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执拗攸县(六)

 紫微o太微o天市 2020-04-14

     □ 胡栋华

再读读这些流传在攸县的谚语吧:“树大分桠,崽大分家。”“不怕千斤担,只怕四两病。”“不吃现饭不得饱,不穿烂衣不得老。”“东虹日头西虹雨,南虹北虹作大水。”“四月八,田埂底下冻煞鸭。”“人少好吃鸡婆,人多好割烂禾。”……品读之后,你或许能于一丝丝俏皮的笑里也能辨出些攸县人执拗的脉络呢。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出一方风物,也出一方人性。著名学者钱基博说“湖南之为省,北阻大江,南薄五岭,西接黔蜀,群苗所萃,盖四塞之国。其地水少而山多,重山叠岭,滩河峻激,而舟车不易为交通。顽石赭土,地质刚坚,而民性多流于倔强。……吾湘之人,厌声华而耐艰苦,数千年古风未改。惟其厌声华,故朴;唯其耐艰苦,故强。(《近百年湖南之学风》)”梁启超也认为“湖南北通江域,南接瑶疆,故其人进取之气颇盛,而保守之习亦强。其尚气敢任,有足多者。(《中国地理大势论》)”

攸县做为这“四塞之国”之国里的一典型区域,其“重山叠岭,滩河峻激”之态,足可从散落在攸州各地的这些地名看出:皇图岭、网岭、峦山、槚山、莲塘坳、湖南坳、石羊塘、鸭塘铺、渌田、桃水、黄丰桥、丫江桥、大同桥、上云桥(以上为部分乡镇名);高岭、何岭、新杉岭、三峰、沙峰、东岳山、竹如山、排山、山背、山关、山门、老虎岩、乌坳、谢家坳、冯家坳、白日坳、陂垅、上垅、湖沙垅、黄家垅、丁家垅、邱家垅、琴陂、伏陂、芷陂、马址陂、沙陵陂、石联、高岸、江冲、白石冲、八合冲、泉塘冲、泥脚巷、山田、下田、巨田、大田、龙田、睦田、湾田、双田、南田、芳田、何田、平田、福田、洲上田、金坑、银坑、谭州、苏洲、巨洲、大洲、洪家洲、龙蟠洲、老漕、新漕、涟滩、下湾、贺家湾、阴山港、杨木港、潞浦、路浦、潘塘、睦塘、盘塘、楼塘、高塘、流塘、菜塘、严塘、江塘、联塘、笙塘、协塘、丹塘、坪塘、高塘、新虎塘、老君潭、下洞、牛头湖、甘溪、南水、桃水、凉江、松江、界江、圳江、苏江、新江、谭桥、万新桥、吉林桥、达水桥、双黄桥、普安桥、清江桥、褚家桥(以上为部分村名)。

攸县东西环山,丘陵镶嵌,形如拖箕,状如扶椅,崎岖之态而多山,断陷之地则聚水,加上气候夏天溽热,冬天湿寒,一起塑造打磨出攸县人的执拗之性。千百年来,一代代执拗的“攸牯佬”,就是在重山叠岭间踏出一条条路来,在滩河峻激边开出一丘丘田来;一群群倔强的“青背筋”,就是在那些山间、岭间、峰间、坳间顶风冒雨地跋履,在那些坳里、冲里、垅里、陂里垒起一座座房舍,在那些湾里、港里、浦里、滩里不避寒暑地蹦跳着,在那些江边、湖边、潭边、塘边聚成一个个村落。

攸县人的执拗之性,既具备了湖湘人共通的那种任劳的习性、向善的底色、尚勇的冲动,也蕴含着“湖南骡子”们所共有的那股子“蛮”劲,却多了一成“倔”性,并添了一份“灵”气。

这一成“倔”性,或因为攸县人经历了更多的迁徙和磨难、吞咽了更多的委屈和辛酸,在人生地不熟的环境里,面对复杂的人情世事,只能认一样东西,那就是理。而一旦把理认清了,把事看准了,就会紧咬不放,锲而不舍,一股牛劲走到底。这多出来的一份“倔”劲,也赋予攸县人敢想、敢干、敢闯的勇气,带给攸县人不犹豫、不泄气、不撂挑的毅力。

这一份“灵”性,多源于攸县人崇文重教的传统。早在南齐(479-502年),攸县人就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民间书院——石山书院,此后,书院蔚起,人才辈出。祠堂里悬挂着“教子孙正路唯读唯耕”的祖训,田野间流传着《劝乃崽读书》的歌谣。这份带着书香之气的“灵”性,如润滑剂,注入一代代“攸牯佬”的性灵之间,为他们平添了一些灵活、灵巧、灵敏的活力;如清凉油,抹在一个个“青背筋”的脊梁之上,为他们增添了一成揽事、谋事、成事的勇气。

有时我想,执拗的攸县人,就如通攸县民间有时烧起的“塔火”,火焰熊熊,火苗冲天,灼浪滚滚,点燃一堆欢呼,让人一见倾心;也如攸县民间艺人偶尔打出的“铁水”,喷薄而出,惊艳于空,火树银花,熠熠于夜,溅落一地叹息,叫人久久难忘。

执意而行的攸县人,有时至于偏,当引以戒。拗然而立“攸牯佬”,有时近于固,更要力避。因为,虽说“发强刚毅,足以有执”,然而,毕竟“古心虽自鞭,世路终难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