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家天子成名史(四)

 苏家酒窖 2020-04-15
关注我,让我成为你的专属小太阳吧

汉家天子成名史(四)



想必各位都听说过鸿门宴,但你知道鸿门宴具体发生了什么吗?鸿门宴上,每个人异常的举措背后究竟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别着急,今天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鸿门宴,小编特意请到了当年一起参加鸿门宴的主人公们,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吧。

当当当,第一位接受采访的就是我们的汉高祖刘邦。

小编:请问您还记得当年发生的事吗?

汉高祖:这个忘不了啊。头天晚上张良就和说我了,你说这可怎么办啊?张良又问我打得过项羽的军队吗。这还用想吗?指定打不过啊,你说这可怎么办是好啊。好在我有张良,他之前救过项伯的命,我就和项伯结为亲家了。

 

△刘邦口头禅

小编:您刚才不是还担心吗?怎么现在就结为亲家了?

汉高祖:诶呀,你这就不懂了。多个人,多条路子。但这还不够啊,明天项羽万一六亲不认,这可怎么办啊。好在我有张良,他让我明天跟项羽说咸阳城内的东西我一点没动,就是为了等项羽来。

小编:老爷子,您跟一个二十多岁的后生低头真是能屈能伸。

汉高祖:诶呀,你这就不懂了。成大事者,要能屈屈屈屈屈屈能伸。年轻人,世上哪有这么多能伸的时候。哎,没想到啊,范增想在宴会上杀了我,你说这可怎么办啊。好在我有张良,他让我先逃了出去,自己顶替我留在了宴会内。

小编:感谢您的配合,您可以先休息一下。张良可以说是刘·十万个怎么办·邦的答案书,那么接下来我们有请军师张良,看看张良是如何智取鸿门宴。

△鸿门宴

张良:我能智取鸿门宴多是源自沛公的信任,还有项伯提前通知。至于为何笃定项羽能够不杀沛公,道理很简单。项羽是个年轻人,一路以来战无不胜。对于主动低头的弱者,他不屑于攻击,反倒是遇强则强。既然如此,那我们为何不趁机反其道而行。顺从项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提前同项伯示好,项伯又有意交好。便是宴会上真有差池,项伯也能护住沛公一二。

 

△鸿门宴

谋臣之所以称“谋”,就是在于抓住人的心理与其背后的利害关系。世人称我为谋圣,说我能通天地算未来,这是高抬我。谋臣所做的事情是抓住一丝一毫的线索就不再放手,如此才能掌控全局,鸿门宴不过是抓住项羽的短板。年轻人总归是年轻气盛,更何况还是一个战功累累的年轻人。

项羽年少成名,力能扛鼎。他一路走来,靠得就是天赋,直觉和骄傲。项梁在时,项羽只需要考虑如何带兵打胜仗。项梁不在,楚怀王不愿做傀儡皇帝夺了项羽的兵权,还用宋义压了项羽一头。在范增的谋策下,项羽杀宋义,夺兵权。如果说之前,项羽还对皇权有所顾忌,如今便是“天下之大,唯他独大”。项梁一死,牵着项羽的绳子就断了。项羽眼下飞得有多高,将来摔得就会有多惨。

 

△力能扛鼎

皇权他都不放在眼里,难道会听信别人的反话。如此一来,项羽不过是“有勇无谋”的躯壳。想掌控项羽犹如登蜀道,可若仅仅是从他手下逃脱则太过容易。项羽的眼界太高,高到看不见脚下的虫蚁。这就是为何,我笃定只要沛公服软,项羽就会在宴会上留沛公一命。

小编:不愧是你啊良哥,辛苦您了。但我还是好奇为什么项伯会来帮您。接下来就让我们请项伯上来聊一聊。

 

△项伯护刘邦

项伯:咳,这个当年为什么连夜告诉张良,是因为当年张良曾经救过我一命。

小编:如果只是报恩,为何还要与刘邦结为亲家?

项伯:咳,这不是盛情难却。况且,项羽这孩子别人不知道他什么样,我还不知道吗?他是我哥一手带大的,这孩子啊,能做个霸王,做不了帝王。平乱世他是一把好手,但要是真的安邦定国他做不来。况且,这孩子才二十出头,年轻哟。我反倒是看好沛公,成帝王者得听得进去话。我和沛公结亲家,这也算是多个后路吧。

 

△项羽白描

小编:但说了这么多,这事还是对项羽不利。

项伯:哼,项羽又不重视我。在楚军阵营中,我哥在的时候要听我哥的,如今我哥不在了,还要听一个小孩的命令。项羽看不见我的才能,自然会有人看到。年轻人啊,这是战争,这里没有亲情,只有利害。若是项羽肯重用我,我又何苦至此?难道我会忍心害自己的亲侄子?

小编:害,瞧您这话说的,这我可不敢说,谁知道您怎么想的。总之,辛苦您了。大家都知道项羽摆设鸿门宴是因为曹无伤告密,那好端端的,为什么曹无伤要告密呢?我们来听听他是怎么想的。

曹无伤:我能怎么想。咱啥也不敢说,啥也不敢问。

 

小编:好家伙,您这还不敢说呢,您再多说点就能改写历史了。

曹无伤: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项羽会相信我说刘邦成王的话,我不知道张良也有计策相对;我单知道项羽可能禁不住刘邦的诱惑,我不知道他这么轻易就把我供出去了;我单知道刘邦的武力值比不过项羽,我不知道项羽除了武力值什么都没有。我真傻,真的......

小编:得嘞,您也好好休息吧。一臣侍二主本就是以身犯险,奈何你又没能择良主,判主的那一刻就应该明白自己的下场。

小编:好啦,本期的《汉朝访谈》到这里就结束了。

鸿门宴看起来是项羽与刘邦之间的比拼,实际上是谋臣的交锋。谋士之间的厮杀,走一步要看百步,项伯率先入网让张良抢占先机。即使在宴会上范增数目项羽,举起手中的玉珏示意项羽杀掉刘邦,项羽也不会对示弱者下手。而曹无伤与项伯同为告密者,也让我们看到了战争面前没有亲情,战争背后是恒久的利害关系。

在错综复杂的利害网络之下,走错就如同曹无伤,走对就如同项伯。但站在历史洪流中,谁能看得清成王败寇,不过是狡兔三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