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为圣人改一字 ——《论语》“吾与点也”的真相和正能量的孔夫子

 薄会申 2020-04-15

“孔子著《春秋》,乱臣贼子惧”。《春秋》开篇《郑伯克段于鄢》,一个“克”字就让郑伯杀害弟弟的不义之举流传后世,所以说孔子讲究炼字,他讲的道理一定是言简意赅。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他讲道理的方式也一定是直来直去通俗易懂。那么,当我们感觉到孔子为一件事情花费了过多的口舌,又或者感觉到他把道理讲得深奥难懂、需要学者反复阐述才能听得明白,那就先要怀疑那些学者,是不是他们自己误会了孔子的本意而在忽悠我们。

一、《论语》中叙事最完整的一幕

《论语》记载的是孔子语录,充分体现了惜墨如金的叙事特点。但是其《先进第十一》一章,却罕见的不惜浓墨重彩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这就是入选中学课本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这段文字记载了什么事儿呢?关于这段文字的解释,定论已久,古人今人没有差别,从“汉辞网”上随意找来一篇翻译文字,是这样说的: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你们不要因为我(年纪大一点就不说了)。你们平时总在说:‘没有人知道我呀!’如果有人知道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办呢?”

子路不加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常受外国军队的侵犯,加上内部又有饥荒,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的功夫,我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孔子又问:“冉求,你怎么样?”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得另请高明了。”

孔子又问:“公西赤,你怎么样?”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够做到,只是愿意学习。在宗庙祭祀的事务中,或者在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时,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孔子又问:“曾点,你怎么样?”这时曾点弹瑟的声音逐渐稀疏了,接着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子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位的才能不一样呀!”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点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青少年,到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儿回来。”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点的想法呀!”

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都出去了,曾皙留在后面。

曾皙问:“他们三位的话怎么样?”孔子答:“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皙问:“您为什么笑仲由呢?”孔子答:“治理国家要讲究礼让,可是他说话却一点也不谦让,所以我笑他。”曾皙问:“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吗?”孔子答:“哪里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呢?”曾皙问:“公西赤所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孔子答:“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讲的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赤只能做个小小的赞礼人,那谁能去做大的赞礼人呢?”

译文中尽管个别字的翻译可能有些不严谨(例:侍坐,被侍坐者坐着,侍坐者没有资格坐着,只能站着。可参考侍寝),但这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所以在这里对译文的要求很简单:基本原则不走样儿就行。

四个弟子之中,老师对曾皙当场点赞,而对其他三个则未置可否,如果不是曾皙主动询问,我们甚至不知道孔子对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观点的看法。而曾皙的志向,是希望能带上几个朋友游山玩水,顺便还要再带上几个小小子小姑娘享受生活 (童子有男童有女童,非是特指男童,如果一定认为曾皙只要男童,那就把曾皙想得太变态了) 。

孔子为这样的人生志向点赞,不是一个让人困惑的地方吗?

二、千载罕见的众口一词

不但如此,在对曾点赞叹有加这一点,古今儒家大咖更是出乎意料地达到了高度统一。下面列出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大师,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

——而其(曾皙)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隐然自见于言外。视三子之规规于事为之末者,其气象不侔矣,故夫子叹息而深许之。(朱熹语,选自《论语朱熹集注》)

——孔子与点,盖与圣人之志同,便是尧、舜气象也。诚异三子者之撰,特行有不掩焉耳,此所谓狂也。三子皆欲得国而治之,故夫子不取。……孔子之志,……使万物莫不遂其性。曾点知之,故孔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朱子语类》载程颐语)

——以此章观之,圣人何等宽洪包含气象。且为师者问志于群弟子,三子皆整顿以对,至于曾点,飘飘然不看那三子在眼,自去鼓起瑟来,何等狂态;及至言志,又不对师之问目,都是狂言。设在伊川,或斥骂起来了。圣人乃复称许他,何等气象。(王阳明语,选自《传习录》徐爱著)

