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亲人关系三步曲:亲近、分离、珍惜

 王明鹏 2020-04-17


区分共情三要素,“情绪、认知、言行”

昨天文章经典共情台词:“我只知道他是我的爹,他还是谁的爹我不知道”说了区分亲子关系亲密度,用来理解兄弟姊妹对父母不同态度。

所采用的是共情技术,包括三部分,即从共情“情绪”,到共情“认知”,最后到共情“言行”。

也就是说,接受各个孩子对父母的不同情绪感受,然后理解这个情绪后面的认知、需要、看法,也就是成长中各个孩子对于父母感受不同,最终形成亲密度不同的价值观,由此来理解有差异的个体言行。

如果还是不能接受或者理解兄弟姊妹言行,只有一个原因,就是认为自己对父母付出太多,不值得,还有就是没有真正接受某个兄弟姊妹独特的亲子关系感受,反映出没有接受自己的亲子关系感受。

区分关系三情形,“亲子关系、子亲关系、人际关系”

下面,我们从关系这个角度,试着再给一个新的解释,理解为何同是兄弟姊妹,为何“感受到”与父母的亲子关系如此不同。

农村有句说兄弟姊妹们的话残酷,却是真实人性,“小时候是兄弟姊妹,长大后各自成家立业,不再是兄弟姊妹”。这话看似有些偏激,但是真正理解后,处理大家庭关系时候,会受益匪浅。

这里,本质上说的就是亲密关系也要区分出差异。区分好了清晰边界,不但不会淡化亲情,反而利于亲情感的维持。

还有句话说的形象,“兄弟登山,各自努力”。

从我们自己体会的与父母的关系入手,可以理解如下:

首先,小时候形成亲子关系,父母是亲,我们是子,父母是主导。

小时候亲子关系非常重要,这是正常社会化的基础。心理学家说,“幸福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就是特别强调小时候亲子关系影响一生。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小时候我们与父母互动,形成我们独特的人格,成人后呈现出不同人际互动关系。

用一个心理学术语说,就是“移情”,当下人际关系模式都在重复小时候关系处理模式。

其次,成人后形成子亲关系,我们是子,父母是亲,我们开始主导。

这时候,童年过去不再回来,人格难以改变,但是毕竟还有改变的可能。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那句话,“事情过去了不会改变,但是我们可以改变对事情的看法”。

如果你不幸有个糟糕的童年,亲子关系不良,成人后就要觉察到,我们是陷入过去无能为力境地呢,还是自我负责重新成长呢!

当然,自我成长是必须的,但也是痛苦的,因为天下没有完美的父母,也没有完美的童年,更没有完美的自己。没有人不是伤痕累累的,走到今天。

我们不能沉浸在比惨中,要比较的是各自潜能的发挥。

最后,父母年迈后形成人际关系,我们与父母之间,我们与兄弟姊妹之间,是亲情基础上的人际关系,我们是主导。

这时候,岁月流逝,青春不再,亲情关系比较微妙,我们上有老下有小,中间是自我价值实现需要。

而横向比较之下,人与人差异客观存在,而且基本定型,很难改变,也就会生出心理失衡或者平衡。

这时候人际关系模式深刻影响我们言行,包括对于父母态度和言行。

亲子关系良好的,这时候依然会关系和睦。亲子不良的,如果子亲关系没有理顺,这时候与父母的关系就是现实的人际关系,由此呈现出亲密不等情形。

关系本质是主观心理现象

上面所说的三阶段关系,可以更通俗的理解为:亲近、分离、合适。

从物理距离看,小时候亲子关系表现为亲近,成人后慢慢疏远分离,而后再找到合适距离。

心理距离也是类似,从亲密的渴望,到独立的界限,再到亲情的珍惜。

现实生活各个孩子人格特质巨大差异,还要从关系的心理感受说。

同在父母教育这个屋檐下,不同孩子成人后人格差异大,在于关系是个主观感受。

打个比方,小时候双胞胎,同样被父母打了一个巴掌,一个会感受痛苦,感到不被接受,形成糟糕亲子关系烙印,而另一个会感到庆幸,感谢让自己明白了事理,形成积极亲子关系印象。

电影《教父》里面,老教父三个儿子人格特质截然不同,为何如此?

看看下面这些老教父的人生忠告,三个儿子各自不同感受,就是佐证。

“不抽空陪家人的男人,不是真正的男人。”

“女人和小孩能够粗心大意 ,但男人不行。”

“别让外人知道你在想什么。”

“不要憎恨你的敌人,那会影响你的判断力。”

大儿子桑尼不乏勇气,可是只听进去自己喜欢的话语。

二儿子弗雷多缺乏勇气,左耳朵听右耳朵冒,听了也是白听,甚至听的机会都没有。

小儿子麦克,有勇有谋,听得最为透彻,才可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成就一代新教父。

心中有什么,就会看到什么。因此,千万别较真,不能非要拿自己与父母关系程度,来和你的兄弟姊妹与父母关系比较。

我们能做的,就是接受每个人独特的关系感受,用复述来理解每个人话语,尊重每个人都是活生生有情绪的人,共情到把自己当别人来体会共同体验域。

人生就是关系,如此而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