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识中医

 nqj0108 2020-04-16
·

学习中医,与学习任何一门其他的学科一样,都需要一个从简到博,从浅入深的过程。本讲的内容,就是帮助大家在大体上了解整个中医学的概况。以下我们从三个方面加以介绍:

①中医学都讲了什么,也就是中医理论的部分;

②中医是怎样看病的,也就是中医临床的部分;

③学习中医需要注意什么,也就是中医的学习方法。

一、中医学都讲了什么

中医学作为一门医学,首先需要面对的问题就是人体是怎么回事?”“疾病是怎么回事?”“如何减轻疾病带来的痛苦?”这三个问题,用专业的语言来表述,就是人体的生理、病理和治疗

(一)关于人的身体

人体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各个部分都有哪些功能?这些功能之间又存在着怎样的关联?中医又是如何发现这些功能的呢?

我们的祖辈通过对人体的观察,发现人体在大体上可以分为头、四肢和躯干三个部分;在层次上从浅到深依次有皮、筋肉、脉和骨几类组织。再通过对尸体的进一步解剖,发现了人体内的各个脏腑器官:有五脏肝、心、脾、肺、肾),有六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以及脑、脊髄、子宫等所谓“奇恒之腑”。接下来就开始对这些脏器的功能进行观察和分析。

有些脏器的功能是很好理解的,比如肺脏,解剖之后,古人发现有一根气管把肺脏与鼻子连在一起,于是很自然的想到“肺主气,司呼吸;比如胃肠古人发现这是一个完整的管道系统,连接着消化道的两端,它的作用再清楚不过了,就是负责运化、传导食物。通过同样的方法,心脏主血液,肾脏主水液的基本功能也被发现了。

通过上面观察的方法,古人发现了脏腑最基本的生理功能。然而,古人认识脏腑功能的脚步并没有就此停歇下来。而是在这些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以体处之,以心验之,最终创立了中医脏腑理论最基本的模型。这里仅以肝脏生理功能为例,来看看古人是怎样通过体验的方法,对脏腑的功能加以认识的。

但是并非所有的脏器功能都是这样的显而易见,比如肝脏和脾脏。古人无法通过直接观察的方法得知它们的功能,于是就根据现象作出了一些大胆的推测。比如发现肝脏内储藏有大量的血液,于是认为肝的功能在于“藏血”;脾脏与胃紧紧靠在一起,于是推测脾的功能在于推动胃中的食物进行“运化”,从而“化生气血”。

我们知道肝的五行属性是属木木就是树木,就是植物。树木通常生长在什么地方呢?在有水的地方。因为树木要成长,离不开水的滋养。树木表现出来的性质是怎样的呢?树木最喜欢自由的伸展,最不喜欢被压抑束缚我们平时留意观察各种树木,就会发现一些有意思的现象:它们有的向上长,比如杨树、松树;有的向下长,比如柳树、榕树;还有的横着长,比如侧柏、灌木,再加上各种花花草草,“木”这个大家族真可谓千姿百态、丰富多彩。而这些现象的背后,就蕴涵着这样一个道理:树木的生长,最希望充分表达自己的个性,自由的发展。这种性质,在中医理论中,叫作“木喜条达"。如果一旦发展的空间受阻,这些草木就会“发怒”,继而冲破这些阻力。记得读小学时,语文课本里有一篇文章,叫作《种子的力量》。即使用世界上最坚硬的颅骨来束缚压制种子,种子最终还是奇迹般地冲破这种束缚,发芽,生长,壮大。

再回过头来看一下我们的肝脏。古人通过解剖观察发现,肝脏在所有的脏器中,含有的血液的量是最多的,可以说是人体的一个“血库”,这就是我们前面讲到的肝“主藏血”的基本功能。血液不正是滋养人体的“水”吗?所以肝脏就是人体内的木所生长的地方。这样一来,中医学就在肝脏与木之间,作了一个固定的关联。继而把木喜条达这样的特性,沿用到中医学中,变成了“肝主疏泄”。一个人郁闷了,每天自己生闷气,我们就把他的表现称为“肝气郁滞”;一个人大怒发火,我们会说他的肝火比较大。原因都在于“肝主疏泄”这一功能无法正常的进行了。

