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打击有害色情内容的同时,谷歌每年从搜索结果旁显示的色情广告中赚取数百万美元。根据监督组织“家庭安全媒体”2004年的一项调查,在谷歌和其他互联网搜索引擎上,每四个搜索请求中就有一个涉及色情。” 谷歌的故事 作者: [美] 戴维·怀斯 / [美] 马克·摩西德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译者: 朱波 / 钱小婷 出版年: 2020-1 页数: 331 定价: 65.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21710311 01 — 主要内容是谷歌从1996年创办到2005年之间的故事。共27章,后面4章讲2005年以后谷歌的故事。 按书的英文名字搜,英文版最早是2005年出的,还有几个稍晚的版本,最晚到2008年,没有更晚的版本。中文版后面4章的内容不知是怎么来的。 故事大部分以前看过,作者说他采访了150多位相关人士,看书的内容确实像是一手采访资料整理而成。 对我来说,书中有一个信息是以前不清楚的:谷歌宣称的广告政策和实际的行动之间并不完全一致,比如一直在打击色情广告,但实际每年从色情广告中赚取数百万美元。 对谷歌感兴趣并且没看过谷歌这一段历史的读者,本书可以作为参考资料。 总体评价3星。 以下是书中一些内容的摘抄: 02 — ◆ 第三章 搜索引擎 1996年,拉里和谢尔盖开始合作,下载并分析网络链接。获取数据的过程比拉里预想的要长。根据估算,他们每发送一个“爬虫”程序去搜索整个网络,计算机科学系都要花费2万美元。但他渴望完成这项工作。 当晚就注册好,并在白板上写上:Google.com。这个名字听起来很像互联网公司,如同雅虎或亚马逊一样。第二天早上,我走进办公室,发现塔玛拉留了一张纸条,‘你们拼错了,应该是G-o-o-g-o-l。可它已经被注册了’。 表面上看,雅虎理应买下或接受他们的技术,因为它依靠人工来编辑目录,缺乏快速搜索整个互联网的方法,但它也拒绝了。雅虎之所以拒绝,部分原因在于它想让用户在自己的网站上花更多时间。 ◆ 第四章 神秘配方 谢尔盖回忆说,贝托尔斯海姆没有讨论任何细节,直接开了一张金额为10万美元的支票给“谷歌公司”。这是他定的数字,因为这是一个不错的整数。 ◆ 第六章 火人节 一位受试人员大声质问谷歌是不是一家合法公司,因为它的网站看起来太过粗糙。梅耶尔告诉她公司有很多员工。“她问我是不是心理学系的,伪造了一个名为谷歌的公司。”梅耶尔说。 谷歌没有花费80万美元从国际商业机器公司购买高端系统,而是去货架网,以25万美元的价格购入88台计算机,形成与高端系统相近的处理能力和数倍于它的磁盘存储量。 ◆ 第七章 广告与原则 几个月后,布林和佩奇又有了一个突破性的想法:根据相关性对广告进行排名,就像他们把免费搜索结果进行排序一样。 ◆ 第九章 聘用施密特 同施密特一样,谢尔盖和布林也没兴趣见他。在他们看来,施密特只不过是一个技术巨头。为安抚投资人杜尔和莫里茨,他们必须花时间跟他见个面。 ◆ 第十章 谷歌登场 布林和佩奇急于发展谷歌,准备不惜一切代价赢得美国在线的业务。但是,他们新聘任的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却很谨慎,担心这笔数百万美元的保证金会让谷歌因资金周转不开而破产。 ◆ 第十二章 20%时间制度 这条20%时间制度在现代商业中并不常见,但它确有先例。许多年前,美国3M公司,即大众消费品牌思高胶带的制造商,曾推出一个15%时间规定,引导工程师把一部分有偿工作时间花在自己喜欢的项目上,以此激励创新。 ◆ 第十三章 全球搜索 ◆ 第十五章 甜饼扫黄侠 在打击有害色情内容的同时,谷歌每年从搜索结果旁显示的色情广告中赚取数百万美元。根据监督组织“家庭安全媒体”2004年的一项调查,在谷歌和其他互联网搜索引擎上,每四个搜索请求中就有一个涉及色情。 