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愿以深心奉尘刹,不予自身求利益

 我的天堂111 2020-04-16
愿以深心奉尘刹,不予自身求利益

 

愿以深心奉尘刹,不予自身求利益,是明朝宰辅张居正写给自己的为政格言。工于谋国,拙于谋身,这八个字同样也是讲张居正的,但不是张居正自己的评断,而是当时与他同朝为官,有“青天”之称的海瑞所做的评断。海瑞有“青天”之称,刚正不阿、嫉恶如仇,这种人按理说应该是善于谋事,而不善于谋身的,但海瑞最后却得了善终,赢得生前身后名,百世受人敬仰;而张居正从一介平民,最后官至宰辅,集天下大权于一身,能够做到如此地步,说明张居正此人是极善于谋身的,但张居正最后的下场却是很惨的,在他死后,生前功绩被神宗荒地全部否定,儿子或自杀,或被发配,甚至老家的府邸,还被当地的官吏带人团团围住,最后十几口家人被活活困死饿死在里面。

——银河九天 《首席御医》

 

海瑞跟张居正相比,一生行事,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但是身为道德样板,反而安全系数最高,即使大骂皇帝,也不至于遭到张居正身后这样寒风扫落叶般的结局。

  朋友激动地推荐一本书,“一定要看!”

  买了这本《明朝出了个张居正》,一口气读完,方知朋友所言不虚。

  读后第一感觉,是文字实在流畅好看。一读就放不下。不负“煮酒论史”四个字!不是一帮学者教授在会议室坐而论道探讨历史问题,而是三五好友,把酒相聚,一壶浊酒喜相逢,谈到动情处,浮一大白!以他人之酒杯,浇自己胸中块垒。句句如同好友谈天说地,毫无学究气。

  说张居正置身事外,“他为什么不湿鞋呢?因为他永远离河一尺。”

  说严嵩想拉拢杨继盛,“按他的思维,领导朝你微笑,你感激涕零都来不及,哪能恩将仇报?他算定了杨继盛能为他所用,让小严在家中设宴款待老杨。礼贤下士,嘘寒问暖,意思是很明白的———你老家伙上不上我的客船?”

  说张居正教育万历皇帝,“就是要让万历明白:你们朱家凭什么拥有天下?印尼民间哲学有曰:河里的青蛙,是从哪里来?”

  说什么很重要,以什么样的语气来说同样重要。

  清秋子在南方及北京打工多年,曾做过公司白领和编辑。善于以悲悯情怀写草根的无奈。他以草根的视角看历史看上层社会,皇室贵族都不过是被命运拨弄不能自主的可怜人。清秋子笔下,嘉靖是个神人,隆庆是个懒人,万历是个贪财的人,经历这三朝皇帝的张居正呢?是个不会摆pose的人。

  他13岁就名满天下,被誉为“国器”,为人深藏不露,智勇沉毅。若是只求自保、清誉,他不费吹灰之力。不过,张居正是个热衷于执政的政治家,不是道德名臣。他先是隐忍谦抑、曲为周旋,终于换来了成功一搏的机会。后阿附宦官、交结后宫,杂以权术,以此换取自己的政治空间,为清流士人所不齿,声名一直不甚好。张居正的一生,始终毁誉相随,即使在他权倾天下之时,抨击他的声音依然强势。

  大太监冯保,明史称他“性贪”、“横肆”、“黠滑”,大臣们或是敬而远之,或者坚决灭之。张居正相当尊重冯保,把历来骚扰外廷的后宫恶势力,变成了一个支持他改革的良性势力。两人互为利用,互为扶持。

  这算是狼狈为奸,还是双赢?

  张居正如果珍惜操守和名誉,对后宫的擅权和越位也持抗争态度,结局肯定是被雨打风吹去,根本不会再有此后十年“万历新政”的机会。“如果卑鄙才是成功的通行证,还要不要成功?”

  悖论无处不在。

  少年狂想、豪气干云是一回事,案牍劳烦、如牛负重,是另一回事。姿态漂亮,是一回事。做出实绩,是另一回事。

  书中对张居正和海瑞的比较也很有意思。海瑞对张居正的评价是“工于谋国,拙于谋身”。这话说得相当到位。张居正勇于任事,挑战的既得利益最多,遭遇的怨恨也最深。反而是海瑞这样的道德标兵,虽然跟张居正相比,一生行事,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但是身为道德样板,反而安全系数最高,即使大骂皇帝,也不至于遭到张居正身后这样寒风扫落叶般的结局。你让别人也骂骂试试?有时候,摆pose比做实事来得安全。

  只可惜,一个百病缠身的大国,一个准则混沌的体系,容不下直臣的作为,海瑞这样的道德标兵,不具备可操作性,只有清誉,没有实绩。

  张居正对海瑞的评价也不高。原因一是当年一桩旧事。徐阶、高拱之战,海瑞一封词锋凌厉的上疏无异于一记重炮,加速了权臣高拱的全线崩溃。但事实上,他的炮轰毫无事实根据,“不过是滥用道德武器抡了一回”,这封上疏帮了权臣徐阶的大忙,不久海瑞就有应天巡抚的乌纱从天而降作为回报。后来,徐阶下台,海瑞坚决不讲面子整治徐家大少爷,清秋子分析,海瑞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清誉,“不排除有洗刷、撇清的嫌疑,不然不会做得那么绝。”原因二是觉得海瑞“操切太过”,分寸感把握得不好,治大国如烹小鲜,海瑞难当重任,会把鱼烤糊了。

  也许正是看破了这一点,所以张居正终身未起用海瑞。

  可惜,勇于任事、匡济天下又如何?张居正死后就遭清算,家破人亡,辱及子孙。长子张敬修,受刑不过,留下一封字字血泪的绝命书,上吊身亡。其他几个儿子被发配“烟瘴地面”永远充军。名臣身后,竟然是这等下场。

  从被尊为帝师,到视为臂膀,再变成逆臣贼子,命运这双翻云覆雨手,变化何其迅速。

  反而不如海瑞,得以善终,且青史流芳。

  都说历史是教科书,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可是,以张居正读史之深,何以既不能维持自己的道德节操与身后声名,也没能挽救帝国的命运?读史有什么用?

  读史最多能让人在冷眼旁观、置身事外之时落个心里明白而已。一旦置身其中,即使张居正这样的千古良相、一代人杰,一样颠倒浮沉不能自已,利令智昏不知大变将至。

  历史的烟尘后,都有同样的人性。

  清秋子在他的博客上说:生活无处不在,我们需要保持尊严地前行。

  这要求并不高,却并不容易。

  因为不论是居庙堂之高的张居正们,还是处江湖之远的我们,都是被时代裹挟着前行,一路踉踉跄跄,不由自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