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孩子手机管理看家庭功能—“抗击疫情,心理援助”公益项目系列培训第49讲

 仰羊 2020-04-15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系 北京幸福公益基金会 
联合发布 大众读本《 疫情应对手册》

从孩子手机管理看家庭功能

“抗击疫情,心理援助”公益项目

系列培训第49讲

北京幸福公益基金会与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系共同发起了“抗击疫情 心理援助”公益培训系列课程。本次培训课程的第四十九讲:《从孩子手机管理看家庭功能》课程由许菲老师讲授。现将整理好的课程内容共享给大家。







  本期课程讲师:许菲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同等学力研究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注册系统注册心理师,新疆心理学会会员,新疆师范大学及多家心理咨询培训机构培训师、新疆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担任督导师。

前言

今天的主题是《从孩子手机管理来看家庭功能》,这个也跟目前疫情对我们的影响有关。现在很多单位都开始复工了,很多父母都需要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然而孩子还没有复学,所以有很多孩子需要自己在家里,管理好自己:通过网络学习,甚至需要通过手机来跟同学或者老师保持联系。这种情况下很多父母就开始有了担心——我们盯着的时候孩子都不能很好的运用时间,如果我们都去上班了,不在家,孩子在家会不会眼睛看着电脑,手底下还在玩着手机呢。

所以,今天的主题跟目前大家所遇到的困难多少还是有一些关联。当然,即使疫情过去了,在很多家庭管理里仍然会有这些困惑,我们在机构做咨询时这类问题也是不少见。很多父母着急来向我们咨询,都是希望讨一些招术去对付孩子的一些问题:这孩子天天抱着手机不放,说好的时间总也不能遵守,晚上该睡的时候不睡,甚至偷偷摸摸地违反学校的规定,把手机带到学校去......这堂课其实是想在上一堂课的基础上,再来看一看如果家庭中遇到了手机管理方面的困难,有可能用一些什么样的方式去处理?

一、手机管理之难

大家看这些图片,是不是跟家里孩子的表情差不多。小孩子只要一盯着手机,就很难再把他们的注意力拉到别的事情上。手机真的是一个非常具有吸引力的玩具,对于手机管理的困难,分两个不同的关键阶段来讲。

1、孩子多大是手机管理最关键的阶段?


有可能会说是学龄前的孩子或者说小学低龄的孩子,或者是小学到中、高年龄阶段(比如三到六年级的孩子甚至初一进入青春期阶段)。一般来说,初二左右开始到高中的阶段,事实上现在手机管理的困难也延续到了大学阶段。曾经看到一个针对大学生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手机使用时间和他们的孤独感成正比,即实际使用手机时间越长的人,感受到他的社交孤独更严重。从这个角度上我们隐约觉得手机的社交手段其实不能完全满足我们对于个体、群体的需要,所以我们需要更早来做准备,怎么才能帮助孩子去管理手机。在我们孩子还处于年龄比较小的阶段,更多的管理是需要靠父母。

其实很多父母来找我们往往是青少年的手机管理问题,大部分家长都是孩子到了马上要面临中考或者高考,眼看快考试了,但孩子天天抱着手机玩不放,这个阶段被称作是最困难的阶段,因为这个阶段的父母最容易前来寻求帮助。但我其实并不认为这个阶段才是最关键的阶段,而是很可能早已错过了手机管理最为关键的阶段。


2、青春期前规则养成是重要阶段


(1)3~5岁就已经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这个时侯很多家庭把孩子送到幼儿园,然后晚上才接回来;妈妈爸爸急急忙忙地给他做饭,然后陪他玩会儿,晚上还会给他讲讲故事,再哄孩子睡觉,这是一个正常的节律。

(2)上了小学之后。孩子慢慢地注意到班里有同学开始拥有手机,休息的时间他就会去烦父母:爸爸妈妈我玩一下你的手机吧,爸妈烦的时候就说你去玩,然后发现这孩子只要一拿着手机就特别安静,所以经常会用这样的方式去降低自己的压力或者焦虑,“我这边正烦躁着呢手机给你,你就自己玩好了”。如果在这个阶段没有形成最初的让孩子能够了解和更好地使用手机的方法,到了最困难的阶段可真的就难了。

所以,在手机管理上最关键的阶段是在孩子还能管得好,还能控制住的年龄阶段。


案例分析




有一次我到单位对面的一家小饭馆去吃饭的时候,由于拼桌,一个妈妈带着一个3-4岁的小男孩在我们对面吃饭。小孩手里抱着手机在看动画片,妈妈给他喂一口,然后拿着纸给他抹一抹嘴;过一会再给他喂一口,那小孩就偏一下头,眼睛都顾不上看一眼吃的是什么,死盯着手机上的动画片。妈妈好不容易能喂出去一口,妈妈还挺开心的说这一口喂进去了。过了一会孩子就烦躁了,似乎在说“你不要烦我,你这老拿着东西来塞给我。”

孩子忙着要看动画片,到后来饭其实没吃多少。妈妈吃完了就去拉那孩子,意思就说那我们就走吧;却拉不起来孩子,他一定要把动画片看完。妈妈对这个孩子一点招都没有;过一会说,咱们走吧宝贝,都这么晚了,你看你都吃完这么久了。妈妈不停地苦口婆心地跟孩子讲,但是直到我们吃完走的时候,孩子还在看动画片。

可以想象,儿子只有3-4岁的样子,如果妈妈和儿子的关系就这样了,到这个孩子上了学到了青春期面临手机管理的问题,妈妈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控制好孩子使用手机的问题呢?所以,其实最关键的阶段应该是年龄更小的阶段。

接着来了解对于孩子的手机管理,我们需要再后退一步,站的稍微远一点,来看一看问题的根源可能在哪里?如果你在3-4岁的时候来问我,孩子总是玩手机该怎么办?那个时候我觉得问题相对来说要好解决一些。即使不是一两句建议或者一两个方法就真的好使。因为这个问题的背后其实有着更深远的问题在影响手机管理的效果。


二、跟手机管理有关的家庭功能的问题

跟手机管理有关的背后更深远的是家庭功能的问题。之所以把家庭功能单独拎出来看,是想看一个核心家庭(相对于原生家庭)它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一些大方面的功能?

