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姓氏来源分类谈

 西村永昌 2020-04-15

百家姓资料查询


    从古至今,中国人到底使用过多少个姓氏,说法不一,有人说见于文献记载的姓氏有5662个,又有人说是6363个,还有人说共有8155个,而目前收录姓氏最多的姓氏书,则是由袁义达、杜若甫编著的《中华姓氏大辞典》。该书共收中国古今各民族用汉字记录的姓氏11969个,其中单字姓5327个,双字姓4329个,三字姓1615个,四字姓569个,五字姓96个,六字姓22个,七字姓7个,八字姓3个,九字姓1个。这数以万计的姓氏,有各式各样的来历,我们对其进行分析、归类,将得姓受氏的情况大致分为十几种,现分类予以叙述。

    1、以国名为姓氏。

    简称以国为氏,指某国的人采用本国的国名作为自己的姓氏,大多是亡国后为纪念故国而采取的一种措施,也有立国后便以国名为姓氏的。自禹传位给儿子启,建立夏朝,中国出现了第一个奴隶制的国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此后便有了以国为氏。夏朝及其所属的许多方国、诸侯国,灭亡后大都以国为氏,形成一些姓氏。例如,夏朝末年,商部落领袖汤率领军队攻夏,首先攻灭夏的属国葛(在今河南宁陵北),接着又连续攻灭韦(在今河南滑县东南)、顾(在今河南范县东南)、昆吾(在今河南许昌东,一说在今河南濮阳县境内)等国,后又在鸣条(今河南封丘东)之野大败夏桀军,灭掉夏朝。这些国家灭亡后,子孙以国为氏,分别形成葛、韦、顾、昆、吾、夏等姓氏。商朝的统治区相当辽阔,属下的方国、诸侯国也比较多,由此又产生一批出自国名的姓氏。例如,帝喾时火正重黎的裔孙于商代被封于程(即洛阳上程聚,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建立程国,后因国君入朝做官,不再为诸侯,子孙以国为氏,称为程氏。又如,商代有个诸侯国叫阮国,在今甘肃泾川县境,因犯扰周部族,被周部族首领姬昌率军伐灭,子孙以国为氏,称为阮氏。再如,商朝自盘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一带)后,又称殷朝、殷商或商殷,至末代暴君帝辛(即殷纣王)时,被周武王姬发率领诸侯军伐灭,子孙以国为氏,形成商、殷二姓。西周王朝建立后,为了统治广阔的被征服地区,曾大规模分封诸侯,即“封邦建国”。相传,周武王、周公旦、周成王先后建置71个诸侯国,其中同姓国(姬姓)40个,异姓国31个,武王兄弟15人(一说16人)及其它周王子弟一般都得到了封地,立为大小诸侯。例如,文王之弟封于东虢、西虢,文王之子封于管、蔡、霍、鲁、卫、毛、毕等,武王之子封于邘、晋、应、韩,周公旦之子封于凡、蒋、邢、祭等。异姓诸侯有妫姓陈国、姒姓杞国、子姓宋国等。这些大小诸侯国,后来都演变成为姓氏。以国为氏的姓氏主要形成于先秦时期,约有270个,大都属于常见姓。

    2、以邑名为姓氏。

    在奴隶社会时期,国王把奴隶和土地分封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封赐给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包括土地上劳动的奴隶在内的田邑,叫做“采邑”、“采地”或封地。分封以宗法制度为根据,大小按封爵等级而定。采邑原为世袭。卿、大夫在采邑内享有统治权利并对诸侯承担义务,世代以采邑为食禄,故采邑又称食邑。此制盛于周朝,至战国时,由于采邑主相互兼并,世袭制度废弛。姓氏学中的以邑为氏,即是指采邑主及其子孙以采邑名作为自已的姓氏。出自邑名的姓氏约有170多个,绝大部分形成于秦、汉之前,相当一部分为现在的常见姓。这些姓氏,有的出自周朝天子赐封之邑,有的出自各诸侯国赐封之邑,因之又可细分为出自周邑名、鲁邑名、晋邑名、卫邑名、齐邑名、楚邑名等。例如,古代有个刘邑(一作留邑),在今河南偃师南,春秋初期为郑国之邑,公元前721年为周平王所取得,至周匡王姬班,封其少子于此,是为刘康公,后来,子孙以封邑为氏,称为刘氏。因刘邑属周王直接管辖,故此支刘氏源于周邑名。又如,鲁国第13位君主鲁孝公有个儿子叫夷伯展,夷伯展的孙子无骇以祖父名命氏,姓展。展无骇的儿子叫展禽,字季,在鲁国任士师(狱官,主察狱讼之事),食邑于柳下(即柳下屯或柳屯,在今河南濮阳县东),世称柳下季,其子孙以封邑为氏,就是柳氏。此为出自鲁国邑名的姓氏。再如,西周时有个杨国,在今山西洪洞县东南,春秋时被晋国所灭,变成晋国公族羊舌肸的采邑。羊舌肸,字叔向,为晋国大夫,是当时著名的贤臣。叔向之子伯石,字食我,以封邑为氏,称为杨食我。这就是出自晋国邑名的杨氏。再如,春秋时楚国左司马沈尹戌在与吴国军队打仗时战死,其子沈诸梁被楚昭王封为叶邑尹,食采于叶(今河南叶县南),因“楚邑大夫皆称公”,故沈诸梁被称为“叶公”。叶公的子孙以他的封邑为姓氏,就是叶氏。因叶邑属楚国,故叶氏为出自楚邑名的姓氏。

