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莫忘流年 2020-04-17

导语:

首部开启全新思维方式的智慧书

剖开迷宫般的现实世界,找到实现自我的最优捷径

庄子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生命有限而知识无限,面对知识大爆炸的年代,学会思考如何学习,对每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现代人获取知识越来越碎片化,虽然貌似天天都在学各种知识,可是成果甚微,那么如何改变?“那就以有涯随无涯”。精简自己的知识领域,改变思维模式,力求垂直化精准获取。

如果你也有类似碎片化知识获取焦虑症,我强烈推荐你深入阅读采铜的《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这本书的内容适用于人生的各个阶段,不同的时期读,都会有不同的体会。

作者采铜是知乎大神,经常混迹网络的人对他应该不陌生,他在知乎上混的风声水起的时候,我还在为每天多加一点班赚个加班费累得要死要活。人们称他为“知乎精神”的代表,我加入知乎,也是因为他,他能够以最简单的语言剖析出人们思维中的僵化,提炼出最直白的方法。

采铜在《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中为大家剖析了人生中的七个侧面,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无论你单独抽出哪一个主题,都足以深入学习下去。他们分别是:

这是一个可以不断循环的闭环,只要能get到其中一个主题,就可以为自己的工作或者生活带来较大的改变。

这本书一共分了七个章节,采铜从如何对待时间展开叙述,给出了正确对待时间的观点;无论你处在生活和人生的哪个路口,有舍必有得的选择必不可少,一旦你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就请即刻行动起来坚持学习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开拓自更大的潜在才能最终才能获得成功

1、时间管理

1、正视自己对待时间的态度。

总觉得时间还多,错!比你优秀百倍的人尚在争分夺秒的学习,你还有何理由不努力奋进?!

2、建立“近期未来”与“短期未来”的目标,制定可行性计划。

想像一下毕业后的自己希望成为的样子,把时间倒推,每一个阶段应该完成哪些任务,逐项列成清单,定期不断的检查追踪,杜绝拖延,马上行动,看着清单中的任务一项一项完成的成就感,恐怕远比止步不前要强得多得多。

3、采铜法则:尽量少做“短半衰期”的事情

这其中涉及到两个概念:一是“收益值”:只要这个事件带来的收益可以累加,就尽管去做;二是“收益半衰期”:不是只有高大上的事件才值得做,有些事件的收益可能短期内体现不出来,但是长期有益的,也尽管去做。

采铜说“主动试错是大学中成本最低的阶段”,这个时候无论你做什么样的实践,都可以几乎不花什么成本转头重来。大学有4年时光,许多资源充足且成本最低,如果能够加以利用,将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有效的打造坚实,并寻求可以实践的途径,至少你在毕业时不会迷茫自己将要从事什么职业。

如果很不幸,你已经错过了大学时光,那么,初入职场的前三年,首先给自己定个2年目标,对感兴趣的职业进行实践,这个时期允许自己频繁跳槽,每跳一次便做一次复盘,在复盘中不断总结改进。

2、做出选择

采铜在《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中对于正确选择做了一个深入的维度分析。

我们就拿职业选择来说,很多人往往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也不知道哪个职业适合自己。更多人从事着不喜欢且不擅长的职业,只有少数的人有机会从事自己喜欢又擅长自己的职业。

多个职业进行多维度对比的时候,最接近自己理想的就是你最应该选择的。很简单,你列一个基本的分析清单,把自己所做所想列下来精细化进行思考和分析。不要小看这样的操作,它完全可以在职业初期阶段起到重要的作用。只有选择了自己最理想的,才能有更大的动力往职业高峰期发展,一旦在某个职业中深入精专后,你会发现,知识都是相通的,其它你感兴趣的东西都可以按照套路复制。

莫舍曾经把毕生的经验总结成一段话:“仔细考察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利用自己优势努力工作,通过与人合作来平衡自己的劣势。回避在很多不同方向上空耗精力。保持专注,把自己能做的做到最好,并保持留意新的机会。”

那么,职业的选择一旦择定就不可以改变吗?答案是否定的。职业的选择在人的一生中可能会有无数次,它具有曲线性,在职业的初期做出明智的选择是成本最低的,随着年龄与职业的深入,慢慢变得艰难,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多。

这说明职业的选择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打通新旧知识的通道,一切皆有可能。

3、即刻行动

许多人在新年开始的时候就会制度一些年度目标“今年要怎样怎样”,结果年终复盘一看,什么都没做成,什么原因?就是只停留在计划层面上,不管你立的目标是什么,从现在开始做就对了。

行动先于思考的价值在于,你已经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接下来就是不断的战胜自己的惰性,进行目标分解,分成月度目标、季度目标,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做。光顾闷头苦干也不行,你要做一段时间回顾一下,反思一下,有什么需要优化的?哪些地方还需要调整,有没有计划外的变化?如何解决它?

