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八艳指明末清初在南京秦淮河畔留下凄婉爱情故事的八位才艺名妓。 明末在秦淮一带的八个名妓,又称“金陵八艳”。秦淮八艳的事迹,最先见于余怀的《板桥杂记》分别写了顾横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门、马湘兰等六人。后人又加入柳如是、陈圆圆而称为八艳。 顾横波通晓文史,工于诗词,作有《海月楼夜坐》、《花深深·闺坐》、《虞美人·答远山夫人寄梦》、《千秋岁·送远山夫人南归》等诗词,收入所著《柳花阁集》 。 “咏醉杨妃菊”: 一枝篱下晚含香,不肯随时作淡妆; 自是太真酣宴罢,半偏云髻学轻狂。 舞衣初著紫罗裳,别擅风流作艳妆; 长夜傲霜悬槛畔,恍疑沉醉倚三郎。 董小宛,本名董白(1624-1651年),字小宛,一字青莲,明末“秦淮八艳”(亦称“金陵八绝”)之一。名与字均因仰慕李白而起。她聪明灵秀、神姿艳发、窈窕婵娟,为秦淮旧院第一流人物,又称“针神曲圣” 董小宛的词 一柄象牙彩蝶诗词 独坐枫林下, 云峰映落辉。 松径丹霞染, 幽壑白云归。 卞玉京(约1623年——1665年)名赛,又名赛赛,因后来自号“玉京道人”,习称玉京。 她出身于秦淮官宦之家,姐妹二人,因父早亡,二人变身为歌妓,卞赛诗琴书画无所不能,尤擅小楷,还通文史。她的绘画艺技娴熟,落笔如行云,“一落笔尽十余纸”喜画风枝袅娜,尤善画兰。 也是善于诗文,但是我没找到 又名李香,南京人,为秣陵教坊名妓,秦淮八艳之一。自孔尚任的《桃花扇》于1699年问世后,李香君遂闻名于世。 代表作品:《南都寄侯公子书》 寇白门又名寇湄,金陵人,其寇家是著名的世娼之家,她是寇家历代名妓中佼佼者,余怀称她“风姿绰约,容貌冶艳”,传世作品不详。 马湘兰,马氏生长于南京,自幼不幸沦落风尘,但她为人旷达,性望轻侠,常挥金以济少年。善画墨兰,诗文不详 柳如是,女诗人,浙江嘉兴人。本名杨爱,后改名柳隐,字如是,又称河东君,丈夫为明清侍郎钱谦益,她留下了不少值得传颂的轶事佳话和颇有文采的诗稿《湖上草》、《戊寅草》与尺牍。 裁红晕碧泪漫漫,南国春来正薄寒; 此去柳花如梦里,向来烟月是愁端。 画堂消息何人晓,翠帐容颜独自看; 珍贵君家兰桂室,东风取次一凭栏。 金明池·咏寒柳 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酿成秋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著重帘,眉儿愁苦。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江城子·忆梦 梦中本是伤心路。芙蓉泪,樱桃语。满帘花片,都受人心误。 遮莫今宵风雨话,要他来,来得麼。 安排无限销魂事。砑红笺,青绫被。留他无计,去便随他去。 算来还有许多时,人近也,愁回处。 南乡子·落花 拂断垂垂雨,伤心荡尽春风语。况是樱桃薇院也,堪悲。又有个人儿似你。 莫道无归处,点点香魂清梦裏。做杀多情留不得,飞去。愿他少识相思路。 杨白花 杨花飞去泪沾臆,杨花飞来意还息。 可怜杨柳花,忍思入南家。 杨花去时心不难,南家结子何时还? 杨白花还恨,飞去入闺闼, 但恨杨花初拾时,不抱杨花凤巢裏。 却爱含情多结子,愿得有力知春风。 杨花朝去暮复离 杨花 轻风淡丽绣帘垂,婀娜帘开花亦随。 春草先笼红芍药,雕栏多分白棠梨。 黄鸝梦化原无晓,杜宇声消不上枝。 杨柳杨花皆可恨,相思无奈雨丝丝。 杨柳·其一 不见长条见短枝,止缘幽恨减芳时。 年来几度丝千尺,引得丝长易别离。 杨柳·其二 玉阶鸾镜总春吹,绣影旎迷香影迟。 忆得临风大垂手,销魂原是管相思 陈圆圆本姓邢,名沅,字畹芬。明末清初苏州名妓。没找到传世诗文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