1、家庭的定义和分类

原生家庭是指我们所生活的父母的家庭。核心家庭是指当年轻人开始自己独立后,小两口组成了新的家庭,核心家庭是我们社会作为经济和情感独立的一个最小单位。

2、社会单位要承担一些什么样的职责?

社会单位:新的家庭有可能也需要他们面临养育后代这样的职责。首先,经济要独立;他们要能够自己养活自己,要有地方住,要能吃得上饭,然后要能自己照顾好自己的生活。其次,在经济独立的前提下,要慢慢实现情感的独立,以及小家庭内部实现情感的陪伴与相互的支持;这部分更像是从原来的家庭中分离出来。

3、作为小家庭,夫妻的角色意味着什么?

作为小家庭来说,夫妻的角色意味着他们既可以在经济上独立,又能在情感上相互支持和陪伴。有了孩子之后,就有了新的任务,要一同养育孩子。等到家庭慢慢再往后发展,老人年龄比较大了,身体不太好了,夫妻又要作为一个共同的核心家庭去承担养育、照顾和赡养老人的职责。所以,核心家庭是要能够由夫妻两个人相互配合去完成所有的这些家庭功能的。

4、养育孩子意味着要承担一些什么样的责任?

包括要努力让孩子保持身心健康状态(身体健康、心理正常发展),比如,随着孩子处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我们应该怎么去陪伴他?怎么去照顾他?给他什么样的生活条件?要让孩子具备一些良好的个性和为人处世的方式,培养他面对挫折的能力。同时,要让孩子从很早的时候开始接触社会:比如上幼儿园认识小朋友,开始除了父母之外还会有幼儿园的老师来照顾他、教育他。走进学校不光是去学知识,其实很重要的一点是看这个孩子可不可以在父母之外的生存环境里有一个很好的适应能力,有他自己能适应的人际关系。

再回过头来看手机管理,把它纳入到所有父母的职责内部来,大家就会意识到其实手机管理看上去那么棘手或着急,其实它只是属于我们要能够养育孩子长大的职能下非常细微的一个方面。也就是说:如果你能把这个项目处理好,其他的方面你可能也在同步进行,而且基础打得是比较牢固的。如果其他的几个方面都是漏洞百出的,那么在手机管理这个问题面前败下阵来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儿。

三,手机管理的再定义

1、手机成瘾或手机过度使用

手机使用的成瘾,或者叫手机的过度使用问题,是每天用三个小时以上还是用10个小时以上叫过度?现在对于什么叫过度其实是没有明确界定的,因为手机的用途已经不单一。目前很多人用手机听课、用手机锻炼、用手机跟人打交道、用手机支付等,手机已经变成了一个功能性的工具。作为工具,我们把手机用得很好,能发挥它的最大的价值,就不能说因为花了很多时间在上面就叫做过度使用手机。

2、手机管理失控

但对于孩子的手机使用还是需要进行管理的,尤其是在他们还处于未成年人的时候。手机就像所有的玩具一样,我们是要给孩子定一些小规矩,比如什么样的玩具是不允许带到学校去的,什么样的东西上课时是不能拿出来的;父母在家里也会给他们一些要求,在写作业的时候不能同时使用手机,这就叫做手机管理。当他不该用手机的时候在用,而且需要控制时间的时候却完全控制不了,这就意味着父母对于孩子的手机管理失控了。对于孩子来说,他的控制能力有限,成年人如果不能帮助孩子进行很好的手机管理,就会变成孩子养育管理的问题,也就是父母的养育管理出现了问题。

3、如何帮助孩子用好手机?

手机其实是一把双刃剑,手机的各种功能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好处,同时它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给不给他们用手机已经不再是一个问题,目前需要让他们尽快熟悉手机这个工具而不是玩具,但孩子不会意识到手机的负面影响,这就无法发挥它更好的效果,却会把负面效用放到很大。

当孩子已经习惯于把手机当作他自己的玩具,认为妈妈的手机就是他的玩具时,当他想玩的时候他就要想尽一切办法从妈妈手里把手机夺过来。在他有能力把手机夺过来时我们要想再来处理手机管理的问题,其实已经有点难度,也有点困难了。所以,在孩子未成年的阶段,我们其实要帮助孩子用好手机这个功能,这是我认为父母要发挥父母职责的很重要的一部分。

4、作为父母的职责

除了使用手机,父母在其他各个方面都存在着一系列的职责。包括要教育孩子,甚至要以身示范。父母在家里以身作则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有可能父母在家都不动手机,但是孩子未必不喜欢玩手机;或者父母在家里都是非常爱看书的人,但孩子未必爱看书。尽管如此,这样的示范不是没有作用,很有可能到了孩子年龄再长一点的时候,他也许会慢慢发现自己越来越像父母那样喜欢看书,但这并不表示他在上学这个阶段会真的把父母当做榜样去模仿。这其实跟他的年龄是相关的。

