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风感冒退烧第一方,伤风的治疗。《伤寒论...

 玄易子920 2020-04-16
伤风感冒退烧第一方,伤风的治疗。《伤寒论》12条学习
第12节是《伤寒论》的第一个药方,开始涉及用药,中医的临证用药是非常灵活的,药性的本身不重要,全在中医的辩证论治,灵活运用,各药物的之间互相促进,互相制约。

[原文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se)恶寒,淅淅(xi)恶风,翕翕(xi)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12枚。
上五味,呋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渣,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 热稀粥一升,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zhi)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以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期间,半日许令三付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症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止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解1,译文:太阳经被风邪击中以后,阳气浮越而阴气衰弱,卫气为阳,卫气浮越抗邪争斗则发热。营气为阴,营气弱,自泻外出则自汗。产生畏寒、怕风、轻度发热的症状,肺气不利则鼻鸣反胃干呕,用桂枝汤治疗。

桂枝汤,桂枝9克,芍药9克(去皮),(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12个。

这五种药,把前三味药切成小块,放水二斤半,大火开锅后,小火煮成一斤半,筛去药渣,等凉热合适的时候喝1/3,稍微停一会儿,喝热稀粥一斤,以帮助药产生更好的作用。盖一个被子,停上一会儿,等到全身微微的有汗,这是最好的,不可以特别大发汗,特别大汗并不能彻底根除病因。

如果喝一次出汗以后感觉病好了,后面的就不要再喝了,不必全部喝完。如果还是不出汗,继续用前面的方法。继续不出汗,缩短吃药的时间,维持原先的方法,半天把这一副药分三次喝完。如果病重者,一昼夜吃一付药,24小时吃完一付药,如果病症还在,继续连续吃,如果还是不出汗,连续二三天吃两三付。吃药期间禁食:生冷的食物,粘液多的食物,各种各样的肉和面食,各种各样的辣物,酒,特别香的食物。



解2,把《伤寒论》的用药数量做一个简单解释。具[古方药量考证],伤寒论的一两约等于现在3克。古代用升的体积做数量,因为一升装的东西轻重不等,所以有从3两到9两的区别。

阳浮:卫气抗邪浮于体表。

阴弱:营气虚弱。

啬啬恶寒:畏怯怕冷恶寒。

淅淅恶风:像淅淅沥沥的小雨一样怕风。

翕翕发热:小鸟合起羽毛的声音轻度发热

呋咀:把药切成小块。

适寒温:冷热适口。

服己须臾:吃药后一会会儿。

温覆:盖被子。

如水流漓:大汗像水一样,从上到下流。

病差:病好了,痊愈

停后服:停下后面需要服用的药,不吃了

尽剂:把药喝完

小促其间:缩短服药的间隔时间

周时:一昼一夜12个时辰,24小时

更作服:坚持吃药



解3,《伤寒论》第一个经方介绍桂枝汤。桂枝汤到底用发汗的作用,还是用它止汗的作用?正常的桂枝汤是治疗表虚中风的自汗。那么治疗自汗用桂枝汤,这是众所周知的。

有人说桂枝甘草汤治疗自汗的的心悸,那桂枝发汗,那不是更伤心阳吗?在这里就能看到,一个中药的作用,在方剂里,各种药之间有一个互相的压制或支持,压制什么?支持什么呢?压制一种药对治疗这种病的不良的作用。支持某一种药对这一种病症的促进改善。如果说桂枝是发汗的,那么桂枝甘草汤里边含有龙骨,牡蛎。龙骨,牡蛎两倍于桂枝的量,那么龙骨牡蛎就有收敛的作用,收敛自汗,治疗心悸震惊安神,在这一个方子里,用桂枝的通心阳的作用。

所以说中药的功效全在中医的灵活运用上。

而中医病不是光用药治病的,这一条所说,吃完药以后,除了盖被子,建议喝点热粥,助力汗出,这样病症减轻的也就快了。

再一个就是认准病证了,以后用药就得坚持,一付不行两付,两付不行三付。一天不行两天,两天不行三天,慢慢的病就好了。

这一条说的主要是要辨清疾病的性质,灵活运用药物。用药有一系列的方法,比方是用药量的多少。药物的炮制。比如桂枝需要去皮,甘草需要蜜制等等,这一些对疾病的治疗很有促进作用,再一个就是用药的方法,用药以后或促进发汗、或半天用一副药、或连续用二三天药,在治疗的期间禁忌一些食物,这样对疾病的早日恢复帮助极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