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狂热分子:群众运动圣经

 花间挹香 2020-04-15

狂热分子:群众运动圣经

作者埃里克霍弗真是传奇般的人生。他七岁时失明,十五岁不知何缘故复明,因担心会再次失明,霍弗整日如饥似渴的阅读。在他父亲去世后,霍弗从纽约搬到加州,在码头工作多年。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底层工人,但是他一直保持着阅读的习惯,几乎拥有居住附近所有图书馆的借阅证。当然,只是阅读并不足以令霍弗改变人生际遇,他在阅读之外更多做的是思考与观察。他观察身边的底层群众,思考他们的一言一行,将自己的体会与感悟写成一本又一本著作,并获得总统自由奖章和美国图书奖。六十多岁时,霍弗成为加州伯克利大学高级研究员。霍弗的一生证实了知识确实可以改变命运。

《狂热分子:群众运动圣经》这本书是霍弗的第一本著作,没有经过专业学术培养的他,撰写的依据多是自己的经验观察与前人学说,方式也并非学术专著的形式,更多的是随笔式的记录、格言警句般的总结。虽说此书内容上有前后重复赘述之处,以及自我揣测之嫌,但是并不妨碍其描述的生动性与准确性,甚至句句可以对标历史上的群众运动,着实令人感叹作者观察思考之精微细致。

为什么会有群众运动产生? 群众运动的参与者有怎样的特质?一场群众运动如何如火如荼地持续发酵?这是霍弗集中回答的三个问题。为什么会有群众运动产生?因为一个社会中总会有失意人群,一群要么因为物质贫乏,要么因为精神空虚,要么因为志向未成,对生活不满,对现实愤懑的人。霍弗将其称之为:新近穷人、畸零人。

一直穷困潦倒的人已经习惯了困顿的生活,每日在基本生存问题上已经耗费了几乎全部气力,无暇参与甚至顾忌他人的行动。但是曾经有过美好生活,突然陷入贫困境地的人不一样,他们还保有美好的记忆,不愿就此了却余生,比如英国清教徒革命的成员即多是圈地运动中失去土地的农民。“当人们认为自己受到不公正秩序的剥夺与伤害时,就愿意倾听呼吁重新洗牌的人说话”。同时,霍弗还提出,如果一个穷人是某个紧密团体中的一员,则不容易产生失意感。群众运动若要赢得信徒,必须拆散所有既有团体的纽带。如果碰到的是组织完好无缺的团体,就必须予以打击和分化。这不禁令人想到历史上的“打土豪、分田地”,打碎原本乡村固有的阶级秩序,给贫农以希望,吸引他们投身革命运动。

畸零人同样有不同的类型,根据其失意感强弱的不同分为暂时性和永久性两种。前者是尚未达成志向,但还没有放弃希望的人,如青春期的少年、失业的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新移民等。他们很容易受群众运动的宣传感染,但却不总会成为坚定不移的信徒,还是会憧憬一种有意义和有希望的独立自主生活。后者是因为缺乏才干,或身心上有不可补救的缺陷,无法达成生平愿望的人。他们热切急躁,放弃个人的意志、判断和野心,把所有力量奉献给一份永恒大业。

新近穷人和畸零人渴望改变现状,迫切希望过上更美好的生活,他们盼望着世界发生急剧的变化来颠覆现行的一切,因此最容易投身于狂热的运动中。这些人一方面有着深信不疑的信念,如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相信马克思学说无所不能,德国纳粹相信闪电战和新的技术有无敌力量;另一方面他们对所要涉及的困难一无所知,只是向着心中的希望一往直前。

群众运动的参与者有怎样的特质?霍弗将之划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言辞人,他们擅长用语言与文字动摇既有体制,削弱当权者的威信,弱化既有信仰和忠诚,为新信仰提供主义和口号,从而为一个群众运动布置好舞台。不过,言辞人并非是从一而终的坚定者,“几乎每一个喜欢找茬的言辞人一生中都有一个阶段,在位者只要表现出谦恭和怀柔姿态的话就可以把他争取过去”。假如洪秀全顺利科举高中,入仕为官,还会有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吗?假如孙中山写给李鸿章的自荐信得到重视,成为李中丞麾下幕僚,还会成为国民革命运动的领袖吗?