通过上面肝脏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中医理论在最初形成的阶段,主要的理论来源于两种重要的方法:观察与体验。用同样的方法,古人对人体的各个脏器都有了深入的认识,为我们描绘了人体整体的生理过程。具体内容,到生理一讲再详述。

思考:中医认识人体的方法与西医的方法,差别在哪里?多试着思考一下其他脏腑的功能?

(二)关于人体的病理

古人通过观察和体验,认识了人体在正常情况下的生理过程,但这些知识本身对于古人来说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没有用。中国的传统文化是非常崇尚实用的。儒家、道家的思想需要与政治统治结合起来才有用,否则不可能流传至今;人体的基础知识需要与治病结合起来才有用,否则也不会成就今天的中国医学。

那么人体在哪些因素的影响下,就会发生疾病呢?

古人把引起疾病的因素划分为三类: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

内因主要包括饮食、情志和劳逸方面的异常;

外因主要包括风、寒、暑、湿、燥、火这六种自然气候的太过与不及;

不内外因主要指虫蛇咬伤、刀剑损伤等。

这里会有朋友提出疑问:按照现代医学对疾病原因的认识,疾病可以划分为感染性疾病与非感染性疾病两大类。感染性疾病,是由于感染了细菌或者病毒等引起的,必须把这些致病因素彻底清除掉,疾病才可以被治愈;而非感染性疾病,常常是人体的某些组织器官出了问题,比如高血压就是心脏和血管系统出了问题引起的,糖尿病就是胰岛素分泌出了问题引起的,必须把这些心血管、胰岛素的问题解决了,这些疾病才能真正得到控制和治疗。按照中医的说法,这些细菌、病毒难道不是真正的病因吗?这些心血管、胰岛素的问题难道不是真正的病因吗?

我想这里有必要多占用些篇幅来讲一下。

先说外感病。我们来看一看感冒这个最常见的病吧。感冒后会出现头痛、发热、咽喉疼痛、咳嗽等症状,西医检查血象,结合病史,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对不对呢?当然对。但是假如我们现在可以暂时放开以往的常规认识,试着思考一个问题,或许你看到的感冒就会变成另外一个样子了。

我们在冬季天气寒冷的时候着凉了会感冒,在春夏季天气转暖甚至炎热的时候也会感冒,在暑天的“桑拿天”里也会感冒,在秋季天气干燥气温骤降的时候也会感冒。请仔细回想一下,在这些不同的季节里,你在感冒时所表现出来的症状都是相同的吗?常常是不同的。

冬季着凉后的感冒,通常是打喷嚏、流鼻涕、怕冷明显;

天气炎热时的感冒一般都伴有嗓子痛、不怕冷、痰黄黏稠;

暑天感冒时全身不适的感觉很严重,经常伴随腹泻等消化道的表现;

秋季燥邪引起的感冒,一般咳嗽症状比较突出,痰却很少。

我的问题是:如果同样是因为细菌感染导致的疾病(甚至有可能就是同一种细菌),病因相同,表现出来的症状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中医理论跳过细菌的环节(当然不是有意的,是受到当时条件限制的),直接把疾病与环境作了链接,以这样的思路所发现的问题,是现象还是本质呢?

