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圣人之学,心学也 | 阳明心学经典解读

 吴工图书馆 2020-04-15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是北宋大家张载的名言。虽然只有短短20多字,却直截了当,通俗易懂,读书人多半都对它如数家珍。

其中,圣学被称为绝学,并非是指圣贤的经典失传了,而是圣贤的精神没有被继承下来。

那么,什么是圣人之学,什么是圣贤精神?

今天,我们通过阳明先生的一篇《象山文集序》来一探究竟。

孔孟之后,儒家的另一个巅峰就出现在宋明时期。

宋明时期,出现了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分别代表了对于孔孟之学的不同传承。其中,陆王心学便是由陆九渊(陆象山)开创,后由王阳明继承发展。

陆九渊,今江西金溪县人,南宋哲学家,因讲学于象山学院,被称为“象山先生”。

如果说,象山先生是心学的开山之祖,那么阳明先生则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阳明先生

陆象山在南宋就已经提出了他的心学理论。他说过一句著名的话,“六经皆我注脚”。他认为,所有经典都是为自己的心做注解。

阳明先生通过龙场悟道,以自己的人生体验和生命经历,来注解孔孟之道。所以,阳明心学也被称之为“孔门正法眼藏”。阳明先生首提“致良知”于明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这一年,在抚州知府李茂元刊刻《象山文集》之际,应邀作序,写下《象山文集序》。这篇经典文章,之于心学,可谓正本清源。

在本篇文章中,阳明先生提纲挈领地阐明了圣学之本和心学之源,并对“王道”与“霸道”做出了明确区分。

【22.1】圣人之学,心学也。尧、舜、禹之相授受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此心学之源也。“中”也者,“道心”之谓也;“道心精一”之谓“仁”,所谓“中”也。

第一句话,阳明先生便开宗明义:“圣人之学,心学也”。

追根溯源,上古时代,尧舜禹三位圣贤口口相授的便是十六字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儒家思想,即从心学开始。这也是圣人治理天下能够“简且易哉”的秘诀。这十六字诀就是儒家思想的源头。

今天我们学习阳明先生的心学,就是直承孔孟法藏,直接在最根本的地方上学。因为中华文化的精妙绝伦之处就是在探究心的奥妙。

十六字心法的意思是:人心高而险,道心幽而妙,用心精纯无杂、专心不二,诚心敬意笃行中和之道。

人心之中常有“小我”,而小我伴随着不明和贪欲,故时常处于危险之中。

道心是“大我”的展现,大我总能走在中道上,中道是一种微妙的平衡,过犹不及,唯有纯粹至极,才能行在中道上。

“惟精惟一”,指的是我们心中拥有光明,只是被不明和私欲所遮蔽,因而需要研磨的方式把那些杂质去掉,这个过程就是“惟精”的过程。通过研磨、打扫内心的污垢与灰尘,恢复纯粹与清净,这就叫“精一之功”。

什么是“中”呢?,阳明先生认为,“中”即是道心。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仁”,要走进天下民众之中,以仁爱之心亲民、爱民,将“仁”字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因而,所谓“中道”,即是展现仁义。

治理天下,治理企业,其实就是治理人心,就是化育人心。人心都治理好了,世界还能不和平吗?“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一个人能唤醒良知,就能“允执厥中”,就能“发而皆中节”,就能够化育天下。

【22.2】孔孟之学,惟务“求仁”,盖“精一”之传也。而当时之弊,固已有外求之者,故子贡致疑于多学而识,而以博施济众为仁。夫子告之以“一贯”,而教以“能近取譬”,盖使之求诸其心也。迨于孟氏之时,墨氏之言仁至于摩顶放踵,而告子之徒又有“仁内义外”之说,心学大坏。孟子辟“义外”之说,而曰:“仁,人心也。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又曰:“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弗思耳矣。”

拥有仁爱,“一”以贯之,就是圣贤之道,就是孔孟之道的传承。大道至简,然而,今天很多时候人们都把“仁”理解小了,于是对中华文化有了很多的困惑和误解。

有人疑问,用“仁义礼智信”管理企业行得通吗?会不会让团队丧失狼性,进而丧失市场竞争力呢?

其实,“仁”并非是简单的“善”。仁者无敌,慈故能勇。鲁迅先生曾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取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些为民请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他们拥有的就是至诚的仁爱,虽千万人,吾往矣,迸发出的力量可谓势如破竹,势不可挡!

