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的70后农民哪儿都没去,依然还在种地,可是90后我的可以吗?

 余多多竹林婆婆 2020-04-16

文:余多多

图:头条

1

说实话,我从来没想过我会回乡做农民,这应该和我的家庭教育有关系,从小,我的父亲母亲都会教育我:“要好好读书,否则只能回来种地,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事实上我们的父辈都是如此过来。

在我的童年,我的父亲是一名最不起眼的挖煤匠,这个工作是底层社会最辛苦的了,每天他天不亮就出门了,当我早上6点起来去上学,父亲应该已经走了2个小时,所以父亲常年睡眠缺失,就为了给我们多挣一点学费,他总是格外勤劳,除非生病坚持不下去,否则都是要去的。

在我的印象中,父亲言语不多,可是在每一个人生路口时他总是强硬的替我们做出选择,特别是对于辍学这件事,他永远都是站在最前沿,阻止我们过早到社会上挣钱,用父亲的话来说:”他呀,吃过没文化的亏。”

当我每一次走快一个小时的山路去上学,当我每一次寒假陪着父亲在煤矿里面拉煤出窝子时,我都在心里更加坚定一定要好好读书,让我的父母生活好一点。所以离开农村一直是我的愿望,每每看到电视上光鲜亮丽的城市白领们,拎着包精神抖擞的走进办公大楼时,我都向往那样的生活,所以我们从小都是两种思维:“一就是去考公务员,二就是打工,比起做农民,打工似乎也不错。”然而我却在大学毕业后2年多就回乡做农民了。

我看到农村人拥有的土地,并没有真正让土地发挥价值,对土地还有感情的70后一代慢慢老去,90后说起土地,都是想着房地产,拆迁户,占地等等。更有甚者,觉得回家种地应该就是乡亲们说的混不下去了才会回去。

2

在《农民去哪里了》这本书中,写出我国各地的农民和土地现状,很多的农民宁愿在城市捡垃圾,生活在逼咎的“牢笼”,也不愿意回去从事农业种植,这不仅仅是辛苦那么简单,还和农民朋友没办法保证收入是有很大的原因。

比如一个农民家里有5亩土地,种了2亩玉米,还有2亩土豆,还有1亩做各种蔬菜,真正的农村人一个家庭达不到5亩土地的大有人在,一亩地假如收入1000元,除开肥料,人工,喂猪,喂鸡等,还不够人吃,这只是粗略计算,像在贵州的卡斯特地貌中,你还得排除天灾人祸等等,那么农民种地就是对自己家的富裕之路完全没有什么意义。

所以转型种植经济作物,没有主导,不成产业,发展不下去,很多在农民工返乡创业时回来的人,盲目把钱投下去,却没有得到回报,最后不得已,又逼着全家外出打工避债,全家人过年都不敢回来。

种植黄金梨的王姐就谈到这个问题,王姐50开外,说话中气十足,她说在5年前,她们也是如此,全家外出打工躲避,挣了钱再回来还。

捉襟见肘时,吃一个馒头都要思考。

3

接触农业,接触农民企业家,虽然时间并不长。但是大力发展农业,确实是非常急迫的事情,农村60,70年代的人已经渐渐年迈,80年代的人大部分在外面打工,或者因为读书完成阶层迁移,全家做了城里人。

在农村种地的你要是能看到35岁左右的人在家老老实实依靠种地发家致富的基本见不着,很多土地早就变成荒地,山林 ,就算有大户承包了土地,前期的投入非常大,农村人缺乏市场导向,没有消费者需求的概念,所以每年总能看到哪个地方的水果滞销了,哪个地方的蔬菜便宜得被倒掉了,这些新闻实在不胜枚举。

种地已经不能再用老办法了,要科学种植,更要科学管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