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位从业10年的运维工作者自述:干运维到底有多难?!

 梵心4466 2020-04-14
十年磨一剑,从事水质在线监测这个行业已经整整十年了,但是从来没有走出目前在线监测运维的一些困境和难题。  
还是说说我的历程吧,2010 年毕业以后,我找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做水质在线监测运维的工作,我的专业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所以听起来还算是专业对口,做了一个多星期,觉得这是一个维修工,因为大多的时候是解决现场的问题,那个时候还不懂得看平台啥的,后来做了一个多月,发现这个行业还是有很多可取的地方,譬如说安装设备,干了水电工的活儿,然后接通讯,干了电信的活儿,多少觉得还是很有意思的,所以就坚持了下来,说句实话,就是工薪太低。

后来陆陆续续看到很多新建的污水处理厂,基本上都是大型的,这个行业在当时监管还不是很重视,很多老板在这个行业赚了不少钱,因为太好做了,那个时候有规范,监管不是那么严,所以运维和设备购置费用高,现场基本上不怎么管。因当时刚毕业,做事认认真真的,然后遇到了很多阻力,还是因为不太懂,经常挨批评,主要有哪些呢?
第一,设备经常出现问题,然后看着别人运维四五十个点位,自己运维几台设备都搞不定,天天出问题,不是采样管路堵了,就是设备漂移非常大,总之都会因这因那挨批;
第二,现场超标比较狠,其中有设备本身的问题,也有超标问题,关键还是偷排多,当时经验不足不能解释,经常被企业、环保局、公司领导批评,俗称“挨头子”; 
第三,通讯问题,因为专业限制,通讯确实是运维的短板,所以对于缺失数据没有概念,那个时候现场数据通过平台看还是很不错的,因为很多都是大企业,这方面问题还是稍微强点;
第四,规范问题,前期对标准和规范说真话不熟悉,经常也会多多少少的学一些内容,那个时候经常做比对和偶尔质控样抽查,环境监测站做,吃了不少苦头,那个时候的设备很多质量还是很不错的,不过技术含量还不是很高,低量程根本测不准,那个时候的氨氮总磷高点的数据还测的准,低的完全搞不准,那个时候总是怀疑是自己的技术问题,也请教了不少人,也没一个能解释清楚的,后来通过一些数据分析和现场实践才发现规范和现场情况不符的情况。
随着时间的推移,过往辛酸就不谈了吧,谁做谁知道,只是发现周围做这个行业的同行人员不断转行,除了高层,搞现场的基本上很难见到同行人员,一直到现在,整个行业都是一个新人行业,原因很简单工资低而且难做。当然我也从这个行业中多多少少体会到了很多的东西。就这其中的几个难点分享给大家吧。
难点一:行业运维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
这个行业看似简单,实际上是一个五脏俱全的行业,涉及到土建、水电、通讯、自动化、化学、物理、仪表、流体、大数据分析等等,甚至涉及到侦查这样的一个专业。所以这个行业不仅要学,而且要懂和知道常规的一些技术手段,平常做的工作在很多人来看都挺简单的,换换试剂,标定设备,做好台账,打扫好卫生就行,好多做过这个行业一年两年的,你问他很多问题他都不一定知道。譬如:COD、氨氮、总磷的手工监测是怎么做的?它们分别有哪些监测方法?通讯有哪些方式?巴氏槽的安装技术规范?等等,这些还算是较为常规的。稍微难点的,信号放大器的原理?分光光度法测 COD 光源的波长是多长?等等。
综上,这个行业对于运维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特别高。
难点二:排污单位超标、偷排、作假现象

