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腕下雕墨韵 胸中铸字意

 新用户03377162 2020-04-15
曾来德,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书法篆刻院执行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馆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客座教授,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奖专家,文化部优秀专家,国家一级美术师。

今天很高兴,我收到了来德兄寄来的"江南画荷人"题签的字和《曾来德艺术自述》、《中华书画家》三部画册赠书,感谢,珍存问好。

有人说书法不可设计,可是在曾来德的书法里面,处处看到他的经营和设计的理念。我们今天看他的作品,已经不能以传统意义上的书法来看待。他与众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他思考传统、反思传统,这是他对当前书法的最大贡献。

曾先生是一个思考型的艺术家。在虚和实里面,他取了虚;在侧和正里面,他取了侧;在线和面里,他取了面。他的艺术创作是原创的,是个性的。

来德书法基本上是以中锋为主,他是以侧锋、偏锋、破锋为主。他的用墨,虚的地方比较多。他的个性风格非常强,这也就是他作为一个艺术家的独立性。

他的作品以惊世骇俗的用笔、用墨和构图突破常规,具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和审美张力,成为现代派书法的代表之一。

他的艺术创作既不是伪现代,更不是伪古典。他这一系列的作品,将汉字的书写唤醒了,其重要原因就在于成功进入侧势,这可以称得上“世人奇迹”吧!所以窃以为"曾来德是以大胆探索现代书法并取得重要成就而著称的当代书法大家。"

我们会发现,书法这种看似简单的汉字笔画和线条,处处与中国的一些哲学概念有联系,比如“形”“神”“气”“韵”“理”“法”,在书法中都可以清楚地看到,像对字形与神采的考虑,对气韵生动的追求等。
如此,我们就可以知道,中国的书法是怎样关乎着中国文化的命运,而一个个书写者的书法造诣,又是怎样关乎他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中国古代,没有专业的书法家,只有文人,而文人往往是各项修养齐备的,他们一生中都在广泛涉猎,上下求索,文学、绘画、历史、哲学、天文、地理,无不精通,甚至还要文武兼备,能够治国理政。

所以,中国的文化有无限的潜力,它可以延伸出很多美妙无比的内容。一方面需要我们的文化自信,另一方面也需要运用正确的方式和手段来实现书法的创新。中国文化走向西方不是不可能,关键取决于寻找到探索的方向,而这种寻找要扎根于传统,溯本归源深入探索,绝非一蹴而就。也只有如此,才能够发展出真正长远、有益的,立足于世界、面向未来的艺术形式。对来德来说,他最大的意义不是他的创作,而是他以现有的姿态在书法界的存在。可以说他是中国现代书法大家,中国前卫书法大家,没有人能取代他。

曾来德完全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家,他不会甘于别人漠视他和他的书法的存在,而是尽一切可能将自己的观念散布到社会上去,用自己的作品来影响观众或读者。曾来德既要吃“传统”的饭,又要砸“传统”的锅!从这一角度来看,曾来德或许更多的是个牺牲者,他是在为当今整个书法境遇的改善而献身。

经常有人说,书法是中国艺术的核心,是核心的核心。这样说对不对呢?一定程度上是有道理的。因为这一近乎完美的艺术形式逾千年而活力不衰,它所具有的精神引领和指导作用,早已体现在了它伟大传统性当中,无论从其哲理的深刻、审美的丰饶,还是人文精神的厚重来看,它都表征着中国古老文化的博大精深,是一种不可磨灭的伟大符号和标记。

曾来德是以大胆探索现代书法并取得重要成就而著称的当代书法家。他的创作延续了晚清以来的碑学传统,以民间书法为取法资源,同时吸收西方视觉艺术构成理论和日本现代派书法的创作理念,试图以书法造型艺术表达当代人的审美体验与追求。他的作品以惊世骇俗的用笔、用墨和构图突破常规,具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和审美张力,成为现代派书法的代表之一。

中国文化所独具的美丽精神,正是在墨的纷繁内涵中展现的。曾来徳先生能把艺术特质领域下巧妙地和合:书与诗的邂逅,或文或书或画皆一母所生,用心用情均一色成诗,即使海阔天空,也能风筝不断线,精神线索如影随形。他以独特的艺术视角、丰富的艺术语言,更是让人耳目一新。当然,见仁见智见巧见拙,当有读者体会。

所以,在观察作品时,我不仅关注“新”,更关注它的实质和意义。对待曾来德的创作,也是如此。

我与曾来德相识,已有近十年时间。在我的心目中,曾来德似乎永远是那么精力充沛,那么不屑于小制作,那么“说到做到”。因此,在他的身上,我更多地看到了成功。曾来德,似乎生来就是为了搞大制作、追求大场面的,因此不论他的作品或本人,常有一种先声夺人的感觉。

江南画荷人家、独立艺评人陆建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