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风水1000问(014)

 耍赖的要不得 2020-04-15

风水1000问(014

莫振光

整理誊录

第六章

历代风水文献

267、哪些著作为风水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被誉为“中国文化本源”和“东方智慧宝库”的《周易》,在中华文明进程中形成了以《易经》、《易传》、《易学》为发展主线的学术思想体系,凝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

风水属于《易经》的一部分,而易经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核心。春秋战国是我国哲学高度发展的时代,产生了以道为最高哲学范畴的道家学派,也产生了以德为本的儒家的伦理思想体系。成书于战国时期的《易传》,以儒、道两家思想阐释《易经》,将占筮之易,发展为哲学易。

除此之外,汉代《淮南子·地形训》、班固《汉书·地理志)等著作以及对于“地理”、“阴阳”、“五行”等学说的研究,都为风水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68 、促使风水理论形成的最初两部著作是什么?

汉代的《堪舆至匮》与《宫宅地形》就是在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基础上形成的系统性的风水理论。

同时,它也是成书最早的风水理论。《汉书·艺文志》中有关《堪舆至匮》的著作有十四卷,被归于六术之一的五行类。《宫宅地形》被归于形法类,后世风水理论的理法与形法的分类就产生于此。

269、风水术形成时期有哪些著作传世?

风水在秦汉时期被称为“形法”、“堪舆”和“图宅”,这与当时风水的发展程度是不无关系的。

同时,这一时期还留下了《青囊经》、(管氏地理指蒙》、《葬书》、《神农教田相土耕种》等一批传世之作。下面,我们就简单介绍一下这几部著作。

《青囊经》:中国第一本有文字记载的风水经书,应该就是《青囊经》。相传,《青囊经》的作者是黄石公。《青囊经》是中国最古老的风水书籍,内容非常珍贵,全经共分上中下三卷,约共400余字,但已经将风水学内最秘密的学说——峦理乘气法透露出来,为风水学奠定了发展的基石。

《管氏地理指蒙》:管辂于三国时占墓有验而闻名天下,后世流传的《管氏地理指蒙》即托其名而作。《管氏地理指蒙》说混沌开辟,江山延袤融结阴阳,磅礴宇宙。冈骨既成,源脉已透。以钟形势,以通气候。以阴阳风水解释了天地生成。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书中亦有论述:“人与天地并列为三,非天地无以见生成,天地非人无以赞化育”。可见,风水学探讨的就是人与天地之间的和谐统一。

《葬书》:关于《葬书》,在《四库全书总目·葬书解题》中有详细而又权威的介绍:“《葬书》一卷,旧本题晋郭璞撰。璞有《尔稚注》,己著录。扑地之说,莫知其所自来… …"。《葬书》,别称《葬经》。它的版本很多,在《地理大全》、《学津讨原》等丛书中都收有此书。《葬书》把相地术的全部内容都归于风水,认为每个人的祸福、贫富、贵贱都取决于其住宅和祖父辈林地风水的好坏。《葬书》全书内容简短,不过2000余字,但文字精炼,涉及面广。概括起来,所述内容有葬乘生气、气感而应、谓之风水、风水自成、土形气行、行止气蓄、支葬垄葬、祸福之差、避其所言、若怀万宝,若器之贮、若龙若鸾、朝海拱辰、龙虎护卫、五山不葬、吉势凶势、四势八方、三吉六凶。

《神农教田相土耕种》:《汉书·艺文志》“杂占类”中著录有《神农教田相土耕种》十四卷。尽管此书被归之为“杂占类”,但绝大多数纪录中还是将之归于农业用书。因此,此书是将风水学与农业生产活动相结合的产物。

270、为什么说《黄帝宅经》是综论阴宅阳宅的经典?

