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疫期间语文微信作业(4月20日)

 鲜卑天子 2020-04-17

必做题:给括号里的字加上拼音

1、混(淆)【】,意思有两种。其一:混杂,界限模糊。其二:使混淆。

2、军人的薪俸和(给)【】养叫军(饷)【】。

3、看当时实际情况灵活办事叫(相)【】机行事。

4、因伤感、烦闷、痛苦等不住地唉声叹气叫长(吁)【】短叹。

5、(栩栩)【】如生: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

6、自夸叫自(诩)【】。

7、(畜)【】牧渔业。六(畜)【】兴旺。

8、牺牲生命也不顾惜叫(殒)【】身不(恤)【】。

9、春风和(煦)【】。

10、康(熙)【】大帝名叫爱新觉罗·玄(烨)【】。

11、喝醉酒寻衅生事及(酗)【】酒滋事。

12、夸大的形容叫(渲)【】染。

13、为了私情放弃原则而做不合法的事叫(徇)【】私。

14、在职人员为公务而献身叫(殉)【】职。

抄题,手写,拍照,发回。

参考答案:

1、混(淆)【xiao,二声】,意思有两种。其一:混杂,界限模糊。其二:使混淆。

2、军人的薪俸和(给)【ji,三声】养叫军(饷)【xiang,三声】。

3、看当时实际情况灵活办事叫(相)【xiang,四声】机行事。

4、因伤感、烦闷、痛苦等不住地唉声叹气叫长(吁)【xu,一声】短叹。

5、(栩栩)【xuxu,三声】如生: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

6、自夸叫自(诩)【xu,三声】。

7、(畜)【xu,四声】牧渔业。六(畜)【chu,四声】兴旺。

8、牺牲生命也不顾惜叫(殒)【yun,三声】身不(恤)【xu,四声】。

9、春风和(煦)【xu,四声】。

10、康(熙)【xi,一声】大帝名叫爱新觉罗·玄(烨)【ye,四声】。

11、喝醉酒寻衅生事及(酗)【xu,四声】酒滋事。

12、夸大的形容叫(渲)【xuan四声】染。

13、为了私情放弃原则而做不合法的事叫(徇)【xu,四声】私。

14、在职人员为公务而献身叫(殉)【xun,四声】职。

选做题: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原文】

诉衷情

晏殊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注释】

这首词写于宋仁宗宝元元年作者四十八岁时,当时他从参知政事贬为外官——陈州(今河南淮阳)知州——已有六年。

斗:比胜。

天气:气候。

红树:这里指枫树; 间:相间,夹杂。

流水淡:溪水清澈明净。

碧天:碧蓝的天空。

茫茫:广阔,深远。

目断:指望至视界所尽处,犹言凝神眺望。

鸿雁:即“雁”。大的叫鸿,小的叫雁。

【译文】

在节气接近重阳的时侯,芙蓉和金菊争芳斗妍。远处的乡村,秋色如画中一般美丽,树林间从浓密的红叶中透出稀疏的黄色.真是鲜亮可爱。

中原地区,秋水无波,清澈明净;天高气爽,万里无云;前路茫茫,把握不住。登高远望,看到鸿雁飞来,引起心中无限的思念。

【练习】

1.下列对这首宋词的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词的起句“芙蓉金菊斗馨香”选取了芙蓉、黄菊竞相绽放、争香斗艳的景致,体现了“重阳”到来的季节特征。

B.上片的“天气欲重阳”则是更进一步点明了节气,直言重阳将至,为后文的登高写景与抒怀做出了合理的铺垫。

C.下片起首三句,画卷舒展于天地之间,意境旷达又略带感慨情绪,景象描写由上片的动态描写转为静物刻画。

D.下片的“鸿雁来时,无限思量”写登高遥望,看到鸿雁飞来,引起有家难归的忧愁,揭示了景和理的关系。

E.这首词通篇以写景为主,通过对重阳节时登高所见的描写,表现了作者闲适中略带感慨的情绪。写得极富情致。

2.点明节日时令的句子是:

3.“流水淡,碧天长”一句中的“淡”“长”这两字看似平常,却很贴切。请简要说明理由。

4.说说作者在诗中流露了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1.C D 。

(解析:C “由上片的动态描写转为静物刻画”错,上片是静物描写,下片是动态景物刻画。D“景和理的关系”错,应当是情景相生的关系。)

2.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

3.“淡”字,写出中原地区秋雨少,秋水无波,满目澄净之景致;而天高气爽,万里无云,平原仰视,感觉上天宽阔无际,于是,又用一“长”字状天。

4.表现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