——其中孔子与曾点的一段话,可以说进入了最高潮,师生之间,说出了完美人生的憧憬。……子路等人的抱负思想很了不起,但总离不开自我英雄主义,……但曾皙就不同了,同样希求大同之世,但成功不必在我,而着重于文教方面,真正说中了孔子的心事,所以孔子感叹:“吾与点也。”(南怀瑾《论语别裁》)

——因为前三位同学的志向都是有条件的,要看别人给不给你机会。……但曾点不一样,他的志向是配合天时、地利、人和,随遇而安,自得其乐。……看上去似乎是以无志为志,其实却可以因时因地而制宜,在平凡的生活中品味生命的美感,人生亦因此立于不败之地。(傅佩荣《国学的天空》)

一段抒情畅想曲,让曾皙几乎成了圣人思想的代言人,这个故事功莫大焉。孔子的一声赞叹,让提倡心学否定理学的王阳明,也和朱熹“心有戚戚焉”,这真是学术界少有的和谐景象,估计孔子地下有知,也会九泉含笑。而到了现代,更有“曾子研究会”的研究者,据此一段师生对话,创造性地提出了“诗意的孔子”这样一个足以傲视古今的结论。

笛卡尔说:“怀疑是理性的始祖。”一切都要怀疑,除了怀疑本身。真理正是因为经受住了岁月的磨砺,才愈发显得弥足珍贵。

仔细分析这些大咖们对曾皙的赞叹,却发现只有一个目的,他们找出的各种千奇百怪的理由,就是为了证明孔子的点赞是正确的。孔子的赞叹之声,一出台就赢得了万世掌声,这本身就是一个极不正常的现象。

难道孔子的赞叹声里还会有其他的含义?

三、喟叹声里的喜怒哀乐

参看原文,孔子是“喟然叹曰”,因为后面的一句“吾与点也”,后人据此认为孔子的喟叹表达的是对曾皙的赞扬。

一个人发出喟叹之声,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感情呢?我们先看看“喟叹”二字的含义。

“喟,大息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长出一口气,是为了排解心中的忧伤。“叹”的古字有两个,“嘆”和“歎”。“嘆,吞歎也,近于哀。”“歎,吟也,近于喜。”《论语》中的“喟然歎曰”,写的是后面一个,也就是说叹息声中有欢欣之意,这就是人们认为孔子赞叹曾皙的理由。(本段据段玉裁注《说文解字》)

《礼记·乐记》说:“言之不足,故長言之;長言之不足,故嗟歎之。”《诗·大序》说:“言之不足,故嗟歎之。嗟歎之不足,故詠歌之。”意思是说,如果不能用语言充分表达感情,那就感叹吧;如果感叹还不行,那就歌唱吧。“歎近于喜”由此而来。但是这样说并不全面,“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歌咏也能传递悲伤的感情,而痛彻心扉甚至要长歌当哭。所以“歎”字也可以近于哀。

那么,“喟然叹曰”所表达的感情,是喜是哀,就需要根据当时的语境来确定了。《论语》里出现了两次“喟然叹曰”。

第一次出现是在《子罕第九》里,主角是颜回。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这段独白很好理解。因为老师太伟大了,自己怎么努力也追赶不上,所以颜回发出的喟叹之声,里面包含了三种感情因素:感慨,敬慕,加上一丝的无奈。当然,如果非得说里面包含了欢欣的感情因素,也算说得过去,毕竟拥有这么伟大的一个老师,是非常自豪的事情。

第二次出现,就是《先进第十一》里孔子对曾皙的“喟然叹曰”。

孔子和颜回都发出了喟叹之声。字面相同,表达的感情因素就一定相同吗?非也。为什么这么说呢?