青春期前的孩子容易受示范的影响,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就很有可能父母越向他们示范什么,他们就越不想学父母。所以,作为父母帮助孩子来管理手机这方面,除了教育和示范,其实非常重要的一个职责是管理。这也是今天想要讲解的重点。

上节课中跟大家提到的结盟关系,其实对于家庭功能的发挥是有着负面影响的。一个14岁的孩子跟爸爸妈妈说,我们学校很多同学都有/用手机,你们是不是也应该给我买一个?然后妈妈就会说:你现在用手机的话多影响学习。你这样吧,你中考如果考得好,能够考到哪个高中,我们可以给你奖励一个手机,但是现在你就别想了,现在你才刚上初二,学习这么辛苦,你现在得抓紧时间学习。孩子就会说现在学习辛苦,高中不是更辛苦吗?既然你都同意中考以后给我买手机,为什么不能现在就买?孩子其实是觉得自己有充足的理由获得这部手机。

这个过程中爸爸不说话,等到这一轮讨论结束以后,孩子就单独去找爸爸,说爸爸你看我们班孩子都有手机,谁谁他爸爸给他买的,你看我妈就这么不通融。爸爸就说你妈也是为你好。过了两天,这孩子又去找爸爸,找了两次之后,这爸爸说要不这样,我这正好有一部之前不用的手机,我先拿给你。但是你不要告诉你妈,你就先拿着用用,然后听你妈的,等到中考以后,我们再说。于是孩子有手机用了,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是不是蛮常见的,没觉得在家里面有多严重,或者影响有多大?但相对于父亲和母亲这样的一个亚系统来说,事实上就形成了父亲和孩子之间的一个结盟。他们的管理职能,就已经遭到了破坏,孩子有空子可钻了,孩子是最聪明的,他们往往都能找到这个空子,孩子的行为是在父亲的帮助之下实现的,这就削弱了父亲的管理职能,也削弱了母亲的管理职能。

所以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作为核心家庭的父母亚系统要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管理职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亚系统有一个清晰的边界来保障他们的权利和责任得以很好的实施。这时家里的老人也不要来参与,否则的话父亲和母亲合作发挥的职能就被破坏了。所以,我们要先退回到整个家庭功能的发挥情况来看,作为核心家庭的父母亚系统发挥他们的管理职责需要具备一些什么样的条件。

大家可以去核查一下自己的家庭中或者你遇到的来访者的家庭中是否有这样一个清晰的边界;或者说父母作为亚系统的功能没有发挥好,可能在哪出了问题?父母的沟通有效吗?父母在这件事情上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提前去商量?或是讨论一致来跟孩子做管理的约定和管理的执行到底是哪里出了岔子呢?这里我们先来看一下家庭治疗理论能够带给我们的一个支持。

四、用家庭规则来保障家庭亚系统的边界

其实对于一个家庭中亚系统能够发挥很好的职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能形成良好的亚系统边界,要有比较明确的家庭规则来做保障(即边界是一个无形的东西)。这条边界到底是清楚的还是不清楚,我们需要知道是怎么形成的?

权利

一般来说,家庭的边界都是由有形的或者无形的家庭规则来形成的。有大部分的规则都是我们不说,但是所有人都知道的。有的是我们明确表达出来的一个规则,比如父母要来商量一件事时,说你好好写作业,爸爸妈妈有事要商量就去了另一个房间;这时门就变成了一个边界,也就是说爸爸妈妈在这个屋子里商量别的事,孩子你需要停留在屋子之外去做你自己的事情。

责任

划分边界其实是在保护这个事情谁有权利去说了算或者有权利去做决定,作决定的这个人也要相应地承担一些责任。权力和责任加起来保障我们的系统发挥其职能,这就形成了亚系统的边界,与之相关的家庭规则指的是:所有的家庭事务谁有权说了算,谁来做决定,谁负责为这个事情承担后果等。这个家庭规则有的时候不太明确,在出现了一些问题的时候我们就需要通过夫妻的沟通、家庭会议一起来形成这样一个大家都明确的有形的边界,规定好这个事情谁来做决定,其他的人就必须要遵守它。

边界

对于家庭中的很多的事物,到底哪些权利是可以给孩子的?孩子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无论是管理手机、做家务、做作业,我们需要考虑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根据孩子的成长阶段来做决定。孩子在相应的年龄阶段应该拥有他多大的权力范围?我们可以给孩子画个圈,圈内的事由你说了算,圈外的事父母说了算,这就是一个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边界。

随着孩子年龄的不同,画那个圈的大小就会不一样;孩子越大,圈画的越大,孩子能够自己做选择,自己做决定的事务也就会越来越多。伴随孩子能力的提高,适应力的提高,他自身抗压能力的提高,这个圈也可以越来越大,那就意味着你能承担多大责任我给你多大权力,而有一部分权利父母是不能让渡的。在手机管理的问题上也一样,我们首先要清楚这一点。

这里用图示的方式让大家更清晰地看到,随着孩子的成长边界的变化情况。A图就是父母和孩子的圈重叠了很大一部分;重叠的这部分就意味着孩子的大部分事物是由父母来管理的,是由父母来帮助他做决定和管理的。随着孩子长大,父母帮助孩子做决定,或者说直接管理孩子事务这方面的内容就会越来越少,孩子就开始要跟父母分离了。

