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电视剧,由张开宙执导,朱朱编剧,王凯、江疏影、任敏、杨玏、边程、叶祖新、喻恩泰、王楚然、刘钧等主演。 《清平乐》电视剧,以宋朝为背景,以宋仁宗的一生为线索,在风起云涌的朝堂之事与剪不断理还乱的儿女情长之间,还原了一个复杂而真实的宋仁宗,剧情精彩让人大饱眼福。 关于宋朝,在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等方面,都有许多独特之处。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影响最深远的要数宋词了。 没有宋词就不是宋朝。北宋九皇,南宋九帝,虽然饱受战乱与围剿,却建国320年,成就了中国古典文化的复兴,苏轼、李清照、辛弃疾、欧阳修、陆游等文学名家,如烟花绽放在宋朝的夜空。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辛弃疾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些情感鲜明的宋代诗词,是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文明、大汉民族与游牧民族交锋的背景下形成的文化奇葩,催生了多样、多元、多彩的中华诗词,建构了共生、共荣、共享的中国文化。 宋词是宋代盛行的一种文学体裁,标志着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宋朝常用的词牌约100个,今天我们就讲讲与电视剧名称一样的词牌清平乐。 清平乐,原是教坊曲,后用作词调名。调名来源有三种说法:一是取自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二是是李白作应制《清平乐》三首,非常有名,后人用来作词调名。三是杨宪益在《零墨新笺》中所说:“此曲乃南诏乐,因官得名;李白之有其词,犹之有《菩萨蛮》辞也。” 现存最早的《清平乐》词,是李白所作的应制《清平乐》五首。自从李白以《清平乐》作词之后,后世不断有词人进行创作,使其成为了广受欢迎的词调。以此调作词最多者,是北宋词人毛滂,共20首。其他著名词人中,晏几道作了18首,辛弃疾作了16首,元好问作了14首,纳兰性德作了12首。另外,晏殊、柳永、苏轼、李清照、贺铸等著名词人皆有《清平乐》词传世。 纵观词牌《清平乐》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清平乐》创作伊始,内容多伤春惜别、男女恋情,感情比较低沉,词风婉约。到了宋代,《清平乐》这一词调在晏几道、李清照等婉约派词人的笔下,沿袭了它的原有面貌。但是,随着苏轼、辛弃疾等豪放派词人的出现,受其词风影响,使用范围不断发生变化,感情基调也由低沉逐渐转向高亢。历经唐、宋、元、明、清各代的发展,其描写的内容与声情更加丰富。 《清平乐》 --唐·李白 禁闱秋夜,月探金窗罅。玉帐鸳鸯喷兰麝,时落银灯香灺。 女伴莫话孤眠,六宫罗绮三千。一笑皆生百媚,宸衷教在谁边? 《清平乐》 --南唐·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秋词》 --宋·苏轼 清淮浊汴,更在江西岸。红旆到时黄叶乱,霜入梁王故苑。 秋原何处携壶,停骖访古踟蹰。双庙遗风尚在,漆园傲吏应无。 《清平乐》 --宋·晏殊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清平乐》 --宋·晏几道 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清平乐》 --宋·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清平乐》 --宋·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这些清平乐名篇佳作,你最喜欢哪一首?敬请留言,欢迎分享! |
|
来自: 苏超灵1fdhfhsx > 《经典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