    3、以亭名乡名为姓氏。

    亭和乡都是古代行政区域单位。秦、汉制度,十里一亭,十亭为乡。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载:“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亭长掌治安警卫,兼管停留旅客,治理民事。汉高祖刘邦年轻时就曾当过泗水亭长,主管一亭的治安、诉讼等事。关于乡的所辖范围,历代不同。相传周代制度以12500户为一乡。春秋时齐国规定,郊内以五家为轨,十轨为里,四里为连,十连为乡;郊外以五家为轨,六轨为邑,十邑为率,十率为乡。秦、汉以十里为亭,十亭为乡。姓氏学中所说的“以亭为氏”、“以乡为氏”,就是指用亭名或乡名作姓氏。这两种情况为数不多,共有16个姓氏。其中,以亭为氏的姓氏有麋氏、采氏、俞豆氏、欧阳氏。现以欧阳氏为例,说明以亭为氏的情形。夏朝第五帝少康,封庶子(指嫡妻之次子以下或妾所生的儿子)于会稽(今浙江绍兴),目的是奉守死在会稽的夏朝祖先禹的祭祀,后建立越国。春秋末年,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卧薪尝胆,刻苦图强,终于攻灭吴国。战国时,勾践的6世孙越王无强,曾使国力强盛一时,后与楚威王打仗时兵败被杀,他的儿子们争夺王位,各霸一方,搞得越国四分五裂,终于为楚国所灭。无强的二儿子名蹄,当时占据乌程欧余山之阳(即欧余山南)的欧阳亭(在今浙江吴兴县东),称为欧阳亭侯,他的后代以亭为氏,形成复姓欧阳氏和单姓欧氏。以乡为氏者多于以亭为氏,但也只有十几个。郝氏、裴氏属于以乡为氏,陆氏有一支是以乡为氏。太昊伏羲氏有佐臣郝省氏,辅助太昊治理部落,至商朝末期,郝省氏的裔孙期,被商王帝乙封于太原(今属山西)之郝乡,期以乡名为姓氏,就是郝氏。古代东夷族首领伯益的后裔有个叫非子的人,善于养马,被周孝王封于秦邑。非子的支孙又被封于裴乡(在今山西闻喜县境),以乡为氏,称为裴氏。陆氏有一支源于古族陆浑之戎,还有一支出自战国时的齐国。齐宣王把他的小儿子田通封于平原般县(今山东乐陵县西南)陆乡,子孙以乡为氏,称为陆氏。

    4、以居住地为姓氏。

    这种得姓方式,是“因所居而命”,有悠久的历史。相传,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舜,生于姚墟(在今河南范县濮城南),因生地以为姓,姓姚。舜在当天子之前,帝尧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他,让他们居于妫汭(妫水一作沩水,在今山西永济南,源出历山,西流入黄河;妫汭,妫水隈曲之处),舜的后代有的以水命姓,就姓妫。又据传,少典娶于有蟜氏,生炎帝,因炎帝生于姜水(在今陕西岐山西),以水命姓为姜;黄帝生于寿丘,长居姬水,因而姓姬。姚、妫、姜、姬等,都是很古老的姓,亦即早期“因所居而命”的姓。随着社会的发展,到了如《左传· 隐公八年》所说的“胙之土而命之氏”,即天子赐给有德之人土地并根据封地命名氏的时代,“以地为氏”的面比较窄,多是不得受氏之人采用这种方式。正如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中所说:“有封土者,以封土命氏;无封土者,以地居命氏。”不过,并不是所有无封土者都可以用地居命氏的,因为“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而只有“善恶显著、族类繁盛”而又无封土者,方可以地居(即居住地)为氏。以地居为氏者,复姓较多,一般都表示出不同环境的居住地点,往往带有方位词和“郭”字或门、宫、闾、丘、野、里等字。“郭”为外城,也就是古代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孟子·公孙丑下》有“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的说法。姜姓齐国公族大夫有居住在东郭、南郭、西郭、北郭者,以居住地为氏,分别形成东郭氏、南郭氏、西郭氏、北郭氏。“门”为建筑物的出入口,这里专指城门。春秋时,郑国大夫有居于西门者,因以为氏,称为西门氏;鲁庄公之子公子遂,字襄仲,居东门,号东门襄仲,因以为氏,就是东门氏。还有南门氏、北门氏,也都是以所居为氏。“宫”为古代房屋的通称,后专指帝王的住所。居住在北宫、南宫、东宫、西宫者,后都以地居命氏,如卫成公曾孙括,世为卫卿,别以所居为北宫氏;鲁国有人名阅,居南宫,因以为氏,称南宫阅;齐国大夫得臣,居东宫,其后代称为东宫氏。“闾”原为里巷的大门,后为里巷的代称。居于邑之西闾、东闾者,后分别形成西闾氏、东闾氏。“丘”是小土山、土堆。居于丘东者为东丘氏,居于丘北者为北丘氏。“野”就是郊外,冠以西、北等方向,标明所居地,后演变为西野氏、北野氏。“里”为古代居民聚居的地方。《诗·毛传》说:“里,居也。二十五家为里。”春秋时郑国执政大臣子产,居于东里,其支庶子孙以居住地为氏,就是东里氏。