孩子自我分化的过程事实上就是一个孩子跟父母逐渐分离的过程。随着孩子的能力越来越强,他们开始能够更多地管理自己事务的时候,需要父母慢慢放手。但是很多父母表示,我们家的孩子根本不能放,就不能给他点权力,但凡稍微一放,他就反天了玩脱了,完全不受控了。但是大家要知道,一个孩子他如果没有跌过跤,其实是很难学会走路和奔跑的。对于青少年,我们需要给他一些机会,让他去接受一些挫折,在挫折的过程中逐渐的成长。可惜的是很多父母意识到青少年犯的小错往往不像其小时候只是跌一跤这么简单。这时的小错的结果有可能带来的影响比较大。


案例分析




有个青少年的个案,是一个女孩子(不是手机的问题)。父母在孩子管理的过程中为难的是,这个孩子她其实原来在学校的学习还是不错,但在初二的时候他认识了一个男孩(在网吧认识)。这个男孩在当地打工,年龄比女孩大一些(男孩子19岁,女孩14岁)。自从认识了这个男孩之后,女孩的学习成绩就开始有波动,到后来发展到不去上学,经常会逃课跟这个男孩在一起。等父母知道的时候,他们在一起时间已经不短了。父母极力反对他们交往,要求这个女孩一定要每天到学校上学,这个女孩就失踪了,离家出走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父母都不知道孩在哪,父母也动用了各种各样的家庭关系,到处去找女孩,包括跟踪男孩,用了很多的方法。后来知道这个女孩跟着男孩子去了这个男孩在外地的家里,那个女孩子拒绝回家。父母没办法就骗她说他们报警了,女孩是未成年人如果不回家,警察就会去抓那个男孩。这女孩没办法就回来了,然后说:我回家就是销案的,消完案我就立刻消失,你们别指望这样就能把我留在身边。

虽然很多父母如果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会同情这对父母,他们得有多担心!但这个14岁女孩在这时已经完全失控了,这个时候需要给她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就是你不想给她足够的空间,你真的看得住她吗?所以,这个孩子真的就在那个男孩家住了很长时间不回来。直到一年以后,这个女孩自己回来了。

这个女孩子回来要约我做咨询,之前的咨询都是妈妈来的。这个过程中,我跟她讨论说你会如何去看你自己走过的这一段弯路?她已经选择回到学校,但只能去上技校这一类学校,并选了一个她自己喜欢的专业。她说:“老师,我没觉得这是一段弯路,我觉得这就是我的命,对我来说在这个年龄阶段谁都不可能看得住我,除非我自己想明白;这就是我该走的路,我也觉得这段路其实对我的成长来说帮助挺大的,所以我没觉得这是一段弯路。”那个时候我真的自我反省了好久,我终于意识到,其实我在解读的时候仍然是带着一个成年人的视角去看这一段路。面对这个过程,我想其实更多父母担心的是,我们想给孩子一些空间,但这个空间是不是要让我们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去等待孩子的成长?

1、权利让度

我想很多父母都会纠结,目前还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说我们一定怎么做,就一定能避免这样的代价。其实我们更需要去考虑的是,如果在孩子管理问题上需要我们(父母)做的一些思考、学习,我们准备不充分,那么在孩子进入青少年之后,我们自己是不太好估量青少年阶段出现的很多问题,对于我们来说到底会付出多大的代价。

我在上一节课讲到一个例子说孩子的门被爸爸撬掉了,那个案例后来的结果其实还是好的,最后孩子高考离开了父母的家庭,去了外地上学了。但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跟父母的关系始终都没有恢复,煎熬一直伴随着整个高二和高三,一直扛到了高三的考试,然后孩子正常的出去上学。当然,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一直在处理一些问题,如何帮助孩子更好地去管理时间,完成学业等;关键就做了这么一件事儿:回到父母和孩子的边界问题上来做讨论。

之所以把使用手机这件事儿和所有跟孩子相关的权利和责任问题摆在一起,我希望大家考虑:手机问题反映出来的仅仅是社会变迁带来的一种影响,现在有些成年人都没有办法很好地控制手机,为什么要求一个孩子在拿到这么好用的工具、这么有趣的玩具时,要能够管理好手机呢。所以,我们更需要看到的是,父母在行使自己的职能方面还能做点什么?

给孩子提供一个更好的年龄阶段的帮助。从父母和孩子的边界出发,我们需要去商定家庭规则(包括权利的让渡、责任的划分)。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大部分规则都是父母之间制定的,并且通知孩子就完事。妈妈说这个东西不能这样用,男孩子可能时不时地偷偷摸摸去用一下,但被妈妈瞪一眼或者训一句,孩子就老实了。这是年龄很小的时候开始形成规则意识的时候,这让孩子意识到家里有人制定规则,而且是需要遵守规则的。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开始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识,尤其是进入青春期,到了高中阶段的时候很多孩子都开始要争取这方面的权利。比如凭什么你说了我就得听!你们说那个门不能锁我就不能锁了?我有自己拥有空间的权利,这房间是我的,你们要进门就必须敲门。他逐渐开始制定规则,然后在家庭中要努力把他的规则挤到爸爸妈妈的规则里面来;这个时候就说明制定规则本身也是有着一定的权利让渡的,我们会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开始跟孩子一起商定规则;但商定的过程我们需要知道哪些权利是不能让渡的。比如上不上学,由父母说了算,至于怎么学习由你说了算。但有些家庭里,上不上学、怎么学、上不上辅导班都是父母说了算,基本上没孩子什么事,就这么一直延续到高三。

