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蜀汉为何始终未形成最优人才管理制度?刘备的人才观或是症结所在

 茂林之家 2020-04-14

引言

《三国演义》虽然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却在豪强混战、群雄割据的动乱背景之下展示出了空前繁盛和多样的人才现象,它对各类人才的生存状态和生存价值都尤为关注,除了有一条基本的历史主线外,还有一个明显的基本观点,即"得人才者得天下,失人才者失天下"的观点。

人才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古往今来的历史早已为我们证明了这一点,但是明白这个道理并不等于能身体力行,《三国演义》中各路诸侯的成败兴衰就与用人之道息息相关。今人对刘备的关注度较高,研究成果也为数众多,但大多是从他的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管理思想、用人之道等比较大的方面进行挖掘。

人才观念觉醒的早晚与程度是其用人之道的一个侧面,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人才观念的觉醒是其用人之道的基石。作为鼎足而立的一方诸侯,他通过管理去实现目标,那么他的管理就既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程序,其实质也就是如何用人。

刘备、曹操、孙权三方成为了诸侯混战的胜利者,除了他们自身拥有的经天纬地之才外,还需要为他们制定准确清晰、具有前瞻性与可行性的纲领与目标的一流谋士,他们三方的总体行动纲领无一不是由身边的一流的大谋士提出并努力践行的,如荀彧的"奉天子以令诸侯"之策、诸葛亮的"隆中对"等,只是三人对人才的理解、使用与互动并不同步,有早有晚,有高有低。

蜀汉为何始终未形成最优人才管理制度?刘备的人才观或是症结所在

在人才观念的觉醒上

刘备虽素有大志却觉醒最晚仔细读过《三国演义》文本的人就会发现,在第一回中先有相者云:"此家必出贵人。"后有"玄德幼时,与乡中小儿戏于树下,曰:·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在曹、刘、孙三方中,刘备出场最早,且在孩童的时候就做着皇帝梦了,可以说是幼有凌云之志兼具百折不挠之心,但是当全书已经演绎了近三分之一篇幅的时候,曹操、孙权二人已经称雄一方,而刘备却依旧在各路诸侯之间疲于奔命,没站稳一块立足之地,因何至此?用刘备自己的话讲,是"命途多舛";用司马徽的兑是"落魄不偶",何以如此?

直到第三十七回才被水镜先生司马徽一语道破,日:"盖因将军左右无人耳"。这一断言,不仅是对刘备的当头棒喝,对一般读者说来也是个震撼。因为全书开篇的第一回就是"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刘备自此拥有了他的五虎将之二:关羽、张飞。此后他宽仁厚德又善待宾客,人多归附,这些使刘备的名声很好,因而得到了很多忠于汉室者的拥护和支持,连袁绍也曾赞赏过刘玄德弘雅有信义"。但当时刘备对于选贤任能的理解还只是停留在吸引、善待人才这个层面上,缺乏对人才观念内涵的真正理解,他的窘境磨难是在为观念的滞后付出代价。

只要读者逐回逐句地阅读文本就会发现在第三十七回水镜先生司马徽未见刘备之前,他的人才观念一直处在一个朴素的状态,他的主要理论及策略是韬光养晦,以小事大,即他在第十五回所言的"屈身守分,以待天时,不可与命争也。"从刘焉招募义兵对抗黄巾军引刘备出山开始至此遇见司马徽,前后二十年的时间里他不断奔波、周旋于公孙瓒、吕布、曹操、袁绍、刘表等诸侯之间,整合出了一系列实用的、精彩的保存实力以图日后的人生经验。

等到依附荆州牧刘表驻军新野时,他才真正领悟了选贤任能的重要性。验证领袖型的大人物们的人才观念和用人之道,自有一套具有沉重的历史感的严苛的标准,与曹操、孙权这两位最终的对手相比,在这个平台上,刘备显得不是那么地知人善用,甚至有些失察。

蜀汉为何始终未形成最优人才管理制度?刘备的人才观或是症结所在

反观刘备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的头号对手曹操,同样是在第一回就出现在了读者眼前,但是《三国演义》第一回只是为读者引出了曹操此人,在故事行进的过程中夹叙了一个曹操的小传,并未多言;直到第三回他才正式亮相,让读者见到了当时就颇有见地的曹操;但是仅仅过了两回,在第五回的时候读者就会发现在曹操身边出现了一些日后的熟面孔:"五子良将"之一的乐进、破虏将军李典、夏侯悴、夏侯渊、曹仁、曹洪等;及至第十四回曹操更是在激烈的人才大战中独占鳌头。被曹操称之为"吾之子房"(张良)的一流谋士荀或投到了曹操帐下,并提出了"深根固本"、"奉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设计。刘备还在疲于奔命的时候,曹操已经形成了一个文有一流谋士,武有超级猛将的的强强组合。