内伤疾病,又与外感病不同。假如把外感病定性为敌我矛盾的话,内伤病就应该是人民内部矛盾了。对于前者,动员全部国防兵力,速战速决,尽快把敌人驱逐出去,是最为得当的办法。但对于后者,显然就不能再调动大部队去讨伐了;即便是少数破坏分子,交由公安部门查办也就可以了。而且处理这类问题,常常是急不得的。譬如小两口吵架,公安机关是不能轻易作出处罚的。

看似对男方的严厉惩处,实际上对女方的伤害也非常大。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恩怨情仇,在人体内伤病过程中也可以体现的淋漓尽致。譬如糖尿病有一种类型,叫作阴虚火旺。吃得多、喝得多,火气很大,但是人比较瘦,睡眠很差,入睡困难,梦又很多。如果用夫妻来比喻人体的阴阳,那么此时的状态,就是丈夫很凶悍(阳热盛),妻子很柔弱(阴气虚)。如果此时给出严惩丈夫的决定,即用苦寒之药来清泻阳热,就会发现,丈夫气势衰败的同时,妻子也变得更加苍老无力了,因为苦寒药在清泻阳热的同时,同样会耗伤阴气。更不利的是,苦寒药对脾胃的伤害也很大脾胃受损,气血就无法得到补充,阴阳就更虚弱了。正确的方法是,用甘凉的药滋助妻子,让她的身体更强健。只有妻子的“实力”与丈夫相当,妻子才会对丈夫起到真正的制约作用,夫妻才会真正地实现和谐幸福。

当然,外感病与感染性疾病、内伤病与非感染性疾病之间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以上仅为举例,详细内容,请留意病理一讲。

思考:你是怎样看待疾病的?

(三)关于治疗

古人对疾病的原因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之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了。中医学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丰富的治疗体系,比如针灸、推拿、拔罐、口服中药、外用药,等等,其中最为重要的两种方法,就是中药疗法针灸疗法。下面我们重点来介绍这两种疗法的特点。

1、中药疗法自从神农尝百草,伊尹制汤液开始,中药治疗作为一种治疗方法,逐渐成为中医治疗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再经医圣张仲景,集历代经方大成于巨著《伤寒杂病论》后,中药疗法更是确立了在中医治疗方法中的核心地位。中药是怎样发挥其治疗作用的呢?

大自然在孕育万物的过程中,常常是不够公平的。在人的身上,表现为人的体质各有差异;在药物方面,就体现在中药有寒、热、温、凉这四种不同的性质(中医称四气);以及酸、苦、甘、辛、咸这五种不同的味道(中医称五味)。而这所谓的四气五味,就是中药发挥治疗作用的基础。

举例来说,辛辣的味道具有发散、走窜的性质,最擅长于冲破敌人的重重阻力,使正气得以伸张。如果人体所患的疾病是由于各种邪气停聚而引起的,那么辛味药就大有其用武之地了。比如由于风寒邪气束缚了肌表而导致感冒,就需要用辛味药如荆芥来发散,驱赶邪气,使其离开人体由于情绪不好,引起肝气郁滞,就需要用辛味药如柴胡来疏解调达;就像有人遇事不爽,最需要的就是找一位知心好友,三言两语,将心结化开,问题也就解决了;柴胡所扮演的,就是在体内化开心结的好友角色。此外,比如寒湿邪气停留在四肢关节引起的关节疼痛,血液运行不畅生成的瘀血,饮食不当引起的食积等以邪气停留为主要表现的病证,都需要用辛味药来通达。

但是有一点必须引起注意:但凡某一事物的性质存在偏颇,部么应用起来就必然存在有利有弊的现象。仍以上述辛味药为例,这类药虽然性味勇猛,善于打攻坚战;但是只要辛味药出现的地方,往往都伴随有对人体气血的耗损。于是出现了一个很重要的治疗思想,叫做配伍。所谓配伍,就是通过多味药物的配合使用,来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的一种方法。我们看到的医生处方,很少是单用一味药去治疗的,就是为了避免出现上述药性偏颇的弊端。

在后面的中药性味与配伍这两讲中,我们会系统地介绍中药的属性与中药配伍的方法。

2、针灸疗法依照当今流传下来的中医经典古籍来看,针灸疗法的广泛应用,是早于中药疗法的。在《黄帝内经》一书中所记载的疾病的治疗,绝大部分是用针刺法进行的。古代中医如此重视的针灸疗法,究竟有着怎样神奇的疗效呢?