其实,从初中开始进入青春期,孩子有了明确的自我意识观念,他就开始为自己争取权益,开始清楚的知道我要什么,然后来跟父母谈判,这是一个成长得非常好的表现。孩子在成长,并意识到自己的边界,他跟父母一起形成个人边界,这是一件好事;只不过父母在这个过程中承受的压力也会比较大。父母在跟孩子斗智斗勇的过程中,如果父母总是赢,对孩子未来的个性发展其实是有着负面的影响的;但如果孩子总是赢,就意味着在这个年龄阶段,父母完全失去了自己的权威性,对于孩子的发展也是不利的。我们要在这两者之间去取得一个平衡,这才是为父为母的艰难。

但没有人能告诉你这个艰难的标准答案。所以,在教育领域里面,很难说有一本书是完全正确的宝典。我们更多要了解的是所有现象背后到底是什么东西在起作用,我们在这方面的准备越充分,制定规则也会好,管理孩子也会好,灵活度也会越好,我们就越能够通过自己的智慧去找到这两个极端之间最好的平衡点,这是制定规则方面。事实上,为了支持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在高中阶段跟孩子一起去商制定规则是一个不错的做法;但前提是在孩子已经基本习惯了由父母来制定规则,逐渐放手的过程正好是一个能够满足孩子自我意识逐渐发展的过程。

再回到刚才那个例子,妈妈在孩子3-4岁的时候,就把管理手机的权利完全让渡给了孩子。不管她是不是情愿的,她确实没有能力把权利拿回来。她在管理手机这个问题上没有任何的权威感。如果这样的一个关系进入了青春期,妈妈发现她再不管理孩子的手机,孩子的学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但这个时候才介入,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其结果一定是越来越糟的,代价会比较大。如果有父母说:青春期的孩子其实也没那么难管,我不太管我的孩子,你千万不要觉得他在这个时候是最幸福的。其实他之前为了这个阶段做了很多的准备,那些准备做得越充分,在这个阶段他才能做到以轻松的方式看着孩子自己往前走。

所有的事情它不是能够找到一个单一的解决办法的事情。比如对零花钱的管理,现在很多孩子都有很多的压岁钱,零花钱的管理,父母是不是真的两个人先有一个协商,然后去跟孩子做了一个约定。孩子对零花钱的支配也是一个从小慢慢长大、慢慢放开的过程,他能够支配的钱也开始越来越多,他能够支配的领域也会越来越多。包括对时间的支配、手机的使用等。其实相关的一系列的问题,对于管理孩子来说都是非常关键的。

2、责任划分

从责任划分的角度来说,在小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要去背负一些什么样的责任?我们都说我们要培养一个孩子,需要去培养他的责任感,因为有责任感的孩子更容易懂得感恩。以为让他念一念国学的东西就能让他变得知道感恩,那都是表面上的;那个东西并没有成为他本人的一部分。如果要让一个孩子懂得做一件事情的艰难,前提是他真的经历了艰难。

从责任划分来看孩子写作业。年龄很小的时候,还没有养成很好的写作业的习惯,对孩子来说那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不适应的任务,就需要父母提供更多的帮助;比如,在旁边陪着他一边教他,甚至有一些东西会稍微代劳一下,给他做示范这都没问题。更多的甚至是在学前班、一年级这个时候,父母就要慢慢培养孩子自己去完成;父母只是在他所有作业完成之后有一个检查,接着再慢慢变成了孩子自己完成,自己负责去检查,再往后就变成了所有的学业的问题由孩子自己来承担。但现在很多孩子都已经到了初中、高中,写作业的过程仍然有很大一部分责任是要由父母来承担的,要父母签字、检查、拍照等,所有与老师的沟通都是纯粹学业的沟通。学业的沟通,天天让父母来沟通算什么事?这对发展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有着削弱的作用,但为了孩子能够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有的时候父母也不得不去配合这样的一个方式。其他还包括孩子的个人事务(如衣柜的整理、书桌的整理、衣服的挑选、小件衣物的整理和清洗等)和公共家务(如扫地、拖地、帮着择菜、洗碗等),这些其实都是孩子在家里要逐渐承担起来的责任。他能够承担的责任越多,我们能够让他拥有的权力也越多,这是一个配合着孩子的发展的阶段给予的最好的管理方式。

五、检核父母的职能

检核父母职能是不是发挥良好,下面提到的几个非常重要的点:

首先是代际间边界是不是清晰

这跟下面第2点(不被入侵的连结)有着重要的关联。父母作为一个执行管理职责的亚系统,他们之间的连接是不是总是被入侵?如祖辈的入侵(老人干涉父母的教育管理方式)、孩子的入侵(妈妈和孩子一旦形成了一个结盟,就把爸爸排除在了家庭管理事务之外,有什么事妈妈直接跟孩子说,越过爸爸不商量;等遇到问题的时候,妈妈开始跟爸爸说,都是因为你,你也不管这个孩子,你也不给他做示范,你看你一天回家就知道躺在那看手机,就知道在那看电视)。其实,很多教育方面的问题,事实上背后是夫妻两个人之间情感的相互支持和连接中断了。

也可能是夫妻之间的情感早已经出了问题,不能很好地沟通,两个人之间会有很多积累的埋怨和怨恨。如果现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又遇到了很多的问题,两个成年人不能很好地合作,他们不能作为父母的权威去执行管理功能的话,孩子就不得不往外跑,或者说要通过他自己认为最好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必然导致整个家庭付出很大的代价。

现在社会机构接个案的时候,最难做的就是青少年个案。青少年个案大部分出现的问题都是手机管不好,然后很多孩子不去学校了,即使手机被父母没收了、家里的网也断掉了,但他们还是可以找个Pad看动画片、玩扫雷或其他游戏……反正就这么躺着、熬着,总之就是不去学校。这类个案表面上看起来是孩子适应困难的问题,背后反映出来的都是父母不能合作执行父母职能的问题。

