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词牌 天门谣

 hejunwei_yeah 2020-04-16
词句:
词牌列表只显示龙榆生词谱
天门谣贺铸词,有“牛渚天门险”句,因取为调名。李之仪《姑溪词》注:贺方回登采石娥眉亭作也。

天门谣双调四十五字,前后段各四句、四仄韵贺铸

  牛渚天门险 限南北 七雄豪占 清雾敛 与閒人登览 
  平仄平平仄韵仄中仄读仄平平仄韵平仄仄韵仄平平平仄韵

  待月上潮平波滟滟 塞管轻吹新阿滥 风满槛 历历数 西州更点 
  仄中仄平平平仄仄韵仄仄平平平仄仄韵平仄仄韵仄仄仄读平平中仄韵


按李之仪词,前段第二句“尽远目、与天俱占”,“远”字仄声。后段第一句“正风静云閒平潋滟”,“风”字平声。末句“杳杳落沙鸥数点”,“数”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
天门谣 次韵贺方回登采石蛾眉亭(宋·李之仪)  显示自动注释

天堑休论险。尽远目、与天俱占。山水敛。称霜晴披览。

正风静云闲、平潋滟。想见高吟名不滥。频扣槛。杳杳落、沙鸥数点。

注:方回词云:牛渚天门险。限南北、七雄豪占。清雾敛。与闲人登览。待月上潮平、波滟滟。塞管轻吹新阿滥。风满槛。历历数、西州更点。

天门谣(宋·贺铸)  显示自动注释

牛渚天门险,限南北、七雄豪占。清雾敛,与闲人登览。

待月上潮,平波滟滟,塞管轻吹新阿滥。风满槛,历历数、西州更点。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此为登临怀古词 ,是作者登采石峨眉亭时所作。
采石今属安徽与鞍山 ,在长沙南岸,濒江有牛渚矶,绝壁嵌空,突出江中。其西南方有两山夹江耸立,谓之天门,其上风浮翠拂,状如美人的两道峨眉。神宗熙宁年间,太平州知叫左牛渚矶上筑亭,以便观览天空奇景,遂名为“峨眉亭”。
上片起首三句道出了采石地理形势的险要和历史作用的巨大。滔滔大江,天限南北。偏安江左的小朝廷,每每建都金陵,凭恃长江天险,遏止北方强敌的南下。而当涂地处金陵上游,牛渚、天门,正是金陵的西方门户。词言“七雄”,当是连南唐也计算在内。
“豪占”,犹言“雄踞”。“清雾敛,与闲人登览。”谓雾气消散,似乎有意让人们登矶游览。“与”,这里是“予”、“放”的意思,这个字下得很妙。将那本无生命的“雾”写活了。
下片不落窠臼 ,江声山色,无一语道及 ,偏说要等到月上潮平、笛吹风起之时,细数古都金陵传来的报时钟鼓。“月上潮平波滟滟”,化用梁何逊《望新月示同羁 》诗 :“滟滟逐波轻。”“塞管轻吹新阿滥”之“塞管 ”即羌笛,笛为管乐,塞上多用之,故称。
“阿滥 ”,笛曲名。南唐尉迟。偓《中朝故事》载骊山多飞禽 ,名“ 阿滥堆”唐明皇采其鸣声,翻为笛曲,远近传播。唐颜师古《急就篇注》曰“阿滥堆”即鴳雀的俗名 。“风满槛 ,历历数 、西州更点”之“西州”,东晋 、刘宋间杨州刺史治所,因在金陵台城之西,故名。“更点”,古代一夜分五更,每更又分五点 ,皆以钟鼓报时。词人登蛾眉亭 ,时在上午雾散后 ,“待”字以下,纯属愿望、想象之辞。这里虚境实写 ,江月笛风 ,垂手能掬,遐钟远鼓,倾耳可闻,再者,游人流连忘返,竟日览胜而兴犹未尽,还要继之以夜,那好山好水的魅力,不着一手,尽得风流。
全词时而剑拔弩张 ,气势苍莽,时而轻裘缓带,情趣萧闲,整首词写得大起大落,大气磅礴,读之令人荡气回肠。词中凭吊前朝兴亡,给人的感悟和启示十分深刻:天险救不了云朝覆灭的命运,昔日“七雄豪占”的军事重地,今却成为“闲人登览”的旅游胜地,人们不难从中得出江山守成在德不在险的深刻历史教训。

天门谣 汲县道中作(清·陈维崧)  显示自动注释

已过秋千节,看汲冢、苔钱铺缬。淇流咽,说古今兴灭。

比干庙、年年啼百舌,月与铜盘都缺。愁恨织。花落处,棠梨成血。


天门谣(当代·秦鸿)  显示自动注释

城市如端楷。笔到处、九宫田界。天未改。看閒云犹在。

梦月下江流光似洒。一舸飘飖如箭快。心似海。万丈下、燃犀烛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