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10)冬春季养好肉鸡的关键技术
2020-04-14 | 阅:  转:  |  分享 
  
冬春季养好肉鸭的关键技术冬春季节气候潮湿、温度低,昼夜温差大,是一年中养鸭条件最恶劣的时候,也是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鸭群管理难度大。总
结近几年来技术服务的经验,结合当前的实际,将冬春肉鸭饲养管理工作的关键技术介绍如下:1.防疫?防疫是一个永远不容忽视的话题。按时
、保质、足量的备好各种疫苗、强化各项消毒措施、搞好舍内外卫生,是搞好防疫的关键。要做好以下工作。1.1按既定免疫程序要求,做好疫
苗接种养殖户应制订适合当地疫情的免疫程序,严格接种好疫苗。正确接种疫苗须注意如下问题:疫苗品种应与鸭群日龄相符;各种疫苗的接种方
法(主要有滴眼、滴鼻、注射、刺种等)都有其严格规定,应按照说明去做;疫苗的稀释一般用专用稀释液或蒸馏水,稀释好疫苗必须在规定时问内
用完;每只鸭都应接种好疫苗;注意疫苗的存放;进行滴眼、滴鼻免疫接种前后各24h不要进行喷雾和饮水消毒。1.2做好进出消毒工作,
切断疾病传播途径拉运鸭苗、饲料、谷壳等时,必须要求司机用彩条布等盖好。减少不必要的串联,饲养员不能串门,禁止外来人员随便进入鸭舍
,谢绝参观。人员出入必须更衣换鞋,车辆进出必须消毒;帮人捉鸭或外出回来一定要更换衣服或冲凉。1.3做好鸭舍内外消毒在鸭病防治工
作中,要始终把消毒放在重要位置。要抓好3个环节,即雏鸭人舍前、整个饲养期间、卖鸭后的消毒工作。雏鸭人舍前,鸭舍及器具应严格冲洗,消
毒(鸭舍内应反复消毒3次以上)。整个饲养期间要掌握3个要点:鸭舍门口要设消毒池,并经常更换消毒水。喂鸭前,要更换工作服并注意手和鞋
的消毒。平时要坚持对鸭舍内外实行定期消毒,一般冬春季每周2次,鸭群发病时增加消毒次数。带鸭喷雾消毒可将鸭群体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杀
灭或减少到最低程度,切断相互间感染机会,是减少传染病发生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在消毒时间的掌握上应打破过去免疫前后2d禁止消毒的概念
,改为防疫前4h,防疫后2h内不进行喷雾消毒。因育雏期间防疫密度大,次数多,若免疫前后几天不消毒,消毒空白时间过长,病原微生物
很快积累,在免疫2h后抗体产生前就有可能进入组织,根本就杀灭不了,极易造成雏鸭疫病发生。卖鸭后要及时清除鸭舍内外的鸭粪,对鸭舍内
外器具进行彻底清扫、冲洗、消毒。1.4注意病鸭、弱鸭、残次鸭的管理?对护理不好的、较差的及软脚或跛脚的,在45d前要尽快淘汰掉
,减少耗料,降低成本。另外,禁止放在饲料房,避免污染。2.保温保温是创造理想的饲养环境是保证养鸭成功的关键。2.1加强垫料的使
用备足垫料,加强舍内垫料的管理和使用。要全程使用垫料,重点放在:控制垫料的厚度,一般要求垫料保持在3cm左右。经常清除潮湿结块
的垫料,特别是对饮水器周围的垫料更应勤清勤换,垫料有臭味后及时更换,否则易引起呼吸道疾病。控制垫料湿度,尽量保持垫料干爽、清洁。注
意:垫料过于干的话,灰尘大,易引起鸭群肺炎、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最好使用谷壳+木屑(锯末)各掺一半混合起来做垫料,既吸湿又透气。