一旦碰到这种问题的时候,很多父母都会用回避来的方式来处理他们自身的问题,他们更愿意把这个孩子交给老师,让老师去好好管理。一方面要想办法让他回到学校去,但父母自己也需要来面对自己的问题,才可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夫妻之间的沟通的断裂导致两个人的合作同盟不能很好地发挥应有的功能,这对于管理孩子来说是非常遗憾的一件事情。

其次是我们不能轻易地把所有的权利都下放

不能说我管不好就由他这样吧,反正也没办法了。权力的下放其实很早就要做准备了,父母要有一个长远规划。孩子未来的成长规划,事实上在父母刚开始准备要孩子的时候,刚开始有了孩子还在三岁以前,孩子还在5岁以前的时候,都是非常重要的成长关键期,在那个时候我们就要清楚什么样的权利是不能随便下放的。

随着孩子一点点长大。比如他知道外在环境的安全是什么样的,什么是网络安全,可以在父母的监督下让他开始接触网络,开始接触手机的时间起初是限制得很严格的,而很多小学阶段的孩子只要父母开始给他们培养出了很好的规则意识,是非常容易做到,到时间就交手机。有很多父母反映:我们家孩子就没有遇到过那种手机用得停不下来的情况。我问他们家孩子多大?他说9岁。我说你家孩子一般是什么样?他说玩半个小时立马就把手机交给我。我说那说明你以前对他这方面的管理还是非常到位的。但也有很多父母到了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说,我们这个孩子太奇怪了,在12岁以前特别听话,你说怎样就怎样,那手机根本不用你管,该交回来就交回来了;可自从进了青春期就完全变了,彻底管不住了;你稍微多提醒他一句,还没说要把手机收回来,这孩子立马就翻脸了。这都是很正常的表现,因为他确实进入了一个特殊的发展阶段。

如果我们会为发展早做打算的话,意味着权利一定不是先放出去,再一点一点的往回抽。那是非常困难的,最好的方式当然是有一个长远的规划,一点一点的去下放这个权利。

六、做好每个阶段该做的事

第一、做好每个阶段该做的事

——关键阶段

1、陪伴孩子的同时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爱好

现在很多父母会跟我说,我们已经晚了,已经来不及了,怎么办?也有一些家庭会跟我反映说:你说的都是一些最标准化的家庭,家庭中父母确实能想办法自己说了算,家庭的婚姻状态是完好的。而很多家庭可能是一个离异的状态、再婚的状态或者是单亲的状态,甚至还有一些孩子一直都是爷爷奶奶照顾的,这都是比较特殊的家庭管理情况。这些情况我们该怎么办?其实大原则是不变的,父母两个人能够合作去管理孩子是因为这两个人同时有一个男性角色和女性角色,他们在面对一件事的处理,给孩子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有的家里,妈妈瞪眼没反应,爸爸瞪一眼那孩子立马就乖了;两个人如果能够配合的话,对于青春期阶段的孩子管理是会有一个更好的效果。但如果说两个人不能很好地沟通,有时候还真不如单亲家庭的教育。如果父母之间会互相掣肘的话,他们不能形成一个很好的合作关系,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还不如一言堂。如果家庭只有妈妈,妈妈可以跟孩子有一个很好的沟通,但可能需要小心去解决;即使妈妈和女儿或者妈妈和儿子两个人的家庭也需要有代际界限或边界,妈妈真的不能跟女儿最后变得跟朋友一样的关系。妈妈心情不好跟女儿哭诉;女儿心情不好跟妈妈聊,会导致妈妈在行使管理职能时女孩出现混乱。另外一方面,孩子有什么事都可以跟妈妈聊,会阻止他更好地去发展他的同伴关系。从这两个角度来说,代际的界限仍然是重要的。

作为关键阶段和困难阶段,目前可以去关注的一些重点,就是我们需要在不同的阶段要做好哪些事?当然,如果你已经错过了关键的阶段到了困难阶段,难度就要大得多。

但不管有多难,眼下就不要再后悔了,后悔内疚都是没有意义的,不如来面对,对于孩子的帮助和管理来说,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如果你的孩子还处于进入青春期之前的状态,或者如果你的个案是孩子也正处于这个阶段的时候,我们要关注的一些工作重点是能够更多的去陪伴孩子,同时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爱好等。

2、帮助孩子建立基本的规则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手机这类电子产品是一个可以无限侵入人的生活的,如果你不加控制,拿着一个手机就可以过一整天,但是从内在的感受来说,不一定是愉悦也不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一天,而这两个重要的感觉都跟我们感受到的幸福感相关。如果我们希望培养孩子有更好的个性,让他未来能够发展得更好的话,一定不要把一个手机直接扔给孩子说你去玩,这是一件比较危险的事情;但可以跟孩子说:你可以用妈妈手机看一下动画片,并明确的告诉他这个时间是动画片时间,不是手机的时间,看完动画片手机就要交回,手机仅仅是一个媒介而已。除了动画片时间,要给他安排更多其他的事件。比如,家庭成员一起来玩一个游戏、跟孩子一起去阅读、带着孩子出去走一走,包括现在很多父母会关注孩子才艺的发展,让他去参加一些才艺班什么的,这都能很好的去培养他广泛的兴趣爱好。

在这个阶段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要帮助孩子去建立基本的规则意识。即父母会商定好规则,共同来执行规则,然后让孩子去适应这样一种方式,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早晨起来要一起刷牙,接着洗脸,然后整理自己的小被子等,这是一个生活习惯。早晨起来我们要怎样?这就是一个规则,并且一起来遵守,有助于孩子形成好的规则意识!

