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罗哲烈士墓:日暮大江横,水阔云平

 紫微o太微o天市 2020-04-14

     全媒体记者 沈全华 文/图

简介

罗哲(1902年-1928年)烈士墓位于天元区马家河街道高塘社区金丰路旁一处小山坡上,现为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罗哲是毛泽东的亲密战友,曾在毛泽东于广州举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任讲师,并在其介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9月,罗哲回老家重建中共湘潭县委,后被捕就义。

红色故事

毛主席来信为烈士修墓

“现知你仍健在,并有两个女儿能继承罗哲遗志,我很高兴。罗哲为党艰苦工作,我可作证,当时没有别的证件……坟墓可由家属修理。现寄上三百元,请你酌量处理。”

在罗哲的侄孙罗首章手中,有一封毛泽东写给罗哲夫人曹云芳的亲笔书信复印件,原件在曹云芳之女罗天亚后人手中。

罗首章说,新中国成立后,时任国家主席的毛泽东设法同罗哲妻子曹云芳取得联系,将亲笔题写的“罗哲烈士之墓”6个大字碑文和300元赠款一并寄来,委托为罗哲修建墓碑。

来信的时间是1956年8月11日,毛主席在信末表示:“今后如果还有困难,可以告我设法……你们在贵阳工作有成绩,向你们致贺。”

当年,湘潭县人民委员会将烈士墓建成。1962年1月,株洲市人民委员会重新修葺,改立祁阳石墓碑,并加墓志。

为社会主义而奋斗

精神传承

罗哲牺牲后,党组织费尽周折将其夫人曹云芳从狱中救出。为保存烈士的血脉,1岁的双胞胎大女儿罗天元留在株洲,由亲人抚养;小女儿罗天亚跟随曹云芳辗转各地,最后定居贵阳。

1958年6月和1960年8月,毛泽东两次接曹云芳到北京他家中作客,并为她题写了“为社会主义而奋斗”,勉励她继承先烈遗志。

2018年和2019年,罗哲烈士小女儿、大外孙女曾方文先后回株,祭拜缅怀罗哲烈士,感怀祖辈的革命事迹。

“小时候,父母经常说罗哲叔公读书厉害、连跳两级。”虽然从未见过面,罗首章却对这位长辈钦佩不已。1966年,住在贵州的罗哲夫人曹云芳应邀来到长沙讲述毛泽东的故事。当时,罗首章在长沙上班,曹云芳因住不惯招待所,就在罗首章单位分配的房子里借住半个月。从曹云芳嘴中,他了解到更多的罗哲事迹。

罗哲烈士墓地,一直受到罗家人的守护。1998年,已经在城市里生活数十年的罗首章退休回到老家,从兄长手里接过守墓重任,并承诺余生与它不离不弃。闲暇时,他也经常通过家中阳台,一动不动地望着2公里外的山上墓地。

“每年都有很多人前来祭拜叔公,我要尽自己所能把其精神传承下去!”罗首章说,他近年来还自费前往长沙、贵阳、武汉等地,收集了很多与罗哲烈士有关的文物和资料,以增进大家对革命先烈的了解。

他收藏的一首名为《浪淘沙》的词,表达了罗哲烈士的家国情怀:日暮大江横,水阔云平。谁知云雨两无情,蓦地酿成秋夜雨,滴尽残更。点点打窗声,纸帐寒生。芭蕉叶上最凄清,多少离人眼不得,听到天明。

瞻仰路线

1、从炎陵县城出发,经泉南高速衡炎段——京港澳高速潭耒段——天易大道——新马西路——金丰路,约2小时30分。

2、从荷塘区红旗广场出发,经红旗南路——东环线——西环线——株洲大道——天易大道——新马西路——金丰路,约30分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