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减产50%!土传病、根线虫屡治不绝?这个方法绝对管用!

 板桥胡同37号 2020-04-15

西瓜是徐州地区主栽瓜类经济作物之一,近几年种植面积为1.5万h㎡左右,栽培历史悠久,春季大棚栽培也有十几年的历史。西瓜主产区由于连年种植,导致土传病害枯萎病、根结线虫病发生面积大,为害程度重,轻者减产20%~30%,重者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严重影响西瓜的产量和品质,已经成为制约西瓜产业高效优质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生产安全、高产、高品质的西瓜产品势在必行。以化学防治为主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通过近几年的调查研究,初步摸清了徐州市早春大棚西瓜主要土传病害的发生种类和为害情况,并经过试验示范,逐步摸索出一套适合现代西瓜产业安全生产、行之有效的春季大棚西瓜土传病害的绿色防控技术。



1   症状


1.1   枯萎病

幼苗至成株期皆能发病,以结果期发病最重。徐州春季大棚西瓜主要在伸蔓至初花期开始发病,发病初期,病株茎蔓的基部叶片开始变黄,中午前后萎蔫,早晚尚能恢复正常,以后茎蔓的叶片从基部向顶端逐步蔓延变黄萎蔫,症状逐渐加重,数日后,植株慢慢枯死,一般叶片不脱落。

发病茎蔓基部褪绿,似水浸状,后期呈棕褐色、发软,常纵裂;有的病茎基部流出琥珀色胶状物,剖开病茎基部可见维管束变褐。发病重者全株枯死,枯死早的瓜秧坐不住瓜或结的瓜严重生长不良,没有食用价值;枯死晚的瓜秧生长势弱,结瓜小、品质差。也有的病株仅部分茎蔓发病枯死,其余生长正常的茎蔓上结的瓜基本能正常生长。

1.2   根结线虫病

主要发生于西瓜根部,以侧根及支根最易受害,一般地上部没有明显症状。根部受害后轻者侧根产生单个或多个较小瘤状根结,受害严重者主、侧根长出大量串珠状瘤状根结,整个根肿大、粗糙,呈不规则状。重病株地上部分生长衰弱,田间水分供应不足时,病株地上部在晴天中午前后常呈萎蔫状。



2   病原


2.1   枯萎病

由半知菌亚门镰孢属的西瓜尖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niweum)侵染所致。分生孢子梗聚集成垫状的分生孢子座,分生孢子有2种,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无色,两端稍尖,略弯曲,多细胞,1~5个分隔,多为3个分隔;小型分生孢子单细胞,卵圆形或椭圆形。菌丝中间或顶端可形成厚垣孢子,厚垣孢子圆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或有齿状突起,单生或串生,抗逆性强,能抵抗不良环境条件。

2.2   根结线虫病

主要是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雌雄异型。雌成虫固定寄生在根内,呈梨形或球形,前端尖,乳白色,解剖根结则肉眼可见线虫,雌虫的会阴花纹是该属分种的重要依据。雄虫呈线状,无色透明,尾稍钝圆,主要生活在根部附近的土壤中。卵长椭圆形、肾脏形,孵化后进入土壤中。2龄雌虫为侵染虫态,线状,无色透明,比雄虫要小得多。



3   发生规律


3.1   枯萎病

病菌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株残体中营腐生生活,厚垣孢子在土壤中可存活5~6年,有些病菌在土壤中可以存活10年以上,病菌经牲畜消化道排出后仍有生存能力。病菌在田间随灌溉水、昆虫活动、病残体堆沤的土杂肥等传播蔓延,种子也能带菌传播。

病菌可从根毛、幼根及伤口侵入,病菌侵入后,先在寄主表皮及皮下组织内扩展,然后进入维管束发育,阻塞导管,引起叶片变黄,植株萎蔫枯死。病害发生与温、湿度关系密切。土壤温度在28℃时最易发病,土温低于21℃或高于33℃,发病则轻。

灌溉后大棚内湿度过大,土壤板结,或棚内干旱西瓜长势弱,有利于病害发生。该病为土传病害,连作年限长的实生苗西瓜发病重,根结线虫病、地下害虫发生重的田块,枯萎病发生加重。

3.2   根结线虫病

根结线虫多在5~30cm土层内生存,以成虫或卵在病根残体内或以幼虫在土壤中越冬。第2年越冬幼虫或由越冬卵孵化的幼虫,在土壤中移动伺机侵入寄主根系,定居在根内生长发育,刺激细胞膨胀、增生,形成根瘤。南方根结线虫生长最适宜土温25~30℃,土壤持水量40%左右,高于40℃、低于5℃都很少活动,致死温度55℃。