四、抬杠长学问

颜回是学生,崇拜老师,对老师的“敬佩之情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所以颜回对老师发出的喟叹之声,只要是善意的解释,都能被大家认同接受。

孔子是老师。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是一个固执地撞到了南墙也不回头的人。孔子最重视祭祀: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八佾第三》)

对祭祀的恭敬要发自内心,吊儿郎当那是秀存在。孔子说如果我不亲自参加祭祀而由别人代替,那就和不参加没有区别。照此说法,现在很多貌似隆重的庆典活动其实都不严肃。

  祭如在的曼谷万佛节和如不祭的少林禅宗大典

孔子的理想,是打造一个由礼的秩序维护的仁义世界。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孔子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甚至不择手段,这也是孔子的行为时常被后世诟病的原因。

为了理想,可以委曲求全与犯有“僭窃之罪”的鲁大夫季孙氏同朝共事;得到机会,就勇于承担消灭异己的非议,朝政七日诛杀乱政的大V少正卯;失去机会,就不辞劳苦,奔波于各国之间,伺机东山再起,即便是“围于匡,困于蒲,厄于陈、蔡之间”,孔子也从来没有放弃希望,没有失去进取之心。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述而第七)

生命将终,孔子念念不忘的仍然是一生的偶像、为了“大周梦”而“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的周公旦。

如果曾皙描述的生活就是孔子追求的生活,那么孔子屈身于季孙氏就可以达到,何必惶惶如丧家之犬呢?如果曾皙描述的生活和孔子的理想不谋而合,那么曾皙在自己的道德修养还没有达到圣人的标准之前,有此言论则是典型的痴人说梦。子不语怪力乱神,很难想象,这样一个积极投身于社会事业的孔子,会对曾皙基于幻想之上的虚无之事表示赞同。

做为一个完整的剧本,就不应该给观众留下存疑的空间。不止这些,仔细分析剧本,还会发现更多的疑问。

第一,整部《论语》中关于曾皙的记录只出现了这一次。孔子经常评估自己的学生,子路、子贡、曾参甚至颜回都有缺点,为什么只出现一次的曾皙偏偏得到孔子的这般厚爱呢?

第二,曾皙被老师点赞,其他三人在没有得到老师点评的情况下,径直走出教室,尤其是以“知礼”著称的公西华同学也这样做,是不是太没有礼貌了?

第三,单独请教时,曾皙为什么不问自己的回答好在哪里,而老师也不评价曾皙的回答好在哪里?

第四,“三子者出,曾皙后”,是说曾皙跟在三人后面出来,不是呆了一段时间才出来。曾皙怎么会有时间问老师问题呢?

第五,老师单独回答了四个问题。第一个是漫不经心,第二个是陈述语气,第三个是反问语气,第四个则是连续两个追问。为什么老师的情绪越来越激动?

如果无视这些疑问,一味地坚持说曾皙就是受到了老师表扬,那不是科学的态度。我们不妨再分析一下剧本。

五、场景再现的尴尬

先介绍出场人物。孔子不用介绍。

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冉求字子有,通称冉有;公西赤字子华,又称公西华。这三位同学在当时已经引起了“鲁国三桓”这样大公司的重视,他们经常向孔子咨询这几个学生的情况,希望能够引进人才: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公冶长第五》)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雍也第六》)

可见子路、冉有和公西华三人未能早日就业,是因为孔子不满意对方的企业文化而找出种种理由加以回绝。这三位同学还经常组团儿请老师答疑: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第十一》)

但是没有人关注曾皙。曾点字晳,又作曾蒧,整部《论语》里关于他的评价,就只有让他名垂青史的“吾与点也”这四个字。

参考其他典籍,知道曾皙还有事迹:一是生了个被后人尊为“宗圣”的儿子;二是曾经一棒子把“宗圣”打昏。

曾子耘瓜,误斩其根。曾皙怒建大杖以击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有顷,乃苏,欣然而起,进于曾皙曰:“向也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退而就房,援琴而歌,欲令曾皙而闻之,知其体康也。孔子闻之而怒,告门弟子曰:“参来勿内。”曾参自以为无罪,使人请于孔子。子曰:“汝不闻乎,昔瞽瞍有子曰舜,舜之事瞽瞍,欲使之未尝不在于侧,索而杀之,未尝可得,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烝烝之孝,今参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杀天子之民,其罪奚若?”曾参闻之曰:“参罪大矣。”遂造孔子而谢过。(《孔子家语》王肃著)

