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庆大学戏剧与影视学考研经验总结|考研心得分享

 小美院艺术史论 2020-04-16

总分383英语54、政治70、中外电影史127、电影理论132。
英语我是真的救不了你们啊啊啊……(·౪· )

普通二本三跨,复试结果还没有出来,来攒人品分享经验。

英语这个我不说,因为我英语很差,而且我花了大把的时间在上面都不行,我不想误导大家。。

    政治我没有报辅导班,我是听的网课,我一路跟着[石磊]下来的,包括肖秀荣老师的1000题,肖八肖四我都没用过。我用的是石磊1500题系列~
我的建议,看网课比较自由的,你可以自己控制进度。有些辅导班暑假就开始上课,实在是太早了,大纲都没出来。从九月份开始准备到最后你考70+也是可能的。听谁的课就用谁的书,跟着一个老师下来,不要乱听课。九月份开始学习政治完全来得及。我还是建议你是跟着老师学,当然如果你是那种自学能力特别强的人,可另行考虑,我是十分喜欢石磊的。


  重点来说一下[专业课]
127+132~259
这个专业课成绩应该还算可以吧,我跨考。

下面直接上书单:
[中外电影史]:
北电经典教材:钟大丰、郑亚玲的《中国电影史》《外国电影史》
李少白《中国电影史》、范蓓译的大厚本《世界电影史》

[影视理论]:游飞、蔡卫《世界电影理论思潮》、《美国电影艺术史》
彭吉象《影视美学》戴锦华《电影批评》黄琳《西方电影理论》、杨远婴《电影理论读本》

[其他]《电影艺术词典》、《电影批评》(王志敏)

重庆大学不指定参考书,以上是我给自己选的书单。

这些书我是这么安排的:
——了解一个学科,要先了解它的历史,由易到难。所以你刚刚复习的话,不要去直接看电影理论的书,你也看不懂。
北电经典教材的中外电影史,一定要背的很熟,要按他的框架来背。很多同学刚开始不知道怎么学习,我给你的建议是按照书的目录来学。每一节的目录题目就是他的重点,然后每一节下面又分好几个小点儿,每个小点儿,又是这节的重点,你按这个目录来记忆。最终达到的效果是合上书,找一张白纸,能够把整本书的框架默写出来。
另外两本书李少白的《中国电影史》和范蓓译的《世界电影史》作为刚才那两本的补充。就是以北电经典教材为纲,把这两本书上的内容填进去。

——应该怎么做笔记?
笔记的作用是提点知识点,提示要点。不要大片段的去摘抄书上已经有的内容,这样你只会浪费很多时间,所以你的笔记一定要简洁,学会使用[关键词],同时利用框架复习法,就是画出这些章的结构框架。

——背了总是忘怎么办?
我刚才说过,中外电影史我是用了四本书。你不要同时打开四本书,正确的方法是你把一本书弄透,再去弄第二本。但是也不能把四本书都看了一遍就再也不管了。比如说你把中国电影史已经背了两遍。这时候你就可以打开《外国电影史》学习,然后你边学习新的又要一边复习《中国电影史》的第三遍。就像一个“车轮战术”它能让你在学习新的过程中不至于把旧的忘掉。
忘,是人之常情,但是你需要反复复习。


下面再说[影视理论],理论是比较棘手的一个问题,因为这个不是靠你单纯的死记硬背就能够解决的。

——怎么理解?
学习理论知识的时候一定要细心,不能急躁,不能只看一遍,一定要弄懂为止。
既然提到这了,我再补充下[电影史的记忆方法]比如说你在记忆一个电影流派时,你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它产生的背景,包括时间、国别、社会环境它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以及它的艺术风格,发展演变。你需要按照一条线索来进行记忆,不然会很杂很乱,你会弄不清楚,电影理论也一样。

还有一本重要的电影工具书,你值得拥有。《电影艺术词典》这本书是一定要拥有的,强力推荐。因为这是一本工具书,它都是按照[词条]来给你解释。于是它特别适合用于考试。
可以作为名词解释简答的答案,可以直接背上。意思都是比较浅显易懂。前[100]页,需要你反复看然后找重点背。

