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男性“供养能力”的缺失,和女性的“婚姻服务化”

 猪蹄南瓜妹133 2020-04-15

国家有一项宏伟的目标,2020年全部脱贫,脱贫的意思就是在神州大地不在有缺衣少穿,食不果腹的饥寒交迫了。

贫困有两层意思: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相信在2020年后不在有温饱式贫困了,但相对贫困可能长期存在。

相对贫困可以这样来理解:在生活必需品都已基本满足的同时,很多人却在没有尊严的生活着。

人的生活有几项内容是必须的,比如受教育的机会,在社会上有立锥之地,成家,生育,子女的教育,获得医疗服务的能力,老人因为自己的努力使晚年得以安享等等……。如果这些内容被抽掉,那么人的状态只能叫生存而不能叫生活,实际就是一种相对贫困。

现在媒体经常传播关于离婚率的问题,离婚率高企不下有很多解释,最能荧惑人的谬论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生活方式发生巨变,很多人已经不需要婚姻了。

这个时代婚姻有种明显的转变,可以称它为“女性婚姻服务化”,相区别于传统的契约式婚姻。老一辈的婚姻都是契约式婚姻,婚姻是一种终生的约定,生儿育女白头偕老,并且以遵守婚约为美德。而当代婚姻的女性,认为自己提供了一种婚内服务,既然是服务必须是有偿的。男人付出任何代价都是天经地义的,这也是结婚成本高企和很多男人失婚的一个关键因素。

所以很多女人把生活过下去的底线要求就是要求男人的供养。‘我不要求你的荣华富贵,你得养我吧!你得为我提供一个基本的生活空间和保证吧‘!

供养不等于温饱,应该是有体面的生活。

在男性“供养能力”的缺失下,离婚是件大概率事件。

如果再把眼界放开一些,几千万失婚的男人就是因为贫困,一种相对贫困,而不是什么女性不足的问题。只不过相对的贫困和供养能力不足被物质的丰富所掩盖了。

为什么一线城市的离婚率处于榜首的位置,就是因为一线城市生活成本高,对男人的供养能力有着残酷的要求。所相对应的就是大城市的女人感觉特别势利,实际是她们对男人供养的一种真实的反映。

有一个老者,已经快七十岁了,他从四十岁开始单身。后来也接触过不少异性,但他要求对方必须有稳定的工作、有住房、有儿女但必须已经自立、单位有完善的医保和养老。他的这种要求实际上是自身“供养能力”的缺失,所以现在还是单身一人。

理解“供养能力”和婚姻的关系,只需观察特权阶层和他们三妻四妾的生活就足够了,并不是依靠自身魅力和情感因素。

男人“供养能力”和女人对家庭的忠诚度是相对应的。在男人无力供养的情况下,也就无法要求女人对家庭保持高度的忠诚,这在逻辑上是荒谬的,现实中也办不到。

反过来讲,一个女人如果一生得不到一份稳定的供养,也是很焦虑和自责的事情(有少数成功女性,以自立为荣,但不符合婚俗的心理和习惯)。

在这个时代中,贫困的定义和表现都已经发生了改变。贫困更多的是权利和尊严的缺失,尽管可以肥头大耳,穿着体面端庄,但卑微和苟且总像影子一样在你身后。

主流媒体对社会现象是不愿意探索其本质的,尽管他们心知肚明,在一片喧嚣声中到处都是美好和伟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