我们先来看无疾自治的一则医案吧。

今年春节前(2008年1月),无疾由于感受寒邪后出现咳嗽,咳嗽程度比较重。一天夜间睡眠中,突然咳起,咳嗽剧烈,无法继续入睡,当时是凌晨三点十分。手边没有药,就用针刺手太阴经络穴列缺。针刺入后,共咳三声,咳嗽即止。当晚得以安然入睡。两天后,由于一些不痛快的事,心中一直不平。结果半夜时分又出现了暴咳不止,不过这次的时间与上次不同,是在凌晨一点零五分。同样用上次的方法,针刺列缺后,咳嗽有所减轻;再针剌足厥阴经原穴太冲,三分钟后,咳嗽消失。继续入睡。

针灸疗法在今天正处于非常弱势的地位。不用说外行人,就是中医专业的学生、医生,也认为针灸只能治疗中风、面瘫、颈肩腰腿痛这些别人治不好或者不愿治的病。广泛意义的内科疾病,很少有人会想到应用针灸的方法。而实际上,针灸疗法以其运用之方便,调理之中正,取效之迅捷,往往具有中药疗法和西药治疗无法比拟的优势。

针灸是如何发挥疗效的呢?针灸诊治疾病的思路又是怎样的呢?这部分内容相对比较复杂,我们到后面针灸一讲里,将与大家详细探讨这方面的问题。

我们的古人是非常有智慧的。他们并没有满足于仅仅将医学的价值定位在治病上,而是想到了一个更深刻的问题:怎样才能不生病?这就是近两年来非常走俏的中医养生学重点讲述的内容。对于养生学的内容,无疾认为:养生的方法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把握人体的规律,遵从生命的智慧。而这些规律、智慧,在我们对中医学理论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之后,便会深深地扎根在我们的心里,溶化为我们血液的一部分。无疾希望大家在读过这本讲稿之后,对中运养生的认识能够有所提升,可以比较轻松地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制定养生计划。

思考:你认为中医的疗法与西医的疗法相比,有哪些优势和不足?

二、中医是怎样看病的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病例。

王某,女,65岁,2005年8月10日初诊。患便秘20年,常7?8日大便1次。平素自服麻仁丸、番泻叶、芦荟胶囊等,只能奏一时之效。细询病人,虽大便7?8日一行,但干燥无结块。面色白,身体疲乏,纳食不馨,饥不欲食。舌淡、苔薄,脉象弱细。

无疾按:本例为山西柴瑞霭的一则验案。如果单从“便秘20年,常7?8 曰大便1次”且大便干燥的情况来判断,你会怎样来判断患者的病情呢?是虚,还是实?

在一个中医师眼里,人体表现出来的任何一个问题,往往并不是像患者所看到的那样简单。如此例中,已经明确是便秘,大便干燥,但还需要继续询问患者,是否有大便干结成块的现象。如果有,疾病多属于实;没有,多属于虚。这个过程叫做辨主症。也就是围绕最突出的症状,仔细询问来加以辨识。

此外,人体表现出来的任何一个问题,往往都不仅仅是局部的问题,而是人体整体问题的反映。如此例患者除长期便秘外,同时见到面色白,身体疲乏,食欲缺乏等症状,进一步印证了疾病的性质属虚的判断。如果此时患者出现的不是这些表现,而是面赤,性急易怒,头痛,腹胀,腹痛等表现,疾病就很可能是实证了。这个过程叫做辨兼症。也就是对患者同时出现的各种临床表现进行综合评价,以判断疾病性质。中医的整体观念,也在这里得到了体现。