    5、以先人的名或字为姓氏。

    人人都有姓和名,有的人还有字。字,是人的表字,也就是根据人名中的字义另取的别名。例如,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岳飞字鹏举。用先人的名或字作为自己的姓氏,称为“以名为氏”或“以字为氏”。因《尔雅·释亲》说“父之考为王父”,即祖父也叫“王父”,所以,用祖父的字作为姓氏又称“以王父字为氏”。在中华姓氏中,以名为氏和以字为氏的现象比较普遍,大约有500多个,主要形成于商、周时期。商朝开国君主姓子,名履,字汤,又称成汤,是一位爱护民众、施行仁政的君主,他的子孙中,有的以他的字“汤”为姓氏,就是汤氏。此后,有用祖父的名或字作为姓氏的,也有用父亲的名或字作姓氏者,而以前者居多。古代诸侯(西周、春秋时分封的各国国君)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之子不可再言公孙,于是便以王父字为氏,无字者则以名为氏。例如,卫国始祖姬封8世孙卫武公姬和有个儿子叫惠孙,称公子惠孙;惠孙的儿子名耳,称公孙耳,为卫国上卿,食采于戚(今河南濮阳东北),生儿名乙,字武仲,武仲以祖父之字为氏,形成孙氏重要的一支。陈国第16位君主陈宣公有个儿子叫少西,字子夏;子夏有子叫御叔,为陈国大夫,娶郑穆公之女为妻,生征舒;征舒射杀陈灵公,自立为陈侯,始以王父字为氏,形成夏氏的一支。宋戴公有个儿子叫公子衎,字乐父,生倾父泽,泽生夷父须;夷父须以王父字为氏,就是乐氏。以名或以字为氏,往往出于某种缘故,有的还蕴含着一段生动有趣的故事。石姓的形成就是这样。卫国始祖姬封的6世孙靖伯有个孙子叫公孙碏(què音却),字石,又称石碏,卫庄公时任上卿,是个著名的贤臣。碏的儿子叫厚,是卫桓公的弟弟州吁的心腹干将。州吁企图篡权,经与厚密谋,袭杀卫桓公,自立为卫君,拜厚为大夫,因而引起国人的怨恨和诸侯的不满。碏设计捉杀州吁,又大义灭亲,派人杀掉亲生儿子厚,被《春秋》一书称赞为“纯臣”。碏的孙子骀仲,以碏的字命氏,就是石氏。

    6、以官职名为姓氏。

    古代官员的子孙 ,用先人的官职名作为自己的姓氏,称为以官为氏。以官为氏形成的姓氏约有130多个,大都产生于先秦时期,而先秦时期的官职名目繁多,且文献资料很不完整,因此,这里只能拾取部分姓氏来源予以介绍。史姓是史官后裔,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仓颉的后代,一说是西周初期史官史佚的后代。仓颉,即苍颉,又称史皇,传为黄帝的史官,是汉字的始创者。史佚姓尹,“史”乃官名,故亦称“尹佚”,是周成王时的史官,掌管祭祀和记事,常立于天子后面。有一次,年幼的周成王与弟弟叔虞做游戏,削桐叶为圭(用作凭信的玉),说:“以此封你。”在场的史佚就请成王择日立叔虞。成王说:“我这是给他开玩笑呀!”史佚说:“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成王遂封叔虞于唐,即后来的晋国。于此可见,史佚履行职责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与史官有关的姓是董姓。春秋时,周朝有个大夫叫辛有,他的两个儿子到晋国任史官,与籍氏一起主管晋之典籍,因其职责是“董督晋史”,所以称为董氏。商朝与西周时期,有一种辅弼之官叫“尹”,职位相当于宰相。周宣王时重臣尹吉甫,姓兮,名甲,字伯吉甫,“尹”即官名。他为周朝立有大功,他的儿子伯奇以他的官职为姓氏,即是尹氏。大寿星彭祖的后裔有个叫彭孚的人,在西周任钱府上士(钱府,掌管钱财的官署;上士,官名,周代士分上、中、下三等),他的后代以他的官职为姓氏,就是钱氏。周朝有乐官名“钟师”,掌击钟奏乐,其后代称为钟氏。商朝中后期,有一种主管祭祀仪式、以赞词告神祈福的官叫“祝”,祝官的后代就姓祝。古代露天的谷仓叫“庾”,执掌露天谷仓的官叫掌庾大夫,其后代便称为庾氏。春秋时,有一种穿红色衣服、主管集市贸易的官叫“褚师”,宋、郑、卫国都设有此官,他们的子孙以官为氏,复姓褚师,后省文为褚氏。楚国有连尹、连敖,分别为主射之官和负责接待少数民族之官,他们的后代以官为氏,称为连氏。西周时设置的官,还有司士,掌群臣的爵禄;司马,掌管军政和军赋;司空(亦作司工),掌管工程;司徒(亦作司土),掌管国家的土地和人民;司寇,掌管刑狱、纠察等事。这些官员的后代,大都以先人的官职名作为自己的姓氏,形成一些复姓。

