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阳明:对付蛮横小人,掌握上中下三策,分分钟钟搞定,百战百胜

 逸香阁居士丽人 2020-04-15

王阳明(王守仁),大家都知道是著名心学大师,被后世誉为心圣,无论是军事上,还是政治上,见神杀神,见鬼杀鬼,百战百胜,被誉为明朝一哥!

作为心圣,他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而修炼强大的内心,唯一的法门就是:事上磨炼。王阳明当时是江西巡抚,在官场上混,哪能少了小人,我们就看看王阳明如何用心学来战胜这些小人的,很实用!

以刚对小人,实乃下策

正德元年(1506),权阉刘瑾专权,时任兵部武选司主事的王阳明,直接上书直斥刘瑾奸恶狡猾,欺君误国。这把火可放大了,最后引火烧身,王阳明被打得差点一命呜呼过去,被革职乌纱、发配蛮荒,这辈子的政治生涯基本上就这么玩完了。

发配的路,恰好要路过南京,此时父亲就在南京,父子两多年的隔阂一直存在,他纠结万分,不知该不该去见自己的老父亲一面。

由于刚好是中秋前一天,他不得已回了阔别多年的家。刚到家门,那个曾经整天板着一副脸的父亲老了,原本以为会被父亲呵斥,却没想到得到了父亲的热情问候。

王阳明感动不已,连给父亲认错:“是我意气用事,把功名弄丢了,官也弄没了,我对不起父亲大人。”

以柔化小人,实乃中策

在他被贬去龙场,在那里领悟了'心学'后,明白了对付小人不能来硬的,要尽量的感化他们。不到万不得已,不能撕破脸。

1519年,宁王朱宸濠起兵造反被王阳明打败。王阳明向朝廷上书,说自己抓住了朱宸濠。当时太监江彬、张忠,一直和宁王朱宸濠暗中勾结,听说宁王叛乱被王阳明抓了,非常担心自己勾结宁王的证据落在王阳明手里。

当时江彬派锦衣卫去找王阳明要人,态度非常蛮横,还要敲诈王阳明。

对此王阳明对他说:

我在你们监狱待过,当时那些锦衣卫个个贪赃枉法,而你老兄就不一样,你洁身自好,清正廉明。你也知道,我别的不会,就是文笔很好,我准备给你写一篇文章,让天下所有人都知道你高风亮节!

王阳明是在告诉他:

我不怕你告黑状,锦衣卫的黑狱我也待过,谁怕谁啊!

先给你带上清正廉明的高帽,堵上你的嘴,如果你还想告状,对不起,我宣传工作做的好,捧你也行,黑你更行!

那个锦衣卫也不是傻子,马上就明白了王阳明的意思。

与小人交锋的第二个回合,王阳明以柔克刚,获得了胜利。

用小人对付小人,化敌为己用,实乃上策

王阳明早就预见到江彬会找自己的麻烦,所以把朱宸濠送给了张永。张永非常感动,把王阳明视为自己人。伟大的人物告诉我们:敌人的敌人,往往可以结成同盟!用小人对付小人,化敌为己用,是属于上策

王阳明知道张永本质上并不坏,大事上不糊涂。所以,先给他戴了顶“深明大义”的高帽子。

自然张公公无法拒绝这样的理由,开门见了王阳明。开场白具体是什么不得而知,但肯定少不了王阳明对张公公的一番赞美,比如在诛灭刘瑾集团时的大义凛然、大智大勇、劳苦功高,反正最后张永同意接纳叛贼朱宸濠。

接纳了宁王的张永,被王阳明在皇帝面前一顿宣传,宁王受了功,对王阳明越看越满意。

张永本来和王阳明也不和,但是通过此事,他也认定了王阳明可堪大用。于是在张彬等人诬陷王阳明的时候,张永也费尽心力保住王阳明。

在皇帝论功的时候,王阳明却上书,想要辞官回家,他的友人不解,问他为何不在官场做出一番事业,更好的报效国家百姓呢?

王阳明回道:“埋没别人善举,偷占部下功劳,忘掉自己耻辱,这是造成灾祸的重大原因。我不接受赏赐,就是是为了避祸。”

有人便有江湖,不可能不遇到小人!

只要你妨碍的小人的利益,不管你是不是一个好人,都会遭受小人的发难,我们不但要勇于说“不”,更重要的是要讲究策略,不可以做以卵击石,或者玉碎瓦全无益之举

一定要做到此心不动,冷静的面对、客观分析当前情况,才不会被恐惧、愤怒、害羞、骄傲、嫉妒等情绪吓倒!

我们根据当前情况,做出最符合自己利益的判断与决定。也只有这样,才能在瞬息万变的斗争中真正看清事实,把握时机,做出正确的决定。也就是所谓的”此心不动,随机而动“的真谛!

面对小人,王阳明也做出了自己最完美的做法,王阳明作为一个读书人,本身还会打仗,人际关系处理得也非常好,就是他把他的哲学认知跟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能做有机结合出世我能研究学问,入世可以给自己谋求利益,至少可以明哲保身

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大家都知道“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最核心部分。

“知”是良知,是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

“行”是实践,不但是指你的具体行动,哪怕心一动,也是行了。

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传习录》

王阳明的“知”,是他的良知,拯救黎民百姓,避免生灵涂层。

王阳明的“行”,是“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这是也是王阳明最厉害的心学“武器”!

王阳明的心学,的确适合所有人都看一看,了解什么叫做“知行合一”之后,才能心静下来。

心不静,看到世界就是被自己心加工的过的,动就有点像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不可避免地犯一些低级错误,甚至滑向深渊。正如他给弟子讲道时说得那样:“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