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德寺塔 屹立千年的浦江文化地标

 凡人的书库 2020-04-17

龙德寺塔坐落于浦江县城东侧龙峰山上,原为七层六面楼阁式塔,始建于北宋年间。

塔高33.46米,塔身是灰褐色的砖石结构,造型优美,工艺精湛。

清晨,浦江县城塔山公园。

空气清新、鸟鸣悦耳,晨练的市民在舒展筋骨,迎接新一天的到来;晨练市民身后,龙德寺塔静静矗立,宁静悠然。这样的守望相伴,是龙德寺塔的日常。

龙德寺塔建于北宋初年,塔下原有一座龙德寺,塔因寺名。因建在龙峰山上,又名龙峰塔。清光绪版《浦江县志》中有古时“浦阳十景”,“龙峰古塔”占其一。塔山公园内,花木扶疏,曲径通幽,亭台楼阁,掩映其间,古樟、古楮与古塔交相辉映。

万年上山,千年浦江。从东汉兴平二年(195)浦江建县以来,留存下来、能见证这座小城历史的古建筑不多——幸有龙德寺塔。它历经千年沧桑与毁损磨难,是浦江县城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浦江人文地标与浦江精神的象征。

“塔坚强”屹立千年

据1990年出版的《浦江县志》记载,龙德寺塔原为七层六面楼阁式塔,建于北宋天圣三年(1025)。

“周遭栏楯,金碧丹垩,类众宝合成。铁凤飞翔,金鳌负山。龛灯光采,参错星宿。天风时至,檐铎之声闻于数里。”元代僧人自闲的《修塔记》展示了龙峰塔初建时的盛况:塔身画栋飞檐、金碧辉煌,人们可凭栏远眺,檐下铃铛在风起之时叮当作响。

如今的龙德寺塔现存砖结构的塔身,已无法登临远眺,木构平座栏杆、内部木构及塔刹已无存。

塔身是灰褐色的砖石结构,每层有部分土黄色砖石组成花纹图样。六面每层都有拱形门洞,两两相对、玲珑秀丽。站在底层抬头仰望,内部结构周正,逐层递增营造的厚重历史感扑面而来。古塔不远处有一棵800多年树龄的香樟树,树影婆娑,古塔古树相映成趣。

从初建时的“金碧丹垩”到如今的古朴素致,龙德寺塔可谓“命运多舛”,同时也体现出各时期政府和百姓保护龙德寺塔的凝心聚力。

龙德寺塔历经多次创伤:北宋宣和三年(1121)、南宋宝祐二年(1254)两次重修;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遭雷击……明正统年间遭火灾,万历年间再修。

今天看到的龙德寺塔是1979年再次整修后的样貌,不仅基本恢复北宋时期的塔身面貌,还以青石砌塔基,底面铺以卵石。2013年3月,龙德寺塔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同年10月至12月,龙德寺塔进行了保养维护,清理滋生的塔表植物侵害、封护塔顶、对塔体内外流失的灰缝进行勾缝,并在塔顶安装了防雷装置和变形监测点。浦江文保所副所长张宝仙介绍,在监测周期内,龙德寺塔出现小幅不均匀沉降,导致塔身向东南侧发生0.06‰的整体倾斜。这对塔身影响不大,仍处于稳定状态。

金华市文保所文博研究员蒋金治认为,龙德寺塔倾斜却不倒,与地形、地质、材料、黏合工艺等因素有关。“建塔是中国建筑发展史的重要环节,对现代建筑科学应用有较高参考价值。龙德寺塔在工艺、形制、塔基、空间尺度、平衡、抗震等方面都具有建筑美学和力学的研究价值。”蒋金治说。

第四层的秘密

1979年修缮龙德寺塔的过程中,在塔身第四层和第五层之间发现了刻有铭文的砖石。遗憾的是,此次本报采访团队通过无人机环飞并未找到相关砖石。张宝仙解释说,由于字样刻在砖石侧面,字迹小,航拍无人机难以近距离拍摄。

从浦江博物馆提供的拓片看,砖石上的铭文内容包括“皇宋天禧元年六月一日蝗虫届邑往来五日不伤禾苗因许道场□”“大中祥符丙辰”及“皇宋天禧元年七月□弟子朱胜专到□敬塔”等字样。

经查询《金华府志》和《金华水旱灾害志》,均无天禧年间蝗灾记录。浦江博物馆馆长朱江平认为,可能当时人们觉得蝗虫没有伤及禾苗,是神灵护佑,就在塔砖上刻上文字记录,以保佑庄稼免受自然灾害。

塔身第四层还出土了錾鹦鹉纹圆银盒和錾摩羯纹银钵,目前馆藏在浦江博物馆。今年88岁的张文晖是当时浦江县文化馆文物组成员,曾参与龙德寺塔的修复,他记得“银钵里外堆放着铜钱”。朱江平介绍,这些出土的铜钱约1000枚,年号均在北宋天圣三年之前。

“一般来说,佛塔出土的银盒是舍利容器,用于盛放舍利和经书。”浙江省博物馆历史文物部主任、研究馆员黎毓馨认为,北宋时期浙江所造的佛塔与吴越有着紧密关联。“吴越时期建了很多寺庙,有的来不及造塔,会在北宋时期开始建造。”

“龙德寺塔的出土文物位于第四层,这与吴越时期佛塔构造的特点相吻合。”黎毓馨说,“'龙德’是五代后梁的年号,龙德三年(923)吴越王钱镠被中原王朝正式册封为吴越国王。从浙江佛塔的变迁史看,龙德寺塔的建塔与吴越时期也不无关系。”

