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01 生命的最高境界,就是一个“给”字 “儿子,你不在爸爸的身边,但你种下的花儿却留了下来。我的好孩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 如果你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像鲜花啦,好的思想啦,还有对你的美好回忆啦,那你的生活该是多么愉快啊! 那时候,你会感到所有人都需要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更愉快。” 正如两个故事所言,“给”贯穿了你我的生命,贯穿了人与人之间的往来。 巴金说:“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 学会“给”,是我们一生的必修之课。人与人之间,更是一个“给”字的维持和联系。 02 为什么要“给”? 人因为付出而获得快乐,学会给予,我们就能获得幸福。懂得付出的人,才能有更多的回报。 早前在网上,有一则小故事火了。 有个贫穷的人去问佛祖:“我为什么这么穷呢?”,佛祖说:“那是因为你没有学会给予。” 贫穷的人问道:“我一贫如洗,身无外物,有什么能给予的呢?” 佛祖说:“一无所有也能给予他人七样东西: 颜施,即微笑处事;言施,鼓励赞美安慰的话;心施,敞开心扉对人和蔼;眼施,善义眼光给予别人;身施,以行动帮助别人;座施,谦让座位;房施,有容人之心。” 就像文学家歌德说:“若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就得献给世界创造价值。”同样的,我们想要收获,就必须先付出,没有给予,又怎么能得到自己期许的东西呢? 03 如何做到“给”? 想要得到,就先学会“给”。如何能做到“给”呢?不妨看看下面的方法。 1.给他人掌声 每个人都希望听到来自他人的掌声。掌声是一种鼓励,更是一种认可。 一对在国外旅行的朋友看到一个街头卖艺者,卖艺者的钢琴弹得十分流畅,琴声优美动听,令不少行人停驻,沉醉其中。 曲毕,周围的人都向他的钱兜里丢钱,有些金额面额还不小。短短时间,钱兜就满了,但卖艺者的脸上并没有看到一丝高兴。 旅行者奇怪地低语道:“他都赚到了不少的钱为什么看上去却一点也不快乐?”同行的朋友说:“兴许少了掌声吧,让我们给他鼓鼓掌吧。” 说着就鼓起掌来,上前丢钱的人也都纷纷跟着鼓起了掌。果然,卖艺者的嘴角慢慢上扬,最后他高兴地笑了起来,眼睛还闪着泪光。 卖艺人虽然流落街头,却要靠着弹琴获取一些金钱,他也许更希望得到路人的掌声作为肯定:他是因为弹得好,大家才掏钱给他的。 学会为他人喝彩,因为那能给人一种生活的东西,给人一种生活的信心。别吝啬你的掌声,一个赞扬胜过千金。 2.给他人面子 中国人最讲究的就是面子。人人都好面子,常给人面子,是聪明人的做法。 《圣经 · 马太福音》一书中有这么一句话:“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 人与人之间的往来,学会给人留面子是最重要的。不要把话说绝对,也不要当中揭人短,最后让自己陷入不必要的困境中。 每个人心里都装着虚荣心与自尊感,很多人总是在生活中喜欢扫了他人的兴致,当众使人难堪,以至于最后撕破脸皮。 任何时候,都要学会给对方一个体面的台阶。老话讲“看破不说破,面子上好过”正是如此。 3.给他人理解 著名的文学家胡适先生曾在《容忍与自由》里说:“我们若想别人容忍谅解我们的见解,我们必须先养成能够容忍谅解别人的见解的度量。” 说白了,就是想要他人理解自己,就要先做到理解他人。 据说在古代,有一个人请他的盲人朋友到家里吃饭。等饭局结束已经是晚上了,于是他便给盲人朋友准备了一个灯笼。 然而他的盲人朋友却不高兴了,说我本来就看不见,你给我准备灯笼是在戏弄我吗? 那个人说道:“你是我的朋友,我会戏弄你吗?正因为你看不见,我才要给你准备一个灯笼,这样你回家的路上,别人就可以看见你,不会撞到你了。” 在没有理解他人的情况下,说出令他人伤心的话,很可能会让一段珍贵的友情破碎。多一份理解,才能多一份感动;多一份理解,才能多一份暖心。 不管是对他人行为的误解,还是平日里对他人感到不解,先别急着判断,别急着下结论,试图理解他人的做法,也是一种善举。 4.给他人帮助 俗话说得好:“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美国文学家爱默生说:“人生最美丽的补偿之一,就是人们真诚地帮助别人之后,同时也帮助了自己。” 听过一则短故事。一位求职者在面试的办公大楼里,帮助一个打扫卫生的人撑起了快要倒下的垃圾桶,面试的时候,发现面试他的老板正是那位他帮忙的人。最后,他毫无疑问通过了面试。 不要吝啬对他人的帮助,不经意间的一个帮忙,兴许就是为别人搬开一颗绊脚石,却为自己铺就一条后路。 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他人是一门学问,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境界。 一个能做到尊重他人的人,也会得到相应的尊重。人与人之间的来往,是一个相互尊重的过程。 当一个人落难时,别去落井下石; 当一个人胜利时,我们应当真心喝彩; 当一个人高兴时,别故意去扫兴; … 从小事上就懂得尊重他人的人,也必定很受他人的欢迎与喜爱。 没有人生来就是完美的,我们没有理由站在最高处去审视别人的一切,也没有资格去不屑一顾地伤及他人尊严,只有学会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6.给他人感激 老话讲:“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学会感激,便是学会感恩。 学会感恩父母。是他们给了你生命,为你背负了生活的苦难,使你有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学会感恩妻子和孩子。是他们给了你陪伴,有了他们的鼓励和温暖,使你有了前进的动力和勇敢。 学会感恩老师。是他们让你拥有丰富的学识,带你畅游在知识的世界,使你有了跨越障碍的阶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