在干燥或过湿土壤中,活动受限,发病地如持续淹水4个月,可使土中根结线虫全部死亡。根结线虫为好气性,地势高燥、质地疏松、含盐量低且呈中性的砂质土壤,适宜根结线虫活动,因而易发病,而这种土壤条件正适合西瓜的生长发育。西瓜主产区由于重茬种植,加之土壤条件适宜,导致根结线虫病发生较重。



4   绿色防控技术


4.1   农业生态调控技术

①选用良种良田,加强田间管理   

精选抗病种子,播种前选择晴天晾晒1~2天,种子要经55℃温水浸种15分钟;选用无病苗床,用无病新土或风化的河泥作苗床;合理施肥,加强苗床管理,培育健苗。移栽大田选择土壤肥沃的砂壤土或两合土无病田块,测土配方施肥,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②轮作换茬   

与禾本科作物或葱蒜类蔬菜实行5年以上轮作。有条件的地方最好和水稻轮作。

③清洁田园   

清除田间病株、病残体及周边杂草,集中处理;深翻土地破坏病虫越冬场所,减少病虫基数。

④调节棚内温湿度   

大棚设施栽培,田间小气候是决定土传病害发生轻重的一个重要因素。浇足定植水,缓苗期间不浇水,浇水采取膜下滴灌,忌大水漫灌,通过通风调节温湿度。

⑤及时拔除病株   

大棚内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带出田外集中处理。病株周围滴管出水口应密封,以免滴灌时病菌随水流传播蔓延。

⑥嫁接育苗   

一般采用插接法。选用抗土传病害且对西瓜品质影响较小的白籽南瓜作砧木,只要彻底断掉西瓜根,瓜苗定植时,不使嫁接伤口部位与土壤接触,可有效防止土传病害的发生。嫁接苗根系发达,吸收力强,植株生长旺盛,抗病能力强,增产效果显著。重茬地块定植嫁接苗,能有效解决土传病害发生重的问题,但嫁接西瓜的口感和品质有所下降。

4.2   高温闷棚

土传病害重的大棚可在早春西瓜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体,在夏季7~8月高温季节结合整地,将鸡粪及土杂肥一并施入土内,灌满水后盖好地膜并压实,密闭棚室30天左右,闷棚后通风换气,调节土壤湿度,疏松土壤后即可种植其他非寄主作物。

4.3   植物免疫诱导技术

可用氨基寡糖素处理种子,待苗出齐后,再用5%氨基寡糖素溶液喷洒,共喷2~3遍。

4.4   生物防治技术

①菌剂营养钵育苗   

通过试验示范,用含有微生物活性菌肥的无纺布营养钵育苗,与常规营养钵育苗相比,实生苗西瓜定植后,可推迟土传病害发生15天左右,并有效减轻病害发生程度。

②土壤处理   

定植时可选用枯草芽孢杆菌(有效成分100亿个/g)200~250g/667 ㎡等生物活性菌剂穴施,与土壤充分混合均匀后移栽,禁止菌剂与西瓜根系直接接触;定植后于西瓜伸蔓期和膨大期用稀释后的生物活性菌剂膜下滴灌,可有效改良土壤,推迟枯萎病等土传病害的发生,减轻病害发生程度,一定程度提高西瓜的产量和品质。生物活性菌剂不能与化学杀菌剂同时使用,要间隔一定时间使用。

4.5   化学防治    

①棚室消毒   

西瓜定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对棚室、地面、棚顶、墙面及农具等喷雾消毒。

②定植前土壤处理   

对重茬年限长,土传病害发生严重的大棚,于定植前旋耕整地,调节土壤湿度,以手捏土能成团,1m高空掉地后能散开为标准。每667㎡用98%棉隆微粒剂20~25kg,均匀撒施,旋耕均匀后盖塑料薄膜,密封熏蒸7~15天,揭膜后通风7~10天,若气温偏低,则适当延长通风时间。此举可有效预防土传病害。

③定植时撒施   

a.枯萎病。

定植时每667㎡用0.1%噁霉灵颗粒剂35~40kg均匀撒施在畦面上,深耙与土混匀后移栽西瓜苗。注意西瓜苗根部不能与药剂直接接触,以免产生药害。

b.根结线虫病。

定植时每667㎡用10%噻唑膦颗粒剂3~4kg与细土50kg混匀后均匀撒施在畦面上,深耙与土混匀后移栽西瓜苗。注意西瓜苗根部不能与药剂直接接触,以免产生药害。

④枯萎病发病初期  

用56%甲硫·噁霉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1%申嗪霉素悬浮剂500~1000倍液或98%噁霉灵可湿性粉剂2000~24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100mL,交替轮换用药,每隔10天左右灌1次,连续灌2~3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