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瀚章(1821-1899年),字筱泉,一作小泉,晚年自号钝叟。安徽合肥磨店乡(今属肥东县)人。其父李文安,曾官刑部郎中,与曾国藩为戊戌(道光十八年,1838年)同年。文安有六子,李瀚章居长,李鸿章居次,以下依次为鹤章、蕴章、凤章、昭庆。李瀚章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以拔贡朝考出曾国藩门下,初为湖南知县。及曾国藩建湘军之初,即奏调瀚章至江西南昌综理粮秣。咸丰七年(1857年),曾国藩奔父丧回籍,李瀚章相继回合肥守制。后一年,曾国藩奉旨复出督师,仍召李瀚章回南昌总核粮台报销。李瀚章遂偕其母、弟辈移家于南昌。 官至两广总督。 贪官也要慢慢历练,不断成熟,调任两广总督後,李瀚章便摒弃了“如盗贼然”的风格,走上“取之有道”的“正路”。其时,广东巡抚是满洲人刚毅,背景深,後台硬,“任官多自专”——买官卖官最具效益——李瀚章不敢得罪他,无奈,只得退而求其次,“尽鬻(售)各武职”。某年,李瀚章生日,有杨某者送礼金一万两;杨某,原系李鸿章家厨子,“积军功保至提督”,然徒有空衔,并无实任,听说李家大老爷可安排补缺,赶紧凑足银子到广州来“跑官”。李瀚章二话不说,给他补了个钦防统领。杨某到任,一打听,此职月薪不过三百,且无油水;欲收回投资,至少在三年以外,回报率如此之低,早知道做什么官啊!杨某跑到督府诉苦,李瀚章一听,骂了声“蠢材”,便不理他,令门丁去开导。门丁将他叫到一旁,说:“大老爷让你做官,可没说让你靠薪水生活。你手下不有那么多管带之职么?我告诉你,如今想作管带的人可海了去了。你那榆木脑袋就不能开开窍?”杨某一听,大彻大悟,回营,便将现有管带全部开革,所有空缺职位“竞标”上岗。不幾天工夫,不但收回成本,还净赚三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