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性的枷锁》:主角的精神成长赋予王国维“读书三境界”新解读

 伟天英 2020-04-16

《人性的枷锁》:主角的精神成长赋予王国维“读书三境界”新解读

前言:“我对你根本没抱幻想。我知道你愚蠢、轻佻、头脑空虚,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的企图、你的理想,你势利,庸俗,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是个二流货色,然而我爱你。”这段话截取于毛姆的名篇《面纱》,初识这句话才十多岁,被其中的浪漫所感动。也是这句话让我开始去了解和品读他的作品。除了他的《面纱》,他还有一部非常出名的作品,那就是《人性的枷锁》,在青年时代重读这部作品后,我人生中的某些困惑突然就得到了释怀。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所不许也。”当我读完毛姆的《人性的枷锁》之后,突然领悟到毛姆在文中所蕴含的人生哲学就是对王国维“读书三境界”的重新解读。

1.​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人性的枷锁》是毛姆的自传性作品,毛姆本人的人生经历和男主角几乎相同。毛姆在自己十岁的时候就父母双亡,之后自己只得寄居在伯父的家里。他天生就口吃且身材矮小,所以在童年时代受尽嘲讽和孤立,这也给他的人生打上了一层忧伤的底色。作品中的男主角叫菲利普,他有只脚天生畸形,一出世唯一的亲人母亲就去世了,只得寄居在伯父家。毛姆给主人公和自己一样的悲惨身世,除了为了创作文学作品之外,还有抒发自己的童年“郁结”之意。

《人性的枷锁》:主角的精神成长赋予王国维“读书三境界”新解读

一生下来就生活在痛苦之中,但是毛姆并没有放弃希望,他喜欢上了文学创作,很想在文艺创作上做出成绩,也愿意为此贡献一生。很大程度来说,对文艺的痴迷把他从痛苦的原生家庭中解救了出来。在毛姆的求学生涯中,他首先是考上了德国的海德堡大学,在那里深受费希尔和易卜生的影响,这也为他后来的戏剧创作打下了基础。在《人性的枷锁》中,男主角菲利普也如愿地走上了艺术之路,这是他在人生的开始之初,为自己的生命定下的目标。

果戈里说:“青春之所以幸福,是因为它有前途”。

在每个人的青春时期,对自己的人生都是躇踌满志的。在人生刚刚步入社会的青春时,无论是在爱情上还是理想上,都充满了浪漫的想象,也相信自己的憧憬在经过自己的努力之后,一定会如约而至。这个就是毛姆的作品《人性的枷锁》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生第一重境界,也可以说是“精神成长三部曲”中的第一曲。无论是毛姆本人还是作品中的男主角菲利普,就算童年不幸,但是青春时期对前途的美好憧憬,是可以治愈这样的不幸的。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这首词是晏殊写的。晏殊出生在宋朝,那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时代,那时候的文人生活得相对幸福,而晏殊本人也官至宰相。由于当时没有战乱,经济文化很发达,百姓安居乐业,诗词通常表达的是情爱别离之痛。这句诗原意表达的是由于自己思恋远方的爱人,所以肝肠寸断。王国维借此表达的是初学者领悟到要想求知成材还有一条漫漫长路要走时,不免有些惆怅,但是更多的是对到达彼岸的向往。

《人性的枷锁》:主角的精神成长赋予王国维“读书三境界”新解读

而在毛姆这里,则是青春期满满的希望。因为无论是思恋爱人也好,求知之路漫长也罢,爱人和路始终都是深信不疑的存在的。

2.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这首词出自于柳永。柳永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很高,是宋朝绕不过去的著名词人。在世时与歌妓为伍,作词能力很强,有史句为证:“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如果是生在今天,一定是娱乐圈里的一个著名词人。本词表达的是对真爱的无悔思恋。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用这句词来表达读书的第二重境界,意思是在求知的这条道路上,必须要下苦功夫,最好有“殉道者”的心态,如此才有可能学有所成。毛姆在《人性的枷锁》中给这句词赋予了新的意义。

前面我们说了毛姆因为喜欢创作,所以大学就去了德国的海德堡大学学习戏剧和哲学。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只学了一年就返回英国,转行为会计行业,不久后又进了伦敦圣托马斯医学院学医。在《人性的枷锁》中,菲利普在选择了艺术专业之后,发现“艺术是天才的事业”,感觉自己天赋不够,就算自己付出再多的努力,也许终究在文艺上也不能够有很大的作为,于是也选择了放弃艺术,然后尝试做会计行业,最后终于把职业追求定位到医学上。