《黄帝宅经》一书有很多版本,如《道藏·洞真部众术类》,《小十三经》、《夷门广牍·杂占》,《津女秘书》第四集、《崇文书局汇刻书》、《道藏举要》第九类、《四库全书·子部术数类》、《学津讨原》第九集,《居家必备·趋避》、《说祁》都载有此书,说明它是一部相地术要籍,一部流传很广的文献。

此书的作者有人认为是黄帝,但是在黄帝时代文字还没有完全创造出来,怎么会有书籍。历来有许多托名黄帝的书籍,如《黄帝内经》,就是为了“高远其所由来”,借黄帝的大名,来抬高其书的地位。在这部著作中列出了李淳风,吕才等人的《宅经》,这就不打自招地道出了它是唐代或以后的作品。

此书开篇就大讲宅的重要性:“夫宅者,乃是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非夫博物明贤,未能悟斯道也… …凡人所居,无不在宅,虽只大小不等,阴阳有殊,纵然客居一室之中,亦有善恶,大者大说,小者小论,犯者有灾,镇而祸止,扰药病之效也,故宅者人之本,人以宅为家,居若安,即家代昌吉,若不安,即门族衰微,坟墓、川冈并同。此说上之军国,次及州郡县邑,下之柯坊署栅,乃至山居,但人所处,皆其例焉。”

此书以天干地支加上八卦中的乾艮坤巽相协调,组成二十四路,分别形成阳宅图和阴宅图。图上以八卦之位向乾坎艮震及辰为阳,巽离坤兑及戌为阴。阳以亥为首,己为尾。阴以己为首,亥为尾。所有方位都涉及吉凶,或是大福,或是大凶,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据说,清朝的陵墓都曾根据二十四山向,用罗盘测出一块吉祥之地,称为点穴,点了穴才破土动工。

此书强调综合考察阳宅,相宅应当“以形势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肉,以草木为毛发,以舍屋为衣服,以门户为冠带,若得如斯,是事严稚,乃为上吉”。

所以说这本书是综论阴宅阳宅的经典。

271、为什么说《葬书》是堪舆理论的奠基之作?

《葬书》,旧题晋代郭璞撰。《晋书'郭续传》上说:“有郭公者,客居河东,精于卜筮,璞从之受业。公以《青囊书》九卷与之,由是遂洞五行、天文、卜筮之术,禳灾转祸,通致无方,虽京房、管辂不能过也。璞门人赵载尝窃《青囊书》,未及读,而为火焚”。《青囊书》就是风水文献、已逸,可见郭璞是有师传的。他擅长阴宅术,先后给王导、司马睿等人选择葬地,传为奇谈。《太平广记》记载他:“周识博物,有出世之道,鉴天文地理,龟书龙图,爻象谶纬,安基卜宅,莫不穷微,善测人鬼之情况。”他还注释《山海经》、《楚辞》、《穆天子传》等书,宣扬避祸、长寿、仙道、虚无缥缈的人生观。

《葬书》是叙述阴宅风水的典籍,认为每个人的祸福、贫富、贵贱都取决于葬地:“葬者,乘生气也。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币,行平地中而为生气,生气行乎地中,发而生平万物。人受体于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荫。盖生者,气之聚凝,结者成骨,死而烛留,故葬者反气内骨,以荫所生之道也。经云:气感而应,鬼福及人,是以铜山西崩,灵钟东应,木华千春,栗芽于室。气行平地中,其行包,因地之势;其聚也,因势之止。丘垄之骨,冈阜之支,气之所随,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这是全部风水术中最为重要的一段文字,说出了什么叫风水,为什么要讲究阴宅风水。

《葬书》接着谈风水保持:“风水得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 …浅深得乘,风水自成。土者,气之母;有土斯有气,气者,水之母。有气斯有水,故藏于周燥者宜浅,藏于坦夷者宜深。”水土保持是风水的关键,有土才有气,有气才有水,得水为上,这个观点有可取之处。人们如果不注意的水土保持,就会造成无穷后患。

《葬书》又叙述了地形的选址:“地贵平夷,土贵有支,支之所起,气随而始;支之所终,气随以钟。观支之法,隐隐隆隆,微妙玄通… …支葬其巅,垄葬其麓,卜支如首,卜垄如足”。“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势来形止,是谓全气。全气之地,当葬其止。”、“山之不可葬者五,气以生和而童山不可葬也;气因形来而断山不可葬也;气因土行而石山不可葬也;气以势止而过山不可葬也;气以龙会而抽山不可葬也。”