——找不到重点怎么办?
刚刚打开一本书,什么都是新的,一头雾水。我给你的建议是你在第一遍看的时候没必要把重点区分出来,实际上你也分不出来。
第一遍打好基础,把重点和非重点,全当重点来记忆。然后再找重点,你需要借助历年的真题。不过今年比较坑,今年改革,所考的都是前十几年从未考过的偏冷的知识点。所以19考研,你们务必要注意到这一点,一定要结合今年的真题。如果你没有2018年的真题,只看2017以前的整体的话,你有点儿吃亏。
我简单说一下今年题型的变化:中外电影史增加了新的题型[名词解释]。而且之前有选做题。简答题五选三,论述题三选二。而今年的话全部为必答题,题量增加了很多。所以就需要你拥有广阔的知识面儿。不然的话,你在电影史上失掉的分数甚至比理论上还要多。

——关于电影理论的书籍
每本教材有他自己的特点,也有它自己的侧重点。我主要以两本书为主。一是游飞蔡卫的《世界电影理论思潮》二是黄琳老师的《西方电影理论》作为补充的话,杨远婴主编《电影理论读本》说一下这本书。这本书给人的感觉是看不懂,确实是看不懂。但是这本书有一个很好的地方,是他的正文你可能看不懂,但是他的注释是非常好的材料。在每篇的开头已经每章的开头都会有一些介绍性的文字。这些文字是你是需要重点把握的,正文内容你看不懂很正常,不需要强迫自己。
再就是戴锦华老师的《电影批评》这本书也是强力推荐。我来来回回看了不下五遍,每次都有新的感受。她以具体的影片为例的向你讲述每个电影理论。你先把她要讲的影片看一遍,看完之后再按照书上的内容来进行理解。

——关于阅片量?
既然你打算报考这个专业,我希望你具有一定的阅片量。从现在开始,至少每周看两部影片。遇到寒暑假每天都看一部影片,当时我是这么准备的。所以即使你刚开始阅片量不大,你这样下来的话,慢慢的你的阅片量也会很大的。在你学习理论的时候可能会感到枯燥,然后看电影,既可以是减压又能够加深你对理论的理解。

——不知道该看什么影片?
如果你复习初期没有涉及很多影史影片。直接找豆瓣儿前100顺序依次看。
最好的是这样:复习到一个流派,你把他的代表作品找来观看。比如说你复习到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你可以看德西卡的《偷自行车的人》。在你复习到新德国主义的时候你可以看《铁皮鼓》等等……还有中国电影史上的名片也是这样。不要认为黑白片不好看,实际上有些老片子的艺术质量真的是特别好。


关于专业课,我暂时只想到这些,有问题你们可以留言。(主要针对专业课方面,如果有人问报录比、好不好考、录取人数之类的我劝你自己去官网查,这类问题我是不会回答的。我尽量在一楼回复。)


——下面我说一些非常好用的学习app
和非常有营养的微信公众号。

[影视资源]哔哩哔哩、影视大全、百度云
[学习工具]考研帮、印记云笔记、同声传译、百词斩、超星移动图书馆(输入自己的借阅号免费下论文)
[趣味自律]forest
公众号:sir电影(毒舌电影)、枪稿、后浪、虹膜、当代电影杂志、传媒1号、探索与争鸣杂志、虎嗅网、中国电影资料馆。
这些公众号你可以晚上睡前看一下,对于你知识面的扩展非常有帮助,长期坚持下来,也会有很大的收获。


暂时这样吧,我码了好久,明天离开重庆,今晚去吃火锅。ლ(╹◡╹ლ)如果我成功录取,我会是个很好的学姐,不要看我字里行间那么严肃,其实我很好玩的。

[最后]
我希望你敢于闯一下,整个考研过程是个不断质疑自己的过程,但是如果你不试一下,你怎么知道不可以?
有名校情结的孩纸更要勇敢。

在学习中的一切投入在成功后都是浮云,考学是一条艰难的路,所有的过程都无人看到,唯有结果是确定的,如果希望这个结果是100%通过,那么小美院将是唯一选择。(二战三战不可怕,却不可取,一年投入的不仅仅是金钱,更是时间,时间是无法用价值衡量的,衷心希望可以一战登岸!)

本篇内容由小美院搜集整理

仅供参考,最新信息请于各高校官网查看,部分图文来自网络,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私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