曾参锄地伤苗,曾皙一棒子把儿子打晕。曾参醒来后弹琴,用琴声告诉父亲“我还行”。孔子听说后非常生气,说:“这是坑爹啊!曾参你这么做会陷你爹于不义之地。你应该先看看棒子大小,要是小棒子你才能受着,象这么大个儿的棒子要赶紧跑才对。”

孔子曾经留下“参也鲁”评语,确实恰如其分。曾参有这样一个因为伤了禾苗就把亲儿子打昏的父亲,所以他的死心眼儿应该是遗传。当然曾参也遗传了上一辈优秀的一面,就是爷儿俩都爱好文艺。

父子同时出现在一篇文章里,父亲直书其名而儿子却被尊称为“子”,这在讲究尊卑秩序的古代文献里非常罕见,可见至少在王肃生活的汉末三国时期,曾皙的道德水准还没有得到认同。

这样人物特点就比较清晰了。子路、冉有、公西华是优秀学生,曾皙则是比较差的学生,所以曾皙在《论语》里才会只有一处记载。

现在我们把《侍坐》的场景回放一下:

四个学生和老师聊天儿。老师问你们将来都准备干什么呀?三个优秀学生根据自身特点设计了比较靠谱儿人生目标。问到差生时,差生说:“我想混日子。”老师说:“靠,我也是这么想的。”结果放学后三位优秀学生走了,差生主动留下来继续问了老师四个问题。

如果曾皙有这种求实精神,怎么会成为差生?老师也糊涂,当面不点评优秀学生的毕业设计,却在他们离开后,私下向差生面授机宜。最关键的,差生的毕业设计究竟好在哪里,曾皙本人不关注,另外师生四人也不关注。

剧情设计明显不合理啊!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六、考据学者的求实精神

中国古籍命运多舛。天灾人祸,岁月消磨,主观臆测,风土变迁,更甚则肆意篡改,都会让古籍偏离本意。清朝雍乾嘉年间的文字狱,让读书人噤若寒蝉,不得不埋头于故纸堆中寻求慰藉,却无意之中将古籍的考据提升到了空前绝后的水平。如果没有这些考据大师泽及后世的工作,今天我们读到的许多文学经典也许就是一副假面孔。

  没有校订的古籍面目全非(徐元浩校订《周语》)

比如,“贞观之治”中“观”字,取自《易经》“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朱熹注:“观,官换反。”明清科举以朱熹注释的《四书》《五经》为准,那么“观”字的读音肯定是仄声(第四声)。并且“贞观”一词在唐人近体诗中多有出现,按照平仄规则,“观”字就出现在属于仄声的位置上。例如杜甫《复愁十二首》中的第七首:“贞观铜牙弩,开元锦兽张。花门小前好,此物弃沙场。”第一句的规范格式应该是“中仄平平仄”,第一个字按照规则属于可平可仄,最关键的是第二个字,一定要是仄声。杜甫绝对不会开篇就犯格律错误,所以,这里的“观”字一定是仄声。如果这样的唐诗不多尚可算作例外,但是实际情况是,很多唐诗都是如此。朱熹可能错了,杜甫总不会也错了吧?而现代人“观”字读平声(第一声),早已经约定俗成了。