《葬书》还论述了葬地的吉凶:“穴有三吉,葬有六凶:藏神合朔,神迎鬼避,一吉也;阴阳冲和,五土四备,二吉也;目力之巧,工力之具,趋全避缺,增高益下,三吉也。阴阳差错为一凶,岁时之乖为二凶,力小图大为三凶,凭恃福力为四凶,僭上逼下为五凶,变应怪见为六凶。”

《葬书》偏重风水形势,几乎不讲卦气、宗庙。内容简明,文字简朴,合计不过几千字,通俗易懂。书中多次引用“经曰”,可能是《葬经》和《宅经》,这说明《葬书》不是开山之作。《葬书》在风水术中的权威地位不可忽略,是堪舆理论的奠基之作。

272、为什么说《地理指蒙》是相地术的系统资料?

《地理指蒙》,旧题管辂撰,故又称《管氏地理指蒙》,它是一部内容丰富、观点全面的相地术系统资料。

管辂是三国时山东平原的术士。据《三国志·管辂传》记载,管辂精通《周易》、风角、占相。他能用占卦的方式说出墓中和阳宅的怪事,还能看“四象”测吉凶。一次,他经过毋丘俭的墓地,倚树而叹:“林木虽茂,无形可久。碑诔虽美,无后可守。玄武藏头,苍龙无足,白虎衔尸,朱雀悲哭,四危以备,法当灭族,不过二载,其应至矣。”后来,果然应验了,风水家就推崇他为祖师。

《地理指蒙》前有托名于管辂的序文,说明撰写此书的动机:“人由五土而生,气之用也。气息而死,必归藏于五土,返本还元之道也。贽于五祀,格于五配。五配命之,五祀司之,此子孙祸福之所由也。原著所闻,以堤其流,庶统三才于一元,以祛天下之惑,迫于后世,不亦博乎!”这就是说要以五行学说指导丧葬,助人返本还元,将天地人三才统一于气中。

《地理指蒙》全书有十卷,共一百目,偏重于形势,对山势地形有全面的论述,如《五鬼克应篇》说地形吉凶:“形如拖旗,脱水忘归;卷脚回头,发迹他州。形如弯月,徒形鞫决;两角不锐,进财难退。形如缩龟,寡妇孤儿;曳尾不攒,谁云势短;形如曲尺,手艺衣食;横控如弓,一生不穷;形如开丫,立身不嘉;重婚两姓,归宗可定;形如覆船,尸验伤痕;不因赌博,必葬溪滩。”以物象比喻地形,无可非议。然而,用地形说明吉凶,过于绝对化,似有不妥。

五行学说在此书中得到充分的运用。《五鬼克应篇》云:“故寻龙之术,惟贵识五行之盛衰,辨二气之清浊。”《三吉五凶篇》云:“水有瀑、潦、曲、濑、滩五凶;山有童、断、石、过、独五凶;人有疾厄伤痕,生离死别、刑辟患难、夭折孤寡、暴败猖狂五凶;地势有堆沙罅石,深谷穷源,高峭险逼,低陷卑塞,脱露凋零五凶;山水有山高水倾、山短水直、山逼水割、山乱水分、山露水反五凶;村野有池沼无源、田陆短促,坑壕潦涸、滩激嘈嘈、州移情易五凶;阴阳有阴发阴行、阴来阳住、阴钳阴流,阴流阳坼、阳坼阴没五凶。”所有的凶象都列入五行之属,反映出自然界的不好现象,提醒人们相地时注意。所以说《地理指蒙》是相地术的系统资料。

273、“图宅术”与《堪舆至匮》的关系?

《堪舆至匮》早就流失,其真面目已无法领略,但经专家推测,图宅术是此书的主要内容之。

“图宅术”理论要点是将宅与住屋主人的姓氏联系起来,其理论基础与依据正是五行之气相生相克原理,该术所用六甲神名与《堪舆至匮》一书中主要内容六壬说法颇类似,故“图宅术”应该是《堪舆至匮》的内容之一,是理法理论的始祖。

274 、《宫宅地形》是一部什么样的风水书?

