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眼震及眼震样眼动分类》(5):Bárány学会前庭疾病分类委员会共识

 吕康悠然 2020-04-16

作 者:焉双梅  凌 霞  司丽红  常丽英  杨 旭

单 位:航天中心医院(北京大学航天临床医学院)神经内科 


编者按
历时7年之久,于2019年6月Barany协会前庭体征-检查技术分类委员会(ICVD VS-ET Subcommittee)在前庭研究杂志(J Ves Res)发表ICVD分类《眼震和眼震样眼动的检查和分类》英文版(Eggers SDZ,Bisdorf A,vonBrevern M, et al. Classification of vestibular signs andexamination techniques:nystagmus andnystagmus-like movements. J Ves Res, 2019),该分类与国际眼动异常-斜视分类工作组(NIH-NEI CEMAS Group)的CEMAS分类的《眼动异常与斜视分类》尚有部分内容差异。前者为神经、耳科医生主导,涉及前庭相关眼震更多,后者为眼科医生主导,涉及视觉、儿童相关眼震更多。考虑到我们临床医师的学习需要,经Bárány学会授权,ICVD分类《眼震和眼震样眼动的检查和分类》届时将可以以中文版形式发表在《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杂志(可以免费下载)。
此专家共识介绍了Bárány学会国际前庭疾病分类委员会制定的各种类型眼震和其他类型眼震样眼动的分类和定义,用于前庭及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评估,以利于临床工作及科学研究中对这些体征的识别和交流。文中对眼震多种属性和影响因素的相关术语进行了描述和定义,本分类首先基于眼震相关临床现象学对其相关的复杂术语进行了系统整理,同时也进一步对其相关的解剖学、病理生理学和病因学进行描述,并对眼震和与其相鉴别的其他多种眼震样眼动(如扫视侵扰/扫视振荡)特征进行了总结。
今进行以下第5节内容的推文讲解,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飨广大临床医师!

2.2.凝视诱发性眼震:眼球移动至眼眶的偏心凝视眼位时诱发的眼震,眼震快相常朝向凝视侧。

注释:凝视诱发性眼震可能是生理性的,也可能源于外周/中枢前庭功能受损或中枢凝视维持机制障碍,临床上应根据其具体特征判断。如果眼震仅出现在极度侧视位,且低振幅、低频率、双眼共轭、左右凝视对称、非持续性(数秒内衰减),并且不伴其他眼动或神经功能异常,则通常为生理性终末位眼震(1.1.)。生理性和病理性凝视诱发性眼震有时难以区分。如果眼震也出现于直视眼位,则属于自发性眼震的一种形式(2.1.),有时自发性眼震可以与凝视诱发性眼震并存(见2.2.3)。
凝视诱发性眼震通常是双眼的,但也可以是分离的或单眼的(通常与单眼的眼动受累有关)。分离性或单眼凝视诱发性眼震可能在向外凝视位(外展性眼震)或向内凝视位(内收性眼震)更为突出。当一侧眼内收功能受损,对侧眼外展时通常可见外展性眼震,见于核间眼肌麻痹、动眼神经部分麻痹、重症肌无力或限制性眼眶病。当一侧眼外展功能受损,对侧眼朝向患侧凝视(内收)时通常可见内收性眼震,见于外展神经麻痹、重症肌无力或限制性眼眶病。术语“凝视麻痹性眼震”仅适用于伴有凝视麻痹的凝视诱发性眼震(脑干或大脑半球病变,或重症肌无力等导致的眼外肌无力)。
2.2.1.凝视维持性眼震:神经整合中枢受损导致的病理性凝视诱发性眼震。
注释:病理性凝视诱发性眼震通常与凝视维持功能障碍有关[11],为脑干、小脑控制眼动指令相关的神经网络病变所致,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眼震,可被称为凝视维持性眼震。表现为眼球从偏心凝视眼位慢相漂移至正中眼位,慢相呈减速型,继之出现了矫正的眼震快相。临床上,尽管存在其他类型的病理性凝视诱发性眼震,但凝视维持性眼震也常习惯被简称为凝视诱发性眼震
凝视维持性眼震可以是水平性、垂直性或两者兼有。眼震快相通常朝向凝视方向,但也有例外(例如,水平或垂直的偏心凝视可引起扭转性眼震)。单纯水平性眼震时,可能为双向(向左和向右凝视时均存在)或单向(向左或向右凝视时存在,不是双侧均有)。单纯垂直性眼震时,眼震可以出现在向上、向下凝视时或两者均有。极少情况下,下跳性眼震可由向上凝视引起,眼震慢相呈增速型,通常提示垂直凝视维持功能不稳定[9,167]。有时,下跳性眼震仅在侧视时出现,自发性下跳性眼震(2.1.2.2.1.)在下视和侧视时通常会增强,向双侧水平凝视时可产生斜向眼震。
2.2.2.Ⅰ度前庭性眼震:单侧凝视诱发性眼震,由于外周或中枢前庭张力不平衡,眼震仅出现于眼球向前庭功能减弱侧的对侧凝视时,在直视眼位时不出现。
注释:度前庭性眼震是眼震遵循 Alexander’s 定律的结果(有关讨论参见2.1.1.)。单侧凝视维持性眼震与度前庭性眼震的鉴别颇为困难。凝视维持性眼震的慢相呈减速型波形,而前庭性眼震的慢相是恒速型波形,但这很难通过床旁查体发现。如果同时存在反跳性眼震(2.2.4.)或垂直凝视诱发性眼震,通常提示凝视维持机制受损,而水平性摇头性眼震方向与原眼震方向相同(以及向对侧头脉冲试验异常)则更常见于度前庭性眼震。
2.2.3.前庭性+凝视维持性眼震:双侧前庭张力失衡以及凝视维持系统同时受损导致的双侧凝视诱发性眼震。
注释:双侧前庭张力失衡可能由外周或中枢前庭功能障碍引起。桥小脑角肿瘤累及前庭神经和邻近小脑组织时可导致罕见的Bruns眼震,这种眼震由两种成分混合而成,包括:因为凝视维持功能障碍导致的向病变侧凝视时的凝视诱发性眼震,以及因双侧前庭张力不平衡导致的向病变对侧凝视时的度前庭性眼震[111,155]。有时前庭张力失衡本身也足以导致在直视眼位产生快相背离病变侧的抑制型(2.1.1.1.度自发性前庭外周性眼震。
脑干或小脑病变(如卒中或脱髓鞘疾病)直接损伤前庭中枢和凝视维持系统时,也可能会产生类似的眼震。因为Bruns眼震这一术语在历史上与后颅窝肿瘤有关(伴前庭外周性眼震,而非前庭中枢性眼震颤),所以当单纯中枢病变导致这种形式的眼震时,最好使用术语“前庭中枢叠加凝视维持性眼震”或“前庭中枢和凝视维持混合性眼震”。
2.2.4.反跳性眼震:眼球由持续偏心凝视眼位回到直视眼位时,出现短暂的快相背离原偏心凝视方向的眼震。
注释:反跳性眼震通常与凝视维持性眼震有关,但是也可见于存在生理性终末眼震的正常人[138]
2.2.5.向心性眼震:眼球偏心凝视时出现的凝视诱发性眼震,眼震离心(偏心)漂移产生慢相,快相朝向直视眼位。
注释:向心性眼震是一种罕见的眼震,通常在持续的偏心凝视诱发的凝视维持眼震消失时出现[107],常伴有强烈的反跳性眼震(2.2.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