴上红窗花,就连刚出锅的热气腾腾的大饽饽上都镶嵌着一颗大红枣,红红的喜悦、红红的心情,把节日气氛衬托得饱满而浓厚。

       老家的人们还是基本延续着多年来的过年风俗,年三十的早上开始贴春联。说起贴春联,还有一些小小的“讲究”。例如“先里后外”,贴春联先从里屋贴起,然后依次贴屋外、偏房和“圈”门口,最后贴院子的大门和屋后的窗户口。还有“先上后下”,先贴门口上方的“福贴”,再贴门框上方的“门当儿”,然后贴门扇上的春联,最后贴“拦门钱”。再就是“先右后左”,传统按照古书读法,上联在右,下联在左。一般人家都是按照这样的顺序张贴春联,掌握了这几个小技巧,贴起春联就会省时省力,得心应手。“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傍晌天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贴上了红红的春联,整个村子也就有了年的味道。

       无论贫困或是富足的岁月,除夕年夜饭是一年中最丰盛的晚餐。一家人在一起回顾一年来的辛劳与收获,说着迎新祈福的吉祥话,相互问候祝愿,充满了无限的温情。年夜饭中有几道寓意美好的常见菜,象征着大吉大利的公鸡、年年有余的鲤鱼、全家福的豆腐。还有几个深受欢迎的家常小凉菜,有海米木耳炝芹菜、焖藕、蒜拌粉丝等。大家都爱吃的还有炸肉、炸刀鱼、炸藕合等等。席间最不能缺的就是象征美好团圆热气腾腾的饺子,俗话说:饺子就酒,越吃越有。美酒佳肴,红烛彩灯,亲情浓浓的年夜饭,令人陶醉的除夕夜……

       1983年的除夕,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通过电视荧屏走进了千家万户,自此至今,已经陪伴人们度过了35个除夕之夜。不得不说,春晚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每年的除夕,人们急匆匆的赶在晚上8点以前吃完年夜饭,为的就是能按时收看春晚节目,曾经逐年增高的收视率和关注度,让很多演员或歌曲在一夜成名,也有许多语言类节目台词在第二天就开始流行于大街小巷而成为经典,甚至在初一早上拜年的时候大家还兴致勃勃的议论节目内容。年年举办春晚,节目各不相同,但始终不变的是伴随老百姓传统节日所表达的欢乐祥和的主题与热烈喜庆的节日气氛,这或许是人们关注、喜爱春晚的主要原因。春晚也就像年夜饭一样,在每年的除夕夜给人们奉献一顿节日大餐!而且不管你需不需要,它都在那里。

       近两年的除夕夜,人们不再专注于春晚,许多的时间是在利用手机抢发红包、搜集五福、制作拜年视频和美篇、晒朋友圈等等,总之,各自忙的不亦乐乎。互联网时代,在智能手机拥有强大服务功能的今天,手机对于人的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愿人们在享受高科技带来的各种实惠便利之外,共同留住那些传统的习俗,留住那抹独具“年味儿”的中国红……

                                                            2018年3月9日

       ——本文刊载于2018年《北海道》春季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