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 -----------不惑感言 年近不惑,岁月总是匆匆而过,与20岁的永远憧憬和30岁的斤斤算计有所不同的是,40岁的年龄,总觉得时间不够,一天十几件顺便的要做的小事情,一周十几件计划做的事情和一个月十几件主动要做的事情,一年几件可圈可点的事情,这些,在20岁的人看也许是个人所得,30岁的人看作是个人成就,40岁的自己,却少了几分功利心,少了几分冲动和对比以及不平,多了几分忧虑,我想自己将来70岁看过来可能是羡慕不已,事业是别人的看法,生命的真实是这个年龄真实的感触。 再忙早上起来也照一下镜子,新的一天总是在微微发白的清晨开始,已经到了几天不刮胡子面目全非的年龄。林肯说,40岁以上的男人应该为自己的面目负责,那末,我想,40岁之前,这些应该是父母给的。照镜子的时候突然想到,人看别人总是很真实和准确,但是却很少能够审视自己,即使有也很主观,这与自己的名字自己总是很少叫是一个道理。然而,镜子就有这个好处,他可以让你看到真实的自己,安静地去思索和品味,所谓事业和沟通以及朋友,也是思想的一面镜子,自己发出的光芒,需要得到对方的反馈,以获取真实的自我。太阳是不幸的,发出的光芒不会有反射,功利心也是不好的,燃烧的生命总是让名利如风。 再忙晚上也要独自安静地看上一本书,一天就要全部过去,重复没有效率的事情和不得已而为之的东西总是占多数,总是对不起上天给与的鲜活的生命和智慧。在书中,先人的启迪和智者的感言总是让人感到做人的幸运,只有这个时候感觉到自己是个人生舞台后台化妆间的旁观者,看着舞台演出的演员和台下叫好的观众的一出出演出,不知是我思故我在还是我在故我思,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天的生命的舞台我还是要上台上演着一幕幕带着面具的演出。 海伦凯勒的书和主要的段落10岁的时候就看过和背过,现在是要求女儿的年龄,人们都说,做了父母才成为一个成熟了人,在不断养教女儿的时候,自己重温经典的著作,40岁的时候读,和好0年前读,又是别有一番感悟.10岁的时候感觉是用一个盲人来激励健康的自己,40岁的时候,感觉健康鲜活的生命飞速流逝,年富力强的年龄就在眼前,而儿时的憧憬又不知能够完成多少. 事业权利和金钱都是生命活力的结果和工具,延续生命的第一个办法是加速生命的效用将一天当作几天过,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和能够凸显生命力量的,就去做,就去执行,就去感悟,少做一些无意义的\重复性的和扯皮的事情.延续生命的第二个办法就是延长自己事业的寿命,王则柯说名人的成果和他们本人的故事一样有趣,最近一直在关心名人的事业年龄和后几十年事业的过程,非常羡慕那些能够活到90以上且不退休的人.现在的社会,40岁的我,应该主动为工作到来0岁做应有的准备,一是身体允许,二是有事业可干.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相对于以上五项来说,人生的生命是最公平的,一般人的差距不会超过30%,从这个角度来说,勇担责任\永发光芒和大公无私的人,如果是他们自己主动的选择的话,应该是一个极端成熟和理性的选择. 事业是大家的,生命是自己的,当一切都结束的时候,我可以安静地进入梦乡。 |
|
来自: 虾响者 > 《生活的章法和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