最后,舌象和脉象,作为中医诊断的基本方法,对中医的辨证往往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此例患者表现出“舌淡、苔薄,脉象弱细”,据此,再结合前面的症状,即可以进一步作出判断,患者的临床表现属于脾气虚了。(具体的辨证知识,我们到辨证一讲再展开来谈)

辨证此属脾虚不运,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治以健脾复运,行其津液。予一味白术饮药用:生白术60g。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14剂,大便稍润而且畅利,面色渐正,疲乏改善,纳食知馨。继服14剂,诸症改善,大便2日一行。守方调治1个月,便秘痊愈。

无疾按:根据前面的辨证结果,患者的便秘是由于脾气不足,津液无法得到正常的运输布散而引起的。相应的治法也就出来了:健脾。医生依此确定以生白术一味药进行治疗。因为在所有的中药里,生白术健脾气、助运化、行津液的作用是最好的。由于辨证准确,治疗得法,困扰患者20年的便秘,在1个月内,仅靠一味生白术,就完全治愈了。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医诊治疾病的过程,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四诊通过四诊(即望、闻、问、切)方法获取详细的症状资料。

如上例中通过望诊得到“面色白,舌淡、苔薄”的信息,从问诊得到“患便秘20年,常7?8日大便1次,但干燥无结块,身体疲乏,纳食不馨,饥不欲食”;从切诊得到“脉象弱细”。

2、辨证即对收集到的症状信息进行分析,以判断患者的病位、病性、病因等。

辨证是整个中医诊治疾病的核心所在。四诊、处方的技巧,多可通过经验积累逐渐摸索出来;而辨证的过程,则更多的体现了一个医生临证的真正水平,往往也是一个人临床智慧的综合表现。上例中已经对辨证的过程有详细阐释,这里不再赘述。

1、立法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具体治法,明确孰先孰后,孰轻孰重。

此例由于病证较为单纯,立法也就显得十分简单。实际上在很多复杂的病例处理中,如何把握治疗的时机,治疗当从何处着手,治疗的主次该如何安排,都是非常有学问的。无疾在后面的篇章中,还会给出更多的病案,供大家学习探讨。

2、处方给出最终的治疗方案。

诊治疾病最终的落脚点体现在方药的运用上。选方是否得体,加减是否恰到好处,都将对患者的疗效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此例中,医生针对单纯的脾气虚、津液布散不利的病机,给出了一味白术饮,即是恰中病机的良方。

思考:中医诊治的基本思路你掌握了吗?

三、学习中医需要注意的问题

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其思维模式、理论基础、知识框架与今天我们从小接触到的数理化等现代科学知识都是截然不同的。从这一点看来,现代人学习中医学的确是有难度的。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作为中国人,我们身上的血液是几千年来,由我们的祖先一辈一辈流传至今的;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的骨子里就刻画着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思想。对中医学多一点了解,我们就会很轻易地发现,我们身上原本就带有如此多的“中国味道”。

古代医生学习中医的方法,大体上包括三种:家传、师承自学。今天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学习途径,就是在正规的中医院校内学习。本书的定位主要是广大的中医爱好者,所以如何通过自学的方式学好中医,或许是大家最为关心的问题。具体的自学方法,在本书最后所附的《自学中医入门必读》一文中有详细讲解,可以参考。下面我们着重看一下,自学中医过程中,最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古今思维方式的关系

学习任何一门学问,入门的第一步,一定不是怀疑,而是相信。只有先以谦虚的态度接受下来,才有资格去评价,这门学问究竟有何长处与不足。完全以门外汉的身份去品头论足,一是在虚度自己的光阴,因为于己无益;二是会贻笑大方,因为班门弄斧。

要想学习,首先需要“相信“;要想“相信”,首先需要理解古人的思维方式。

古人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不是像今人一样,强调“因为A=B,B=C,所以A=C”这样的形式逻辑推理;在认识事物时,也不是像今人一样,强调必须经过实证方法检验得到的结果才是真理。古人更加注重体验在认识事物过程中的意义,这一点在前面讲体验法时已经提到,下一讲讲阴阳五行的时候,还可以更加充分地体验到这一点。

