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蝉》- 我对蝉的一生,既着迷又害怕

 nmcd350 2020-04-17

我对蝉的一生,既着迷又害怕。

用什么词来形容它呢?我苦思冥想而不得。决绝?隐忍?还是凤凰涅槃?..... 在这只昆虫身上,我看到一种隐藏在小小身躯中的精神,那种精神,有点接近义无反顾和向死而生的悲壮。

我们老家临海方言中,把蝉叫做“桑洋”,只是音译,或许是桑羊,或许是桑鸦,又有人说应该是嗓哑,因为它那么撕心裂肺地叫着,一天下来,不把嗓子叫哑才怪。我因此留了心眼观察,发现到了傍晚,蝉的叫声中,确实多出了那么一点点沙哑的音色和疲惫心情。

毕竟是鲜活的小生命,又是古人口中餐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的小生物,撕心裂肺呐喊一整天下来,总会累的。

《蝉》- 我对蝉的一生,既着迷又害怕

有人说,蝉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它们是这自然界里可有可无的一分子。我们并不需要炎炎夏日中那些聒噪的蝉鸣,徒然增添人的暑热烦恼之情。我们的孩子也不需要拿捉蝉来寻找乐趣,好玩的事情太多。蝉吸食树汁,反而会破坏林木。这种生物,在地底下蛰伏十几年,一朝蜂涌而出地面,爬上树枝,蜕变羽化,在树上嘶叫一个月后,尘归尘,土归土,重回地下。它们的生命周期和轮回如此不可理喻地失衡,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

可是,存在即合理。

《蝉》- 我对蝉的一生,既着迷又害怕

数不尽的蝉卵在地底下进化成幼虫---传闻中的高蛋白美食“知了猴”。这些幼蝉长达数十年在黑暗的地底下生活,不见天日,被水淹、被地下的蚂蚁侵食、被地上的动物刨食.....牺牲掉一大批。它们怎么会有如此大的耐心,呆在地底下十几年?

我好奇地想,这些小生物,它们到底在想什么呢?难道没有一只幼蝉,曾经质疑过为什么要呆在地底下这么多年?这蛰伏的年数,又是谁规定的?它们的父母,在产下卵后不久就仙逝了,不能再为它们做出人生指引,而蝉的世界与蚂蚁不同,没有完善的组织构架,也没有领导者,那么是谁在引导着它们?难道是自然界里那只无形的手?

《蝉》- 我对蝉的一生,既着迷又害怕

在一个雨夜,步调一致的大规模行动悄悄发生了,似乎是沉闷的雷声和诡异的闪电唤醒了它们的野心,要去占领外面的世界。夜雨将泥土渗得湿透,成千上万只知了猴醒了,它们扒开泥土,呼吸第一口来自外面世界的富氧空气,终于用赤褐色的硬壳,顶开压抑了它们十多年的土壤,涌出地面。

可是知了猴大军低估了外部世界的凶险。当年父母把它们推向大地,是含着良苦用心的 — 地底下虽然暗无天日,潮湿郁闷,无论如何还是比地面上安全许多。如今这些涌出地面的知了猴大军,恰好成了聪明猎食者的美食—这可是十年一遇的饕餮呀!即便是食物选择范围极广的人类,在夏夜里若是起了情趣,念念不忘油炸知了猴的美味,说不定也会挑灯夜战,加入知了猴的搜捕行列呢!

《蝉》- 我对蝉的一生,既着迷又害怕

知了猴中的幸运者躲过了这一切一切的凶险,终于得以爬到一棵隐蔽的树干上,紧紧附在上面。夜深了,荷塘里的青蛙、草丛里的夏虫,都累得睡了。万籁俱寂。知了猴听到自己脊背裂开的声音。

开始了。

它在痛楚中兴奋着。这是一场生与死的考验,也是蝉的最后一次蜕变。它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挣脱外壳,让柔嫩的翅膀展开,在空气中变得坚硬起来 --- 那绝对不是一件轻松而愉快的事情。如果失败了,它将连同这个外壳,不体面地挂在树上,成了他人指指点点、或惊或奇的对象,抑或是同伴们的笑柄:“你看,它挂在树干上枯萎的尸体,多像被钉在了耻辱柱上的狼狈样!”没有一只蝉愿意这种模样成为自己的结局,所以它咬牙切齿、拼了命也要从那硬壳里剥离和逃出来!

《蝉》- 我对蝉的一生,既着迷又害怕

一夜未眠的蝉精疲力尽,好歹,它终于成功了。当第一缕阳光射在它身上,那对原本玉色的翅膀变黑了,脉络也更硬了。蝉突然满血复活,它全身一抖索,打了个激灵,振翅冲向树的高处—那个它的父母亲曾经相遇、恋爱、交配和产卵的地方。虽然它从未见过父亲的样子,耳边却仿佛响彻着它的声音:“孩子,大声歌唱吧,用力歌唱!歌唱你的新生,歌唱你的骄傲,用歌唱去寻找你的爱人!”

蝉再一次兴奋了。它全身发抖,用尽力量发出最强的声音。十多年来身处地底的隐忍,黑暗和苦难中是什么支撑着它继续活下去,一道一道死亡门坎又是如何跨越过去的........它再也不愿去回首和回忆那些事情,它只知道现在要拼尽全力呐喊、歌唱,才对得起之前所有的沉默,那小小身躯里爆发出如此巨大的能量,成了整个夏季里令人无法忽视的最强音。

《蝉》- 我对蝉的一生,既着迷又害怕

在日光下短暂的一个多月中,它必须用这种方式,找到配偶,然后像当年自己的父母亲一样,在树枝里产卵。树枝被吸空后,会带着它们的孩子坠入泥土之中,开始又一个轮回。而它自己将在秋叶落下的时候,悲凉地死去。

我不喜欢听人在文字中用“噤若寒蝉”这个成语来形容某人某事,不是因为人,而是因为蝉。你都不知道它曾经经历过了什么?那里面有超乎寻常的痛、孤独、义无反顾,以及为了自然界生生不息而承担的责任感。

《蝉》- 我对蝉的一生,既着迷又害怕

让我们来敬重和放过一只蝉吧,让它自由地去破壳、羽化,飞上枝头倾吐它的苦难和悲欢。蝉,或许并不是如同我们想象的那样,存在毫无意义,相反,蝉的一生带给我们的思考,或能触及心灵深处。

在一个夏天,有星空,有月色,有蝉鸣,有荷塘里的青蛙,柴门里的犬吠,即便是嗡嗡咋咋的蚊虫和苍蝇,都是不可或缺的,那都是我们熟悉又怀念的夏天呀!

存在即合理,接纳和理解它们,然后引导。

【云端原创】

《蝉》- 我对蝉的一生,既着迷又害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