比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中关于“鹜”字的争议。根据“词性相对”的对仗原则,则“落霞”与“孤鹜”失对,为此,后人撰写文章辩解,有说“落霞”不是指云霞,而是指“零散的飞蛾”,又有说孤鹜不是水鸟,而是长江流域特有的一种好聚集的飞虫,远望似一团一团的雾气。曾经有人根据对仗规则提出“鹜”应作“雾”,但是却苦于没有实证。而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日本发现了写于唐景龙元年(公元707年)七月的唐代古本,距王勃《滕王阁诗序》发表不足32年,应该是最接近王勃原著的本来面貌,里面正是写作“孤雾”。但是现在如果考试写成“孤雾”,就不得分了。

比如,中学课本《触龙说赵太后》一文,摘录自《战国策·齐策·齐使使者问赵威后》,古籍一直作“触詟说赵太后”。清代乾嘉年间高邮王念孙、王引之父子考证,古人名字是触龙而非触詟,应是“触龙言说赵太后”所误。但是直到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中有《触龙见赵太后章》,这一公案方才尘埃落定,教材也因之修订为《触龙说赵太后》。

再比如,曾有学者根据古籍载有“端午止舟一日”的文字,就在报上刊出古时候端午节当天不赛龙舟的研究成果。后经考证,古籍竖向书写,“止舟”本是一个“歬”字,是“前”的古字,古籍所记载的是发生在“端午前一日”的事情。这个笑话距今不足20年。

上面所提这些即使不加以改正,也无关痛痒,毕竟和我们的生活相距甚远。但是如果把圣人的话领会错了,那给后人造成的影响就不能忽略不计了,所以有必要把《侍坐》的精神分析透彻。

这里不妨作个大胆的假设:

文章开篇,孔子就说了,大家不要因为我年长几岁就犯拘束,“毋吾以也”。后面出现的“吾与点也”的“吾”字,当是“毋吾”之误,因为字迹漫漶导致“毋”字缺失;又或者“吾与点也”之“吾”,原本就是“毋”字,因为语音相近造成听者混淆,以至于传抄错误,写成“吾”字。所以孔子“吾与点也”的本意应是“毋吾与点也”或“毋与点也”,意思是否定:“我的想法和曾皙的不一样,我不赞成曾皙的观点。”

整个剧本只改动了一个字,能行吗?

七、圣人本性的回归

按照改动后的剧本,我们再还原一下剧情:

四个学生和老师聊天儿。老师问你们对就业有什么打算啊?子路很自信,说我能在省里当个厅级干部,财政局局长或者武装部部长简简单单。冉有说我不行,我只能当个处级干部,顶多是个县委书记到头儿了。公西华说我就喜欢迎来送往,在地方当个办公室主任差不多吧。老师看了一眼正在玩儿音乐手机的曾皙,问:“你呢?”曾皙关了手机,说:“我和他们不一样。”老师心中充满期待:“你有什么高尚的人生追求?快说说看!”曾皙神态超然物外,说:“我想混塔玛(平声)儿。”老师惊诧莫名一时语塞,最后无奈长叹一声:“别跟他一样啊!”聊天儿戛然而止。子路、冉有、公西华先走出教室,曾皙在后面跟着。

剧情简单明了,这才是合乎逻辑的剧本。孔子对曾皙“喟然叹曰”的感情因素中,感慨有之,针对的是对自己教育的失误;无奈有之,指向的是对曾皙的失望;而敬慕则无。当然,如果非得说里面也包含了欢欣的感情因素,也说得过去,那就是孔子被曾皙的一番话给气乐了。

“毋与点也”!改动一个字,前面的所有疑问都烟消云散!

但是认真的读者永远不会放过刨根问底儿的机会。

问:哥儿四个同时放学回家,为什么“三子者出”而“曾皙后”呢?

答:因为曾皙刚才在鼓瑟,收拾乐器耽误了时间。

问:为什么要强调“曾皙后”呢?

答:为了告诫后人不要玩物丧志。

问:玩物丧志有什么危害呢?

答:一个人如果沉迷于个人嗜好而疏于学业,即使是在放学回家这样一件小事上,也会落在同学后面,更何况将来走向社会呢?

