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电OL杀人事件(最终篇)

 青衫丶loeq81w4 2020-04-15

一名出自中等家庭,毕业于顶级学府,就职于大型上市企业,而且位居中层管理的年轻女性,明明账户里有着大量的存款,家庭环境也相当优越,为何会在下班后,兼职做着卖淫的行当呢?

自毁行为,或者称其为“自我伤害行为”,我们听到这个词往往会想到“自残”、“自杀”等等直观的“自毁”。

然而事实上,一些在我们生活中的现象,由于会对我们自己产生心理上的或是社会上的危害,也被划归在自毁行为之中,例如逃避必要的人际交往、对必须要完成的事情进行拖延、不计后果进行的冲动行为、服用过量药物和毒品、进食障碍(暴饮暴食、厌食)、酗酒等等。而在心理学中,自毁行为的出现,是有可能因为一些人格障碍而导致的。


最常见的会引发“自毁行为”的人格障碍有:逃避型人格障碍(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AvPD),依赖型人格障碍(DPD),妄想型人格障碍(PPD),类精神分裂人格障碍(SzPD)和 分裂性人格障碍(STPD)。我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这些人格障碍的特征:

逃避型人格障碍的特点是,患者会在社交和公共场合里因自卑而非常敏感,很容易因批评而感觉到伤害,逃避不熟悉的事物,拒绝冒险。他们往往朋友很少,尤其不喜欢与可能批评他们的人来往。他们往往相信自己是笨拙的、不胜任的,因此“自卑”往往是这种人格形成的原因。

逃避型人格障碍会由于对自己的自卑感,主观上逃避很多社交活动,使自己与社会的距离越来越远。但是从患者本人的意愿来说,他们还是想拥有一定的人际交往关系的。

依赖型人格障碍,经常会让人觉得是“没有主见”。他们会在重大决策时过分依赖他人为自己做决定,基本不主动提出要求,倾向于顺从他人意愿,而且过分依赖家人、朋友的关系维系,对“被抛弃”有强大的恐惧感。

依赖型人格障碍的自毁行为,首先表现在对自己应该所做的决定并不负责,而且忽视自己的需求,而将他人的需求优先。当感到自己被忽视、抛弃时,依赖型人格有可能会利用自残的方式来要挟对方。

妄想型人格障碍的情况表现就较为严重了。患者会对身边的事物、朋友、同事、家人等等存在着无根据的怀疑,而且会倾向于怀疑大部分人都在伤害或者欺骗自己。对于一句普通的话或是事情,他们可能会过度敏感地感觉到自己被别人针对、威胁,并且对此长期心中存有怨恨。最明显的一点是,他(她)们会频繁怀疑伴侣对自己有不忠行为。

这种人格障碍的自毁行为,第一就表现在对人际关系的破坏方面。由于对周围的人都存在着广泛的怀疑,因此他们往往会将人际关系搞砸。

类精神分裂型人格障碍,这是一种很难以发现的病状。患者表现得对人际交往非常冷漠,不善表达和情感透露。他们对社会的关心很少,情感缺乏起伏,几乎不会有“高兴”的状态出现,但基本没有攻击性、报复性的行为。因为人际交往很少,所以大部分患者没有朋友,交往仅限于最亲密的家人。对异性和性行为的需求也非常低。

类精神分裂型人格障碍的自毁行为,表现在由于患者本身缺乏对自身问题的察觉,而以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应如此,因此他们会自我适应,远离与他人交往。而其他人也会因为这种人“难以打交道”,因此逐渐疏远他们。

分裂型人格障碍,其实类似于程度较轻的“精神分裂”。患者往往持有分裂特征,例如相信自己有第六感、可以通灵、会魔法、可以听到无生命的物质对他们说话,出现幻听、幻视,而这影响其语言也会支离破碎,难以理解。同时,患者会有一定的疑心,认为无关的人所说的事情与自己有关,在社交中有焦虑感,无法维持友情。

分裂型人格障碍的自毁行为,其实与妄想型人格障碍类似,但区别是分裂型人格障碍在对他人表现出攻击性的同时,也会有一些令人感到“难以理解”的行为,例如突然跟不存在的人说话等等。但总之,这样的行为会对他们的社交关系产生严重的影响。

更重要的是,这几种人格障碍并不是彼此独立的,它们有可能复合地出现,更有可能结合未列在这其中的其他人格障碍,例如边缘人格障碍、反社会人格障碍同时出现。


根据近年来的心理学和神经学研究,这些“自毁行为”的动因,被称作“负面紧迫感(Negative Urgency)”(Regan E.Settles,2011)。负面紧迫感的表现为:

高度神经质:容易感到紧张、敏感、精神痛苦。

亲和性低下:在与人交往中容易怀疑、否定他人,并且缺乏同情心。

一贯性低下:行为不符合自己的自律性、道德感,缺乏条理性。

而在负面紧迫感的影响之下,人会逐渐丧失“心理连贯性(Sence of coherence)”。如何理解“心理连贯性”呢?它可以被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 对所从事的事情感到“能够理解”(Comprehensibility)

2. 对所从事的事情感到“能够掌握”(Manageability)

3. 对所从事的事情感到“有意义”(Meaningfulness)

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处于负面紧迫感之中,他/她会认为自己无法理解在做的事情,而且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去掌握、完成这件事情,并且感到做这件事情没有意义。(山崎,戸ヶ里,坂野,200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