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日 养肝---疏肝解郁,一身轻松

 QDLF888 2020-04-14

     文/

    1、中医的对养肝的认识说起

        器官都需要精心养护,如果生活中把身体当二手车“开”的话,那器官自然会提出抗议,尤其是肝脏部位,稍有不慎就会引起疾病出现。

     又到了春天,养肝成了必谈话题。

先从春分三候说起;

初候,玄鸟至;燕来也。

 二候,雷乃发声。雷者阳之声,阳在阴内不得出,故奋激而为雷。 

三候,始电。电者阳之光,阳气微则光不见,阳盛欲达而抑于阴。其光乃发,故云始电。

俗话说春天要养肝,尤其是很多疫情期间的朋友,作息、饮食规律被打乱,身体还没从混乱中恢复过来,禁足后的及时调养,就更加必要且关键了。

    2、春季为什么要养肝?

        中医认为人的健康跟自然四季是相关联的,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复苏,自然界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人的肝正好是这个特点,春天跟肝相对应。

   以前,家里的老人常说:养肝就是养命,肝好,一切都好!肝不好,未老先倒!在中医的理论是:女人“肝”净就漂亮!男人“肝”净就强壮!

这里面有两个原因:

a、“肝主筋”。中医解释肝主筋的定义如下: 生理学名词。出《灵枢zhidao·九针论》。肝主全身筋膜,与肢体运动有关。肝之气血充盛,筋膜得其所养,则筋力强健,运动灵活。《素问·痿论》:“专肝主身之筋膜。”《素问·六节脏象论》:“肝者……其充在筋。”《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肝之气血亏虚,筋膜失养,则筋力不健,运动不利。《素问·上古天真论》:“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筋膜病变多与属肝有关。如筋痿不用,可见于肝阴不足;筋脉拘挛抽搐,可见于肝风内动。

肝气旺盛的人四肢灵活而有力。刚刚出生的婴儿大多握紧拳头,就是他们肝气旺盛的表现。所以,当老年朋友发现自己握力下降,也就是手上没劲儿的时候,就应该想到是肝气虚弱的表现了。

另外,腰酸、背痛、腿抽筋、指甲乾枯在中医看来也可能是肝气虚弱所致。

b、“肝藏血”

(1)肝主藏血:肝藏血是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防止出血和调节血量的功能。故有肝主血海之称。

①贮藏血液:血液来源于水谷精微,生化于脾而藏受于肝。肝内贮存一定的血液,既可以濡养自身,以制约肝的阳气而维持肝的阴阳平衡、气血和调,又可以防止出血。因此,肝不藏血,不仅可以出现肝血不足,阳气升腾太过,而且还可以导致出血。

② 调节血量:在正常生理情况下,人体各部分的血液量是相对恒定的。但是,人体各部分的血液,常随着不同的生理情况而改变其血量。当机体活动剧烈或情绪激动时,人体各部分的血液需要量也就相应地增加,于是肝脏所贮藏的血液向机体的外周输布,以供机体活动的需要。当人们在安静休息及情绪稳定时,由于全身各部分的活动量减少,机体外周的血液需要量也相应减少,部分血液便归藏于肝。所谓“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因肝脏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作用,故肝有“血海”之称。

肝藏血功能发生障碍时,可出现两种情况:一是血液亏虚。肝血不足,则分布到全身各处的血液不能满足生理活动的需要,可出现血虚失养的病理变化。如自失血养,则两目干涩昏花,或为夜盲;筋失所养,则筋脉拘急,肢体麻木,屈伸不利,以及妇女月经量少,甚至闭经等。二是血液妄行。肝不藏血可发生出血倾向的病理变化,如吐血、衄血、月经过多、崩漏。

3、脂肪肝调护饮食原则:

★高蛋白。健康人每天每公斤体重蛋白质需要量为1.0-1.2克,过少或过多都不利健康。

★适量能量。体重正常者,每日按每公斤体重30卡供给;超重者推荐按每公斤体重20-25卡。

★低糖饮食。避免食用精制糖类、果酱、蜜饯、蛋糕等含单糖高的食物。尽量选择草莓、樱桃、生梨、香瓜等低糖水果。研究证明,低聚果糖可减缓肝细胞炎症反应,脂肪肝患者可优先选择韭菜、芦笋、大蒜等富含低聚果糖的食物。主食可适当选用燕麦、荞麦、全麦面包、山药等。

★控制脂肪摄入。尽量选择不饱和脂肪酸,如橄榄油、菜籽油、茶油。避免或少摄入含有反式脂肪的食物,如代可可脂、蛋糕、薯片等。每日胆固醇的摄入量应小于300毫克。动物内脏、骨髓及鸡蛋蛋黄中富含胆固醇,平均每个鸡蛋黄含胆固醇250-300毫克,脂肪肝患者应控制蛋黄摄入。