“唐代婺州高僧玄朗大师是天台宗第八代祖师,曾在浦江境内的左溪山修行。据相关文献记载,玄朗大师焚化后的舍利分为两份,一份在浦江,一份在金华。《李华碑记》中也有相关记载。”蒋金治认为,龙德寺塔与玄朗大师的关系值得进一步考证。

文脉存续乡情所依

龙德寺塔集山水之胜,秀绝天地间,宋濂形容其“集一郡之萃”,倒是诚恳。

关于龙德寺塔,浦江当地有个妇孺皆知的“笔砚”之说。相传,浦阳城学宫前的方池(学塘)是一方砚台,声远楼(即钟楼)是一锭松墨,而龙峰山上的龙峰塔则是一枝如椽巨笔。每当旭日东升,龙峰塔倒影映入方池,恰似巨笔蘸墨砚中,表明浦江确是一块文人辈出的风水宝地。

在浦江县政协文史委主任张明看来,古时浦江即以“小邹鲁”自居,龙德寺塔就是浦江文脉存续的见证者。从古时的方凤、吴莱、宋濂、柳贯到近现代的曹聚仁、张世禄、石西民、洪汛涛、张书旂、吴茀之、张振铎等等,龙德寺塔见证着一批批人才的成长,它也成为乡贤名人们的乡情所托、乡愁所寄。

在上海滩很有名望的著名老报人张林岚,在其回忆录《故事新闻》首篇,写的就是对家乡山水画屏的忆旧:“宋元以来浦江县一直属于婺州……城东有座叫龙峰的小山,早年出现过恐龙蛋化石,可能是个古代龙窝……龙德寺塔,寺早已废圮,塔还残留大部。山麓有一道院,名宝婺观,祀八婺星君,宋濂有记。”

张明说,多少名人回到浦江,最想看的那一眼,总少不了龙德寺塔。

“漫步东山塔影明,依稀往事梦难成。欣闻生计初见泰,乍遇乡音倍觉亲。雾障仙乡岗滴翠,车回花树鸟鸣晴。今生南北行多路,迟暮犹燃赤子心。”新闻斗士石西民1982年写的这首《游浦阳东山》,足见龙德寺塔在他心中的分量。

多少年来,人们在塔下耕牧、玩耍、占卦、留影……如今,周边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宽敞大路车水马龙,被包围的古塔显得“矮”下去了,但它作为当地精神共鸣、凝聚人心、文教兴盛与民风代言的地位,不仅不会改变,反而只会更强烈。

龙德寺塔在绿树环绕中静静伫立,它就像一位历史老人,看着一座县城的发展与变迁。如果说时间是一根连贯的纵轴,古塔就是连接故乡情感的最佳出口,它是守望千年不变的信念,是远行游子永远的乡愁……

记者 孙媛媛 叶骏/文 韩东儒/摄 

古塔下的家国情怀

记者 叶骏 孙媛媛

龙德寺塔频遭兵火之灾,历经千年,至今巍然屹立。其塔龄之久,在省内名列前茅。自古以来,古寺古塔相辅相成,塔影诗文也是相得益彰。元代柳贯就曾题名“龙峰孤塔”,为昔日“浦阳十景”之一。

作为浦江最古老、最知名的城市地标,龙德寺塔一直是文人骚客最直接的乡情符号,柳贯、吴莱、宋濂、钱维善、张应槐、曹开泰等当地名人皆留下了赞美龙德寺塔的好诗美文。可以说,龙德寺塔留存着千年古县的悠悠文脉,如同浦阳江水一样流淌不息,耐人寻味。

以下几首浦江名人的古塔咏叹调,颇像同题作诗,写出了古塔下的万千家国情怀。

龙峰孤塔

(元)柳贯

两环日月似飞梭,

鳌背棱棱窣堵坡。

朱鸟前头森屃赑,

苍龙左角见嵯峨。

玉函舍利朝光现,

珠斗阑干午影过。

浩刼浮云开万象,

宝华杂遝散芬陀。

龙峰古塔

(元)吴莱

老眼前头尺五天,

真龙角上正攀缘。

规摸白马驮经过,

想像元鳗护塔眠。

梵呗将回知磬绝,

神珠欲陨见灯悬。

何妨宴坐初禅界,

蠓蠛纷飞即大千。

龙峰古塔

(元)钱惟善

岿然特立梵王宫,

梯级惟容鸟道通。

翠壁云横经劫火,

铁檐铃雨落秋风。

高标揷汉苍龙左,

倒影横江白鹤东。

何日扪萝寻胜迹,

不愁千里目难穷。

浦江诗词楹联学会会长楼基洪表示,以前县城没有高楼大厦,龙峰塔就是“最高地标”,是人们心头无可替代的文化代言。改革开放前,浦江汽车站也在龙峰塔下,在外游子远远看到这座塔,就知道到家了。它不仅是人们追忆家乡的载体,也是历代文人雅士吟咏的风物。不论草长莺飞,还是雪落飘寒,古塔都在那里,已经刻进当地人生活的年轮。它身上的每一块砖,就像宋词一样,可婉约,可豪放,却毫不矛盾,照见浦江人的风骨。它更像巨椽之笔,蘸着学塘的砚田,用宋词的方式记录着古城的满庭芳、永遇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