(二)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初学中医,很容易出现两种偏激的想法:一种认为,学中医主要靠实践,理论烦琐难懂又无用,根本没有必要追求太多。另一种则正好相反,认为要学好中医,必须首先把理论基础打得非常扎实才可以,而且这基础,必须是从《易经》开始,继而是《内经难经》《伤寒脉经》等经典著作。

对于第一种朋友,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学到几个零星的方子或腧穴的用法后,越来越感到中医的渺小,认为中医是纯粹的经验医学,雕虫小技而已,于是抱着自己的点滴经验,坐井观天。而第二种朋友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越学越觉得中医了不起,中医思想博大精深,穷毕生之力也难以窥见一斑,竟完全忘记医学的目的,原本是要治病救人的。由于长期缺少实践,学习兴趣也就越来越小,最终难免知难而退,半途而废。

实际上,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为用的。理论源于实践,又可以反过来指导实践;实践升华成理论,又可以用来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离开了实践的源泉与检验,理论必然会成为干瘪空洞的理论;离开理论指导的实践,也必然成为盲目的实践。

作为中医爱好者,理论的学习是最基本的,也是至关重要的。而学习了这些理论仅仅是迈出了第一步,接下来要随时随处留心体会,将理论的知识转变成实践的体验,这些理论才会真正成为自己的一部分,才会把知识学活,才可以真正掌握防病治病的方法。在下一讲中,会重点教给大家一些方法,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此外,无疾一直非常推崇医案在中医学习过程中的价值。在理论学习阶段,医案可以帮我们更好地理解理论;在临床实践阶段,医案可以帮我们丰富经验,开阔视野;对于较少有机会开展大量实践的中医爱好者,医案更是活化理论、增加兴趣、弥补实践的不二法门。后面我们有专门的一讲,来详细讲解医案的价值与学习方法。

(三)自学与求师的关系

很多中医爱好者有这样的困惑:我很想学习中医,但是我没有老师,不知该从何处下手才好?

实际上,自学,从来都是学习中医一个很重要的途径。明代有一位名作江瓘,苦于自己久患呕血症而无医能治,便发奋自学中医。他有感于褚澄的“博涉知病,多诊识脉”的见解,就从古今医案入手,广泛捜集,最终集腋成裘,汇编成一部《名医类案》,千古流芳于杏林,而江瓘本人也成了一代名医。现代许多著名的老中医,同样是通过自学的途径学有所成。在山东中医药大学出版的《名老中医之路》中,记载有多位这样自学成才的老前辈。这套书现在有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的新版,市面上就可以买到。作为人门的指导,无疾推荐来读。

然而,很难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能有所成的。遇到困惑、迷失方向时,求助于同道的老师和朋友,是为自己扫清障碍、增进学识的有效途径。平时多注意结交同样喜爱中医学的朋友,大家多做交流,对自己的学习一定会有所帮助的。

无疾自迈入中医大门十几年来,虽然感慨于自己的资质愚钝,但总算得上比较勤奋的一个。又自执教杏林,面对中医门内莘莘学子,总希望将自己所学倾囊相与,将自己所遇曲折一一相告。别无他求,只希望自己所挚爱的中医学,可以更多地为人所学,为人所用,早日看到中医界多成就几位济世大医,百姓可以冀中医之术得以安身保命。倘有心学习中医而方向不明,学习途中遇到荆棘拦路,无疾愿作诸位朋友学习路上的良师益友,势必不遗余力,携手共进。

思考

①中医思考问题的方式,究竟与现代人有着怎样的区别?

②阴阳五行的理论,是否真的是那么深奥和神秘?

③阴阳五行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还有现实意义吗?

NQJ0108·欢迎朋友光临!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