在关键阶段,包括小学阶段写作业的习惯,用手机的时间都要有明确的规则;规则制定在先,规则里面如果有对结果的奖惩就是最好的。一般我们说奖励也是有很多可以学习的,小技巧的惩罚对孩子来说不一定说只能有奖励有惩罚就不好。惩罚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可以让他失去一个活动的机会;如果他没有能够遵守某一个规则,可能会剥夺他的某一项小权力之类的也叫惩罚。

3、让孩子有机会感受与人相处的美好:被看到、被关注

在关键阶段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让孩子有机会去感受和人在一起的美好。那和人在一起更多的是什么?让孩子能够感受到自己是重要的,是能够被看见的,不管他做出的什么样的一些小的举动都会被看到,这个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对于他未来的自信心,对于他未来的自尊感和他跟人在一起会如何看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都是非常关键的。如果这个工作做得比较扎实的话,进入青春期阶段以后,即使在管理方面会跟孩子跟父母之间会出现冲突,我们都不用太担心,因为那样的冲突都不至于会影响孩子得出“你们从来都不在乎我”这个结论。那些会极端地去做一些事情的孩子,不管是自伤自残甚至会跳楼,其实在根源里他们坚信自己是不被重视的孩子。尤其是很多时候孩子会说除了我的学习成绩之外,我什么都不重要。当他的成绩他不很满意的时候,孩子很有可能会选择一个极端的做法。我们也看到有一些孩子,比如老师没收了他的手机后,他会有一些极端的做法。

出现极端做法的孩子有可能从来就没有人约束过他,所以他对于一点点小约束的承受力特别差。我们说让孩子在家里养成一个规则意识,这其实是约束孩子要去适应;到了社会上也会有人用规章制度约束他。有了早期的适应力,孩子承受约束的能力就会更好一些。小的时候他知道跟爸爸妈妈在一起的时候,他的每一个小的举动爸爸都会重视,妈妈都会看到并且会鼓励他不断的去发展他自己。即使长大了有很大冲突的父母会批评他这件事做得很不好,孩子都不会去否认爸爸妈妈是爱他。所有的这些它们之间是有关联的。

第二、做好每个阶段该做的事

——困难阶段

我们再来看一下困难阶段我们还可以做点什么?

1、抓大放小

如果已经进入了困难阶段,对父母很重要的建议是——抓大放小。那些小的事情就不要去管了,那孩子本来就处于特别容易被激惹的状态,稍微多说一句话他就烦躁得不行。如果我们在这种状态下能少说话,说关键的话,抓最重点的东西;如果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手机问题,其他的问题就先搁一搁、放一放,只针对这一个问题来跟他谈,就事论事的来跟他谈。形成一个商讨后的规则要跟孩子一起去遵守,同时仍然要把一定的监督权和控制权收回到自己的手里。

2、  尊重孩子对独立空间、和对同伴的需要

有很多青少年家庭在这方面都已经很困难了,如果到了这个程度的时候,建议父母放弃强硬的压制,过度强硬的压制很有可能会带来一些极端的结果,甚至可能连跟他沟通的权利都丧失了。到了这个时候,我们再来处理任何问题都非常困难,因为孩子已经不给父母沟通的权利。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比如要尊重孩子对独立空间和对同伴的需要。当老师会更多的去批评孩子,父母跟孩子的冲突比较严重的时候,同伴的学习不管好不好,对于孩子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这时第一个要保住生命,第二要确保身体的安全性;还要去考虑是不是可以付出这么大的代价,是不是可以跟孩子有可能恢复沟通,可以跟他去谈一些事情再来考虑谈的内容是什么?这个过程可能就非常艰难,如果这个孩子真的有一些好的同伴支持的话会是非常幸运的。最后,不管孩子发展到什么样的状态,我们仍然要对他存有一丝信任。这个信任就是鼓励孩子,妈妈、爸爸相信你会走出来的,会从这种状态下走出来的。

3、鼓励孩子自我管理,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

鼓励孩子去自我管理,当然这个过程中仍然要让他为自己的行为来承担责任。还有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就是的——我们有可能会做一些反其道而行之的谈话。这里给父母一个示范,如果是父母去跟孩子谈(因为一般到了这种时候,父母都很难让那些孩子走入咨询室),我们会在咨询过程中跟父母去讨论一些如何跟孩子恢复沟通这样的内容,如果真的能够恢复沟通可以怎么去谈?比如,在疫情期你会发现孩子的手机,你无论如何都没有办法管束住,可能会是一个怎样的方式谈话——我们把它叫反其道而行之。可能会跟孩子说,爸爸妈妈其实很想能够帮助你把手机用得更好。我们好像没有办法把手机收回来,但是这个过程我们还是想跟你再谈一谈。既然我们没有办法提供更多的帮助了,当然也愿意相信你自己能够管理好这个手机。我们有一些担心让你自己管这个手机,你会不会被手机废掉了?真的变成了一个被手机完全管控的一个孩子,你觉得有可能吗?如果真的走到那一步我们也没办法,要么你就干脆被手机废掉得了。如果真的被手机废掉了的话,大不了一直在屋子里这么待着,然后我跟你爸爸也只好接受这样一个结果了。

这是一个反其道而行之的谈话,其实如果能够恢复跟孩子的沟通的话,接下来我们想跟他讨论的是孩子可能在内心里会觉得我就是愿意被手机废掉或者说我才不相信我会被手机废掉。不管它会往哪一个方向去考虑,都带来了新一轮的沟通的机会,我们有可能去跟孩子谈。你觉得如果被手机废掉了可能会是什么样子的?如果要是没有被手机废掉,你会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很好奇,想知道这个手机到底会把你搞成什么样子?

