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绿控:聚力再出发 征战新能源中重卡

 一点进步 2020-04-17

  多年来,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默默耕耘的苏州绿控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绿控”),获得行业的高度认可。这一点,从苏州绿控长期领衔新能源商用车电机配套榜单就可窥见一二。

  作为新能源商用车的幕后英雄,苏州绿控一直奋力向前,在开拓新能源中重卡的征程中,再一次以实力赢得市场。

搭载绿控纯电动系统的环卫车国庆节驶过天安门广场

  ■紧抓市场契机细化产品布局

  从2018年开始,中、重卡新能源化趋势开始逐步显现。在此契机下,苏州绿控开启了进军新能源中、重卡领域的新征程。虽然涉足时间不长,但苏州绿控的市场表现却颇令人瞩目。

  “苏州绿控在新能源卡车驱动系统领域做了大量工作,其中在纯电动和混动汽车市场都推出了相关产品。”苏州绿控副总经理洪思明告诉记者,苏州绿控根据不同市场需求,在产品构型上充分发挥AMT与机电耦合控制的优势,开发了针对工程车、牵引车、港口机械、矿用卡车等实用性产品,产品布局还在这四大领域进行细化,目前产品已在矿山、港口、钢厂、电厂、环卫等多个细分市场进行实际运行。

  今年以来,苏州绿控在纯电动中卡上的配装量约有1000台,在18吨级别车型上的市场占有率较高。在纯电动重卡领域,苏州绿控与开沃汽车签订了800多台的配套订单。近期,首批300辆开沃纯电动渣土运输车交付深圳坪山,标志着配装苏州绿控产品的新能源重卡正式接受市场检验。

  与传统柴油环卫车相比,纯电动环卫车具有零排放、噪声小、动力强的优势,在行驶和作业时能大大降低环境污染。据介绍,苏州绿控针对纯电动环卫车开发的系统可覆盖6~18吨的环卫车型,目前已批量供货给东风商用车、庆铃汽车、东风柳汽、一汽解放、中国重汽等整车厂家,累计销量近1000台。2019年1~7批纯电动环卫车产品公告中,苏州绿控配套的车型共有95款,为中联、海德、福龙马、开沃、徐工等15个品牌的13款环卫车型提供配套。

  此外,配装苏州绿控系统的港口牵引车目前已在厦门港、青岛港、武汉港、芜湖港、广州港、珠海港等投入使用。

搭载绿控混动系统的重卡自卸在矿区运营

  ■“技术派”为用户创造更大价值

  在创新驱动的进程中,强大的技术实力是支撑企业生存和发展壮大的基础,而苏州绿控就是新能源驱动系统供应商中的“技术派”。致力于为用户创造更大价值,苏州绿控创新开发了配套混动重卡与混动环卫中卡的驱动系统。

  “之前,行业内没有一家企业开发P2混动中重卡系统,苏州绿控可以说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该市场的发展。”洪思明指出,经过苏州绿控的推广,P2混动系统已逐渐在市场上形成规模。目前,国内主要的中重卡企业都推出了配装苏州绿控混动系统的牵引车和渣土车,并已经开始形成小批量订单。

  目前,配装苏州绿控系统的城市混动渣土车能够达到30%的节油率,一年半时间就能收回比传统柴油车多出的购置成本。“我们的产品在数台样车上进行匹配试验,得到了一致好评,也积累了大量的试验数据。目前工信部已下发了配装该系统的整车公告。”洪思明说。

  据介绍,苏州绿控针对混动矿卡开发的系统节油效果也非常明显,特别在重载下坡、空载上坡的工况下,节油率可达70%~80%。在中卡领域,苏州绿控针对市场需求开发了中卡混合动力系统,用于中型载货车和各类专用改装车。其中在环卫车市场,苏州绿控的混合动力系统既满足环卫用户车辆新能源化的需求,相比纯电动汽车又有大幅度的成本优势。该产品一经推出,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

  “用户对新能源汽车的核心诉求是可靠性。”洪思明表示,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部件,苏州绿控从四大方面保证产品品质。首先是产品构型。苏州绿控目前开发的产品主要是基于之前成熟的构型,不断升级、拓展而来;二是产品设计。在成本与可靠性之间做抉择时,企业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精益求精做产品;三是充分的试验验证;四是充分的实车验证。“我们除了进行充分的台架试验外,还在实车验证上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例如在开发混动自卸车系统时,我们购买了6辆重卡进行实车验证,为的就是保证产品有更好的可靠性。”洪思明说。

  ■瞄准未来增量空间

  “今年1~10月,新能源商用车市场呈现下滑态势,但苏州绿控销售订单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预计全年销量在1.5万台左右。”在洪思明看来,苏州绿控之所以能够跑赢市场,与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快速洞悉市场变化密不可分。早在几年前,苏州绿控就对新能源驱动系统进行深入研究,在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新能源中重卡市场需求出现以后,苏州绿控凭借技术先进、品质可靠的产品,牢牢抓住机会,赢得客户信赖。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苏州绿控很早就预判到新能源汽车补贴将会大幅退坡,并针对无补贴市场进行产品开发。洪思明认为,补贴退坡在短期内对行业和企业都会产生一定影响,但这不见得是坏事,只有充分的市场竞争,好的产品才能脱颖而出。

  作为马拉松爱好者,洪思明用跑马拉松来类比企业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进程。“跑前30公里,专业运动员可能会比较轻松,但真正困难的阶段在30公里之后,非常考验人的意志品质。谁能坚持下来,谁就能获得最终的胜利。这就和企业的发展是一样的道理,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洗牌加速,在补贴取消之后,行业将逐步进入到市场化竞争阶段,谁能坚持得住,谁有雄厚的技术储备,谁就能存活下来,并获得更好地发展。”洪思明说道。

  相比于新能源客车,新能源卡车发展速度较慢、体量较小。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在补贴方面,纯电动中、重卡需要配装的电池较多,总储电量大,按“电量分段超额累退”方式补贴不利于纯电动中、重卡发展。其次,纯电动重卡购置成本较燃油车要高出很多,终端用户接受度不高。

  对此,洪思明坦言,目前行业在产品端和场景运营端还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用户对新能源重卡的续驶里程、运营成本优势、可靠性的认知也不够充分。当前行业更多的是在试运营,寻找更为合适的车型。随着补贴的退坡,市场导向的加强,新能源中、重卡的优势将会被更多用户了解,再加上全生命周期价值优势的加持,越来越多的终端用户将接受新能源卡车产品。

  洪思明表示,新能源车辆日常运营的用电成本,不到传统车辆耗费燃油成本的20%,同时省去了发动机、离合器等传统机械部件的保养费用,在一定的场景下,具有良好的全生命周期经济效益。混合动力中重卡在更加广泛的应用场景中,能够大幅降低车辆的全生命周期使用成本,为用户创造更大的价值。因此,新能源中、重卡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作为驱动系统供应商,苏州绿控有信心持续领航行业发展,推动新能源商用车健康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