    7、以爵位或谥号为姓氏。

    中国古代的贵族,大都是生有爵,死有谥。爵指爵位,就是君主国家对贵族所封的等级。先秦时期的爵位分为五等,即《礼记·王制》所说:“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此外,“皇”、“王”等亦属爵位之类。采用爵位名及与之相关的字命名姓氏,称为以爵为氏。例如,王姓是一个源头众多、族派纷繁的姓氏,有出自虞舜后裔妫姓之王,出自商朝子姓之王,出自周朝姬姓之王,还有少数民族中的王氏及赐姓、冒姓王氏等,但其形成,则多数是以爵为氏,即《姓氏考略》所说:“大抵子孙以王者之后(王族的后代),号曰王氏。”再如,春秋初期,晋昭侯分封叔父成师于曲沃,造成晋国分裂的局面,此后,历孝侯、鄂侯、哀侯、小子侯,至晋侯缗,于公元前678年被曲沃武公(即晋武公)杀死,缗的子孙逃难到其它诸侯国,以祖上原来的爵号“侯”为姓氏,就是侯氏。君主时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按其生前事迹评定褒贬,给予一个称号,叫做“谥”或“谥号”。谥号用字有褒义,也有贬义,还有悲悼性的,如文、武、庄、宣、厉、哀、悼等。上古有号无谥,西周初始制谥法,秦始皇废而不用,至汉初恢复。帝王之谥,由礼官议上;臣下之谥,由朝廷赐予。《逸周书·谥法解》说:“谥者,行之迹也;号者,功之表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此外,从东汉开始,又有私谥,即士大夫死后,由其亲族、门生或故吏为其立谥。例如,夏恭卒,诸儒私谥曰宣明君;陈寔卒,海内赴吊者三万余人,共谥为文范先生。获得谥号的人,其子孙采用祖上的谥号为姓氏,称为以谥为氏。此类姓氏,大都形成于先秦时期,约有30多个。例如,商朝末年居住在岐山一带的周部族,其领袖姬昌,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他病逝后,他的儿子姬发继承其遗志,完成灭商大业,建立周朝,按照“经纬天地曰文”之义,给姬昌追加谥号为“文王”。周文王姬昌的支庶子孙中,有的以他的谥号为姓氏,就是文氏。陈国始祖妫满,死后谥号为胡公,其子孙有的以他的谥号为姓氏,称为胡氏。宋国第16位国君名冯,死后谥“庄”,史称宋庄公;楚庄王名侣,“庄”也是谥号,他们的后代以谥为氏,均称庄氏。

    8、以技艺为姓氏。

    古代有一些职业,技术性很强,从事这些职业的人,以技艺传家,又用技艺名称命名姓氏,称为以技为氏,比如巫氏、卜氏,便属于此类。那时的人认为,天地万物都有神灵,并且可以通过一定的法术使神降临,以实现自己的某种愿望。这种法术称为巫术;会这种法术、能以舞蹈使神降临的人称为“巫”。巫的权力很大,主要的职司是奉祀天帝鬼神及为人祈福禳灾,并兼事占卜、星历之术。商代最重巫,周代巫的地位渐降,其后巫的职权逐渐缩小,演变成以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人。早期从事巫这种职业的人,以技艺传家,因以为氏,就是巫氏。再就是商、周时的人非常迷信,他们在做事之前往往要先占卜,看看吉凶之兆。早期的占卜,是用火灼龟甲,从灼开的裂纹推测出行事的吉凶,后来用铜钱、牙牌等预测祸福。商朝设有“太卜”一官,为六太之一,周朝属春官,为卜筮官之长,也称卜正。《左传·桓公十一年》记有“卜以决疑,不疑何卜”之语,可见卜是古代一种很重要的职业。相传夏启的后裔中有人从事这种职业,周文王的儿子叔绣的后裔中也有从事这种职业的,他们以技为氏,称为卜氏。西周初期,周公姬旦平定武庚和管叔、蔡叔的叛乱后,分给卫康叔以陶氏、施氏、繁氏、锜氏、樊氏、饥氏、终葵氏等“殷民七族”,作为卫国的种族奴隶;又分给自己的长子伯禽以徐氏、条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等“殷民六族”,作为鲁国的种族奴隶。这殷商遗民13族,大都属于百工(即百官)之列,他们各占有一批技术奴隶,且有世传的专门技术,后来又以技为氏。这些姓氏具体是怎样形成的,古籍没有明确记载,但我们却可以从它们的字义中寻得一些蛛丝马迹。例如,据《康熙字典》载“施者,旗也”可知,施氏原是旗工,后以技艺为氏。“樊”的字义为篱笆或筑篱围绕,那么,樊氏就是以筑篱笆为职业的工匠以技术传家、又以技为氏形成的。其它也大都与上述情况相似,如索氏系由绳工形成,繁氏系由马缨工形成,陶氏系由制陶工形成,锜氏系制造兵器架的工匠以技为氏形成的。从“殷民七族”与“殷民六族”的情况可知,以技为氏的现象,早在商代已经出现。