★适当摄入富含各族维生素的食物,但不建议服用复合维生素片。

★补充膳食纤维及各种矿物质。膳食纤维分为水溶性和非水溶性,富含水溶性纤维的食物主要有糙米、玉米、粗麦粉等杂粮和香菇、海带、木耳、魔芋及豆类等。非水溶性膳食纤维主要存在于植物的根、茎、叶及米糠中和麦麸中。

     5、方药养肝

           症状较轻者可以喝茶饮。玉米须茶:取玉米须30克、绿茶10克泡水,可清湿热、利肝胆。决明玫瑰菊花茶:取玫瑰花10克、决明子15克、杭白菊10克泡水,可疏肝、理气、解郁。板蓝根菊花饮:取板蓝根30克、菊花10克泡水,可清肝胆之热。

  症状较重者可以食疗。菊花薏米冬瓜糖水:菊花15克、薏米30克、冬瓜100克、白糖15克,加水先煮菊花、薏米30分钟,去二药留汁,放入冬瓜煮汤,汤成加入白糖即可。冬笋香菇汤:冬笋250克、香菇50克,冬笋洗净切丝,香菇切片,一同放入锅内翻炒20分钟左右,再加入清水、调料煮沸即可。黄花粥:黄花菜30克、瘦肉末15克、适量糯米,以上食材加清水,煲成粥。

  如果以上方法都不能缓解,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中成药。口苦证属胆热证的可以用小柴胡汤丸,证属肝胆郁热证的可用龙胆泻肝丸。肝胆郁热证人群还可以用中指点揉阳陵泉、曲泉等穴位,每次50下,每天2次,有酸胀感为佳,可清利湿热,促肝气舒畅调达、胆汁疏泄通畅。还可以晨起时敲打胆经,胆经位于大腿外侧,每敲打4下算一次,每天敲左右大腿各50次,也就是左右各200下。敲打时,力度要适中,敲打后有酸胀感属正常现象。另外,口苦者在饮食上应忌食辛辣、油煎、烧烤等燥热之品,可多进食汤水,以清淡饮食为主。

        值得一提的是,控制酒精摄入是脂肪肝调护的重要内容,最好滴酒不沾。与此同时,保证充足饮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年人每日饮水量为1200毫升,应选择白开水、矿物质水、淡茶水等,不可用饮料、果汁、牛奶等代替饮水。

   6、以下是养肝的日常做法

1.多喝柠檬水

水有助于加快新陈代谢速度、排出体内的杂质与毒素,减轻肝脏的负担。每天起床后就先喝一杯温的白开水,它可以唤醒全身的机能。美国肝病专家彼得·克雷默博士建议:可以尝试在水中加入柠檬,柠檬的酸性可以促使肝脏生成胆汁,有利于身体排毒。每天喝8~10杯,每次300毫升即可。

  2.常吃紫甘蓝

  十字花科蔬菜包括甜菜、萝卜、卷心菜、紫甘蓝和芝麻菜等,或是含有硫元素的蔬菜,如洋葱、大蒜、花椰菜,它们都可以增强身体的排毒功能。每天吃两份十字花科蔬菜就能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

  3.经常做按摩

  当身体处于平躺姿势的时候,轻柔地按摩胆囊和肝脏部位,大约位于身体右侧的肋骨下方。英国梅特医院肝病专家斯蒂芬·斯图尔特认为,按摩有助于促进肝脏部位的血液循环,进而改善全身代谢功能。

  4.远离酒和药

  酒精对肝脏功能极为不利。有肝损的人一定要戒酒。另外,不少人身体不适时,习惯到药房买非处方止痛药来吃,但这类药物可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经过肝脏代谢后,可能产生部分有毒代谢物,使肝脏受到损害。

  5.补足矿物质

  要确保自己在日常饮食中摄取到足够的矿物质,例如镁、钙、钾、锌、硒和锰等。肝硬化患者,医生也会建议他们补充比平时更多的维生素及矿物质,以激活肝脏功能。

  6.自制护肝茶

  水飞蓟、姜黄和蒲公英都被认为有助于清洁和保护肝脏。可以尝试每天服用45毫克的姜黄、400毫克的蒲公英提取物或400毫克的水飞蓟。也可以把新鲜的蒲公英根泡在开水中代茶饮,但要确保其没有受到化学杀虫剂的污染。

7.调整睡姿

侧身睡是很多人通常采取的睡姿,在仰卧时很容易转为侧卧。因为肝经在人体两侧,侧卧的时候,不管是左侧卧还是右侧卧,都能养肝气。

  8.调整心态

  快乐的心情尤其重要。医学研究证明,肝脏内分布着丰富的交感神经,经常感到烦躁、忧愁会直接导致肝细胞缺血,影响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