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灵动甲骨文

 弯刀书斋 2020-04-14
灵动甲骨文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它可以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通过传达语言,来表达信息。甲骨文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系统文字,也是比较成熟的文字。在甲骨文的造字方法中象形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其局限性很大,因为有些实体事物和抽象事物是画不出来的。因此,逐渐发展成表意文字,增加了其他造字方法。如会意、指事、形声等。象形字来自图画文字,但图画性质已经减弱,象征性质大大增强了。动态甲骨文将回归本质,采用GIF(动态图)的方式,使古文字动起来,活起来,更直观的向您展示中国文字演变的过程。

“酉”是“酒”的本字。酉,甲骨文“酉”是指事字,字形像是有酒篓伸进大缸的酒坛,大缸中的一横指事符号表示酒液。当“酉”的“酒坛”本义消失后,甲骨文“酉”再加“水”,强调坛中饮料的液态性质。造字本义:名词,用粮食的淀粉糖发酵制成的香甜兴奋饮料。金文基本承续甲骨文字形。隶化后楷书“酒”将篆文字形中的“水”写成“三点水”。

文言版《説文解字》: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惡。从水,从酉,酉亦聲。一曰造也,吉凶所造也。 古者儀狄作酒醪,禹嘗之而美,遂疏儀狄。杜康作秫酒。

白话版《说文解字》:酒,迁就满足。用来迁就满足人性中的善恶激情的刺激性饮料。字形采用水、酉会义,也作声旁。另一种说法认为,是成就的意思,是导致或吉或凶之事的原因。古昔时代仪狄发明了酒,大禹尝酒后大加赞美,并因仪狄的天才而疏远了他。还有说法认为,是杜康最早发明了高梁酒。

東,甲骨文“東”像在包囊上纵横交叉地捆绑,与(包囊)是同源字。古人将行李用一块布包扎在一根便于肩扛的木棍上,成为。有的甲骨文简化绑带形象,将交叉捆绑简化成一横指事符号。有的甲骨文像大的包囊里装着小包囊。造字本义:名词,古人出门远行时携带的、用布和木棍包扎成的行囊。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简化。

文言版《説文解字》:東,動也。从木。官溥說:从日在木中。凡東之屬皆从東。

白话版《说文解字》:东,移动。字形采用作边旁。官溥的观点认为,字形采用日、木会义,表示日在树丛中。所有与东相关的字,都采用 作边旁。

丞,甲骨文“丞”像两只手拯救落在深坑里的人。造字本义:拯救落在深坑里的人。金文省去陷坑,表示将人托举出危险之地。有的金文误将甲骨文的陷坑写成火,火坑。篆文承续金文字形。拯救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另造代替。

文言版《説文解字》:丞,翊也。从廾,从卩,从山。山高,奉承之義。     

白话版《说文解字》:丞,辅佐。字形采用廾、卩、山会义。山高,表示奉承之义。

丹,甲骨文“丹”在矿井中间加一指事符号,表示矿井中的矿物。造字本义:矿井中采掘的朱砂。 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隶书为区别于变形成 

文言版《説文解字》:丹,巴越之赤石也。象采丹井,一象丹形。凡丹之屬皆从丹。       

白话版《说文解字》:丹,巴蜀吴越地带的赤色矿石。字形像采丹的井口,其中的一点表示赤色矿石。所有与丹相关的字,都采用作边旁。

是特殊指事字,是的变形。臣,甲骨文像一只眼睛向下看。有的甲骨文突出眼珠的球状。造字本义:俯首下视,屈服听命。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

文言版《説文解字》:臣,牽也。事君也。象屈服之形。凡臣之屬皆从臣。  

白话版《说文解字》:臣,被牵拉。表示侍奉君王。字形像一个人屈服之形。所有与臣相关的字,都采用作边旁。

的本字。见,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睁大眼睛看。監,甲骨文(皿,水盆)+(见, 睁大眼睛看),表示盛水为镜,自我审视。造字本义:从水盆中照看自己的面影。远古时代盛水为镜。金文将甲骨文中上下结构的” 写成左右结构的。篆文承续金文字形。当照镜本义消失后,再加另造(鉴)代替。 

文言版《説文解字》:監,臨下也。从臥,省聲。譼,古文監从言。 

  白话版《说文解字》:监,俯视。字形采用作边旁,用省略了作声旁。譼,这是古文写法的,采用作边旁。

屯,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种籽萌芽扎根。春,甲骨文(林,林野)+(日,太阳)+(屯,像一颗种子,上部冒芽,下部生根),表示经过了万物凋零的冬季,阳光回归,大地升温,地里的种子苏醒破壳,扎根生长,广阔林野,遍布新绿。有的甲骨文将” 改成,表示严冬过后,大地回温时野草重新发芽吐绿。有的甲骨文将写成四个,表示春风带来漫漫丰草。金文将字形简化成三形会义:(艸,绿草)+(屯,生根发芽)+(日,暖阳),表示暖阳暖风催生遍地绿草。造字本义:动词,严冬之后,风和日暖,使草木的种子生根发芽。篆文、隶书承续金文字形。有的隶书字体严重变形,至此形消失,形消失。古人根据四季的特征与节奏,总结出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养生之道:春 生,夏长,秋收,冬藏。

文言版《説文解字》: 春,推也。从艸屯,从日,艸春时生也。会意,屯亦声今隶作春字,亦作芚。    

白话版《说文解字》: 春,催生。字形由艸、屯、日构成,表示草在春天生发。是会义字,同时也是声旁现在隶书写作,也写作

同源,至篆文分化。,甲骨文像一个人两手挥动花枝。有的甲骨文在手挥花枝的人的头上加(歌 唱),像祭祀者双手挥着花枝吟唱祝祷。金文将花枝与手分离,并在两束花枝上各加一个。有的金文字形淡化形、形,同时加(行进),表示在行进中舞蹈祭祀。在金文字形基础上,篆文加双足,强调双足配合双手,和着乐曲,有节奏地踢踏跳跃;篆文(阵亡),强调歌舞仪式的目的是祭奠战士阵亡。造字本义:在祭祀仪式上手挥花枝又唱又跳。隶书变形较大,人形、手形消失。舞蹈是肢体运动造型艺术,挥手作姿叫,辟腿跺踢叫”*  

文言版《説文解字》:舞,樂也。用足相背,从舛,無聲。古文舞从羽亡。

白话版《说文解字》:舞,快乐地活动手足。用两足相背的形象,表示众人一起踢踏跳跃。字形采用作边旁,采用作声旁。这是古文写法的字,字形采用羽、亡会义,表示头戴羽饰,祭祀舞蹈,悼念亡灵。

文字解释相关内容转载自:“‘象形字典’网”

安阳殷墟景区

官方微信服务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