刘备的另外一个对手孙权是第二十九回承继江东基业的时候才崭露头角的。他面见周瑜时谈的的第一件大事便是请教守业之良策。周瑜的回答可谓是字字千钧:"自古得人者昌,失人者亡。为今之计,须求高明远见之人为辅,然后江东可定也。"当即举荐了临淮东川人鲁肃,自此,孙权便拥有了自己的一流谋士,收获了与孔明的"隆中对"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榻上策",其核心主张就是"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其兄孙策的临终所言也从侧面证明了孙权在用人方面的能力和悟性,即:"若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使各尽力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蜀汉为何始终未形成最优人才管理制度?刘备的人才观或是症结所在

在人才观念的可持续发展上

刘备集团未形成高效的良性循环的格局,在第三十七回司马徽一语中的,对刘备用人问题的断言,正是发生在当时各路诸侯激烈的人才争夺战的背景之下的。刘备一直以来`龙困浅滩"的状态,正是其人才观念长期蒙昧所引发的不良格局。

这一有力的警示让刘备大彻大悟,真正明白了选贤任能的重要性,从而开始了自觉的访贤招贤的活动,尽管相较而言迟了许多,但刘备还是推出了《三国演义》人才史中最为精彩的礼贤下士的范例一,"三顾茅庐",拥有了具有超人智慧的军师和贤相诸葛亮。诸葛亮为他赢得了荆州、益州,七擒盂获,六出祁山;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直至病逝还在北伐。"三顾茅庐"的光彩一直照耀着蜀汉,仅诸葛亮一人便足以使刘备在用人这一项上与曹操、孙权相抗衡。但可惜的是这份辉煌并没有得到延续。

刘备没有抓住诸葛亮出山的契机再接再厉,也没有出台吸引人才的重大举措,似乎得了"卧龙"便真的可以安天下了,他在"三顾茅庐"的光彩中迷失了。没有像曹操、孙权两方那样出现高层次人才互荐、互补的大好走势。他的政治、军事、经济,几乎所有的内政外交中都有诸葛亮的身影,他把孔明当成了万能的灵药。

蜀汉为何始终未形成最优人才管理制度?刘备的人才观或是症结所在

诚然,孔明的才智足以担当此重任,但不得不说对孔明的使用是刘备人才观念的又一次落伍。一个诸葛亮,总会有捉襟见肘的是时候。关羽失荆州、走麦城,刘备在犹亭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夷陵的惨败,都与诸葛亮的分身乏术有直接关系。诸葛亮当初离开荆州命关羽留守之时就已发现其有致命的性格缺陷,另外对"联吴抗曹"的指导方针缺乏起码的认识和执行,但碍于刘备也只得任用关羽,最终导致了令人遗憾的后果。假使孔明留下或者荆州有高层次的谋士智囊,那结果又会如何?

蜀汉为何始终未形成最优人才管理制度?刘备的人才观或是症结所在

在人才观念的实行上

上文提过,曹操在第十四回就获得了一流谋士荀或,并称之为"吾之子房",但他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止步不前,相反在平定辽东以前,他"唯才是举"的事例不绝于耳,还在青州的时候,他身边的高层次智囊人才就已经形成了相互举荐、相互推崇的资源优化配置的良性循环。荀或上任便推荐了"兖州贤士程昱";程昱推荐了"豪杰冠群英"的当今贤士郭嘉;郭嘉又推荐了"汉光武嫡派子孙"刘哗·"一个文韬武略的实力派就此逐渐成型。东吴孙权也不遑多让,同样是互相举荐的多元化格局,如周瑜推荐了"临淮义士"鲁肃,鲁肃推举了博学的诸葛瑾等等。

尽管刘备也拥有了若干英才名士,如赵云、马良、马超等等,但从整体上来说,在刘备的生前与身后,蜀汉始终没有形成人才优化配置的高层次智囊团。或出于先天秉赋,或出于后天教养,刘备自始至终高扬着一面旗帜:温良恭俭让。"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曹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耳。"这是刘备的著名宣言。尽管这一宣言有着复杂的内涵,尽管从宣言中可能透出浓浓的策略性的味道,但它还是很打动人的。

另外刘备对于高层人才的吸引力与标榜自己是"大汉宗亲"也有关,作家、作品对他的"汉室后裔"与"皇叔"身份异乎寻常的在乎。书中动辄挑明刘备的皇家血统,他自己亦动辄抛出"汉室宗亲"这张王牌,可是从宏观上看,他的观念还是滞后的,三国之中蜀汉先亡,固然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但后继无人明显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而这种局面的形成,就与同刘备的人才观念有直接关系。

蜀汉为何始终未形成最优人才管理制度?刘备的人才观或是症结所在

总结

在鼎足而立的三国中,蜀汉始终没有形成人才优化配置的高层次智囊结构。三国之中蜀汉先亡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刘备人才观念觉醒的较晚又没有形成良好的动态循环,以至于造成了后继无人这种局面,这个局面形成与他的人才观念有着直接的关系。

参考文献:《三国志》《三国演义》《史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