2.2严抓小鸭育雏阶段的保温工作(1)育雏舍取暖方式保温伞取暖:保温伞出热源和伞部织成,它的工作原理是热源散发的热量通过保温伞
反射到笼底,伞内保持一定的温度。热源一般使用电阻丝,包埋在瓷盘上,挂于保温伞内。伞是用镀锌薄铁皮制作的。如用非镀锌皮应在伞内涂一层
白漆,以增强热量的反射效果。伞可以吊起或垫起,使伞保持适当的高度。伞的直径一般是lm,也可根据房舍和雏鸭群大小,有所变化。通常直
径为1m的保温伞,用1.6kw电阻丝作热源,用伞位置高低来调节温度,可供250~300只雏鸭取暖。它的优点是干净卫生,雏鸭可以
在伞下自由进出,寻找适当温度。?火炉取暖或暖气供暖:这是北方群众最常用的取暖方式。一般20~30m2保温良好的房台用一个两用炉就
可以了,第一周温度要求较高,炉火要旺,特别要注意夜间加煤调节好室温。这种取暖方法较费工,且温度不太容易控制,但是建炉材料和燃料容易
解决。暖气供暖温度较稳定,节省能源。使用得当同样也能取得良好的育雏效果。火坑取暖:习惯睡火炕的地区,可用火炕育雏取暖。火炕与育雏
室外的炉灶相通。但是幼雏第一、二周靠做饭烧水的余热取暖还是不够的,必需根据炕面温度变化增加烧火次数,随着雏鸭逐渐长大,可以自由上炕
下炕,选择适宜的温度。红外线灯取暖:红外线灯能散发出较大的热量。在春季温暖的地区,或者选择在比较温暖的季节育雏,需要补充的热量不
是很大,可采用红外线灯取暖,为了增强红外线灯的取暖效果,应制作一个适官大小的保温灯伞,它的伞部与保温伞极为相似,它的伞部,使红外灯
散发的热量集中反射到小鸭身上。一般红外线灯泡的悬吊高度不宜低于70cm左右。(2)合适温度?各生长时期鸭对温度的要求不同,但基本
为1~3日龄35℃,1周龄35~32℃,2周龄32~29℃,3周龄29~32℃,4周龄27~24℃,4周龄以后为21~18℃。值得
注意的是,温度的降低是个缓慢的过程,其调整是鸭群生长有舒适感为标准。给温方式一般用地炉,这要在进雏前做好准备工作,也可用煤炉给温,
但要防止煤气中毒。每天棚内温度要基本稳定。(3)看鸭施温?温度是否合适不但要看温度计,更重要的是观察鸭群的精神状态和活动规律。温度
适当,雏鸭表现活泼好动,食欲旺盛,睡眠安静,睡姿伸展舒适,鸭群疏散,均匀俯卧。温度过低,表现行动迟缓,颈羽收缩直立,常发出“叽叽”
叫声,鸭群密集向热源靠拢,甚至互相挤压,层层扎堆,时问稍长即可造成大批压死现象。温度过高,雏鸭张嘴喘气,分布远离热源,精神沉郁,食
欲不好,大量饮水。2.3处理好保温与通风的关系?家庭式的肉鸭饲养户,对保温与通风的关系往往处理不好。过度的强调保温而忽视通风。第
1、2周龄中可以保温为主适当注意通风,3周龄开始则要适当增加通风量和通风时间。4周龄以后除非冬季。则应以通风为主。3.育肥?育肥
是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所在。商品肉鸭的育肥期为28~56日龄,此期间饲养管理的总原则是:采取有效措施,加快生长速度,提高商品合格率。
3.1合理分群鸭只育雏结束,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应随时进行强弱、大小、公母分群。分群最好在夜间或早晨进行,并在饮水中加人多维素以
防产生应激。3.2饲料更换雏鸭进入育肥期后,日粮将由原来的雏鸭料换成中鸭料和大鸭料。为了减少由于饲料更换带来的应激,必须注意饲
料的过渡,不能突然改变。过渡期一般为3d,具体方法是:第1d日粮由过渡前料的70%和过渡后料的30%组成;第2d由过渡前料的