这就表明毛姆和他书中的主人公一样,在踌躇满志地追求自己的理想的道路上,有着费劲心力却不可得的迷茫和惆怅。

青春期之后的他不仅在理想的追寻上很受挫,在爱情上也很失败。米尔德里德是菲利普真正痴迷的一个女孩,本来她是一个寄人篱下,从事服务行业的人,但是却对菲利普说谎,不过,长得非常年轻漂亮。她本人对菲利普没有真正的爱情,和菲利普在一起不过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享乐需求。菲利普在自己对爱情充满浪漫想象的时候遇到了她,为了她愿意无悔地付出,甚至还容忍她和自己在一起时同时和其他男人在一起,但终究没能换来理想中的爱情。

《人性的枷锁》:主角的精神成长赋予王国维“读书三境界”新解读

从上面,我们就可以领略到毛姆在《人性的枷锁》中所表达的“人生三境界”中的第二重境界。

在我们的青年时代,我们为爱情和理想付出了很多,不喊累和痛,为的就是尽快到达彼岸。但是这个世界有自己的运行规则,只有我们自己的主观努力,很多时候都不会求仁得仁。所以,就会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心碎。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但是不后悔,然而,付出了这么多的我依然无法到达彼岸,这就让我迷茫和痛苦。

毛姆“人生三境界”中的第二境界,指的就是自己为了实现理想付出很多,但结果却差强人意。为此由青春时的希望转变成了失落和惆怅,由对到达彼岸的深信不疑变成了怀疑,甚至是放弃。

3.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也是宋朝的一位诗人,这句诗的原意表达的是自己在街上费劲心机寻找心爱之人,但久久没有找到。岂知一回头,那人就在灯火暗淡的地方。王国维把这句词作为“读书三境界”中的第三重境界,意思就是说当我们苦读诗书多年,就是为了能够参透其中的道理,然后成大器。然而,就算是求知,也要讲求机缘。不过,在你苦苦追寻的道路上,总会有“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时候。那么,这句词用在毛姆的人生境界上,又该作何解释?

毛姆本人在写作的道路上受到挫折之后,他调整了自己的职业方向,去学医。但他没有放弃创作,他知道创作是自己视为生命的东西,放弃了,人生就没有了意义。选择学医,是一条创作不成功后的后路。不过,在他三十岁后,他的创作,幸好也逐步得到了肯定。在《人性的枷锁》中,毛姆给了菲利普一个另外的结局,菲利普在意识到自己没有创作天赋后,他最后就真的放弃艺术,专心走上了一条从医之路,并且学有所成。我想,如果毛姆在坚持很久之后,自己的创作事业也得不到成功,医学事业也会在他生命里占的比例远远超过创作。

《人性的枷锁》:主角的精神成长赋予王国维“读书三境界”新解读

《人性的枷锁》写于毛姆40岁左右,内容只写了而立之年之前的故事,30岁之前的毛姆在爱情上鲜有传出绯闻,所以我们只分析菲利普的爱情理想。毛姆对米尔德里德一往情深,但是在被伤害过无数次之后,他开始醒悟和反思,最后也终于遇到了一个良人萨莉。

以上,就是毛姆在《人性的枷锁》中表现出来的“人生三境界”中的第三重境界,无论是爱情也好,理想也罢,要求仁得仁,虽然努力是必不可少的,但还得要命运的成全。所以,我们必须要冲破人性之中“我执”的枷锁,接受努力之后的失败,并且给自己的人生多重选择,在反复尝试之后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那条。在爱情上也一样,在看清了对方不是真爱时,也要舍得放弃,因为放弃也意味着得到,放弃不适合的,才能让适合自己的人来到自己的生命中。

毛姆的人生第三境界,指的是这个世界上不只一个彼岸,就像珍妮特·温特森说的一样:“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如果真的看清自己最初想要到达的彼岸无法到达,那就要找到属于自己的彼岸。

综上:从上面对《人性的枷锁》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诗词的魅力不仅在于它本身的语言美,意境美,它极大的张力也是“美”的一部分。一句同样的词,不仅可以解读爱情,还能用在读书上和精神成长上。毛姆在《人性的枷锁》中对以上三句词的重构,也让我们对人生的精神历程有了更为清楚的认识,尤其是对现在处在青年时代,理想遭遇现实击碎而感到人生迷茫和惆怅的人有着安慰和救赎的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