    9、以排行次序为姓氏。

    同姓一家一族,有长有幼,先后排列,有一定的次序;用表示排行次序的字或词命名姓氏,叫做以次为氏。譬如,旧时在兄弟排行的次序里,伯和孟都是代表最大的,仲代表第二,叔代表第三,季代表第四或最小的。伯、孟、仲、叔、季,都是姓氏,出自鲁国。鲁桓公之子鲁庄公有三个弟弟,大弟弟叫庆父,二弟弟叫叔牙,三弟弟叫季友。庆父是个品行极坏的人,与其嫂、鲁庄公夫人哀姜私通,因哀姜无子,他与哀姜密谋,欲立哀姜妹妹叔姜所生之子开为鲁君继承人。庄公死后,季友按照庄公的意愿立庄公之子斑。庆父派人杀死斑,改立庄公与叔姜所生之子开,是为湣公。湣公继位二年(公元前660年),庆父又派人杀死湣公,欲自立。因此,鲁国人非常恨他,都说:“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庆父逃到莒国,但季友用贿赂求莒国将其送回,结果,庆父在回国途中自杀。此时任鲁相的季友,让庆父的儿子公孙敖继承庆父的禄位。因庆父在庶子(妾所生之子)中排行老大,又为避讳弑君之罪,他的子孙改称孟孙氏,后简化为孟氏。叔牙为庆父的同母弟弟,在庆父作乱时为虎作伥,后喝毒酒自杀,其后人公孙兹被鲁国立为叔氏。季友的后人,称为季孙氏,后简化为季氏。有的字,虽非标明兄弟姐妹排行之用,但却表示在宗族中大的顺序,例如:“祖”字是子孙对先人的称号,商朝的国王有祖乙、祖辛、祖丁、祖庚、祖甲等,他们的支庶子孙因以为氏,形成祖氏;古氏有一支是周族领袖古公亶父(亦称周太王,周文王姬昌的祖父)的后代,是他的子孙中有一支以他的名号为姓氏形成的,这里的“古公”就是先公、先祖的意思。以次为氏还有一种情况是表示宗族门秩次第的,均出自齐国的田氏。公元前221年,田氏齐国为秦所灭。秦末,田氏欲重建齐国,竞相称王。西汉初,刘邦派韩信平定齐地,不久,令诸田徙居阳陵(今陕西咸阳东北)。田氏族大人众,为便于区别,遂以门秩次第呼之,称为第一门、第二门……第八门,后演变成为“第一”至“第八”8个姓氏。如:齐王田广之孙田登为第二门,因为第二氏;田广之孙田癸为第三门,因为第三氏;田广之弟田英为第八门,因为第八氏。以次为氏者较少,总共只有30多个姓氏。

    10、以德行或著闻之事为姓氏。

    “德行”就是道德和品行,古人又以善或恶显著者为标准,分为“吉德”与“凶德”。采用与德行有关的字作为姓氏,称为以德为氏,为数甚少,只有10几个。例如:春秋时晋国大夫赵衰,据说对人象冬天的太阳般的温暖,于是被称为冬日氏,此所谓“以吉德为氏”;西汉淮南王英布,年轻时以罪被黥(在犯人脸上刺记号并涂墨的一种刑罚),遂被改掉原来的姓而称为黥氏,此所谓“以凶德为氏”。古代某一家族发生了有重大纪念意义或有显著影响的事件,采用能够代表这些事的字作为姓氏,叫做以事为氏。以事为氏形成的姓氏只有20几个,最具代表性的是窦姓。因“窦”的字义为孔或洞,于是窦姓起源便有一段与孔、洞有关的故事。夏朝开国之君启死后,他的5个儿子互相争权夺位,造成分裂混乱的局面,结果被有穷氏部落首领后羿夺取了政权。启子太康和仲康流亡到洛水一带,相继死去,后来,仲康之子相逃到帝丘(今河南濮阳)即位,不久被后羿之臣寒浞攻杀。当时,帝相之妻后缗已经怀孕,于混乱中从墙洞逃出,奔回娘家有仍氏(在今山东微山县西北),生下儿子少康。少康长大后,在原夏贵族靡的配合下,攻灭寒浞,重建夏朝;后来,其长子杼继承帝位,二儿子名龙,留居外祖父家,为纪念祖母从墙洞中逃出而有夏朝中兴,便以“窦”作为自己的姓氏。还有复姓白马氏和单姓车氏的来历也颇有意思。公元前11世纪,周公旦平定武庚的反叛后,封殷纣王的同父异母哥哥微子启于商族旧都一带,建立宋国,建都商丘(今河南商丘南)。微子启对周朝的最高统治者必恭必敬,据说曾乘白马去朝见周天子。微子启死,传位给其弟衍(即微仲),他们兄弟二人的子孙中,有的认为乘白马朝周是一件有影响的事,因以为氏,形成白马氏。西汉时有个田千秋,武帝时官至丞相,封富民侯,为人敦厚,居位称职,昭帝时以其年老而特许乘小车入朝,因称“车丞相”;其子孙引以为荣,便以车为氏。