《宫宅地形》是关于相地与相宅的部分,可称得上风水形法理论的始祖。它的内容是关于选择自然地形以定城市、宫室的理论,令人遗憾的是该书同样散失,只能推测它是一部对春秋战国以来考察山川、地形,选取城市、宫室位置的经验总结的书。

275 、隋代的相地书主要有哪些核心内容?

风水理论自魏晋至南北朝,已初步形成理论框架。到隋代又有一定发展,相地之书增多。《隋书》称有相地书十三部。但多以“五行”、“五姓”等“五行生克”理论为核心内容,如《五姓墓图片五音相墓书》等。而对“生气”理论发挥不足,故在隋代,风水无根本性突破。

 

276 、《灵城精义》是一本什么样的著作?

旧题南唐何溥撰。溥字令通。《吴城精义》是综合形势派和理气派理论的文献。上卷论形气,主于山川形势,房龙辨穴。认为大地无形则看气概,小地无势则看精神。水成形,山中止;水成形,水种止。龙为地气,水为天气。下卷论理气,主于天星卦例,生克吉凶。

全书主元运说,认为宇宙有大关合,决定于气运。地运有推移,天气从之。天运有转旋,地气应之。甲子六十年为一元,配以洛书九宫,月历上中下三元为一周,更历三周五百四十年为一运。每元六十年为大运,每二十年为小运。以这个规律推测地气之旺相吉凶,如上元甲子一白司运,则坎得旺气,震巽得生气,乾兑得退气,离得死气,坎艮得鬼气。天运为:一元(60年),一周(180年),一运(540年)。

据考证,元运说创向明初宁波目讲僧,目讲僧本是元末进士,后来为陈友谅当参谋,明初隐居,以目讲天下,为大家宦族相宅。他创造元运说,《皇极经世书》有所发挥。

277、《催宫篇》与龙穴砂水有什么关系?

《催官篇》,宋赖文俊撰

卷一是《评龙篇》,分别评阴龙,评阳龙,评穴。评阳龙云:“阳权顿伏蜂腰起,阴权砂水来相迎,切忌罡星高照穴,鼓盆次第灾相仍。”评穴分为亥、艮、辛、巽、震、庚、丁、丙、兑、离、壬、坎、癸、坤、乾、戌、寅、甲、辰、申、巳、末、丑、乙穴。如乙与坤阴阳相见,故有富贵之应;乙为裁接之木,故有招赘之应。

卷二有《评砂篇》云:“催官之砂维四方,云霄屹立官爵强,四维低峰叠叠起,千仓万箱耀州里。”又有《评水篇》云:“催官之水唯三阳,水朝砂秀官爵强,阳璇水朝文笔起,少年科甲夸文章。”

书末有诀云:“穴高朝流要长远,富贵易致人安康,朝流高低与穴等,聚发官贵非为难。”

全书重点论“龙”,“龙”以二十四山分阴阳,以震庚亥为三吉,巽聿艮丙兑丁为六秀,各受吉凶之应。穴、砂、水都受“龙”制约和决定。

《四库提要》评价说:“其言虽颇涉于神怪,而于阴阳五行、生克制化实能言之成理,视悠谬无根之谈,侈言休咎而不能明其所以然者,胜之多矣。”

《地理大全》、《四秘全书》载有其书,清人尹有本作注。

278、为什么说《地理大全》是风水文献的汇录?

(略)

279、民国年间有哪些风水学著作?

进入20世纪后,风水作为一门学说在近代的新科学观面前连连受挫,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却始终没有消弭。

民国年间上海出版过廖平的《地学答问》及《地理辨证补正》、佛隐的《风水讲义》等相地书。

由于风水本身主要是以一种民俗形式传播,因此它在民间的流行始终没有终止过。

280、中国早期风水著作是怎样传到日本的?

(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