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6氪领读:如何快速提升阅读速度?

 昵称535749 2020-04-15

36氪领读 · 2小时前

关于阅读,我似乎找到感觉了。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敏捷力”(ID:min_jie_li),作者:敏捷力,36氪经授权发布。

01 

前两年,做年度目标的时候,我都会加上一条,每年读50本书,大概就是每周一本的样子。

不过从来没有真正读完这么多过,后来干脆觉得这对我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今年就没定这目标。连之前买的一本《如何阅读一本书》也被束之高阁。

但说来奇怪,这段时间为了写历史相关的文章,需要快速的从不同的视野、角度同时读好几本一样主题的书,突然找到了快速阅读的感觉,不光快速而且有效。

为了印证这种想法,我开始读《如何阅读一本书》,惊奇的发现,里边的描述和我最近的经验,有相当重合的地方。当然,通过阅读这本书,还进一步补充完善了之前没有想到的地方。

我边看,边实践,读完这本书,我查了一下只花了1个小时33分钟。按我原来的估算,我读完这本书大概需要准备两周的时间,而且大概率中间会中断,读不下去了。

对于这种转变,我还是比较惊喜的,阅读确实有章可循。

我把它梳理了一下。

02 

我做的第一件事是排除干扰。

我们都听说过,前几年网上批评“中国人阅读率低,地铁上全是刷手机的,欧美地铁上人手一本书”,后来我们都知道了原因,那是因为欧美国家地铁修的早,信号差,现在信号好了,也跟咱一个德性,人手一部手机。

对于阅读来说,手机就是一种干扰。当然,我也没打算把手机扔了,我查了下,哪些APP占据了我大部分时间,我把一些时间黑洞性质的,成瘾APP都卸载了。

从客观上,使得读书的干扰源不至于太过强烈,没法对抗。

我做的第二件事,是把读纸质书,改为了读电子书。

之前,我也在网上看过很多关于两者的比较,之前选的是纸质的。但是通过我自身的实际效果来看,我切到了全部读电子书。

在我看来,纸质书最大的不便之处是携带不方便,不能随时随地。这增加了阅读门槛,有些事情,一旦门槛高了一点点,就会迟迟不想启动,这有时候是致命的。

另外,现在微信读书的体验越来越好了,里边也能找到大部分想读的书,再配上了得到电子书包年,基本上一网打尽,实在都找不到的,再考虑买纸质书。

我做的第三件事,是不再拜读。

之前觉得每本书,都应该从前到后全部读完,最好一字不落。这其实是最需要改变的。

世上的书,大部分不值得精读,70%的书略读即可,翻翻目录挑自己感兴趣的,有帮助的内容读。

20%的书,可以通读,抓到重点,把脉住骨架,但对每章节的阅读速度,也不用一样,有些可以一目十行,脑子是图像识别,比眼睛快,这个可以通过中间指扫法训练。

只有不到10%的书,可以用来精读,甚至反复阅读。

随着读的书越来越多,会慢慢发现很多书的道理相近,或者跟自己的经验非常重合,这样就可以快速略读或者跳过这部分内容。

有些书,可能只有一个章节,甚至只有一句话对提升自己的理解力是有帮助的,略读找到这句话,这本书就没有必要一定读完了。

第四件事,是主题阅读。

明确自己的阅读动机,主动阅读。比如,我想写一篇关于战争的文章,那么我就会找到这一主题的好几本书来读,虽然是同一件事情,但有从苏联角度描述的,有从中国角度描述的,也有从美国角度描述的,还有老兵的口述材料等。

但这几本书,并不是每一本都要读完,可能选一本为主,其余为辅,或者只看几本里跟主题相关的章节。比如,关于战争的书,我是想从各个角度看同一件事情,力求还原客观。

这在《如何一本书》里,被称为第四层的阅读,属于层次最高的一种。

03 

如何让阅读更有效果。

有一种很管用的方法:why-what-how。

why:阅读的时候,搞清楚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本书,主要想传达什么东西,用一两句话说出来。

这里要注意,是一定要说出来,并不是自己感觉知道,感觉知道而说(或写)不出来,其实是没有真正理解。

比如对于《如何阅读一本书》,传达的就是,如何快速、有效的分类、分层的阅读。

what:把书的骨架梳理出来。这样整本书的脉络也就清晰了。

how:逆向推演这本书是如何在这个骨架上,添加血肉,把这本书写出来的。其实写作的过程就是,先搭建骨架,再填充血肉,最后赋予灵魂的一个过程。

通过why-what-how,这本书基本上可算做吃透了。

当然并不是所有书都需要这么读,书籍大体分三类,消遣娱乐、获取资讯、增进理解力。

前两种并不需要什么方法,基本上只要感兴趣的自然而然就能读下去,但这两类阅读,对提升自己帮助不大,如果觉得长期阅读内心没有充实感,反而很虚,就要停一停了。

以上就是我最近对阅读感悟,我个人觉得对自己很有帮助。

甚至于,在大幅度提升了阅读速度之后,因为阅读速度快,输入的知识密度变高,体会到了读书的兴趣,反而不需要刻意,就自然而然的挤占了原本用来刷手机的时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