“而当时之弊,固已有外求之者,故子贡致疑于多学而识,而以博施济众为仁”,当时很多学者的弊病是向外求,追求博学多识,而子贡将广泛施舍周济众人定义为仁。然而,以上这些都是心外求“仁”。

“夫子告之以‘一贯’,而教以‘能近取譬’,盖使之求诸其心也。”孔子端本澄源,告戒子贡,仁民爱物的事业,是从涵养自己的心开始。后来,孟子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又曰:“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弗思耳矣。”

同样,今天一些企业经营者沉浸商业活动中,认为圣人只是不断去掉自己的私欲,而经营企业还得要有专业知识。于是,忽视了在心上下功夫。

学习心学之后, 一位企业家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曾经向外求术,要求自己每周读两本商业类书籍,每天不断思考创新。结果,为了创新而创新,创新成了无源之水,内心也没有了力量。现在,当我重新回到心上,明心净心,修炼自己的品格,心中装着客户,一切以利益老百姓为目的,我的内心充满了力量,创新也有了源泉。结果,业绩同期增长了四倍。”

“求仁”是向内求,是致良知,是建设心灵品质,是开发内心本有的仁爱、智慧、胸怀、能量等心中宝藏。若是向外“求善”,善若不依道或者是小善,还会招致祸患。一份没有智慧的仁爱,其实是一份“伪”。

心是人生事事物物的源泉之源泉,“仁”,务必回到自己的心上!

【22.3】盖王道息而伯术行,功利之徒外假天理之近似以济其私,而以欺于人,曰“天理固如是”。不知既无其“心”矣,而尚何有所谓“天理”者乎?自是而后,析“心”与“理”而为二,而“精一”之学亡。世儒之支离,外索于刑名器数之末,以求明其所谓“物理”者。而不知吾心即物理,初无假于外也。

“伯术”就是“霸术”。假借仁义的名号,做着自私自利的事情,叫霸术。

阳明先生多次提到,“一则诚、二则伪”。王道才是我们要追求的,这个王道就是以一颗仁爱之心来治理天下,是一颗真正仁爱的心。而“霸术”则是把仁心丢掉以后,用一些所谓的 “义”“智”“信”来表达,但是少了一个“诚”字,少了“诚”就是“伪”,只是用那些 “霸术”来济其私。这就是阳明先生当时所处的那个时代——王道熄、霸术昌,天下熙熙攘攘,社会上的人心无良,致使天下大乱。所以,“霸术”是不能长久的。

今天,我们常说,以人为本是目的,而非手段。

真正行王道之人,心为民,行也为民,匍匐在地,将民众高高托起,所以“民莫不信”。而行霸道之人,则是借“博施济众”来收买人心,名义上“志于道德”,不过是为了满足私欲的功利之徒,是欺人,更是自欺。今天,我们可以扪心自问,自己是真的、真的对员工好吗?我们是真的、真的爱自己的客户吗?

没有那颗真诚的心,行出来的“仁爱”就变成了一份伪,哪里有大道,哪里有天理呢?

孔孟心法,“其学之必求诸心,则一而已”,这就是“知行合一”,也就是“天理与良知合一”。阳明先生谈到的“吾心即物理”,意思就是“天理即良知,良知即天理”。

【22.5】夫是非同异,每起于人持胜心、便旧习而是己见。故胜心、旧习之为患,贤者不免焉。

这一节里,阳明先生谈到学习圣贤之学的人务必要去胜心。“人持胜心”,便会争强好胜,执着于自己的见解,便会对圣人之学不断提出异议,哪怕一些贤者也在所难免。如果抱着傲慢之心,学者们各抒己见、标新立异、争奇斗艳,看似是思想上的繁荣,实际上终将造成各种思想混乱。

所以《道德经》讲,“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如果一个人抱着自己现有的认知不放,就无法读懂圣贤的内心世界,更无法开发自己内心的能量和智慧。相信圣贤的境界高于我们,我们就愿意放下自己固有的所见所闻,以圣贤思想为参照,建立大我的坐标系

【22.6】 糠粃精凿之美恶,入口而知之矣。

美味的蛋糕,只有品尝后才知道它的美味。

有一位企业家说:“读了这篇文章,我体会到,学习圣贤不是为了人生做加法,恰恰是做减法,将狭隘、愚昧、懒惰等负能量从内心剔除,重拾良善之心,让人生充满正能量”。

圣人之学,心学也。

心是文化的核心密码。回到心上来,明心净心,惟精惟一,圣人之道,可学而至!

《象山文集序》原文朗读 来自山东青岛缆海电缆 00:00 04:3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