    11、皇帝赐予姓氏。

    “赐”,旧指上对下的给予。古代的天子对臣民,有赐予土地者,有赐予官职者,有赐予物品者,还有赐姓赐氏者。据说赐姓的历史相当久远,像《左传》所说的“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便是。“氏”出现后,由于贵者有氏、贱者无氏,君主便对有功之人赐予氏,以示宠幸,例如,《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有这样一段记载:“有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能饮食之。夏后(即夏朝第13帝孔甲)嘉之,赐氏曰御龙。”但是,赐姓之风最盛的时期是封建社会,绝大多数是由最高统治者皇帝按照自己的意志,将别人已有的姓抹掉,换成另一个姓,也有个别情况是大臣赐予别人的姓,如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那,于三国时被蜀相诸葛亮赐姓张。因皇帝的姓被称为“国姓”,是最尊贵的姓,所以,皇帝赐给臣属的姓大都是自己的姓。皇帝赐姓,往往出于褒赏、恩惠、笼络,目的是巩固自己的统治;对被赐姓者来说,则是一种莫大的荣誉,会使全家全族都感到无上荣耀。公元前202年,刘邦在洛阳即皇帝位,并打算长期以洛阳为国都。戍卒娄敬求见刘邦,建议入都关中,得到大臣张良的支持,被刘邦采纳,决定把国都迁到长安。娄敬因建议迁都之功,被刘邦赐姓刘。在楚、汉战争中,当楚霸王项羽与范增定计在鸿门宴上击杀刘邦时,项羽的叔父项伯因与刘邦谋士张良友善,当夜驰往相告,并在项羽那里尽力为刘邦解脱;次日刘邦至鸿门赴宴,当范增命项庄舞剑欲杀刘邦时,项伯又以身翼蔽,保护了刘邦。为此,西汉建立后,刘邦封项伯为射阳侯,并赐他及其族人都姓刘。唐朝皇帝赐姓,自开国皇帝李渊开始,至末期的昭宗李晔,一直绵延不断,历时之久,次数之多,范围之广,超过了任何朝代。被赐为李姓的人,既有开国治政的文臣武将,又有中、后期有功于唐朝的臣属;既有汉族人,也有不少是内附的少数民族。如:李绩,本姓徐,名世绩,字懋功,初从翟让起义,参加瓦岗军,后降唐,被李渊任为右武侯大将军,封曹国公,赐姓李,因避太宗李世民名讳,单名绩;李粲,本姓丙,在隋朝任屯卫大将军,后率众归唐,被授宗正卿,封应国公,赐姓李;李子和,本姓郭,以献款及随李世民平定刘黑闼起义军之功,封夷国公,赐姓李;李突地稽,靺鞨族酋长,隋末率所部千余内附,被李世民任为右卫将军,赐姓李;李思摩,突厥颉利族人,原名阿史那思摩,被李世民赐姓李;李抱玉,本姓安,以战功被唐玄宗赐姓李;李忠臣,本姓董名秦,以战功被唐肃宗赐姓名;还有李国臣、李宝臣、李光进(羌族)、李嘉庆(靺鞨族)、李元谅、李全略、李茂勋(回纥族)、李国昌(沙陀突厥族)、李思恭(党项族)、李俨等,均系赐姓李。唐朝以后,还有皇帝赐姓的现象,如明朝“朱”为国姓,皇帝曾赐有功之人为朱姓。皇帝赐姓,并不只限于国姓,有时赐给其它姓,有时出自贬抑的目的,强制他人以带有侮辱性的字为姓氏。这一类的例子也不少,如:秦汉之际的策士郦食其(音Yìjī义鸡),为刘邦游说齐王,被齐王田广活活烹死,其曾孙被刘汉王朝赐姓食其;南唐有臣姓哀名榆,因皇帝嫌“哀”字不吉利,被赐姓衷;元朝工部尚书丑驴,洪武二十年归明,被明太祖朱元璋赐姓名为李贤。再如:南北朝时,北齐皇帝因巴东王萧响反叛,赐其改姓蛸,蛸就是章鱼;隋朝有大臣杨玄感,乘农民纷纷起义之机起兵反隋,后兵败而死,被枭首(把头砍下并且悬挂起来)示众,其后人还被隋炀帝强制改姓枭;女皇武则天曾强令唐中宗皇后王氏改姓蟒,蟒即大蛇。总之,皇帝赐姓是出自其政治需要,有褒有贬,恩威并施。