谷歌多年来一直接受葡萄酒广告,却拒绝啤酒和烈性酒广告,这一政策后来有所松动。谷歌在政策上规定的是一套,在实践中做的是另一套。它拒绝毁谤公职竞选者的政治攻击广告,却接受扭曲、妖魔化当选官员或候选人立场的恶意广告。 ◆ 第十六章 上市 两位创始人决定给华尔街的代理费用不到通常价格的一半。代理商如果不同意,就不要参加交易。除此之外,考虑到不公平定价和股份分配早已使华尔街臭名昭著,两位创始人还制定了详细计划,从代理公司手中夺取控制权,保留在最后一刻改变主意、取消交易的权利。 ◆ 第十九章 势不可当 【2004年】10月19日,谷歌刚好上市两个月,它与美国在线发布新闻稿,宣布在欧洲扩大合作。对雅虎旗下的序曲来说,这是一次惨痛的失败,也是第二次在美国在线合作交易上输给谷歌。 ◆ 第二十章 法庭上的胜利 2004年12月13日上午10点整,法警高喊“全体起立”,法官进入,敲下法槌,宣布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盖可)诉谷歌一案正式开庭。 谷歌把盖可旗下商标的相关广告出售给它的竞争对手,这一赢利方式遭到盖可的反对。比如,一家汽车保险公司可以通过竞标“盖可”或受商标保护的“盖可直接保险”,然后在谷歌上投放自己的广告。 但是,谷歌在法国被奢侈品生产商路易·威登告上法庭,不幸落败;在欧洲其他地区也遭遇挫折,因为那里有关相似广告的法律比美国更为严格。 佩奇在法庭上抢尽风头,留下盖可首席律师查尔斯·奥索拉绞尽脑汁,找一些可以反驳他的法律依据。 ◆ 第二十一章 虚拟图书馆 考虑到谷歌预期的数字化规模庞大无比,双方一致认为拆装并非明智之举,这样做还会影响一大批图书。于是,谷歌团队着手设计一种快速移动但触摸力度很轻的系统。 2004年12月14日,谷歌终于公布了数字化1500万册图书的计划。有印刷业“灰色女士”之称的《纽约时报》在头版头条刊登了这则新闻。 ◆ 第二十二章 关键变量:人才 谷歌和微软的竞争焦点并不是市场份额、浏览器、计算机操作系统,也不是谁能坚持到最后并胜出。真正的较量是哪家公司能招到并留住世界上最优秀的技术人才。 ◆ 第二十三章 创富神话 按照谷歌运行的规模,每天提供数以亿计的搜索结果,只需要每10到15个搜索者中有一个人点击一条广告。假如每次点击的平均价格是50美分,就能使公司达到2004年的季度收益水平。 ◆ 第二十四章 谷歌新时代 当微软申请禁令,阻止李开复接受谷歌任命时,李开复在美国法官做出判决前动身来到中国。如同谷歌在美国本土展开还击一样,他在中国与媒体会面,推动事态发展。 因此,不论股价上涨还是下跌,两人【拉里和谢尔盖】每月都在同一时间抛出相同数量的股票。这样做是有道理的,它避免了两个问题:第一,卖出是自动操作,排除了根据内部信息买卖股票的嫌疑;第二,让他们把所持股票的一部分转换为现金,确保无论发生什么事,他们和家人拥有的金钱数量都多于所需。 针对这个问题,谷歌总部掀起了一场激烈而深刻的辩论,持续达数月之久,在2006年1月达到顶峰。作为长期以来的仲裁者,拉里和谢尔盖得出结论:最佳方案就是推动谷歌网站在中国本地化,接受审查及相关要求。 ◆ 第二十六章 新挑战 2008年年初,微软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打算恶意收购雅虎,以此震动硅谷。尽管微软坐拥数百亿美元资金,鲍尔默叫嚣要超越谷歌,但微软的线上业务却一败涂地。 ◆ 第二十七章 谷歌的未来 2017年2月,谷歌公布了一项令人震惊的消息,公开对优步提起诉讼,指控这家专车服务公司为改善自动驾驶汽车项目,窃取了谷歌价值数亿美元的商业机密。 2018年2月,经过几天的诉讼,Waymo和优步一案结束。优步同意不再使用有关激光器的机密信息,也不会使用Waymo专有的任何其他信息;优步还向谷歌提供了价值数亿美元的优步股票,并发表了一份带有歉意的声明。 全文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