50%和过渡后料的50%组成;第2d由过渡前料的30%和过渡后料的70%组成;第4d完全改为过渡后料。出栏前7d喂大鸭料,停
止用药,杜绝药物残留。3.3防寒保暖,正确通风,降低湿度和有害气体含量舍顶隔热差时要加盖稻草或塑料薄膜,窗户用塑料膜封严,调节
好通风换气口。在温度低时要人工供温。肉鸭伏卧在潮湿的地面上会增加体热的散发,因此要经常更换和添加垫料,确保干燥。由于冬春季鸭的维持
需要增加,因此必须适当提高日粮的能量水平。在采用分次饲喂时,要尽量缩短鸭群寒夜空腹的时间。要经常检修烟道,防止煤气和失火。3.4
日常管理用好垫料,适时清粪铺垫料时要均匀,避免高低不平;避免饮水外溢弄湿垫料观察鸭群每天都要认真、细致、全面地观察鸭群情况,以便
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观察饮食情况,每天要检查饮水是否干净,有无污染,饮水器或水槽是否清洁,水流是否适宜,有无不出水或水流过大而外溢
的现象,看鸭的饮水量是否适当,防止不足或过量。肉鸭采食量应是稳定的,逐日平衡增加的,只要给予适量的饲料,一般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采食
完。正常情况下,添料时健康鸭争先抢食,病鸭则呆立一旁。发现异常变化,应及时分析原因,研究应对策略。4.出栏捕捉与装运是肉鸭饲养成
败的最后关键环节。肉鸭出栏时捕捉与装运工作应注意:(1)清理鸭场内的道路和鸭场入口处的障碍,确保运输车辆畅通出入。(2)根据具体的
屠宰时间,来计算捕捉时间和运输时间,以保证在规定时问内到达屠宰场。(3)开始捕捉鸭只前撤去所有的料塔及饮水器。(4)捕捉鸭只时应将
鸭舍分成若干区域,防止鸭只在墙角及鸭舍末端聚堆:尽量安排人员来防止因聚堆而导致窒息方面的损失。每个区域周围的鸭只以在适当时问内捕捉
完为宜。(5)鸭群一旦被围好,捕捉人员应勤奋,谨慎的去捕捉,捕捉鸭只时应抓住鸭的双腿j捕捉体重较大的鸭只时,应双手抓住鸭的背部。以
减少对鸭的应激与损伤。(6)无论白天还是晚上捕捉鸭只,都要尽量减少光照强度,避免对鸭的惊吓。(7)负责捕捉鸭只的工作人员,应不断检
查捕捉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尽量减少在捕捉时造成的意外损失。(8)在往鸭笼内装鸭时小心轻放,应把鸭蹲放在笼内,让鸭头部向上,每笼
不要装的太多以免被压死。(9)每笼装鸭的数量要根据季节,温度、体重的大小,以及运输时间的长短来决定,一般情况下,冬春季可以多装1~
2只,夏季少装一点,以每只鸭在笼内都有一点活动空问为宜。(10)整个捕捉与装运工作全程的死亡率应控制在0.1%以下。水禽医生老葛现任《徐州新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服务总监,兼任《北京云腾农学院》水禽老师。手机13615110062或17768271005更多详情欢迎关注养鸭交流公众号!ID:yangyajiaoliu【天天快报】《鸭业信息快报》主要以视频形式为主【今日头条】:《水禽医生老葛》主要以文章形式为主【千聊】:《【公益】东盛水禽课堂》。主要以讲课形式为主【荔枝FM】:《东盛联盟水禽课堂》正式上线主要以录音形式为主
献花(0)
+1
(本文系水禽医生老...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