    12、因避讳或避难而改姓。

    封建时代,为了维护等级制度的尊严,对于君主或尊长的名字,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叫做“避讳”。其中,大家共同避讳的,如孔子及帝王之名,称公讳;人子避祖、父之名,称家讳。既要避讳,有时又不得不说不写,怎么办?一般就取同义或同音字以代本字,或用原字而省缺笔划。例如:汉景帝姓刘名启,出自避讳,司马迁在写《史记》时便称宋国始祖微子启为微子开;北宋大文学家苏轼的祖父名“序”,出自避讳,苏轼作序时常改“序”为“叙”或“引”。在常见的一些姓氏中,有的就是因避讳而形成的,如严、贺、尤、邱等。严姓系由庄姓所改,而庄姓形成于春秋时期,系以宋庄公、鲁庄公和楚庄王的谥号为姓氏的。东汉第二位皇帝──汉明帝姓刘名庄。为了避刘庄的名讳,凡人名地名之“庄”均改为词义相近的“严”,姓也不例外,庄姓就这样改成了严姓。到了魏、晋时期,由于改朝换代,部分人恢复本姓为庄氏,还有一些人继续姓严。贺姓系庆姓所改,而庆氏源于齐桓公之孙庆克,是庆克之子封以他的字为氏形成的。庆封在齐景公时任左相,因攻杀右相崔杼家族,遭到齐国大族的反对,先逃往鲁国,又逃到吴国,受到吴王余祭的厚待,庆氏家族又兴旺起来。至东汉时,为避汉安帝父亲刘庆的名讳,庆封的裔孙庆质以庆、贺二字意相近之故,改为贺氏。尤姓系出沈姓。五代时,王审知据闽称王,因沈、审二字音同,为避王审知的名讳,福建姓沈的一律去水旁改为尤。邱姓本写作丘,系以地名为姓氏,后写作“邱”,原因有二:一是古代用作地名的丘,有时也写作“邱”;更重要的则是为了避孔子的名讳。孔子姓孔,名丘,是春秋时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曾被历代封建统治者推崇为“圣人”。为了避免直接写出孔子的名,清朝雍正三年(1725年)朝廷发出通知:除四书五经外,凡遇“丘”字,一律加“阝”旁为邱;地名亦作邱。这样,丘姓便改成了邱。避难就是躲避仇人,躲避灾难。封建专制时代,刑法严酷,有的要夷三代、灭九族、满门抄斩,牵连同族之人,为保全性命,于是屡有迁地改姓之事发生。共氏为了避难,改姓隐居,一支在共字上加“龙”成为龚氏,一支加水于左而成为洪氏;还有伍氏避仇改姓五,仇氏避仇改为求,郜氏避仇改为浩,牛氏避仇逃难改姓牢,等等。因避讳或避难而改姓,都是不得已而为之,改用的姓与原来的姓一般都有某种联系,或字义相近,或字型相似,或读音相同,都深含着对原有姓氏的依恋之情。

    13、少数民族的姓及其改姓。

    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有汉、蒙古、回等50多个民族。其中,汉族是我国的主体民族,由古代华夏族和其它民族长期逐渐混血而成,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4%,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因此,姓氏古籍主要是论述汉族姓氏,而对少数民族的姓氏则用笔较少。其实,少数民族姓氏是中华姓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汉族姓氏有着密切的关系。古代南方的少数民族,大都在楚国境内。西周初期楚国的开国君主熊绎,相传是苗人酋长的后裔,《史记》说他是颛顼玄孙陆终第6子季连的“苗裔”(后代子孙),又说颛顼是“黄帝之孙”,那么,熊绎自然也是黄帝的后代子孙。北方的少数民族,主要是居住在北部及西北地区的“五胡”,即匈奴、鲜卑、羯、氐、羌。匈奴,亦称胡,战国时活动于燕、赵、秦以北地区;秦、汉之际,冒顿单于统一各部,势力强盛,统治了大漠南北广大地区;东汉时分裂为南、北两部,继又分为5部;西晋时,曾先后建立赵、夏、北凉等国。《史记》说:“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而夏后氏部落领袖禹,是“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鲜卑是东胡族的一支,秦、汉时游牧于今西喇木伦河与洮儿河之间,附于匈奴,后附属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有慕容、乞伏、秃发、宇文、拓跋等部先后在今华北及西北地区建立政权。《新唐书·宰相世系》云:“黄帝生昌意,昌意少子悃,居北,十一世为鲜卑君长。”于此可见,鲜卑族是黄帝之子昌意的后裔。羯族源于小月支,曾附属匈奴,魏、晋时,散居上党郡(今山西潞城附近各县),与汉人杂处,晋时曾建立后赵政权。氐族,殷、周至南北朝时分布于今陕、甘、川等省,从事畜牧和农业,魏、晋时大量接受汉族文化和生产技术,两晋时期曾建立仇池、前秦、后凉等政权。羌族,主要分布在今甘、青、川一带,殷、周时部分杂居中原,东晋至北宋间,先后建立后秦、西夏等政权,后逐渐与西北地区的汉族及其它民族相融合。这些民族均与汉族有血缘关系。他们的姓,一般都用汉字,或从汉姓,有不少系以部名为姓氏,大都为复姓,也有三字姓和四字姓。因为他们主要活动于古代的代郡、代州以北地区和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所以,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中将他们的姓氏冠以“代北”或“关西”,称其为“代北复姓”、“关西复姓”、“代北三字姓”、“代北四字姓”。这些姓氏约有近300个,经过多次民族大融合,基本上都已改变为单姓,和汉族的姓氏融合为一体。改姓的主要原因是崇尚汉族文化,有的则为了明确血缘关系,有更深的含义。例如,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于496年改拓跋氏为元氏,便说是因黄帝以土德王,而北方俗称土为拓、后为跋,故以拓跋为氏,表示是黄帝的后裔;因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故更为元氏。唐末由契丹族建立的辽国,与五代和北宋并立,1125年为金所灭;其国姓为耶律,据说耶律氏是炎帝的后代。金国系女真族所建政权,是统治中国北部的一个王朝,1234年在蒙古和南宋联合进攻下灭亡。女真族各部,以部为氏,形成完颜、温特赫等姓氏,明末努尔哈赤统一,成为满族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满族姓氏与女真族姓氏一脉相承,如古里甲氏演变为瓜尔甲氏、浦查氏演变为富察氏等。清朝的皇族姓爱新觉罗,其中的“爱新”,意为金,“觉罗”是满语“姓”的意思;慈禧太后姓叶赫那拉,这姓的意为河边的太阳。从19世纪末开始到辛亥革命后,满族人全都改用汉字单姓。从7世纪开始,主要是13世纪以来,由部分中亚西亚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迁入中国,与汉、维吾尔、蒙古等族长期相处形成的回族,使用汉语文,多信伊斯兰教。他们的姓氏也用汉字,有的出自原有的汉字姓,如李、王、张等;有的来自伊斯兰教的经名,系以伊斯兰教徒的谱系为基础改写而成,如把、拜、撒等;有的是取长辈人名中的字作为姓氏,如明初有回族人丁鹤年,原为西域人,曾祖叫阿老丁,祖父叫苦思丁,父亲叫职马禄丁,又有从兄叫吉雅谟丁,名末一字皆为“丁”,于是,他入中原后便以丁为姓。