第二类是狂热者。“ 狂热者是打哪里来的?大部分来自没有创造力的言辞人中间。”霍弗认为有创造力的言辞人,其激情在于改革而非摧毁,不管他对既有秩序的批评和嘲讽多猛烈,他都希望通过温和的方式来进行。颇像晚清时期的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并不想彻底推翻君主政体,他们希望通过变法进行改良。结果,他们的期望落空,康梁二人被迫流亡海外。“当对旧秩序的斗争呈现炽烈混乱的局面,而且只有凭借坚强团结和自我牺牲才可能取得胜利时,那些有创造力的言辞人就会被推到一边,权力会落入那些没有创造力的言辞人手上。 ” 没有创造力的言辞人转变为运动的狂热者,推动运动走向激烈的高潮,而有创造的言辞人此刻已无法掌控局面,他与狂热的气氛格格不入,不仅成为运动的边缘人物,甚至开始批判运动的狂热,“没有外敌可以摧毁时,同一阵营的狂热者就会彼此为敌”,最终这部分真正的言辞人在最终清算时,下场便是引退、被放逐或遭到枪决。苏联与我国某段时期便是鲜明的案例。

第三类是行动人。狂热者停不下来,剑走偏锋,愈加极端,要想稳固运动的成果,便需要务实的行动人出场。不过,霍弗指出,“行动人用以巩固和维系新秩序的方法是折衷性的”,他甚至会采用很多旧秩序用以维持稳定的方法,不知不觉地建立起于过去的连贯性。那么,如果群众运动最终走向这般结果,这次运动应该如何定义和评价呢?

当我们了解了一场群众运动兴起及主要参与人员后,下一个问题便是一场群众运动如何如火如荼地持续发酵。霍弗认为促成群众运动发展的方法是自我牺牲与团结行动。促进自我牺牲的方法,霍弗分成了六种之多,我认为重要的主要是三种。1.削弱自我,同化到集体中。'要让一个人产生自我牺牲精神,必须撕去他的自我同一性和特殊性。……被完全同化到集体里去的个人不会把自己或别人视为人类'。此处不禁令人想起红卫兵的所作所为,被打倒被迫害的那些人在其眼中即是牛鬼蛇神,不再是与之同类的活生生的人。对于独裁统治者来说,这种方法还可以反用,即切断反对者与集体的联系,以折磨反对者的意志,霍弗举了斯大林对付老干部,纳粹对付犹太人的例子。此书成书于五十年代,不知霍弗对我国六七十年代发生的事情又会如何评说呢?同化还可以通过戏剧元素实行,如游行、检阅、仪式、典礼等,“只有当我们自视为舞台上的演员,死亡才会失去其恐怖性和终极性,而成为一种模拟行为和戏剧姿态”。

2.贬低现在,煽动情绪。3.描绘未来。第二种方法与第三种方法其实是密不可分的。“没有对美好的未来抱有深信不疑的信仰,对未来的贬抑就不会彻底”。只有让信徒们全心全意地追寻未来,坚定对未来的希望,才有可能培养其自我牺牲的精神,“如果只有共同的苦难而没有共同的希望的话,既不能产生团结,也不能患难与共”,因为大家都会更着重于自己的利益,而不去设法相互帮助。正如犹太复国运动,犹太人在没有向着耶路撒冷进发时,是受纳粹屠杀、迫害的可怜群体,如同狂风暴雨中摇摇欲坠的残枝败柳,四散于全球各地。一旦确立了要建立属于自己民族和国家,漂泊在外的犹太民族立刻不畏艰难,不畏牺牲,勇猛地参与复国行动。

促进团结的方法,霍弗同样列出六种,这里只谈谈前四种。1.仇恨。共同的仇恨会令人产生一种亲近感,从而增进凝聚力。霍弗认为,仇恨实际上根源于自卑,我们必须通过去仇恨敌人、迫害敌人,才能减轻乃至忘记自己的自卑,来给空虚的生活带来意义和目的。2.模仿。模仿与同化到集体的方法有相似相通之处,相互模仿进一步抵消了个人的独特性,“团结在一起的个人是没有个别性的自我的。他永远是不完整和不成熟的,也因此无法对抗任何来自外面的影响力”。3.说服与强制手段。说服单靠自身的力量,无法令不愿接受的人接受,此时便需要借助强制的力量,用武力迫使其相信。有意思的是,被施压强制手段的皈依者,对新信仰的狂热程度有时甚至超过受说服皈依的人,因为他需要狂热的信仰来掩饰自己的懦弱。4.领袖。一个成功的领袖需要在适宜的时机登场,并且具备控制一部分能干之士、自负、歪曲事实、编织梦想等特质,虽然霍弗的描述看起来并非是正面的,却相当精确及提纲挈领。这让我想到刘邦和项羽,依然秉持战国时期贵族精神的项羽,也许是输在了“厚颜无耻”。

我们研究群众运动,常常侧重于引发一场运动的外部原因,从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国际的,各个角度去分析和论述,霍弗则是侧重于运动的内因,他关注运动中的普通民众心理,分析运动发生发展的内部推动因素。虽然他的解释与描述并非是实证性的研究,却也为阅读者提供了另一种耳目一新的视角。我们过去的教育中,常常用崇高的、伟大的诸类字眼形容革命,几乎所有勇于自我牺牲和奉献的革命者都是正面的甚至单一的形象,霍弗把这些参与者进行了拆解,让我们看到人的多面性与复杂性。我认为这并不是贬损,反而令人更觉真实与理解。