你要如何才能真的跟一个孩子恢复沟通?恢复沟通是你能继续帮到他的前提。如果连这样的沟通都没有办法恢复的话,你能够提供的帮助是非常有限的。到最后就能靠这个男孩自己去趟出那一条路,这个代价真的是挺大的。就像我前面介绍的那个女孩,回过头来的时候,她会跟我说老师这就是我的命,我不认为那是一道弯路。我那时候真的是心里还是蛮受震动的。我也特别想要祝福孩子未来的路会按他自己想要的方式去走。

上一次课后有好几个朋友都提到:希望我能推荐一些专业的书籍。如果你只是说我不是学心理咨询的,我只是想看这一方面的书,比如《原生家庭与原生家庭何解》、《同意与自己的童年和解》这一类的书大家都可以去看一看。如果你是心理咨询师的话,我推荐去看《家庭治疗基础》、《家庭治疗概论》、《家庭治疗理论与方法》这三本书是对所有的理论流派的一个概论式的介绍。如果你要是对家庭治疗理论一点都不了解,至少这三本书里你挑一本来看,有些书可能已经绝版了,大家需要到处去找,甚至可能都是影印版的。有一本书了解家庭治疗的理论流派大概都有哪些,每一个分支流派它的主要的理论特点是什么样的。

另外这三本是《萨提亚的家庭治疗模式》,结构派治疗也好,萨提亚的模式也好,都是被包含在家庭治疗概论里面。其中的一个理论流派,家庭治疗的理论流派也有几十个,就跟我们个体治疗一样,所以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慢慢的去了解,慢慢的去深入,所以这里面有很多会让大家一定会觉得很有趣的,很有意思的内容。

提问

Questions

&

解答

Answers

Q1:有的学生玩游戏上瘾,甚至不写作业怎么办?

答:应该说手机上瘾不写作业,就像我今天讲的课程一样它只是一个表象。如果我们真的要帮到这样的孩子的话,其实在咨询工作中,我们会需要做大量的探索工作去了解。比如说他的手机的管理父母到底能够在管理方面行使什么样的一些职能?如果他手里拿着手机又要写作业的话可以帮助他发展一些什么样的自我管理的策略来管理这个时间让他的学习效率能够提高,这些都是一些小的方向,就是工作的方向。什么样的方法确实对这个孩子才是有用的?是要跟孩子慢慢的一起去做探索,很难做一个明确的答案你这样做那样做就可以了。

Q2:有一个青春期的孩子跟朋友面对面的沟通,只是喜欢用手机跟朋友交流,这样怎么去引导他去面对面的沟通?

答:我觉得他会喜欢用手机沟通也还不错至少他有沟通。一般来说如果在面对面沟通会有更多困难的。很有可能是一些社交焦虑的孩子,他对面对面交流引发的焦虑感他自己会觉得没有办法去处理。比如说有的孩子有人面对的时候他就会脸红他会说不出话,他会觉得自己的表现很糟糕。这一部分其实是需要慢慢的去尝试的我不太确定。比如说你是作为孩子的父母的身份还是说作为咨询师想要去帮助这个孩子。我会觉得如果是咨询师的身份的话,帮助会更容易一点,如果是青少年作为父母想要去帮助他更好的跟别的孩子有一个面对面的交流,其实难度会更大一些。作为咨询师来说,我们可能会去讨论,他不愿意跟同学面对面交流的困难到底在哪?他担心的到底是什么?了解了这一部分之后有一部分的工作可能是在认知层面要去帮他处理一下,扫除障碍。另外一方面可能也会在咨询室里面,比如说通过一些角色扮演,然后是犯一些小的在遇到同学的时候,面对面的时候解决问题的一些小策略鼓励他去尝试,会用这样的方式。

Q3:许老师课程当中讲的关键阶段和困难阶段,年龄的时间能具体点吗?

答:这个其实是没有特别明确的时间点,因为进入青春期每一个孩子的时间也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女孩子会偏早一点,比如说初二开始明显的甚至有一些孩子更早初一的时候就开始明显的身体发育。然后会有比较明显的自己的事情就是不太愿意跟父母说了,或者开始爱生气了,他在情绪上会有一些容易波动,这样的一些表现都会出来了。在手机管理上突然就变得更困难了。男孩子更多的会晚一点,比如说从初三或者从高一才开始进入这样的状态,就是你跟他去协商一件事儿变得非常困难。然后你想要去管理那一部分的时候,他的脾气会比较爆、比较犟这个时候就说明已经进入到困难时期了。

Q4:惩罚和奖励的方向和基础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奖励和惩罚还真的是有学问的,有的时候我们会说奖励有很多种。比如说口头的奖励、物质的奖励。口头奖励包括精神上的奖励也会有一些比如说活动式的奖励,就是会答应跟他一起去做些什么。这一部分我们会更多的倾向于小的付出得到的奖励,更大的付出得到的奖励就更多孩子的在意程度也要更高。一定是要有孩子所在意的东西奖励才会有效,作为惩罚来说也是这样,原本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孩子有意识的犯错,我们要了解他犯错的背后的机制到底是什么。对一些无意的错误如果我们用惩罚的方式可能就有点过了,如果这个错误的影响太大了也可以让孩子通过受惩罚来承担一些责任。这里面其实是需要就事论事,然后慢慢的去考虑,如果一个事情孩子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才能做得好。这件事做砸了给他惩罚是不太合适,这个都是需要考虑的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