    14、姓氏的其它来源。

    中华姓氏源头众多,无奇不有,除了前面介绍的各种来源外,还有其它原因形成的姓氏,如冒姓、音讹、声转、异写、省文等。

    冒姓:就是冒充、假冒他人的姓氏,一般都是冒有权势之人或名人的姓。据《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记载,西汉大将军卫青,其父郑季,以吏给事平阳侯曹家,“与侯妾卫媪通,生青,青同母兄卫长子,而姊卫子夫自平阳公主家得幸天子,故冒姓为卫氏”。西汉还有个姓朱的人,仰慕大臣何武的权势,冒姓何,自称何苗。隋朝的王世充,本姓支,祖籍西域,其父幼孤,随母嫁王姓,即冒姓王。唐朝有个贺兰敏,本为贺兰氏,冒姓武,说是女皇武则天之父武士彟的后代。北宋时有个无赖子叫于庆,想攀附宰相丁谓,苦于无门接近,向一位老儒请教,老儒出主意让他冒姓丁,他按老儒之计行事,后来果然得意。

    音讹:音指读音,讹是错误;音讹就是读错了音。晋国始祖叔虞的11世孙万,在晋国做官,食采于韩,三世孙厥,从封姓为韩氏。韩厥的7世孙韩虔建立的韩国,为战国七雄之一,于公元前230年为秦所灭。韩国遗民有一部分逃至陈、楚境内淮河与长江之间的一些地方,当地人的口音把“韩”读作“何”,后来又从读音误写为“何”,于是,这些韩姓人就变成了何姓。又如,元代女真人赵良弼,本姓术要甲,音讹为赵家,因以赵为氏。

    声转:指读音转变。西周初期分封的姬姓诸侯中,有两个虢国:一个在今河南荥阳东北,称东虢,开国君主是姬叔,公元前767年被郑武公所灭;一个在今陕西宝鸡东,称西虢,开国君主是姬仲,公元前687年为秦国所灭。另外,东虢灭亡后,周平王又封姬叔的后裔姬序于今河南陕县东南李家窑,称为北虢,公元前655年为晋国所灭。这三个虢国亡国后,其子孙以国为氏,就是虢氏。古代虢、郭二字通用,读音基本相同,按现在话说叫同声母、同韵母,只是虢为第二声,郭为第一声。后来,虢氏转声而为郭氏。又如,三国时蜀汉的昭德将军简雍,涿郡人,《三国志》注说他本姓耿,幽州人把“耿”读为“简”,“遂随音变之,盖耿、简声母同也”。

    异写:指一个字具有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写法。陈国始祖妫满的11世孙诸,字伯爰,其孙涛涂,因功赐邑阳夏,以祖父字命氏,称为爰氏。当时爰、辕通用,故爰涛涂又写作“辕涛涂”。涛涂的玄孙辕颇徙居郑国,其裔孙告,于秦末避难居于河、洛间,告的少子政,去掉“车”字旁,开始以袁为氏。这样,同一姓氏,就有爰、辕、袁等多种写法。

    省文:指简省文字或简化笔画。西周初期建立的邾国,于战国中叶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称为邾氏,后省去“阝”而为朱氏。由周武王姬发第二子在今河南沁阳市北建立的邘国,子孙以国为氏,就是邘氏,因古代邘、于同音通用,后省笔画为于氏。古代西域的大宛国(在原苏联中亚费尔干纳盆地)公元前102年降汉,其姓氏原有破洛那氏,后省文为那氏。宋代,来中国经商的阿拉伯人,有的留居广州、泉州等地,他们的名字之前多加Abu,中国读为阿蒲,后省文为蒲,演变成姓氏。

    上文提到的以远古氏族部落的标志符号图腾作为姓,以及郑樵所说的以姓为氏、以爵系为氏、以国系为氏、以族系为氏等,随着图腾的消失及姓与氏的混用、演变,已很难区分,而且基本上都可归入上述得姓方式中,因此,现在没必要单独立类。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在分类举例时,仅是针对该类来源,而并非全面论述某一姓氏的来源。实际上,中华姓氏的来源浩繁庞杂,既有一姓多源者,又有几个姓同出一源者,还有在历史进程中发生变化者。所以,欲了解某一姓的来龙去脉,必须对其进行专题研究;要想弄清整个中华姓氏形成的情形,只有对数以万计的姓氏一一进行考证,方可得出比较全面、系统的结论。作者:谢钧祥

温馨提示:《百家姓资料库》推广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