《狂热分子》这本书成书至今已经七十多年了,书中所言却仍未过时,霍弗格言警句般的叙述尤为令人心有戚戚然。摘录文中有意思的语录作为本篇书评的结尾,与君共赏之。

关于失意者

  • 有成就感的人会把世界看成一个友好的世界,失意者则乐于看到世界的急剧变化。
  • 怀有大希望者可以从最荒谬的来源汲取力量:一个口号、一句话或一枚徽章。
  • 企图改造一个国家或世界的人,不可能单靠培养和利用不满情绪做事,他们必须知道怎样才能在人们心中燃起希望。
  • 一个群体的性格和命运,往往由其最低劣的成员决定……渴望通过某种惊心动魄的集体事业,去掩埋他们已经败坏和了无意义的自我。
  • 当人们认为自己受到不公正秩序的剥夺与伤害时,就愿意倾听呼吁重新洗牌的人说话。

关于教义与信仰

  • 任何有效的教义,必须是违反天性、违反常识、违反欢乐的。
  • 信仰的力量不表现在能支使人移山,而在于能让人看不到有山要移。忠实信徒之所以能够在面对周遭世界不确定和不怡人的真实时屹立不动,正是因为他们自信奉行的是绝对正确的教义。
  • 教义不是让人民去理解的,只有对我们不理解的东西,我们才会有百分百的信仰。
  • 如果一种教义不是复杂晦涩的话,就必须是含糊不清的;而如果它既不是复杂晦涩也不是含糊不清的话,就必须是不可验证的;也就是说,要把它弄得让人必须到天堂或遥远的末来才能断定其真伪。

关于领袖

  • 当条件尚未成熟,一个领袖本事再大,也不会有追随者。所有群众运动的领袖,都会经过一段等待的时间,要有种种事故和其他人士的活动,替他们把舞台布置就绪。
  • 一个领袖最神秘的能力之一,与其说是能掌握群众,不如说是能控制甚至魅惑一小群能干之士。 ​​​​
  • 对群众运动的领袖而言,见解的精辟与否看来无关宏旨。真正重要的是他敢于摆出自负的姿态,完全漠视别人的意见,不惜一个人单挑整个世界。
  • 没有任何群众运动的领袖是没有故意歪曲事实的。
  • 领袖必须是个务实者和现实主义者,但说起话来又得像个梦想家与理想主义者。

关于言辞人、狂热者、行动人

  • 几乎每一个喜欢找茬的言辞人一生中都有一个阶段,在位者只要表现出谦恭和怀柔姿态的话就可以把他争取过去。
  • 狂热者是打哪里来的?大部分来自没有创造力的言辞人中间。
  • 有创造力的言辞人会觉得自己跟一个激烈运动的气氛格格不入。让人头昏目眩的变迁会腐蚀他的创造力。只要他的才华还没有枯竭,他就不会把满足感寄托在领导百万人和取得胜利上。结果就是,当一个运动全力开动以后,他不是会自动退出就是会被推到一旁。再者,由于真正的言辞人不会愿意长时间压抑自己的批判意识,日子一久,他无可避免会扮演起异端角色。因此,除非他能适时与操实权的行动人联合起来或早早寿终正寝,他的最后下场很可能就是引退、被放逐或遭到枪决。
  • 没有外敌可以摧毁时,同一阵营的狂热者就会彼此为敌。
  • 行动人用以巩固和维系新秩序的方法是折衷性的。他取法的对象不论远近,无分敌友。他甚至会向旧秩序取经,抄袭很多旧秩序用以维持稳定的方法,因而不知不觉地建立起于过去的连贯性。
  • 外来影响力的作用,主要是在一个原来没有言辞人的地方创造一批言辞人,或在已有言辞人的地方诱导他们与既有的体制决裂。

关于促进自我牺牲

  • 想要把一个人完全同化到集体,对个人特殊性的抹杀必须彻底。他的欢乐与哀愁、骄傲与自信都必须源自团体的机运与权能,而不是源于他个人的前途和能力。特别重要的是,不能容许他有孤立感。哪怕是被困在一个荒岛上,他都必须仍然觉得处于团体的注目之下。要让他觉得,失去与群体的关联不啻于失去生命。
  • 碰到苦难和死亡的威胁,个人是无法依赖自己的勇气的。他仅有的力量来源不在他自身,而在于他隶属某个伟大的、光荣的、不可摧毁的集体。这种信仰主要来自认同,通过认同,个人不再是他自己,而成了某种永恒之物的一部分。
  • 一个能干领袖的主要职责之一,是为他的追随者制造一种幻想,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在进行某种肃穆或轻松的表演,从而忘了生死问题的严重性。
  • 我们会愿意为想得到的东西而死,多于愿意为已拥有的东西而死。

关于促进团结行动

  • 我们爱一个对象的时候,一般不会去寻找同好,甚至反而会把跟我们爱同一对象的人视为竞争者和侵犯者。但我们恨一个对象时,却总是会寻求有志一同的人。

狂热分子:群众运动圣经

《狂热分子:群众运动圣经》思维导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