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下来后,有时我会从郊外来到市区的胡同小巷里,感受和找寻老北京文化历史的气息。 细细寻觅,北京胡同的幽深曲折,四合院的浓郁文化,大杂院的生活气息,各时期的文化生活商业烙印……在每条胡同里依然留有余香,耐人品味。 曾陪我太太去她家以前的老院子—一个早已破旧不堪的小院,听她津津乐道的讲儿时胡同里的故事。也和她一起大清早横穿大半个北京城,去城南胡同深处一个油饼豆浆铺吃油饼,然后再带一大包回家。 流连在这些百年、甚至数百年的胡同小院里,想象曾经的清风微澜,寻常巷陌;历史的风云变幻,惊涛骇浪;评数那些名流鸿儒,政客枭雄;观看百姓的市井百态,家长里短,会有很多感悟和趣味。 北京胡同小院与皇家宫殿林园交映生辉,才能呈现完整的北京历史文化。北京的文化历史才能更加生动鲜活、浓郁有趣、根深叶茂。 不夸张的说,北京那么多高楼大厦,不一定比得上遗留下来的、已经不多的胡同四合院的文化历史价值,更别说故宫、殿坛和园林了。 要了解一个城市,或一个村镇,特别是它的历史和文化,绝不单是看它的高楼大厦、新街阔路,更要看它的旧巷老宅、遗址古建。一砖一瓦,一墙一柱,都是故事,尽是沧桑。胡同小巷里,更有绵延不断的青蓝交替、世事变迁、贫富更迭、薪火相传。 胡同,既是老北京人的乡愁,更是北京历史文化的活生生的载体,没有了它们,历史不再鲜活生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