孔子著《春秋》,寓微言大义于一字褒贬之中,而“曾皙后”的一个“后”字,深得圣人春秋笔法之三昧。

剧本至“三子者出,曾皙后”,就已经结束,因为道理已经讲得非常透彻了。

那曾皙和老师的单独对话是怎么回事?前面说了曾皙迟钝,估计是过了几天后,曾皙还是理解不了老师和同学的话,才决定单独去请教。所以这段对话是根据曾皙自己的回忆后加进去的,和前面的故事没有关系。

如果曾皙确实是在放学后就立即询问,剧本记载的“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就应该这样断句才说得通:“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但是这样又太啰嗦了,后面的“曾皙”两个字完全可以省略,写成“三子者出。曾皙后,曰”,语意不是更明白吗?《论语》惜字如金,不会干这种既浪费了笔墨而又文辞不顺的傻事。

那么曾皙一对一提出的四个问题,老师解答清楚了吗?

曾皙问:那哥儿仨说的咋样?

老师答:就是随便说说呗。

曾皙问:那您为什么对子路发笑呢?

老师答:他想干的事儿有点儿大了。暴脾气不改,他当不了高级干部。

曾皙问:冉有想干的事就不大吗?

老师答:谁说县委书记不大了?

曾皙问:那么公西华想干的也算大事儿了?

老师答:国家之间的礼尚往来一样属于迎来送往,你说公西华想干的是不是大事儿?公西华只能在地方当个办公室主任,那中央办公厅主任谁当?

曾皙为什么不接着问问老师,自己的就业打算怎么就不好了?他不敢。再傻他也听得出来,老师已经对他不耐烦了。孔子为什么对曾皙不耐烦?看看孔子挑选学生的标准: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第七》)

孔子喜欢的是会主动思考、能够举一反三的学生,对没有主见、习惯于的学生,则不愿意花费过多的心思。孔子只是不耐烦,为什么没有痛斥曾皙?孔子只比曾皙大六岁,要给他留面子。

八、依旧是“万世师表”

中华民族能够成为四大古文明中仅存的一个硕果,必然有其独到之处。勤劳有之,勇武有之,隐忍有之,甚或安贫乐道不求上进亦有之,但是,建立在他人服务之上的消极享乐思想却从未被纳入主流。被尊为“万世师表”的孔子,则更不可能为这种思想摇旗呐喊。

诸子百家,儒道墨法,或倡导身担天下的入世,或推行无为而治的出世,或主张兼爱非攻,或强调极权威严,虽然所见各异,但是没有一家标榜自己以奢靡为荣。

魏晋的清谈之风、诗意生活,被后人羡慕推崇,是因为这些羡慕推崇的人,自己的人生已经达到了足够的高度。功成名就者才有资格憧憬未来的生活美景,就如同白居易、苏东坡对于西湖美景的留恋。而德行未备、身无寸功就先期盼着享受生活,那只能算是颓废的人生。

《侍坐》中的“吾与点也”,因为语义通顺畅达,所以容易发生误读,而后人出于对孔子的盲目崇拜,即使心存疑虑也要百般解释,以至于出现了“诗意的孔子”这样奇葩的研究成果。

“毋与点也”的孔子,才是真实的孔子,才是万世师表的至圣先师。他的赞叹,不会给不知所云的曾皙,甚至也不会给白居易、苏东坡,他的赞叹,应该会留给“进亦忧、退亦忧”胸怀天下的范仲淹。

改动一个字,涂鸦数千言。览之浑欲睡,不可当真看。最后,来一段慷慨激昂:

新的时代,需要新的精神。新的时代,需要新的话语。生活在新的时代,我们应该跳出追求享乐的迷茫幻境,不断激励自我,以积极的人生态度,服务于社会,造福于国家,开创自己灿烂的人生。只有这样,我们才有理由说:我们没有辱没前人的智慧,我们已经接过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衣钵。

这,就是文化自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