在难点一中,说到运维人员需要有侦查的专业能力,如果你这一块做不好很容易吃很多很多的“挨头子”,甚至无奈,甚至连自己的老板都不相信你。当然这个的前提还是需要运维人员认认真真的在做在线,规规范范本本分分的做好自己的运维工作的情况下,如果自己不自律就很容易和这些排污单位的某些负责人同流合污,毕竟现场的工作人员也难做,加上排污单位肯定先相信自己人说的,如果遇到一个诚实的现场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还可能告诉你是什么原因(譬如污泥出问题了,清洗污水处理设备的水直排,潜污泵坏了等等)导致的现场设备故障和存在的数据异常问题。如果遇到排污单位胡搅蛮缠,你就有可能陷入别人的圈套,而且说不清,哪怕现在管控这么严格透明,但这种现象依然严重。这个给人的感觉就是环保重视都是表面上的,背地里的事情不知有多少,但值的欣慰的是,这种大环境下的环保体制,还是让很多排污大部分时间不敢去作假或者偷排,处理了大部分的污染物和废弃物,就算是偷排也只是一小部分。当然还有一种现象就是很多排污单位出问题以后恐惧感特别强,不敢去正视问题,所以藏着掖着也占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怕环保执法和因为环保问题给企业带来的影响(譬如后续上市因为环保问题不让上,黑名单,强制停产等等)。这些都导致在线监测运维人员背锅,也是最大的一个难点。
难点三:环保规范问题和执法问题
由于目前的环保规范更新较快,很多以前安装设备的技术指标跟不上,规范相对于设备又比较严格,对于现场的技术人员考验就比较大了,当然部分的规范更新使得现在很多工作相对来说稍微好做一点。因为规范导致现场环保执法的问题也就比较多,作为执法和行政管理者,他们的任务量和责任也非常大,首先是各方面都得考虑到,大气、污水、固废、土壤,而且学的东西比我们还要多,所以基本上不可能都学的很到位,很多时候现场全部都是靠经验来问一些问题,如果现场运维人员答不出来,就会觉得运维肯定有问题或者污水处理运行有问题,也是有第二个难点在里面,执法者和行政管理者因为责任必须问,作为在线运维方来说,这个苦头你可以想象一下,就是我这样一个干了十年的在线运维人员来说,也经常吃这样的苦头。
难点四:在线监测建设问题
很多在线监测运维方和建设方很多时候都是两个单位甚至几个单位做的,打个比方,COD 是一个厂家做的(也卖了 PH 流量数采仪),氨氮是一个厂家做的,运维是第三个单位,前期建设,明渠就是很大一块,这个直接涉及到后面很多问题的侦查和数据的判断,据我目前看到的很多现场,明渠建设非常之不规范,然后直接导致流量计测不准的问题,运维要背锅,氨氮和 COD 采样方式也有可能不一样,导致安装不能统一,采水不能同步,或者不能单独控制水泵,甚至很多一个厂家的设备都不能单独控制水泵的问题都存在。这个只是一个比方,但是确确实实的存在,还有 PH 安装不规范,采样距离过远,采样池不规范,无办公桌稳压器自来水洗手池消防器材等等。
难点五:设备质量问题
就我目前了解的这个行业,很多厂家都是套牌设备或者代理单位,导致某些设备出厂质量不过关(质量没保障),有的还能过个质保期,有的质保期都过不了,还有更狠更严重的,在此就不细说了,总之在线设备监管还是存在一定问题的。随着自主验收越来普及,给卖设备的一些公司很多的机会来做这个事情,加上“十三五”规划期间,需要的在线监测设备数量巨大,在线监测设备竞争激烈的市场,拼价格导致利润很薄,不得不去在质量上下功夫,市场就被别有用心的人钻了空子,最终运维单位来埋单。作为业主方,对于这个市场的了解和把控都非常的难,但是出了这样的问题,又不得不去做,而且还要做好,所以很多时候我也特别理解业主,但又无能为力。如果你遇到了一个好沟通的业主,请你一定要珍惜,因为你遇到了问题,他们大多数时候都能理解你,而且你的建议会让他们改变很多想法。如果你遇到一个比较难沟通的业主,他们首先会质疑你这个单位的运维能力,只能靠时间来消除这样的质疑,如果你不能就目前的设备在你的努力下运行一年两年,你就有可能被踢出去。当然这两个“如果”肯定不是如果,因为做过这个行业的都会遇到。
难点六:检查特别多,要求也越来越高
就目前的市场来说,检查多和要求高是必然的,而且检查的专业人才也越来越多,其中很多做过这个的也跑去做了这个检查工作,因为这个行业是个“新人”行业,当然遇到检查慌神的特别多,像我这样现场扎个十年的来说,很多检查还是不成问题的,而且检查的这些单位认为现场搞这个事情的都是专业的,所以问了答不出来都会有问题,当然这个检查在难点一、难点二、难点三、难点四甚至难点五上都会有一些在里面,很多问题也都是历史遗留的问题,作为业主无辜,作为运维,更无辜。
虽然做这个有一些难点,但是我永远相信真理,无论是哪一个,最终都会越来越好,排污单位更加守法,执法者和行政管理者越来越熟知和理性对待排污单位、运维单位,规范也越来越适用于现场和对应的技术水平,数据更加准确和透明化,设备质量也随着监管力度越来越好。
最后,请大家理解在线监测运维人员的艰辛,相对其他行业,他们的工资已然赶不上时代的变化,相对于梦想,他们更愿意相信现实,相对于事情,他们也想过去奋斗,相对于美好愿望,他们更愿意去珍惜过去的阳光,他们走过的每一步,都为我们未来美好生态家园前进了一步。所以,请一定要善待他们,相对于未来,他们的贡献和坚持绝对不亚于医生、教师,医有医德,师有师德,但做在线更需要做在线的理和德。
如果我有一个梦,那肯定是生态环境越来越美!

北京中泽宇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智慧环保管理平台以企业污染源排查和统计为核心,对排污企业的废水、废气、噪声、固废等进行数字化管理,以一张“可视化地图”反映各污染源排放情况和进行环境质量分析,平台可根据用户需求采用3D模拟/实景进行展示,内嵌企业环保档案模块,实现在办公室便可进行现场审查的目的,解决目前企业和环保管理部门面临的人员少、时间有限等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