时间久了就形成了行动惯性,在实践与反思中积累到很多智慧。

4、深度学习

一个爱学习的人和一个善于学习的人学习知识的结果是不同的。

在没有接触鼹鼠的土豆的写作课之前,我对于阅读和写作是比较随意的,最多也就是毫无章法的写一些自己的体会。可是有了土豆系统的讲解之后,我发现再读采购的《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我才觉得原来的想法只是最普通的,阅读和写作都是有章法可循的,要成为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首先你得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带着问题去阅读、去思考。其次,就是深度学习。在深度学习这一方面,采铜告诉我们两个字“解码”。

解码的三个层次

· 它说了什么?给了我什么感受?(它原本要传达的信息和知识)

· 它是什么?给了我什么价值?(对内容的反思,以审视的目光对内容进行评价和定性)

· 它的内部是怎么组成的?它的效果是怎么实现的?(对形式和构成的洞察,研究内容表达的手法)

最后,如何验证你的所学是深度学习还是浅尝辄止呢?用技能来验证,技能才是学习的终点。比如我学习土豆的写作课,她一直要求同学们按流程学习,其实就是担心有许多人并不知道如何进行深度学习,限定框架之后,很多人就开始通过写作这个技能验证了之前的学习是正确的。

5、修炼思维

只会学习没有思考就没有办法将所学融会贯通。有些人想得太多,没有重点;有些人想得不够,无法周密。思考是可以借助工具的,很多知道思维导图是一种让思维发散的利器;除了思维导图,还可以用哈里窗格矩阵多维度分析,尽可能的扩展每个维度的内容。还可以无限穷举以清单的方式扩展思维。比如我们在职业选择中的分析:

这个清单是可以继续列下去,每项内容都可以结合不同的维度来分析。筛选出来的内容一定比简单的想更为接近理想。

6、发展才能

斜杠青年最近几年在90后中比较突出。为什么90后比较容易做得成斜杠青年,而其它人就不能呢?因为他们的思维比较活跃,在信息化铺天盖地的社会中,他们更加注重自己的兴趣化,兴趣转变成技能做为谋生的方式,体现了网络时代的强大功能。如果你到目前还没有发现自己的兴趣,没有自己突出的长板,那么你应该好好反思一下了。

许多人说爱好广泛,但都是三分钟热度。爱好和兴趣是有区别的,三分钟热度的顶多就算兴趣而已,兴趣是指一个人对某类事物喜欢甚至讨厌的情绪,而爱好是具有实践的意义,是你实际做过而且愿意不断深入下去的,并且有可能达到专业水平的。所以专注发展自己的某一项兴趣非常重要。

如果你没有什么兴趣可以深入,那么就保持你现有的工作或者生活的基础上,把每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就像日本的近藤麻理惠,做为家庭主妇可以把整理做到极致,成功是必然的。

7、创造成功

如果说一个人可以用最低的成本打造未来职业成功的基础,那一定是进入大学开始。采铜在《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的最后一章也表达了这个观点。他说“大学是最低成本的试错平台”。

· 这个优质的平台资源你有没有好好利用?

· 大学那么多优秀的教授和知识你有没有认真甄选学习?

· 大学里试错成本最低的机会你有没有把握住?

通过以上的问题可以不难看出,职场所需要的一些基础的理论知识如果在大学结束后再学习,那么你的时间观念就真的提前步入老年了。真实世界的理论基础就应该在大学中最快完成,才能够在进入社会后迅速的通过实践来验证。

当然我认为,采铜的这本书从最终章即是一个新的循环起点,大学中如果能够正确认识时间,进行正确的时间管理,根据兴趣做出正确选择,利用各种平台即刻行动,坚持学习,修炼思维,那么这些技能已经提前达到成功的境地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